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遗传学及其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庄滢潭 罗博煜 +6 位作者 张晓东 刘拓宇 范欣悦 夏国华 袁清 郑斌 滕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声遗传学是指利用声波激活细胞表面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SCs)蛋白,调控细胞行为及功能的新兴合成生物学技术。由于MSCs系统在细胞中广泛存在,且声遗传学具有无创性、强穿透性、高安全性、高精确度等优势,使得声遗传学在生物医学基础... 声遗传学是指利用声波激活细胞表面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SCs)蛋白,调控细胞行为及功能的新兴合成生物学技术。由于MSCs系统在细胞中广泛存在,且声遗传学具有无创性、强穿透性、高安全性、高精确度等优势,使得声遗传学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等领域极具发展潜力,尤其在神经元调控、肿瘤机制研究、声动力治疗及听力损伤等方面。本文对声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及其在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总结和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声遗传学在军事医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遗传学 合成生物学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 超声响应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
作者 王帆 张云 +7 位作者 邵宗体 李玉琼 浦恩念 何志海 姚明国 别双双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7-77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巴贝虫情况,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其中10个县(市),在农耕地、林区等不同环境,捕获分属5目10科25属54种的小型兽...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巴贝虫情况,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其中10个县(市),在农耕地、林区等不同环境,捕获分属5目10科25属54种的小型兽类1493只,取其肝、脾组织提取DNA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巴贝虫18S rRNA的150 bp目的片段作初筛,阳性者进一扩增18S rRNA 1600 bp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进行虫种特征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6个县(市)小型兽类中检测出感染巴贝虫的小型兽类14只,总阳性率为0.93%(14/1493)。经序列分析与比对为田鼠巴贝虫的Otsu型和Kobe型,与人感染巴贝虫的病例患者检出的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和较近的进化关系。6个县(市)的阳性率分别为:巧家县2.34%(3/128)、永善县2.06%(2/97)、元谋县1.88%(4/213)、德钦县1.03%(3/291)、香格里拉市0.95%(1/105)和水富县0.78%(1/128)。阳性小兽分属1目2科6属8种,检出巴贝虫阳性率分别是白尾松田鼠5.56%(1/18)、斯氏家鼠3.36%(4/119)、巢鼠3.33%(1/30)、西南绒鼠2.94%(1/34)、社鼠2.65%(3/113)、针毛鼠2.35%(2/85)、大耳姬鼠1.16%(1/86)、中华姬鼠0.98%(1/102)。巢鼠中检出巴贝虫为首次报道。在3种生境和海拔均检出小兽感染巴贝虫,其中1500~2500 m林区和高海拔居民区捕获的小兽巴贝虫的感染率较高。结论云南省金沙江沿岸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存在巴贝虫感染,这些地区巴贝虫的流行情况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金沙江流域 小型兽类 巴贝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凝集素受体DC-SIGN及其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屠叶清 郑蕊 +1 位作者 罗德炎 王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0,共5页
C型凝集素受体DC-SIGN是一类主要在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蛋白,其碳水化合物识别域可与多种病原体结合。近年随着人们对病毒感染免疫研究的深入,DC-SIGN在其中扮演的多方面作用逐渐被挖掘。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分子,DC-SIGN在固有免疫... C型凝集素受体DC-SIGN是一类主要在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蛋白,其碳水化合物识别域可与多种病原体结合。近年随着人们对病毒感染免疫研究的深入,DC-SIGN在其中扮演的多方面作用逐渐被挖掘。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分子,DC-SIGN在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介导病毒顺式和反式感染。本文从DC-SIGN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配体入手,介绍其在不同物种中的同源物,最后综述其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研究和治疗DC-SIGN相关病毒感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 DC-SIGN(CD209) 流感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啮齿动物携带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卢志宇 闫鑫 +6 位作者 于永慧 丁晟 夏光辉 周冬生 熊小路 徐建民 焦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8-585,共8页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县区啮齿动物携带的立克次体。方法在江西省南丰县、铜鼓县、上犹县、浮梁县、上高县、上饶市广信区捕获啮齿动物,运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种类。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捕获的啮齿动物的脾脏组织样本中的柯...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县区啮齿动物携带的立克次体。方法在江西省南丰县、铜鼓县、上犹县、浮梁县、上高县、上饶市广信区捕获啮齿动物,运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种类。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捕获的啮齿动物的脾脏组织样本中的柯克斯体属、斑点热群、东方体属和无形体属立克次体。结果捕获啮齿动物6种共393只,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社鼠和臭鼩鼱,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311/393)。