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巍 李周晶 +1 位作者 吴蕾 张学福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旨在客观遴选2024年度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揭示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趋势,洞察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和机构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优劣势,为推动完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旨在客观遴选2024年度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揭示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趋势,洞察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和机构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优劣势,为推动完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以Web of Science平台SCI论文、CSCD论文以及EI论文数据(2019—2023年)为基础,遴选2024年农业9大学科76个农业研究热点,其中13个研究热点最具前瞻性,被确定为农业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 遴选 作物园艺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信息与农业工程学 植物保护 农产品质量与加工 水产渔业 畜牧兽医 林业 农业经济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智能科研新范式:关键要素、面临挑战与路径建议
2
作者 赵瑞雪 杨潇 +5 位作者 张丹丹 李娇 黄永文 鲜国建 寇远涛 孙坦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3期35-47,共13页
[目的/意义]AI4S(AI for Science)作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新兴形态,引发了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通过AI技术加速科学发现,推动科学研究从传统的经验、直觉驱动向数据与AI共同驱动转变,已在众多科... [目的/意义]AI4S(AI for Science)作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新兴形态,引发了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通过AI技术加速科学发现,推动科学研究从传统的经验、直觉驱动向数据与AI共同驱动转变,已在众多科学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也为农业科研转型带来新的机遇。[进展]本文梳理并分析了AI4S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科研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AI4S已取得显著进展,国内外积极布局相关前沿领域并出台系列政策以抢占新一轮科技战略制高点,且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业科研领域,AI在加速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研效率提升、助力复杂问题突破、驱动科研范式变革和升级科研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展望]面向农业科研新需求、核心领域与研究过程,提出了农业智能科研(A IforAgri-cultural Science,AI4AS)的概念及体系关键要素,涵盖大科学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大模型算法和大协同平台等部分。最后,针对数据资源、模型能力、科研生态,以及人才培养等挑战,从顶层设计规划、关键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学科体系建设、复合人才引育等角度,提出打造面向AI4S发展的农业科研新体系的实现路径与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4S 农业智能科研 体系框架 路径建议 科研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
3
作者 王红彦 田儒雅 +1 位作者 孙巍 张学福 《农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6,共4页
为研究中国农业总体科技竞争力水平在全球的相对位置,以农业科技论文和农业发明专利这两大主导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主要分析数据类型,对22个农业先进国家及其机构在2019—2023年间的整体农业科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中国在农业1... 为研究中国农业总体科技竞争力水平在全球的相对位置,以农业科技论文和农业发明专利这两大主导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主要分析数据类型,对22个农业先进国家及其机构在2019—2023年间的整体农业科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中国在农业12个学科领域和13个重点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状况与特点,对中国和机构的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进行全球竞争力评价。分析显示,2019—2023年,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一,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不仅数量持续领先,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首次实现第一,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竞争力持续稳居全球第一方阵。研究以期为科技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创新体系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明专利 竞争力 指数 农业科技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田儒雅 王红彦 +1 位作者 孙巍 张学福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科技情报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立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对22个农业先进国家及其机构的整体...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科技情报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立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对22个农业先进国家及其机构的整体农业科技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考察中国农业科技竞争的整体布局现状,剖析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中国科技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创新体系发展规划,以有限的资源来支持和推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情报 科技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发展 创新体系 自立自强 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科技 专利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农业科学大数据建设与共享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瑞雪 赵华 朱亮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1期24-37,共14页
农业科学大数据指在农业科技活动中长期积累和整编的海量科学数据,它不仅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农业科技基础水平,而且影响着农业科技实力能否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开发利用价值。在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形势下... 农业科学大数据指在农业科技活动中长期积累和整编的海量科学数据,它不仅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农业科技基础水平,而且影响着农业科技实力能否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开发利用价值。在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形势下,农业科学大数据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推进农业科学大数据建设,促进数据共享与利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站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综述了科学大数据发展战略和共享政策,对农业科学大数据建设与共享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今后农业科学大数据的发展,从政策制定及执行、数据资源建设模式与资源整合、数据开放与出版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领域科学大数据的建设与共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科学数据 农业科学数据 开放共享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观测数据权属与保护路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庄严 杨帅 +2 位作者 刘照坤 樊景超 周舒雅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作为农业生产系统中要素变化的信息载体,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资源,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设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面对农业科学观测数据生产复杂、数据主体多元、数据存放分散等... 