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链视角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机理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力 梅阳 孟斌斌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0,共8页
论文指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并非是从技术到产品市场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创新链路上关键的“惊险一跳”,应超越线性创新模型将成果转化视为孤立、单向度的技术转移过程的传统观点,引入创新链视角,视其为创新生态网络中多个节点间的动态... 论文指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并非是从技术到产品市场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创新链路上关键的“惊险一跳”,应超越线性创新模型将成果转化视为孤立、单向度的技术转移过程的传统观点,引入创新链视角,视其为创新生态网络中多个节点间的动态反馈、调适、协同合作等多次迭代后的集成创新过程。论文运用创新链视角,对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典型转化链路、管理运行流程、知识流动过程、管理支撑体系进行了内在机理分析,梳理指出成果持有方、受让方、支撑方存在的问题并研提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成果 转化 创新链 知识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情报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芊芷 朱相丽 李伟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165,共9页
[研究目的]多源数据融合可通过交叉引证降低信息不一致和语义模糊等不确定因素,面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导致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急剧增加,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了科技情报领域研究的重难点之一。[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现有定义对多... [研究目的]多源数据融合可通过交叉引证降低信息不一致和语义模糊等不确定因素,面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导致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急剧增加,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了科技情报领域研究的重难点之一。[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现有定义对多源数据的概念特征进行阐释;其次按照对文本中数据融合的深入程度,对多源数据融合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分析了多源数据融合在不同科技情报场景中的应用和发挥的作用。[研究结论]从概念来看,多源数据融合具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指向。从融合方法来看,现有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数据源的融合、结构关系融合以及语义融合,融合方法在实现从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的同时也在科技发展趋势研判、学术评价、需求探测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未来研究需要通过实践操作细化异构加权的可行方法,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对于融合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探索形成可供复用的模型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多源数据 多模态数据 数据融合 语义融合 融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通 杨瑰婷 +4 位作者 毕辉 梅悦旎 刘硕 宫勇吉 罗文雷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76,共23页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器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是评价其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然而,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存在矛盾,有着“此消彼长”的现象。发展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简称双高型锂离子电池)对于...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器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是评价其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然而,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存在矛盾,有着“此消彼长”的现象。发展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简称双高型锂离子电池)对于进一步满足高效能、现代化装备(如特种装备、电动无人机等)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新材料是决定双高型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基本和核心因素,电池性能的跃升需要从储能机制、新材料制备技术出发。本文首先介绍了双高型锂离子电池的定义及关键性能指标,随后综述了双高型锂离子电池关键正极、负极材料及其改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类型的电解质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对双高型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研发进行了讨论,总结了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下一代双高型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型锂离子电池 高能量密度 高功率密度 高容量高倍率电极材料 高电压高导电电解质 电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非晶合金研究进展
4
作者 袁嘉驰 井致远 +3 位作者 王香 张志彬 金国 梁秀兵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7,共14页
高熵非晶合金结合了传统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与高熵合金的化学无序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与起源,随后对其成分体系、制备方式... 高熵非晶合金结合了传统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与高熵合金的化学无序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与起源,随后对其成分体系、制备方式以及各种性能做出总结,从材料体系与制备方式两方面分析了高熵非晶合金形成非晶结构的原因,并解析了高熵非晶合金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的机理,最后展望了采用材料计算实现高通量的材料设计,重点探究材料的组合性能、涂层等新的制备方式,并且指出解决基础理论问题是促进该材料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磁性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体阵列的磁目标跟踪系统能观性研究