从19只黑线姬鼠检出柯克斯体(6.11%),从2只黑线姬鼠检出东方体(0.64%),从1只黑线姬鼠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0.32%)。对扩增阳性基因片段测序和对获得基因序列做同源性比对,结果浮梁县黑线姬鼠检出新塔拉萨维奇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贝氏柯克斯体;铜鼓县和上饶市广信区黑线姬鼠检出贝氏柯克斯体;南丰县黑线姬鼠检出恙虫病东方体。除黑线姬鼠外,其它5种啮齿动物均未检出立克次体。结论江西省部分地区的黑线姬鼠携带贝氏柯克斯体、新塔拉萨维奇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等立克次体病原体,人群存在相关立克次体感染的风险,疾控和医疗机构应加强立克次体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贝氏柯克斯体 新塔拉萨维奇立克次体 恙虫病东方体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文库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梦楠 郭彦 +2 位作者 武雅蓉 裴广倩 崔玉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关键性支撑技术,高通量测序已得到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该技术工作流程可分为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数据分析等,其中文库构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文库构建的效果受制于上游样品质量,同时会对测序...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关键性支撑技术,高通量测序已得到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该技术工作流程可分为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数据分析等,其中文库构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文库构建的效果受制于上游样品质量,同时会对测序数据产出后的数据分析造成影响。对文库构建质量控制技术的选择和实施是提高结果可靠性、降低测序数据误差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文库构建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综述,总结评价其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并对实际应用场景中相关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科研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等在选择文库质量控制技术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从而促进高通量测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文库 文库浓度 文库大小分布 质量控制 技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功能及其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曹湘雯 李敏 +3 位作者 殷琦 韩雪莲 王原 赵光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与机体免疫调节密切相关,不仅具有遗传多态性,而且MHC限制性存在种属差异。人类的MHC被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小鼠MHC则被称为H-2。构建人源化...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与机体免疫调节密切相关,不仅具有遗传多态性,而且MHC限制性存在种属差异。人类的MHC被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小鼠MHC则被称为H-2。构建人源化MHC转基因小鼠模型是突破MHC种属差异并模拟人体免疫应答特征的重要策略。MHC转基因小鼠主要分为MHCⅠ或MHCⅡ单转基因小鼠模型和MHCⅠ与MHCⅡ双转基因小鼠模型。HLAⅠ类转基因小鼠模型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目前采取敲除H-2Kb和H-2Db或者敲除鼠源β2m的策略来消除内源的H-2Ⅰ类分子对HLAⅠ类分子的竞争性抑制;HLAⅡ类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则是将鼠源β链敲除,转入HLAⅡ类基因。随着构建策略的优化,MHC转基因小鼠模型被应用于表位疫苗研发、肿瘤治疗及疾病遗传关联研究中,成为临床前试验的有力工具。本文对MHC转基因小鼠模型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概述了MHC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策略及其在疫苗研发、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小鼠模型 免疫 表位疫苗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LPS结构变异机制及其免疫逃逸功能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文静 张源 杜宗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0-866,共7页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菌不仅能编码多种毒力因子破坏宿主免疫信号传导,还能修饰其脂多糖的结构,逃逸宿主免疫监视并强烈抑制宿主的免疫响应,是其高致病性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鼠疫菌...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鼠疫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菌不仅能编码多种毒力因子破坏宿主免疫信号传导,还能修饰其脂多糖的结构,逃逸宿主免疫监视并强烈抑制宿主的免疫响应,是其高致病性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鼠疫菌LPS缺乏O抗原,脂质A结构也具有特殊的温度转换调控机制,在不同温度下可形成具有不同数目酰基侧链的脂质A,在其逃逸宿主固有免疫识别和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鼠疫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生物合成调控、结构变异及其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病原菌利用LPS结构修饰逃避宿主固有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菌 脂多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vB_PaS_IME30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全基因组分析
8
作者 王灿 刘慧莹 +4 位作者 高明明 米丽媛 喻鑫婷 米志强 柏长青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45-2056,共12页
