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陆英 张巍懿 +4 位作者 贺春萍 梁艳琼 黄兴 易克贤 吴伟怀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全球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柱花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是铁稳态调...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全球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柱花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是铁稳态调控系统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铁稳态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相关,目前有关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转录因子参与铁稳态调控系统相关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使用PCR克隆技术获得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包含一个1512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04个氨基酸,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比为11.70%;系统进化树显示,CgHapX蛋白与草莓炭疽病菌(C.aenigma,C.siamense)bZIP蛋白的亲缘关系为98.74%;该蛋白含典型bZIP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占27.98%、71.43%,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为靶标农药的生产及高效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CgHapX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季降雨格局变化对益智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雯 周小慧 +1 位作者 李勤奋 程汉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97-2605,共9页
益智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其间作在橡胶林下成为胶园最重要的农林复合模式。项目组前期研究发现,旱季降雨不足是橡胶林下益智生长和光合的主要限制因子。然而,目前对益智如何应对旱季降雨格局变化的认识非常有限。为研究旱季降雨格局变... 益智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其间作在橡胶林下成为胶园最重要的农林复合模式。项目组前期研究发现,旱季降雨不足是橡胶林下益智生长和光合的主要限制因子。然而,目前对益智如何应对旱季降雨格局变化的认识非常有限。为研究旱季降雨格局变化对益智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在实验中模拟3个降雨量梯度:减雨量(W-)10 mm/月、自然雨量(W)25 mm/月、增雨量(W+)40 mm/月,并设置5 d和10 d的降雨间隔期,通过双因素实验分析益智植株的生长参数、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水平以及与碳和氮代谢相关的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1)益智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而下降。在所有降水水平下,5d处理下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10d(P<0.05),降雨量减少和降雨间隔期延长均抑制植株生物量的增加。在W-处理下,10 d的叶片含水率比5 d显著增加3.63%;(2)降雨减少改变了碳代谢酶的活性,抑制了AMY和INV活性,促进了SPS活性,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降雨间隔期延长变得不显著。降雨量减少促进了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3)降雨减少降低了益智叶片全N含量,5 d处理组中W+和W-的全氮含量比10 d显著增加8.33%和9.81%,降雨量变化改变了N代谢组分;(4)同时GS/GOGAT循环活性以及NR和NiR酶活性增加,这加速了硝态氮还原和铵态氮同化。在W处理下,5 d处理组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比10 d显著降低了57.54%和152.98%。因此,在旱季降雨格局变化会影响益智的生物量、碳氮化合物及代谢酶变化,但益智通过生物量分配和叶片C、N代谢调节来适应不同的干旱胁迫,以保证益智植株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硝酸还原 氨同化 益智 降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春萍 翟纯鑫 +4 位作者 吴贺 梁艳琼 谭施北 吴伟怀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菌糠、椰糠堆肥为原料,采用液固两相发酵工艺,以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总数和芽孢数,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明确Czk1固体发酵物料的配方、工艺参数和培养条件。得出Czk1固体发酵的最优条件:最佳原料为菌糠鸡粪堆肥,Czk1接种重量为10%,黄豆粉添加量为10%,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h,在此条件下,Czk1菌株中的芽孢活菌数量总量可以达到8.63×10^(8)CFU/g,芽孢数为8.37×10^(8)CFU/g。其次,发酵效果较佳的原料为秸秆鸡粪堆肥,Czk1接种量为10%,添加5%黄豆粉,40%含水量,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 h,此条件下,Czk1接种菌株中的活菌数量总量可达到6.53×10^(8)CFU/g,芽孢数为5.97×10^(8)CFU/g;另外,在此配方条件下再添加30%菌糠,Czk1菌株的活菌数量总量及芽孢数分别可达到8.70×10^(8)CFU/g和6.90×10^(8)CFU/g。4种发酵生物肥原料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其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鸡粪为原料其pH、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最高,碳氮比最低,氮、磷、钾总含量均高于秸秆、椰糠和菌糠;秸秆为原料其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最高;椰糠为原料其全氮含量最高,菌糠为原料碳氮比最高。不同鸡粪与菌糠、秸秆及椰糠组合的生物有机肥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80%。因此,枯草芽孢杆菌Czk1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选择合适的发酵生产条件可将农业废弃物制备出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固体发酵 发酵工艺优化 生物有机肥 芽孢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专用肥对石漠化山区剑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陈河龙 何如 +6 位作者 刘萍 黄兆雪 谭施北 吴伟怀 习金根 陈涛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 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产量、经济效益最高。该结论为石漠化山区剑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山区 剑麻专用肥 生长 鲜叶产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3414”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施北 习金根 +3 位作者 陈河龙 黄兴 吴伟怀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剑麻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剑麻科学精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N_(2)P_(2)K_(2)处理收获叶片数和鲜叶产量均最高,其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63.9、71.1、310.1 kg/hm^(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剑麻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剑麻科学精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N_(2)P_(2)K_(2)处理收获叶片数和鲜叶产量均最高,其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63.9、71.1、310.1 kg/hm^(2),比例为1.0∶0.4∶1.9。试验区土壤N、P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土壤K含量处于低水平;叶片N含量偏高,P含量适宜,而K含量偏低,说明钾素是限制该区域剑麻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叶片收获,不同处理平均N、P、K带走量分别为273.4、29.0、292.8 kg/hm^(2)。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 126.2~141.0、P_(2)O_(5)59.0~65.8、K_(2)O 252.7~280.6 kg/hm^(2),折尿素274.3~306.5 kg/hm^(2),过磷酸钙368.8~411.3 kg/hm^(2),氯化钾421.1~467.7 kg/hm^(2),平均分别为N 133.6 kg/hm^(2)、P_(2)O_(5)62.4 kg/hm^(2)、K_(2)O 266.7 kg/hm^(2),N∶P_(2)O_(5)∶K_(2)O=1.0∶0.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肥料 3414试验 推荐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婧怡 骈永茹 +3 位作者 严廷良 杨阳 李勤奋 李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2-1661,共10页
