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种质资源淀粉特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肖鑫辉 叶剑秋 +3 位作者 王明 许瑞丽 张洁 万仲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9-348,共10页
为了评价和筛选出淀粉品质优良的木薯资源,对212份国内外栽培木薯种质块根淀粉产量性状及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粘度峰值和糊化温度5个重要淀粉特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薯资源各淀粉特性差异较大,不同指标... 为了评价和筛选出淀粉品质优良的木薯资源,对212份国内外栽培木薯种质块根淀粉产量性状及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粘度峰值和糊化温度5个重要淀粉特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薯资源各淀粉特性差异较大,不同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概率分级法将8个淀粉产量及特性性状分为5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推荐极高品系可作为木薯淀粉品质育种利用的基础亲本材料,其中直链淀粉含量极高资源共17份;支链淀粉含量极高资源共18份。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前2个主成分反映木薯参试资源块根淀粉特性的83.79%信息,第1主成分主要包括淀粉率、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SM2300-1’等12份木薯资源淀粉综合特性最好,更适合木薯淀粉的深加工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质资源 淀粉 淀粉特性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粉浸种浓度、时间与茎长对木薯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魏云霞 王娟 +2 位作者 黄洁 李天 刘丽娟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为优化木薯种茎浸种技术,采用华南10号木薯种茎为试验材料,以不浸种为对照,比较4种生根粉浓度(0、20.0、40.0、60.0 mg/L)、2个浸种时间(30、60 min)、2类种茎长度(长种茎125.0、短种茎15.0 cm)浸种对木薯苗农艺性状、生物量及地下部可... 为优化木薯种茎浸种技术,采用华南10号木薯种茎为试验材料,以不浸种为对照,比较4种生根粉浓度(0、20.0、40.0、60.0 mg/L)、2个浸种时间(30、60 min)、2类种茎长度(长种茎125.0、短种茎15.0 cm)浸种对木薯苗农艺性状、生物量及地下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浸种比较,不同浸种浓度有利于提高木薯苗的株高、茎径、纤维根数、结薯数、纤维根鲜重、块根鲜重、茎叶鲜重和根冠比,部分处理达显著差异,以40.0、60.0 mg/L生根粉浓度略优;(2)浸种30、60 min均有利于提高木薯苗的株高、茎径、纤维根数、结薯数、纤维根鲜重、块根鲜重、茎叶鲜重,但差异不显著;(3)2类种茎长度浸种均有利于提高木薯苗的株高、茎径、纤维根数、结薯数、纤维根鲜重、块根鲜重、茎叶鲜重,但差异不显著,以短茎段略优。综上所述,生根粉浸种有利于促进木薯苗地上、地下部分协同生长,人工种植木薯推荐采用40.0~60.0 mg/L生根粉溶液对短茎段浸种30~60 min,而种植机宜采用长种茎先浸后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茎 生根粉 浸种 农艺性状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12木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及薯构型的影响
3
作者 黄洁 魏云霞 +2 位作者 何翠翠 韦卓文 张洁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为优化宜机化栽培模式,开展华南12木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及薯构型的影响研究,设宽窄行木薯的平地单作(T_(1))、平地间作花生(T_(2))、平地间作玉米(T_(3))、起垄单作(T_(4))、起垄间作花生(T_(5))、起垄间作玉米(T_(6))共6个处理,1... 为优化宜机化栽培模式,开展华南12木薯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及薯构型的影响研究,设宽窄行木薯的平地单作(T_(1))、平地间作花生(T_(2))、平地间作玉米(T_(3))、起垄单作(T_(4))、起垄间作花生(T_(5))、起垄间作玉米(T_(6))共6个处理,120 cm宽行内间作2行花生或玉米,60 cm窄行内不间作,调查木薯和间作作物的地上部农艺性状、产量及薯构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的鲜薯和粗淀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平地与起垄模式的单作鲜薯和粗淀粉产量相近;平地模式的间作比单作鲜薯减产3.7%~10.5%、粗淀粉减产8.5%~10.5%,而起垄模式的间作比单作鲜薯减产17.7%~20.7%、粗淀粉减产14.7%~19.3%。分析不同栽培模式的薯构型,在≤30.0 cm的窄行内侧(垄中)鲜薯重分布均≥99.5%,≤30.0 cm的窄行外侧(垄侧)鲜薯重分布均≥99.1%,≤25.0 cm层深内鲜薯重分布均≥99.8%。总之,60 cm窄行距的双行木薯在120 cm薯幅宽及25.0 cm层深范围内的鲜薯重分布≥99.0%,符合现行大垄双行木薯收获机最低作业要求(收获幅宽130 cm和薯深30 cm)。综合评估,推荐华南12木薯为宜机化品种,可平地间作,但不宜起垄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玉米 间作 薯构型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Ⅴ型几丁质酶MeCHITV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表达载体构建
4
作者 刘沁雲 向春瑜 蔡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目的】研究木薯Ⅴ型几丁质酶基因MeCHITV,以为后续阐明其在共生中的功能奠定基础,并为木薯高效栽培与养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SC8木薯中的Ⅴ型几丁质酶基因MeCHITV,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蛋白结构... 【目的】研究木薯Ⅴ型几丁质酶基因MeCHITV,以为后续阐明其在共生中的功能奠定基础,并为木薯高效栽培与养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SC8木薯中的Ⅴ型几丁质酶基因MeCHITV,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蛋白结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MeCHITV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载体和基因编辑载体。【结果】MeCHITV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全长1137 bp,编码378个氨基酸。MeCHITV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2.09 ku,等电点为6.92,不稳定系数为33.97,是稳定蛋白且具有亲水性。其N端含有一个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由33.33%的α螺旋、4.76%的β折叠、41.01%无规则卷曲和20.90%延伸链构成。