目的以实验室保存菌株Pa175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学特征。方法利用双层平板法、噬斑法分离并鉴定噬菌体;PEG8000浓缩NaCl沉淀法纯化噬菌体;蔗糖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噬菌体,经... 目的以实验室保存菌株Pa175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学特征。方法利用双层平板法、噬斑法分离并鉴定噬菌体;PEG8000浓缩NaCl沉淀法纯化噬菌体;蔗糖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噬菌体,经磷钨酸负染染色后,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蛋白酶K/SDS法提取噬菌体DNA,对提取的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1株裂解性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vB_PaS_IME307,该噬菌体可以形成透明且有晕环的噬菌斑,全基因组大小为51545 bp。透射电镜结果显示vB_PaS_IME307的头部呈正二十面体形状,直径(66±2)nm,尾长(116±2)nm;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噬菌体为Mccleskeyvirinae病毒属,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vB_PaS_IME307在pH=4.0~11.0、60℃以下能够保持较高活性,感染周期约为60 min,其中包括10 min潜伏期和50 min暴发期,其暴发量为150 PFU/cell。结论噬菌体vB_PaS_IME307具有宿主特异性,对温度和pH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具有防治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感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汤丽 邵宗体 +12 位作者 段兴德 江佳富 贾娜 张云 何志海 李玉琼 刘正祥 浦恩念 陈星 刘洪波 蒋宝贵 高子厚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7-86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小型兽类 无形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IMA模型的南京地区蚊虫侵害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燕群 张守刚 +6 位作者 陆墨原 张艳 潘衍宇 王冲 吴起新 姚美雪 李成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基于南京地区蚊虫侵害密度,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方法,为进一步防控蚊媒病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2019年蚊虫密度进行预测。结果:拟合后的预测模型为ARIM... 目的:基于南京地区蚊虫侵害密度,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方法,为进一步防控蚊媒病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2019年蚊虫密度进行预测。结果:拟合后的预测模型为ARIMA(2,1,0)(1,1,0)_(12),模型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模型预测拟合后R^(2)=0.907。结论:模型预测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ARIMA模型适用于开展蚊虫侵害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侵害 季节性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明国 江佳富 +7 位作者 高子厚 贾娜 汤丽 何志海 张青 张云 王帆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8-684,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状况,为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15个县市采集部分家畜血液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测定扩得基因片段DNA序列并对其做同源性比对,以确定...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状况,为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15个县市采集部分家畜血液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测定扩得基因片段DNA序列并对其做同源性比对,以确定无形体种类。结果共采集1791头牛、羊、犬、马、驴的血样,PCR扩增阳性503份,其中牛、羊和犬的阳性率分别为41.08%(228/555)、38.10%(240/630)、6.29%(35/556)。测定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73株序列(14.51%)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226株序列(44.93%)属绵羊无形体(A.ovis),137株序列(27.24%)属边缘无形体(A.marginale),48株序列(9.54%)属血小板无形体(A.platys),16株序列(3.18%)属牛无形体(A.bovis),3株序列(0.60%)属山羊无形体(A.capra)。其中牛样本检出6种无形体,以边缘无形体为主;羊样本检出5种无形体,以绵羊无形体为主,未检测到山羊无形体;犬样本仅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在15个县市中有12个县市的家畜样本检出无形体基因,盈江县阳性率最高(95.65%),主要是边缘无形体。对人致病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基因分别从牛(30份)、羊(8份)、犬(35份)样本检出,对人致病的山羊无形体从3份牛样本检出,这2种人兽共患病原体感染的家畜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的德钦和香格里拉地区。结论云南省西北部地区部分县(市)无形体感染的家畜主要是牛、羊,其次是犬,无形体种类丰富,需加强当地人无形体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西北部地区 家畜 无形体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腾冲市牛、羊中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雪鹰 蒋宝贵 +6 位作者 何志海 孙毅 傅国璋 姚明国 张云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为了解云南腾冲市牛、羊中无形体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选择该市11个乡镇为采样点,采集牛、羊血液样本,参照无形体16S rRNA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牛、羊无形体流行情况。结果显示,从758份牛和羊的血样中共检出阳性样品255份,总阳性... 为了解云南腾冲市牛、羊中无形体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选择该市11个乡镇为采样点,采集牛、羊血液样本,参照无形体16S rRNA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牛、羊无形体流行情况。