5
作者 陆斌杰 张晓兵 戴忠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为了解决椭球体阵列模型在水中磁目标跟踪识别中的能观性问题,建立了椭球体阵列磁场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中的确定部分与随机系统的能观性。采用线性化方法求解了系统确定部分的能观性Gramian矩阵,通过Gramian秩判... 为了解决椭球体阵列模型在水中磁目标跟踪识别中的能观性问题,建立了椭球体阵列磁场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中的确定部分与随机系统的能观性。采用线性化方法求解了系统确定部分的能观性Gramian矩阵,通过Gramian秩判据分析了系统确定部分能观性。采用奇异值分解将能观性矩阵的条件数的倒数作为衡量系统确定部分能观度的指标。引入能观性矩阵的广义逆计算随机系统状态分量能观度。通过仿真试验,确定了系统能观、系统状态分量随机能观的条件,以及能观条件下各状态分量的能观度大小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球体阵列 磁目标 能观性 随机能观性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6
作者 张志彬 种凯 +2 位作者 何鹏飞 邹勇 梁秀兵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59,共11页
近年来热喷涂涂层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表面工程领域不可替代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并在诸多工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熵合金,因其独特的成分设计和微观结构而备受关注,展现出比传统材料更为优越的性能。在热喷涂领域,高熵合金具有极... 近年来热喷涂涂层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表面工程领域不可替代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并在诸多工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熵合金,因其独特的成分设计和微观结构而备受关注,展现出比传统材料更为优越的性能。在热喷涂领域,高熵合金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潜力。简要介绍了高熵合金的概念及其所具备的“四大效应”。同时,结合不同的热喷涂涂层技术(包括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冷喷涂、高速电弧喷涂等),详细阐述了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理论基础。详细总结了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结构(孔隙率、物相组成)、性能(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凭借热喷涂技术的特点与高熵合金的性能优势,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目前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的材料体系受限,热喷涂材料设计制备有待研究,基于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材料体系设计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探索涂层制备工艺、后处理工艺与性能协同评价机制对提升涂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涂层 热喷涂 硬度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苗红 连佳欣 +4 位作者 李伟伟 耿国桐 王浩桐 张惠钊 吴菲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82-3092,共11页
依据前沿技术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及颠覆性特征,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可为高效制定技术发展策略、合理调整技术规划布局提供支撑。首先,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和德温特创新(Derwent innovation,DI)平台... 依据前沿技术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及颠覆性特征,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可为高效制定技术发展策略、合理调整技术规划布局提供支撑。首先,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和德温特创新(Derwent innovation,DI)平台数据库为数据源,制定检索表达式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建立表征前沿技术特征的指标体系,并对据此筛选出的技术文本数据进行挖掘,识别前沿技术主题。最后,以量子计算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识别出量子纠错技术、光量子芯片技术等前沿技术点,经技术专家等验证,表明识别结果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技术识别 前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开放集动作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佳昊 闫航 +1 位作者 胡鑫 赵德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8,共8页
随着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将其用于人体行为识别领域并从中解码出人类行为活动,对于健康监测、日常行为分析、智能家居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动作识别算法存在特征提取困难、识别准确率较低等问题,并且均基于封... 随着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将其用于人体行为识别领域并从中解码出人类行为活动,对于健康监测、日常行为分析、智能家居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动作识别算法存在特征提取困难、识别准确率较低等问题,并且均基于封闭集假设,即所有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均来自同一个标签空间,而现实世界中大多都是开放集(Open-Set)场景,在测试阶段可能会将未知标签样本送入模型,从而导致分类错误。文中针对人体动作识别问题,提出了多通道自适应卷积网络(Multi-channel Adaptive Convolutional Network,MCACN),针对传统CNN网络特征提取仅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的问题,自适应卷积模块能够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提取不同时间跨度的特征,并自动计算权重求和。此外MCACN的多通道结构使各传感器数据得以分头进行处理,获得能够区分相近动作的特征细节。最后,设计了基于标签的多元变分自编码器,提出了用于开放集识别的模型MCACN-VAE。该模型能够通过计算重建误差来识别未知类,聚焦于已知类别动作,提高了模型的健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封闭集实验中,MCACN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动作进行识别,对7种日常动作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了91%以上,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5%。在开放集实验中,MCACN-VAE在不同开放度下对于已知类别的总体识别准确率均达到了89%以上,对于未知动作片段的识别准确率也保持在75%以上,证明了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拒绝未知类,识别已知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动作识别 自适应卷积 开放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军事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林旺群 汪淼 +2 位作者 王伟 王重楠 金松昌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6,共8页
