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有着极大异质性的疾病,个体间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根据基因表达谱分析,TNBC细分为生物学行为各异的6个类别,各类别对不同治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在医疗行业步入精准的时代,寻...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有着极大异质性的疾病,个体间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根据基因表达谱分析,TNBC细分为生物学行为各异的6个类别,各类别对不同治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在医疗行业步入精准的时代,寻找TNBC可治疗的各类靶点对不同类别TNBC的精准靶向治疗可能具有指导作用。展开更多
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the Hsp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Ballinger等发现的同时具有辅助伴侣分子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特殊蛋白分子。作为辅助伴侣分子,它与Hsp90和Hsc/Hsp70相互作用,调...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the Hsp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Ballinger等发现的同时具有辅助伴侣分子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特殊蛋白分子。作为辅助伴侣分子,它与Hsp90和Hsc/Hsp70相互作用,调节Hsp介导的蛋白质的异常折叠;而作为E3泛素连接酶,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参与许多疾病相关蛋白的降解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已经成为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甾体类(依西美坦)和非甾体类(阿那曲唑、来曲唑)3种AIs不同顺序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方法:回顾分析既往曾经先后用过甾体类和非甾体类AIs,且能够评价疗效和记录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或)治疗失败时间(time to failure,TTF)的8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全部患者都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的结果,主要观察终点为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结果:80例患者中,非甾体类阿那曲唑一线解救的CBR是62.5%(15/24)、来曲唑是71.1%(32/45)、甾体类依西美坦为81.8%(9/11)。一线甾体类治疗失败后换用非甾体类的CBR为36.4%(4/11),而一线非甾体类治疗失败后,换用甾体类CBR为24.6%(14/57),一线非甾体类失败后,换用另一种非甾体类的CBR为16.7%(2/12)。结论:一种AIs失败后换用另一种AIs仍有获益。总体而言,用药越晚,疗效越差,所以尽早选用疗效相对较高的药物是合适的选择。
文摘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有着极大异质性的疾病,个体间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根据基因表达谱分析,TNBC细分为生物学行为各异的6个类别,各类别对不同治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在医疗行业步入精准的时代,寻找TNBC可治疗的各类靶点对不同类别TNBC的精准靶向治疗可能具有指导作用。
文摘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the Hsp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Ballinger等发现的同时具有辅助伴侣分子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特殊蛋白分子。作为辅助伴侣分子,它与Hsp90和Hsc/Hsp70相互作用,调节Hsp介导的蛋白质的异常折叠;而作为E3泛素连接酶,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参与许多疾病相关蛋白的降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