结果显示,从758份牛和羊的血样中共检出阳性样品255份,总阳性率33.64%。其中羊血样本427份,检出114份,阳性率26.69%,分布于8个乡镇;牛血样本331份,检出阳性141份,阳性率为42.60%,11个乡镇均有检出。对扩增的16S rRNA基因(约660 bp)片段测序后,对该基因序列经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对无形体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检出的阳性样品共涵盖7种无形体,其中羊阳性检出样品中包括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0份)、山羊无形体(1份)、绵羊无形体(72份)、边缘无形体(1份)、牛无形体(5份)和血小板无形体(25份),共6个种类;牛检出阳性样品中包括嗜吞噬细胞无形体(9份)、中央无形体(5份)、绵羊无形体(6份)、边缘无形体(65份)、牛无形体(4份)和血小板无形体(52份),共6个种类。以上结果表明,腾冲市养殖的牛、羊中存在无形体病的广泛流行,且流行的无形体种类复杂多样,对家畜健康威胁较大,有些种类是对人致病的人兽共患无形体,需加强防范。本研究为腾冲市乃至云南边境地区无形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腾冲 无形体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德福 安慧 +10 位作者 张健 赵禹宗 张明 郭佳佳 冯娇 刘雪飞 李春 白凤翎 李钰金 殷喆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1-317,324,共8页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文献报道关于副溶血弧菌耐药谱分析的较多,但关于耐药基因和相关移动元件、耐药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副溶血弧菌耐药性的情况及其耐药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耐药 质粒 移动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的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文博 付梦姣 +8 位作者 焦俊 冯俊霞 卢志宇 胡雪媛 温博海 赵晓冬 熊小路 周冬生 柯跃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羊种布鲁氏菌104株为起始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将布鲁氏菌野生株104和突变株104ΔBPE043在相同的起始浓度...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羊种布鲁氏菌104株为起始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将布鲁氏菌野生株104和突变株104ΔBPE043在相同的起始浓度下培养,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趋势;用野生株和突变株分别感染小鼠,构建小鼠体内感染模型,测定小鼠脾重并计算脾脏细菌载量;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BPE043蛋白的宿主互作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104ΔBPE043在体外培养的生长趋势和野生株基本相同;小鼠感染实验显示,在感染1周后,两组小鼠脾均肿大,但突变株104ΔBPE043感染组小鼠脾重低于野生株104感染组小鼠脾重;在感染后两周,两组小鼠脾肿大现象开始减轻。在细菌载量方面,在感染1周后,突变株104ΔBPE043感染小鼠的脾脏细菌载量低于野生株104感染小鼠;在感染后2周,突变株感染组的脾细菌载量下降趋势更明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BPE043蛋白与鼠源小分子GTP结合蛋白Rab4和Rab1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是布鲁氏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BPE043基因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BPE043基因 生长曲线 体内感染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藻弧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宏源 闫琳 +8 位作者 杨超 武雅蓉 秦婧靓 郝彤宇 杨大进 郭云昌 裴晓燕 赵彤言 崔玉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0-361,共12页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一种能够对人类以及鱼、虾、贝类等水产品致病的弧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物种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和重要遗传元件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采集自全国4...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一种能够对人类以及鱼、虾、贝类等水产品致病的弧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物种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和重要遗传元件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采集自全国4个省份的68株溶藻弧菌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113株公开发表的全球序列数据,利用fineSTRUCTURE软件、VFDB毒力因子库和CARD、ResFinder耐药数据库,对溶藻弧菌的种群结构和毒力、耐药因子分别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可分为谱系1和谱系2。两个谱系在美洲和亚洲均有分布,但欧洲仅分离到谱系1菌株;共鉴定发现12个克隆群,其中一个克隆群内菌株存在跨洋传播现象。该物种携带tlh、OmpU、IlpA等多种不同功能的毒力因子;毒力因子在两个谱系间的分布无特异性,但存在地域间差异:其中欧洲菌株携带VP1611、vcrD、vopD和fleR/flrC的比率低于其他地区,而基因IlpA的携带率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我国广西菌株中fleR/flrC基因携带率低于其他省份,且不携带IlpA。多个基因组携带blaCARB-42、tet(34)、tet(35)、parE、CRP、rsmA、TxR和fos等与多种抗生素耐受相关的基因,其中TxR和fos基因在谱系2中的出现频率远高于谱系1;此外,TxR基因在亚洲菌株中的携带率高于美洲和欧洲地区,而在我国四川菌株中的携带率则低于其他省份。在5个基因组中(VA24、VA28、2014V-1011、ZJ-T和Vb1833)观察到质粒或ICE等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大片段。本研究通过群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溶藻弧菌的种群结构组成和毒力、耐药相关元件的分布,为进一步了解溶藻弧菌的遗传特征和致病机制提供必要基础,为该病原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全基因组测序 种群结构 毒力因子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数据存储技术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滕越 杨姗 +3 位作者 李金玉 崔玉军 刘芮存 王升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4-504,共11页