与截形苜蓿Ⅴ型几丁质酶MtNFH1的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MeCHITV基因在木薯须根中表达量最高。此外,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MeCHIV、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0-35S-MeCHITV和基因编辑载体pYAO:hSpCas9-MeCHITV,并分别成功转化至原核表达菌株Rossetta(DE3)和根癌农杆菌LBA4404。【结论】根据MeCHITV基因在须根中的高表达及对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推断MeCHITV在根际发挥功能。结合同源性蛋白功能的分析,推测MeCHITV参与了木薯与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信号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丛枝菌根真菌 Ⅴ型几丁质酶 MeCHITV 表达载体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浸种对木薯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魏云霞 李天 +1 位作者 黄洁 王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改进木薯种茎的矮壮素浸种技术,设置不浸种、不同浓度矮壮素(0、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浸种、不同浸种时长(6 h、12 h),研究其对袋栽木薯幼苗根、茎、叶的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100~200 m... 为改进木薯种茎的矮壮素浸种技术,设置不浸种、不同浓度矮壮素(0、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浸种、不同浸种时长(6 h、12 h),研究其对袋栽木薯幼苗根、茎、叶的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100~200 mg/L浸种6 h和12 h显著增粗茎径;200 mg/L浸种6 h、50 mg/L浸种12 h均显著提高总根长,并增粗细根根径。其中,总根长增幅分别达22.69%~31.33%、27.38%~36.86%,细根根径增幅分别达10.53%~20.29%、17.11%~20.29%;100~200 mg/L浸种6 h和50~10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茎叶干重和膨大根干重;50~200 mg/L浸种6 h显著提高细根干重32.77%~76.76%,50~10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细根干重25.54%~71.83%;100~200 mg/L浸种6 h和50~10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薯干淀粉含量;100~200 mg/L浸种6 h和50~100 mg/L浸种12 h有效提高土壤脲酶活性,100~200 mg/L浸种6 h和12 h均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50~200 mg/L矮壮素溶液浸泡木薯种茎6 h,能较好促进木薯苗的根、茎、叶生长,并提高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矮壮素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木薯的食用与休闲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丽娟 黄洁 +6 位作者 魏云霞 王娟 何时雨 吴健雄 李伯松 马旭东 郑永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45-150,共6页
阐述了我国食用木薯及其休闲利用现状,并针对目前我国木薯淀粉、酒精加工业和种植业面临的行情低迷、经济效益差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科技支撑,争取政策扶持;探索传媒和电商新模式,拓展市场销路;探索休闲新模式,提高木薯附加值;弘扬传统文... 阐述了我国食用木薯及其休闲利用现状,并针对目前我国木薯淀粉、酒精加工业和种植业面临的行情低迷、经济效益差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科技支撑,争取政策扶持;探索传媒和电商新模式,拓展市场销路;探索休闲新模式,提高木薯附加值;弘扬传统文化,开发文创产品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华南9号 食用 休闲 文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糖转运蛋白基因MeSWEET 17 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薛晶晶 韦卓文 +1 位作者 罗秀芹 安飞飞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2-2221,共10页
木薯(Manihot esculenta)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糖转运蛋白SWEETs能够促进糖在细胞间的流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SWEET家族基因在木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木薯‘KU50’为实验材料,采用基因... 木薯(Manihot esculenta)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糖转运蛋白SWEETs能够促进糖在细胞间的流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SWEET家族基因在木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木薯‘KU50’为实验材料,采用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体外酵母检测及RT-qPCR等方法研究木薯MeSWEET17b的基因特性。结果表明:(1)MeSWEET 17 b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26 bp,编码242个氨基酸,定位于细胞膜;MeSWEET17b蛋白与AtSWEET16、AtSWEET17亲缘关系较近,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属于疏水性蛋白。(2)体外酵母检测表明MeSWEET17b主要转运果糖。(3)RT-qPCR结果表明,MeSWEET 17 b在叶柄和茎杆中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成熟期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叶片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在块根膨大期相对表达量最高,随着块根生长发育,相对表达量急速下降。(4)对‘KU50’水培苗进行高盐(8 g·L^(-1) NaCl)、干旱(100 mmol·L^(-1)甘露醇)、氧化(10%H_(2)O_(2))和低温(15℃24 h,后降至4℃24 h)等非生物胁迫处理。RT-qPCR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MeSWEET17b在叶片和茎杆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差异最大;盐胁迫下,MeSWEET 17 b在叶片和须根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最显著;氧化和低温胁迫下,MeSWEET 17 b在须根中和叶柄中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极显著上升趋势。