巨大侧耳(Pleurotusgiganteus)是国内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典型的耐高温特性,在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团队通过前期在热区进行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筛选到2株具有不同出菇温型的菌株,分别适合于热区的热季和凉... 巨大侧耳(Pleurotusgiganteus)是国内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典型的耐高温特性,在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团队通过前期在热区进行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筛选到2株具有不同出菇温型的菌株,分别适合于热区的热季和凉季栽培,可有效保障当地巨大侧耳市场的全年供应。为充分了解巨大侧耳的菌丝体营养需求和适宜培养条件,本研究以筛选到的高温型(PG46)和中温型(PG79)巨大侧耳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比较和分析2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液体发酵条件,并对液体发酵中菌丝体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PG46和PG79的生长条件基本一致,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28℃;但在30℃时,中温型菌株PG79的菌丝体开始遭受高温胁迫,菌落形态开始出现不规则现象;正交试验论证了单因素结果,且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均为:氮源>pH>温度>碳源。液体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在生物学特性基础上,当摇床转速为150 r/min,装液量为120 mL,接种量为12%时,更适宜巨大侧耳菌丝体生长;PG46和PG79的菌丝体生长均呈“对数增长”的动态模式,分别在第15天(0.95 g)和第13天(1.09g)获得最高菌丝生物量,且PG79始终高于PG46,与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差异一致(PG79>PG46)。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温型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高温胁迫条件优化、杂交育种,以及深入开展巨大侧耳的表型和基因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侧耳 不同温型 营养需求 生长条件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剑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河龙 何如 +6 位作者 谭施北 吴伟怀 习金根 梁艳琼 陈涛 黄兴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8-21,共4页
剑麻是热区重要的纤维作物,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本文在阐述产业现状基础上,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展望发展趋势,探讨发展对策,从而为热区剑麻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促进... 剑麻是热区重要的纤维作物,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本文在阐述产业现状基础上,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展望发展趋势,探讨发展对策,从而为热区剑麻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促进热区剑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 剑麻 发展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陆英 吴伟怀 +3 位作者 黄兴 贺春萍 梁艳琼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咖啡叶枯病是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咖啡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集具有咖啡叶枯病典型症状的咖啡叶片,通过对病原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rDNA-ITS、β-tublin、EF1-α基因的... 咖啡叶枯病是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咖啡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集具有咖啡叶枯病典型症状的咖啡叶片,通过对病原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rDNA-ITS、β-tublin、EF1-α基因的序列比对,采用菌丝生长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咖啡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有性态为Diaporthe tulliensis)和2种类型的分生孢子(α和ß分生孢子),α分生孢子为单细胞,长4~6μm,宽2~3μm,呈卵形至椭圆形,内含1~2个油滴;ß分生孢子呈线性一端呈钩状,长20~30μm。菌株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致死温度为55℃,最适pH为6,黑暗条件对菌丝生长更为有利,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叶枯病 橡胶生拟茎点霉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侧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骈永茹 李婧怡 +3 位作者 李勤奋 王欢 李玉 杨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8-1316,共9页
为优化巨大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该研究以两株不同温型的巨大侧耳菌株PG46和PG79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的菌丝体菌龄、稳渗剂种类、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中,... 为优化巨大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该研究以两株不同温型的巨大侧耳菌株PG46和PG79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原生质体制备的菌丝体菌龄、稳渗剂种类、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中,巨大侧耳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5 d,溶壁酶浓度2.5%,0.6 mol·L^(-1)甘露醇,32℃(PG46)或27~35℃(PG79)酶解4 h。(2)正交试验验证并优化了单因素实验结果,组合2(菌龄5 d,溶壁酶浓度2.5%,0.6 mol·L^(-1)的甘露醇,32℃酶解4 h)可同时作为PG46和PG79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11.22×10^(6)CFU·mL^(-1)和7.28×10^(6)CFU·mL^(-1)。(3)F-test检验中,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菌龄>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G46),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溶壁酶浓度(PG79)。综上所述,两株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基本一致,菌龄对两菌株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程度最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巨大侧耳的杂交育种、遗传转化、全基因组测序等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巨大侧耳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侧耳 不同温型 热区 原生质体产量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