信息生产与数据存储能力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急需分子数据存储等高密度持久性信息保存替代方案,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数据存储因在信息保留时间、物理密度和体积编码容量等方面优于多数传统存储介质,而广受关注.本文概述了DNA数据存... 信息生产与数据存储能力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急需分子数据存储等高密度持久性信息保存替代方案,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数据存储因在信息保留时间、物理密度和体积编码容量等方面优于多数传统存储介质,而广受关注.本文概述了DNA数据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体外DNA存储数据库与体内分子存储器系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DNA分子的数据存储系统所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数据存储 细胞存储器 核酸数据库 分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最小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金玉 杨姗 +2 位作者 崔玉军 王涛 滕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59,共18页
具有最小基因组的细菌只包含维持自我生命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工业生产平台具有诸多优势。由于高通量DNA测序和合成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构建了多种缩减基因组的菌株。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小基因组的概念,其次总结了细菌必需... 具有最小基因组的细菌只包含维持自我生命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工业生产平台具有诸多优势。由于高通量DNA测序和合成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构建了多种缩减基因组的菌株。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小基因组的概念,其次总结了细菌必需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然后梳理了人工缩减与合成微生物基因组的相关工作,最后探讨了在设计和组装基因组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限制,以期为人工合成基因组的实验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最小基因组 必需基因 合成生物学 人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柯克斯体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珊 赵明亮 +3 位作者 付梦姣 张家宁 周冬生 熊小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936,共8页
贝氏柯克斯体是重要人兽共患病——Q热的病原,Dot/IcmⅣ型分泌系统(T4BSS)是其重要致病因素。贝氏柯克斯体T4BSS分泌的效应蛋白参与调控柯克斯体寄生泡发育成熟,以及宿主细胞的物质分泌运送、自噬与凋亡、转录与翻译、炎性反应等信号通... 贝氏柯克斯体是重要人兽共患病——Q热的病原,Dot/IcmⅣ型分泌系统(T4BSS)是其重要致病因素。贝氏柯克斯体T4BSS分泌的效应蛋白参与调控柯克斯体寄生泡发育成熟,以及宿主细胞的物质分泌运送、自噬与凋亡、转录与翻译、炎性反应等信号通路,为贝氏柯克斯体的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体 效应蛋白 Dot/Icm IV型分泌系统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型冠状病毒候选药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丹 邓永强 秦成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8-633,共6页
截至2021年4月19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患者达1.4亿例以上,累计死亡302.6万例。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随着对SARS-CoV-2病毒学特征... 截至2021年4月19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患者达1.4亿例以上,累计死亡302.6万例。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随着对SARS-CoV-2病毒学特征及其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已发现大量潜在的抗病毒药物靶点,且部分候选药物已在临床前或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该文对当前抗SARS-CoV-2候选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COVID-19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候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羊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伊琴 陈少博 +4 位作者 杨帆 包勇敢 荆文魁 常鸿 康晓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3,共8页
动物源性成分鉴定技术在打击肉制品掺假走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等方面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本研究中,首次对黄羊(Procapra gutturosa)及其制品源性成分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动物源性成分鉴定技术在打击肉制品掺假走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等方面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本研究中,首次对黄羊(Procapra gutturosa)及其制品源性成分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普通PCR方法特异性好,与马、牛、羊、猪、鼠、鸡等动物无交叉扩增,灵敏性达到0.1 ng/μ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特异性好,与马、牛、羊、猪、鼠、鸡等动物无交叉扩增,灵敏性达到0.001 ng/μL,稳定性结果表明,组内试验Ct值的标准差(SD)为0.202,变异系数(CV%)为0.7006%;组间试验Ct值的SD为0.804,CV%为2.845%。黄羊源性成分检测技术方法,具有快速、特异以及灵敏等特点,为准确甄别动物源性成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羊 动物源性成分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