知识图谱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将客观世界中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化描述,提高了人类从数据中抽取信息、从信息中提炼知识的能力。该文形式化地描述了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知识图谱的层次化体系架构,详细分析了信息抽取、... 知识图谱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将客观世界中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化描述,提高了人类从数据中抽取信息、从信息中提炼知识的能力。该文形式化地描述了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知识图谱的层次化体系架构,详细分析了信息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架构、知识管理等核心层次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知识图谱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并对知识图谱未来发展的挑战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信息抽取 知识融合 知识推理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安全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鲁敬敬 秦云川 +3 位作者 刘志中 唐卓 张拥军 李肯立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0-1027,共18页
机器人日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机器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安全性,增强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性可以保护机器人免受恶意攻击者的入侵.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机器人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研... 机器人日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机器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安全性,增强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性可以保护机器人免受恶意攻击者的入侵.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机器人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但遗憾的是,安全性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引起人们对机器人系统安全性更多的关注,同时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当前主流机器人操作系统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安全性解决方案,对ROS的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调研和总结.一方面,深入分析ROS的安全特性,总结ROS中已知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对近年来ROS安全性相关的研究进行分类分析和概括总结,并从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3个方面,对众多ROS的安全性解决方案进行比较.最后,对ROS安全性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ROS ROS2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值函数分解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玉钊 聂一鸣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30,共9页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是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多智能体问题上的扩展,其中基于值函数分解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表现效果,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中介绍了基于值函数分解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主要原理和...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是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多智能体问题上的扩展,其中基于值函数分解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表现效果,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中介绍了基于值函数分解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主要原理和框架;根据近期相关研究,总结出了提高混合网络拟合能力问题、提高收敛效果问题和提高算法可扩展性问题3个研究热点,从算法约束、环境复杂度、神经网络限制等方面分析了3个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拟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分类梳理,总结了同类方法的共同点,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对基于值函数分解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网络节点控制、无人编队控制两个热点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值函数分解 拟合能力 收敛效果 可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动态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开心 仝永刚 +3 位作者 陈永雄 王洁 张舒研 梁秀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9,共13页