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作为农业生产系统中要素变化的信息载体,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资源,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设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面对农业科学观测数据生产复杂、数据主体多元、数据存放分散等瓶颈问题,科学界定农业科学观测权属,加快构建一揽子政策与技术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全面梳理了农业科学观测数据治理体系现状,系统分析了数据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总结了数据确权与保护面临的难点,划分了农业科学观测数据权属类型,提出来了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保护建议。基于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使用者三者间的权益关系视角下,农业科学观测数据权属可划分为数据所有权、数据生产权、数据使用权、数据出版权和数据交易权。针对利益攸关方在开放共享中“不愿、不敢、不会”的痛点难点问题,优化我国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保护环境,积极推动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确权与授权体系建设,引导激励农业科学观测数据出版,加快推广中国科技资源标识应用,探索构建封闭数据流通技术体系,是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优化数据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农业科学观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方法,是有序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进程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观测数据 数据权属 数据保护 科学数据管理 观测数据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大数据应用进展综述 被引量:56
7
作者 周国民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1期16-23,共8页
农业大数据已成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也是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不仅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而且还耦合催化三产融合。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农业大数据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我国农业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也发展较快,... 农业大数据已成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也是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不仅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而且还耦合催化三产融合。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农业大数据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我国农业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也发展较快,农业数据具有涉及领域广、跨越周期长、采集难度大、处理较为繁杂的特点,因此系统梳理农业大数据应用进展,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相关科研实践,对比分析了不同学者对农业大数据的定义,阐述了农业大数据的概念和内涵,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农业大数据在管理与政策、工程与应用、技术与架构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根据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的现状,指出平台与数据、需求与应用、交易与共享等农业大数据未来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三个方面,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大数据领域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 应用进展 农业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业观测数据共享元数据标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樊景超 满芮 +1 位作者 张翔鹤 周国民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14-19,共6页
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在全国构建工作体系汇聚了10个不同领域的农业观测数据,为我国农业科学数据建设奠定了长期坚实的基础,该工作与研究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重大。通过系统布局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 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在全国构建工作体系汇聚了10个不同领域的农业观测数据,为我国农业科学数据建设奠定了长期坚实的基础,该工作与研究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重大。通过系统布局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观测站,加强农业数据的观测、监测、搜集、分析、整理、挖掘与共享利用,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开展农业观测数据共享元数据的标准研究,对农业生产要素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科学观察、观测和分析,阐明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是管当前、利长远的研究,是把握农业生产要素发展变化的基本途径,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基础,是制定农业政策的重要参考农业观测数据共享是国家农业数据共享、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不难发现,农业观测数据涉及范围广、种类多、语义多、共享难度大,农业野外观测数据又具有不可重复性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共享数据科学研究为基础,在分析农业观测数据元数据的标准、结构、管理体系以及元数据的互操作性的基础上,探讨农业观测数据元数据的特点及管理应用体系,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提出可借鉴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数据 科学数据管理 元数据 数据共享 元数据标准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学数据监护任务研究
9
作者 赵华 赵瑞雪 朱亮 《农业展望》 2022年第7期80-84,共5页
为促进农业科学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升数据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价值,有必要开展农业科学数据监护研究。运用文献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在对比分析现有的典型的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农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阶段,指出了... 为促进农业科学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升数据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价值,有必要开展农业科学数据监护研究。运用文献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在对比分析现有的典型的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农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阶段,指出了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数据监护任务,农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数据监护任务侧重点不同,数据监护兼具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农业科学数据 数据监护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丽 王启现 +2 位作者 刘娟 崔运鹏 王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3-201,共9页
农业科学数据作为重要战略性资源,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一手科研数据的主要来源,其数据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试验基地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也是规范化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一... 农业科学数据作为重要战略性资源,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一手科研数据的主要来源,其数据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是试验基地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也是规范化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数据可复用性,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国内外涉农长期观测网络、试验站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内容梳理,以及对中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特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调研,构建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统一工作流;基于“霍尔三维结构”从标准适用数据管理阶段、标准性质、标准专业领域3个维度构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并编制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基本构成表,梳理出涵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20项,首期必建标准12项,以期为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和数据管理共享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标准规范体系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性状调控基因知识图谱数据集