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糖转运蛋白SWEETs在木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糖转运蛋白 亚细胞定位 糖转运能力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粉浸种对木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黄洁 李天 +1 位作者 王娟 魏云霞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为探索木薯的抗逆增产技术,设置5个生根粉浸种浓度(0、10.0、20.0、40.0、60.0 mg·L^(-1))、2个浸种时间(6、12 h)、以不浸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其对木薯农艺性状、薯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20.0、60.0 mg... 为探索木薯的抗逆增产技术,设置5个生根粉浸种浓度(0、10.0、20.0、40.0、60.0 mg·L^(-1))、2个浸种时间(6、12 h)、以不浸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其对木薯农艺性状、薯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20.0、60.0 mg·L^(-1)浸种6 h和20.0~60.0 mg·L^(-1)浸种12 h显著增粗茎径,20.0 mg·L^(-1)浸种6 h显著提高薯长和薯径,0、10.0、60.0 mg·L^(-1)浸种12 h显著增长薯长,0、40.0、60.0 mg·L^(-1)浸种6 h及40.0、60.0 mg·L^(-1)浸种12 h显著增粗薯径,20.0 mg·L^(-1)浸种6 h鲜薯产量显著增加42.3%、淀粉产量显著提高49.9%、收获指数显著提高10.5%。综上,推荐20.0 mg·L^(-1)生根粉溶液浸泡木薯种茎6 h的增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浸种 生根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山蚂蝗属种质资源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孝奎 黄冬芬 +4 位作者 胡安 郇恒福 郇树乾 刘国道 刘许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6-723,共8页
山蚂蝗属(Desmodium)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豆科牧草,目前国内仅有一个国审品种,无法满足南方草牧业发展对种质资源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国外安全引种是增加我国南方牧草品种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国审品种‘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D.ova... 山蚂蝗属(Desmodium)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豆科牧草,目前国内仅有一个国审品种,无法满足南方草牧业发展对种质资源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国外安全引种是增加我国南方牧草品种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国审品种‘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D.ovalifolium‘Reyan No.16’)为对照,从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等10个指标评价了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16个山蚂蝗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光滑山蚂蝗、变色山蚂蝗、乳突叶山蚂蝗、楔叶山蚂蝗、威格斯山蚂蝗、斜茎山蚂蝗、粗毛山蚂蝗、木豆叶山蚂蝗、柳叶山蚂蝗9份山蚂蝗资源的综合评分高且单宁含量显著低于(P<0.05)对照或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为优质的山蚂蝗牧草品种资源;其余7份单宁含量较高且资源综合评分不高,可作为绿肥或者覆盖作物品种资源。本研究为南方山蚂蝗属牧草资源培育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有利于满足我国南方草牧业发展对优质牧草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蚂蝗 营养价值 单宁含量 综合评价 种质资源 南方草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份不同种质资源山蚂蝗有机肥品质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孝奎 郇树乾 +4 位作者 黄冬芬 郇恒福 刘国道 胡安 刘许霖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63-1772,共10页
为筛选出优质的山蚂蝗(Desmodium Desv.)种质,本研究分析了40份山蚂蝗种质资源的有机物与矿质养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机肥分级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粗有机物含量均较高,平均为92.4%,达一级水平,其中有2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 为筛选出优质的山蚂蝗(Desmodium Desv.)种质,本研究分析了40份山蚂蝗种质资源的有机物与矿质养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机肥分级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粗有机物含量均较高,平均为92.4%,达一级水平,其中有2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P<0.05);氮含量平均为2.36%,达二级水平,其中有16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钾含量平均为1.69%,达三级水平,其中有28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磷的含量较低,平均仅为0.22%,为四级水平,其中仅有5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肥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种质均为二级以上有机肥,其中斜茎山蚂蝗(CIAT13753)和山蚂蝗(CIAT23537)为一级有机肥,是新品种培育的优良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蚂蝗 引进新种 养分含量 有机肥品质 分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粉溶液浸种对木薯幼苗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魏云霞 李天 +1 位作者 黄洁 王娟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为改进生根粉浸种技术,利用不同生根粉浓度溶液浸泡木薯种茎6 h和12 h,研究其对木薯幼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20~40 mg/L浸种6 h与10~2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细根总根长及茎叶、细根干重,并有效提高土壤脲... 