高熵合金具有高强韧、高耐磨、强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等优异特性,因此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动态载荷下,高熵合金表现出更高强度、更多孪晶和绝热剪切带等异于准静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并且不同相... 高熵合金具有高强韧、高耐磨、强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等优异特性,因此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动态载荷下,高熵合金表现出更高强度、更多孪晶和绝热剪切带等异于准静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并且不同相结构对高熵合金动态性能和变形机理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动态载荷下高熵合金因表现出较好的释能特性,而在结构释能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通常动态实验稳定性较差,测试难度大;但通过本构模型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可较好地预测高熵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综述了不同相结构高熵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释能特性和本构模型,并对上述性能特点及其本构模型和模拟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最后指出高熵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可以通过调控元素种类及其配比和相结构及其浓度分布等进行改善;同时温度和应变速率等因素对高熵合金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需要深入研究;而模型计算在揭示其高应变速率下的变形机制和性能预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动态力学行为 释能特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应用与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丽敏 易比一 饶远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目的/意义]研究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其效果及相关启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分析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优势,并以OpenAI为例研究其发展进程与开源创新模式应用,分析开源... [目的/意义]研究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其效果及相关启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分析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优势,并以OpenAI为例研究其发展进程与开源创新模式应用,分析开源创新模式在概念验证活动中的应用形式和实际效果。[结果/结论]开源创新模式可以在缩短创新里程、提升用户参与度、促进多元资源交互等方面提高概念验证活动的效率,促进创新的快速迭代和技术商业化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开源创新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站维护的微纳卫星绕飞姿轨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雨 乔琛远 +2 位作者 赵勇 黄奕勇 吴宗谕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43,共10页
针对微纳卫星执行空间站维护的近距离绕飞巡检任务的复杂性,建立了姿轨协同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分段设计姿轨联合控制方法。首先,观测段采用优化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给出了符合观测要求的自由漂移轨迹;其次,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的... 针对微纳卫星执行空间站维护的近距离绕飞巡检任务的复杂性,建立了姿轨协同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分段设计姿轨联合控制方法。首先,观测段采用优化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给出了符合观测要求的自由漂移轨迹;其次,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的有限时间姿态控制器设计微纳卫星的姿态控制律,使其满足绕飞轨迹约束及观测段的姿态需求;最后,转移段采用最优控制方法优化小推力转移问题,实现了燃料最优的巡检轨迹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分段求解设计控制的作用下,微纳卫星在绕飞过程中能有效对空间站进行避撞并实现近距离观测巡检,解决了观测与机动同时进行导致的姿态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飞巡检 姿态控制 轨道控制 近距离观测 空间站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赋能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小前 张泽雨 +2 位作者 李昱 姚雯 周炜恩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58,共46页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结构拓扑优化领域与深度学习技术交叉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进展.围绕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核心方法与关键环节,从深度学习赋能的角度系统性梳理了两大类赋能方法.研究指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结构优化设计全局代理模型...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结构拓扑优化领域与深度学习技术交叉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进展.围绕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核心方法与关键环节,从深度学习赋能的角度系统性梳理了两大类赋能方法.研究指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结构优化设计全局代理模型构建方法作为一种直接映射式结构设计方法,因其简单而典型的设计思想目前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全局代理模型在计算性和泛化性上的局限与不足也尤为明显;融合深度学习技术的结构优化设计局部子环节加速与替代方法是一种更加灵活与多样的局部赋能形式,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智能赋能结构优化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重点在于深度学习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方式,以及数据和知识的混合驱动设计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关联组织的新型仿真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16
作者 刘泽伟 丁一珊 +6 位作者 林廷宇 柯明星 郭丽琴 肖莹莹 赵志龙 李岩 吕喧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83-1994,共12页
智能化体系、系统和单装的仿真试验测试评估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对分散在云试验中心和各单位试验场所的多源、异构、分布的海量仿真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做好对动态产生的任务、想定、配置、结果、评估等数据和文件的管控。传统的按... 智能化体系、系统和单装的仿真试验测试评估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对分散在云试验中心和各单位试验场所的多源、异构、分布的海量仿真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做好对动态产生的任务、想定、配置、结果、评估等数据和文件的管控。传统的按类目进行仿真资源管理和查询的方式效率不高,难以满足大型智能仿真试验测试评估活动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关联组织的仿真资源管理总体框架,定义了面向图关联组织的仿真资源关联组织元模型,提出动态抽取不同工具/系统中管理的仿真资源信息、构建基于关联关系组织的仿真资源图结构、提供仿真资源按需访问的关键算法与方法。经应用范例验证,该方法能够准确标记智能演进过程中的能影响仿真运行结果的仿真资源集合状态变化,有效提升仿真资源管理和调阅选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资源管理 仿真试验 智能体测试评估 元模型 图关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场景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