11
作者 张丹丹 赵瑞雪 +1 位作者 寇远涛 鲜国建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当前,作物育种相关的多维度科学数据呈指数级增长,这些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的科学数据分布在不同领域科学数据库中,缺少跨物种多维度科学数据的关联融合数据集,阻碍了已有作物育种知识的迁移复用与作物育种科学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发挥,这为... 当前,作物育种相关的多维度科学数据呈指数级增长,这些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的科学数据分布在不同领域科学数据库中,缺少跨物种多维度科学数据的关联融合数据集,阻碍了已有作物育种知识的迁移复用与作物育种科学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发挥,这为作物性状调控基因知识发现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基于数据的可靠性、实用性、易用性等原则,选取PubMed文献数据库与Phytozome、Ensembl plants、UniProt、RGAP、STRING、Pfam、KEGG和GO作为数据获取来源,采用多路径知识抽取的方式对不同数据格式的科学数据分别进行实体及关系的抽取。面向结构化数据的映射知识抽取;面向XML半结构化数据,采用基于Kettle进行数据解析的知识抽取;面向FASTA半结构化数据,采用基于BLAST模型计算的知识抽取。面向Text非结构化数据,采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知识抽取。在完成以上实体和关系抽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实体映射和特定属性关联的方式,实现多源作物育种知识的关联融合。形成了作物性状调控基因知识图谱数据集,并以.csv格式存储为结构化数据。该数据集包含13个实体数据集和14个语义关系数据集。为了验证该数据集的有效性,采用Neo4j图数据库进行数据集存储。最终,形成了涵盖约13万个节点和55万条语义关系的作物性状调控基因知识图谱,可有效支撑跨物种基因知识的关联检索。作物性状调控基因知识图谱数据集已为优异多效基因发现、跨物种基因功能预测与通路基因网络潜在发现等作物育种知识发现提供了关键的语义模型和重要的数据基础。相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可基于本数据集构建作物性状调控基因知识库,为作物育种知识发现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关键的知识资源底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知识图谱 育种知识发现 优异多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畜牧业新质生产力量化评估——基于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祎宇 任洪杰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5-1816,共12页
形成和发展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该文选取2007—2021年中国除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与人力资本4方面出发,创新... 形成和发展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该文选取2007—2021年中国除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与人力资本4方面出发,创新性地构建了畜牧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客观测度与系统刻画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时空分异、动态演进特征,并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国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相对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最低。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均存在极化现象,但总体呈减弱趋势。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区域差距发现,地区差异总体不严峻。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发明专利数量、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畜牧业技术市场成交额是当前影响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新质生产力 量化评估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网格员协助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的思考
13
作者 侯祥英 崔运鹏 +2 位作者 刘娟 王婷 刘楠竹 《农业展望》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农业基础数据是中国实现智慧农业的必要前提,农业基础数据的高质量采集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中国农业基础数据采集面临配置完备性不足、采集地域范围有限、整合渠道不通畅、采集人员专业性缺失等诸多问题。网格员作为社区... 农业基础数据是中国实现智慧农业的必要前提,农业基础数据的高质量采集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中国农业基础数据采集面临配置完备性不足、采集地域范围有限、整合渠道不通畅、采集人员专业性缺失等诸多问题。网格员作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下的新生力量,在地域覆盖、年龄、身份、经济基础和职业前景多方面具有协助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的优势,能够在保证本职工作完成质量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地进行农业基础数据的采集。基于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深入讨论和分析,提出一种依托城市社区网格化背景,以淄博市为试点区域,通过网格员协助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的设想。同时,从设置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构建科学高效的任务规划、建立健全完备的培训体系、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指标等多个角度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最后,对网格员协助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数据 网格员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标注与对比生成模型的玉米叶病图文多模态数据集
14
作者 王彦芳 鲜国建 赵瑞雪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3期371-378,共8页
玉米叶部病害的精准识别是农业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现有玉米病害数据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标签类别模糊、多模态数据匮乏等问题,尤其是中文语境下的病害描述数据的稀缺性。本研究整合了自建数据与AIChallenger、PlantVillage及OpenDa... 玉米叶部病害的精准识别是农业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现有玉米病害数据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标签类别模糊、多模态数据匮乏等问题,尤其是中文语境下的病害描述数据的稀缺性。本研究整合了自建数据与AIChallenger、PlantVillage及OpenDataLab开源的玉米叶部病害高清图像数据,并由人工基于文献、专业书籍及科学数据等先验知识对图像进行诊断性文本描述标注,共构建了中文语境下的1653组图像-文本对多模态数据集。其中,每张图像对应的文本模态内容涵盖病害类型、病状特征及严重程度等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探索使用CN-CLIP与GPT2-Chinese大模型组合生成图像描述的补充增强内容,丰富描述文本模态数据的多样性,为图像自动标注提供实践验证。本数据集可为玉米病害智能诊断模型开发、中文图像描述生成及农业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提供高质量数据样本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部病害 多模态数据集 图像描述 自动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京津冀蔬菜产销监测数据集
15
作者 陈丽 王剑 +6 位作者 赵安平 王晓东 刘娟 王诗睿 宁晓涵 王增飞 杨唯佳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276-280,共5页
蔬菜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也是城市居民餐桌上的“菜篮子”。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动态监测蔬菜产销信息对于稳固区域蔬菜供应、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汇聚了京津冀地区2... 蔬菜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也是城市居民餐桌上的“菜篮子”。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动态监测蔬菜产销信息对于稳固区域蔬菜供应、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汇聚了京津冀地区2021—2023年108种蔬菜的产销数据,包括种植面积、种植方式、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去向、销售渠道等。数据涵盖京津冀地区83个区县,415个微观生产主体监测点,涉及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本数据集可为该区域蔬菜种植规划、产量与价格预测、市场供需等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产销监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与建议——互联网企业进军农业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孔繁涛 朱孟帅 孙坦 《智慧农业》 2019年第4期31-41,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增长,农业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资本和技术在农业领域逐渐发力的趋势已经形成。