为改进生根粉浸种技术,利用不同生根粉浓度溶液浸泡木薯种茎6 h和12 h,研究其对木薯幼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20~40 mg/L浸种6 h与10~2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细根总根长及茎叶、细根干重,并有效提高土壤脲酶活性;10~40 mg/L浸种6 h或12 h显著增粗细根直径,20~40 mg/L浸种6 h或12 h增加膨大根干重;对薯干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20~40 mg/L浸种6 h、10 mg/L浸种12 h有效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根据试验结果,推荐20~40 mg/L生根粉溶液浸种6 h,能较好促进木薯苗生长,并提高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生根粉 浸种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木薯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卓文 刘沁雲 +4 位作者 欧文军 魏云霞 喻珊 陆小静 蔡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7-2106,共10页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采用Illumina Nova 6000测序平台,对未施肥(CK)、有机肥(T_(1))、常规施肥+有机肥(T_(2))和化肥减施+有机肥(T_(3))等施肥方式处理下的华南12号木薯根际土...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采用Illumina Nova 6000测序平台,对未施肥(CK)、有机肥(T_(1))、常规施肥+有机肥(T_(2))和化肥减施+有机肥(T_(3))等施肥方式处理下的华南12号木薯根际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T_(3)处理不仅能显著增加木薯株高和茎粗,还能提高木薯产量。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木薯根际土壤OTUs,分别为3603个(CK)、1688个(T_(1))、1276个(T_(2))和3317个(T_(3))。不同施肥方式改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其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CK>T_(3)>T_(1)>T_(2)。基于土壤细菌群落的PCoA和聚类分析,CK和T_(3)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较为相似,T_(1)与T_(2)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不同施肥处理下木薯根际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增加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性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是影响木薯根际土壤菌群的主要效应因子。研究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不仅能增加木薯的产量,还能改变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发展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木薯产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化肥减量 有机肥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13
作者 韦卓文 魏云霞 黄洁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
木薯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及淀粉酒精生产原料,食用木薯各地配套栽培技术差异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其高产优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良性发展。为提高海南省食用木薯生产技术水平,研究集成相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撰写技... 木薯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及淀粉酒精生产原料,食用木薯各地配套栽培技术差异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其高产优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良性发展。为提高海南省食用木薯生产技术水平,研究集成相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撰写技术规程,规定海南省食用木薯的品种选择、园地选择、园地建立、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轮作、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以期有效促进海南省食用木薯的标准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食用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华南8号及其四倍体块根淀粉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安飞飞 冷青云 +1 位作者 李开绵 陈松笔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分析木薯华南8号(SC8)及其四倍体块根中淀粉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为揭示多倍化影响木薯块根淀粉代谢的分子机制及木薯块根中淀粉的合成与分解途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木薯腋芽以获得SC8四倍体,采用实时荧... 【目的】分析木薯华南8号(SC8)及其四倍体块根中淀粉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为揭示多倍化影响木薯块根淀粉代谢的分子机制及木薯块根中淀粉的合成与分解途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木薯腋芽以获得SC8四倍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蔗糖磷酸合酶(SPS)、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合成酶(GBSS)、分支酶(SBE)、α-淀粉酶(α-amylase)、β-淀粉酶(β-amylase)和淀粉磷酸化酶(SP)等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SC8四倍体植株叶片较SC8二倍体厚,且叶色深绿。SC8四倍体块根的干物率和粗淀粉含量均较SC8二倍体显著降低(P<0.05,下同),而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比例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下同)。与SC8二倍体相比,MeSPS2、Meα-amylase和Meβ-amylase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下同),表明SC8四倍体块根中淀粉的分解能力较SC8二倍体强;MeAGPase、MeSSS1、MeSP1和MeSP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SC8四倍体块根淀粉的合成能力较SC8二倍体弱;MeGBSSI和MeSBE1基因的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SC8四倍体块根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合成能力与SC8二倍体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SC8四倍体块根淀粉合成能力降低和淀粉分解能力升高是导致其块根中粗淀粉含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四倍体 淀粉含量 淀粉代谢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晨 刘子凡 +2 位作者 黄洁 魏云霞 苏必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13-1619,共7页