17
作者 苗红 王浩桐 +4 位作者 李伟伟 耿国桐 连佳欣 王艳 吴菲菲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研究目的]场景驱动创新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如何基于不同场景识别前沿技术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场景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首先以专利、论文为数据源,基于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 [研究目的]场景驱动创新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如何基于不同场景识别前沿技术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场景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首先以专利、论文为数据源,基于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指标体系初步筛选前沿技术主题;其次以科技报告为数据源,基于技术-关系-技术(Technology-Relationship-Technology,TRT)结构的语义分析,分析技术应用场景;最后,构建专利、论文数据与科技报告的相似性矩阵,建立技术与场景识别结果的关联,据此进一步筛选前沿技术主题,并结合专家知识,识别出面向应用场景的前沿技术主题,提供了场景驱动实践探索的新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以无人机目标识别与跟踪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面向情报、监视与侦察(Intelligence,Surveillance,and Reconnaissance,ISR)、物资运输、医疗补给等14个应用场景的前沿技术识别结果显示,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视觉系统与图像处理技术、任务规划技术、无线通信技术4项技术为该领域的前沿技术,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场景 前沿技术 技术识别 主题识别 科技报告 无人机 TRT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与霍夫变换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
18
作者 王洋 沈同圣 +2 位作者 汪涛 乔钢 周锋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44,共16页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易受到水下信道环境和严重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水声通信信号的结构特征(SC),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AMF)与霍夫变换(HT)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调整分数阶...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易受到水下信道环境和严重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水声通信信号的结构特征(SC),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AMF)与霍夫变换(HT)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调整分数阶域旋转角度匹配信号相位特性,显著提升时频能量聚集度,形成边界清晰的带状SC;基于时频图像素邻域局部密度设计AMF,动态调整结构元素的尺度因子来增强信号细节SC;构建HT模型,通过全局投票机制检测带状SC,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信道环境下所提方法在泛化能力、检测概率、检测效率方面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信号检测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自适应形态学滤波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巨型星座网络:组网技术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58
19
作者 陈全 杨磊 +3 位作者 郭剑鸣 李星辰 赵勇 陈小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189,共13页
以新兴低轨巨型星座网络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系统基本架构与工作模式,总结了新兴巨型星座网络的基本特征。根据系统架构,从卫星网络拓扑动态性管理、星地链路切换策略、路由算法设计、地面信关站布局优化设计以及网络仿真与性能评估5个方... 以新兴低轨巨型星座网络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系统基本架构与工作模式,总结了新兴巨型星座网络的基本特征。根据系统架构,从卫星网络拓扑动态性管理、星地链路切换策略、路由算法设计、地面信关站布局优化设计以及网络仿真与性能评估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各关键技术的主要技术路线和研究进展,尤其是近期巨型星座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低轨巨型星座中星座规模和复杂度扩增对组网关键技术的挑战,以及现有的各类解决方法在巨型星座宽带网络场景下的适用性。最后对未来巨型星座网络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巨型星座 宽带卫星网络 星链 卫星网络路由 信关站布局 卫星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RDMA网卡综述
20
作者 黄曼蒂 李韬 +3 位作者 杨惠 李成龙 张毓涛 孙志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2-1289,共28页
目前数据中心规模迅速扩大和网络带宽大幅度提升,传统软件网络协议栈的处理器开销较大,并且难以满足众多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在吞吐、延迟等方面的需求.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技术采用零拷贝、内核旁路和处... 目前数据中心规模迅速扩大和网络带宽大幅度提升,传统软件网络协议栈的处理器开销较大,并且难以满足众多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在吞吐、延迟等方面的需求.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技术采用零拷贝、内核旁路和处理器功能卸载等思想,能够高带宽、低延迟地读写远端主机内存数据.兼容以太网的RDMA技术正在数据中心领域展开应用,以太网RDMA网卡作为主要功能承载设备,对其部署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从架构、优化和实现评估3个方面进行分析:1)对以太网RDMA网卡的通用架构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关键功能部件进行了介绍;2)重点阐述了存储资源、可靠传输和应用相关3方面的优化技术,包括面向网卡缓存资源的连接可扩展性和面向主机内存资源的注册访问优化,面向有损以太网实现可靠传输的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和重传机制优化,面向分布式存储中不同存储类型、数据库系统、云存储系统以及面向数据中心应用的多租户性能隔离、安全性、可编程性等方面的优化工作;3)调研了不同实现方式、评估方式.最后,给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以太网RDMA网卡 RoCEv2 网卡架构 网卡优化 数据中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