近几年,中国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开始涉足农业产业,智慧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本文分析了大型互联网企业从事农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增长,农业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资本和技术在农业领域逐渐发力的趋势已经形成。近几年,中国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开始涉足农业产业,智慧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本文分析了大型互联网企业从事农业的现状及技术应用特点;阐述了当前大批互联网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原因,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结合的关键领域及存在问题;重点剖析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需求、瓶颈和前景;针对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与新技术应用,提出了防范市场投机风险、明晰主体功能定位、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做好引领示范带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互联网企业 技术预测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运鹏 王健 刘娟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1期38-44,共7页
深度学习是本世纪出现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现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讨论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深度学习技术的推动下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近几年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出现的新的技术产品和... 深度学习是本世纪出现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现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讨论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深度学习技术的推动下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近几年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出现的新的技术产品和经典案例,特别分析并阐述了深度学习在文本词向量构建、磁性标注与命名实体识别相结合用于词义消歧、卷及神经网络文本自动分类、主题提取及文本内容相关性计算等关键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词向量技术在水稻知识领域的作用、农业领域专有命名实体识别以及农业文献内容相关性计算等实际应用案例,并剖析了了相关技术实现细节。最后本文展望了今后一个时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并阐明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农业领域智能化应用不可或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 自然语言处理 智慧农业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勇 金军 李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253-254,257,共3页
在追求生态安全农产品的消费中,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通过对江苏常州小菜园项目的调研,对其中的模式、机制进行了分析,从食物安全、消费传统、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劳动就业、市场对接、乡村环境、农业... 在追求生态安全农产品的消费中,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通过对江苏常州小菜园项目的调研,对其中的模式、机制进行了分析,从食物安全、消费传统、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劳动就业、市场对接、乡村环境、农业科普8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小菜园式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优势,并就安全把控、营销模式、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CSA) 菜园 消费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媛 赵瑞雪 +2 位作者 寇远涛 张洁 朱亮 《农业展望》 2021年第9期148-156,共9页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能有效加速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对接。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更加智能化的农业产业知识服务平台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更加完善的重要一环。首先分析科研人员和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情报信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能有效加速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对接。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更加智能化的农业产业知识服务平台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更加完善的重要一环。首先分析科研人员和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情报信息、科研知识、数据服务以及成果转化方面的需求,然后采用SaaS云服务模式构建具有数据层、业务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三层架构的智能化农业产业知识服务平台。在新构建的农业产业知识服务平台上,实现了资源统一检索、产业情报追踪、产业专家对接、产业数据分析、专题聚合服务以及个性化定制等功能;收集整理了涉及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1366名农业产业专家信息和230家农业产业科研机构信息,并为每个体系建立专题页面;提出了平台建设团队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协同共建机制,并与大麦青稞、食用豆、大宗蔬菜、蜂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建设了产业专题栏目和在线直播服务。新建立的农业产业知识服务平台整合了全产业链信息,实现了资讯、数据、学者、机构、科研成果等信息一站式检索,可以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持续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业产业 知识服务 产业专题 协同共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视角的广东省农业碳排放动态演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任洪杰 李辉尚 冯祎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87-1300,共14页
为明确广东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预测2023—2040年农业碳排放趋势,为广东省制定农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农业物质投入、农田土壤利用、畜牧业养殖3类主要碳源,利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 为明确广东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预测2023—2040年农业碳排放趋势,为广东省制定农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农业物质投入、农田土壤利用、畜牧业养殖3类主要碳源,利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对2000—2020年广东省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进一步分析其时空特征与动态演变趋势,厘清市际差异;利用LMDI模型开展影响因素分析,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3—2040年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东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逐年降低,2020年广东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为3297.7万t,农业碳排放强度为0.59 t∙(万元)^(−1)。其中农田土壤利用贡献的农业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农业物质投入,最后为畜牧业养殖。农田土壤利用中晚稻种植所导致的碳排放平均占比最高,达41.06%;牛饲养、化肥、早稻种植所引起的碳排放量紧随其后,四者之和占广东省农业碳排放总量的84.53%。2)广东省各市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呈现地区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总量及强度以高与次高为主,经济发达地区以次低与低为主,呈现由中心向边缘增加趋势;从2000年到2020年,经济欠发达区与经济发达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递减趋势。3)农业生产效率、地区产业结构、劳动力规模因素对农业碳减排发挥一定作用,而农业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因素为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4)预测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碳排放量在2023年后持续下降,21个地级市中茂名、湛江的农业碳排放在2023年后仍有上升趋势,其他城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政策保障体系、提高绿色技术普及率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农业碳减排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农业碳排放 时空演变 碳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