为研究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以木薯和花生间作行数比为2∶4模式为对象,木薯单作(SC)、花生单作(SP)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测定了该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木薯用IC表示,花生用IP表示)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点和光... 为研究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以木薯和花生间作行数比为2∶4模式为对象,木薯单作(SC)、花生单作(SP)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测定了该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木薯用IC表示,花生用IP表示)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点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花生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定植后92 d之前的实际产量大于预期产量,之后的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均开始下降;木薯实际产量从定植后75 d到收获均大于预期产量,且实际产量的增加速度大于预期产量的增加速度。(2)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IC植株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度(P_(nmax))和光饱和点(LSP)均显著高于SC;苗期和块根膨大期,IC植株叶片的暗呼吸速度(R_(d))小于SC。荚果膨大期,IP植株叶片的光补偿点(LCP)、LSP和R_(d)均显著低于SP,表观量子效率(α)显著高于SP。(3)IC通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延长快增期持续天数和提高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来达到增加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IP通过提早快增期开始时间和快增期结束时间来缩短快增期持续天数,并使其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最终使IP的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下降。综上表明,木薯通过提高光能截获和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自身消耗来增加干物质积累量,花生后期由于高位作物的遮荫影响其生长发育,但在荚果膨大期IP通过降低LCP和LSP来提高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降低R_(d)来增加花生体内营养物质的有效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间作 干物质积累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种茎活力的生理生化鉴评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晨 黄洁 +1 位作者 刘子凡 魏云霞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以4种人工老化程度的‘华南8号’和‘南植199’木薯种茎为材料,开展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的种茎发芽与幼苗生长试验,同时测定种茎的生理生化指标。主成分分析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种茎的活力综合得分;由活力综合得分与生理生化指标... 以4种人工老化程度的‘华南8号’和‘南植199’木薯种茎为材料,开展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的种茎发芽与幼苗生长试验,同时测定种茎的生理生化指标。主成分分析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种茎的活力综合得分;由活力综合得分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找出遴选种茎活力的高效鉴评指标,为木薯种茎处理及贮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华南8号和南植199种茎活力综合得分均与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其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南植199种茎活力综合得分还与其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评推荐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作为木薯种茎活力的鉴评指标;木薯种茎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则其活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茎 活力 主成分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茎排布对木薯鲜薯产量与薯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云霞 刘丽娟 +3 位作者 黄洁 王娟 李天 何冯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90-2897,共8页
平地宽窄行(1.0m+0.6m)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以我国主栽机械化木薯品种‘NZ199’为对象,设置平放顺向对称(T1)、平放顺向交错(T2)、平放斜向对称(T3)、平放斜向交错(T4)、斜插反向对称(T5)、斜插反向交错(T6),共6种双行种茎排布方式,... 平地宽窄行(1.0m+0.6m)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以我国主栽机械化木薯品种‘NZ199’为对象,设置平放顺向对称(T1)、平放顺向交错(T2)、平放斜向对称(T3)、平放斜向交错(T4)、斜插反向对称(T5)、斜插反向交错(T6),共6种双行种茎排布方式,研究其对鲜薯产量、薯块特征及薯构型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的木薯机械化种植模式与收获农艺农机参数。结果表明,斜插较平放有助于提高鲜薯产量;斜插反向交错、平放顺向对称的鲜薯产量均较高,分别达41.92~50.11、38.55~48.42 t/hm^(2),二者结薯的平均垂直行向半幅宽均较窄,仅为22.92~24.09 cm;当收获单株的垂直行向半幅宽为30.0 cm、层深为25.0 cm时,斜插反向交错与平放顺向对称的收获鲜薯产量占比、鲜薯产量均较高,分别达97.54%~98.87%、38.12~40.87 t/hm^(2)。综上,在平地宽窄行机械化种植模式中,推荐斜插反向交错和平放顺向对称种植方式,建议收获机在窄行间的双行作业幅宽120.0 cm、犁深25.0 cm,则可收获98%的鲜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茎排布 鲜薯产量 薯构型 农艺农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18
作者 刘南冰 王奕敏 +3 位作者 刁小高 周汉林 张微 和立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9-125,共7页
研究选择没食子酸(GA)、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作为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袋装青贮探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1.0%没食子酸组(GA组)、1.0%葡萄籽原花青素组(GSPs组)、0.5%没食子酸+0... 研究选择没食子酸(GA)、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作为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袋装青贮探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1.0%没食子酸组(GA组)、1.0%葡萄籽原花青素组(GSPs组)、0.5%没食子酸+0.5%葡萄籽原花青素复合组(MIX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青贮发酵42 d后取样分析。结果显示:(1)与CK组相比,GA组的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GSPs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MIX组的pH、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3个添加剂组青贮的弗氏评分法(Flieg’s score)均显著升高(P<0.05)。(2)GA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比例(P<0.05),GSPs使青贮干物质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MIX组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及真蛋白比例显著增加(P<0.05)且氨态氮比例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3)MIX组和GSPs组的24 h体外瘤胃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GA组的体外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3个添加剂处理组的24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瘤胃pH和预测代谢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没食子酸与葡萄籽原花青素等比例添加可以促进柱花草青贮发酵,抑制青贮过程蛋白质降解,并降低青贮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提升柱花草青贮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没食子酸 葡萄籽原花青素 青贮品质 体外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组培苗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秀芹 韦卓文 +1 位作者 杨龙 薛晶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36-140,共5页
以TM60444和SC9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组培苗根、茎、叶为材料,采用乙醇∶丙酮溶液萃取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两种木薯组培苗根、茎、叶中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定... 以TM60444和SC9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组培苗根、茎、叶为材料,采用乙醇∶丙酮溶液萃取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两种木薯组培苗根、茎、叶中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都是叶>茎>根;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叶>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类胡萝卜素 定量PCR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查尔酮合酶MeCHS基因家族特征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安飞飞 齐剑雄 +3 位作者 陈松笔 罗秀芹 蔡杰 薛晶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4-2391,共8页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在植物花色形成、生长发育以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木薯MeCHS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PPD)中的表达,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木薯MeCH...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在植物花色形成、生长发育以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木薯MeCHS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PPD)中的表达,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木薯MeCH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等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eCHS基因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及块根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克隆并构建3个高表达的MeCHS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载体并进行烟草瞬时转化以确定其定位。在木薯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个MeCHS基因家族成员,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qRT-PCR分析发现:MeCHS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茎中表达水平最高;在木薯中主要表达的MeCHS基因为MeCHS1、MeCHS2和MeCHS3,且3个基因随着SC8块根贮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步升高。将成功克隆得到的MeCHS1、MeCHS2和MeCHS3基因经农杆菌介导瞬时转化烟草下表皮细胞,显微观察表明3个基因均定位于细胞质,与预测结果相符。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木薯MeCHS基因家族的功能与提高木薯块根耐PPD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查尔酮合酶 QRT-PCR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