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蕾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0-575,共6页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在乳腺癌预后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众多大型临床研究将其贯穿于乳腺癌诊疗的各个阶段。对于不同治疗阶段的乳腺癌,CTC检测的应用价值不同,但与传统影像学相比,其在...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在乳腺癌预后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众多大型临床研究将其贯穿于乳腺癌诊疗的各个阶段。对于不同治疗阶段的乳腺癌,CTC检测的应用价值不同,但与传统影像学相比,其在实时动态监测疾病变化、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优势。在乳腺癌分类治疗、个体化治疗时代,CTC检测可为患者提供最及时、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CellSearch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青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47-951,共5页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检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ct DNA检测技术在监测肿瘤负荷、疗效预测、早期诊断、预后分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在乳腺...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检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ct DNA检测技术在监测肿瘤负荷、疗效预测、早期诊断、预后分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在乳腺癌诊疗走向个体化精准的时代,ct DNA检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乳腺癌 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红艳 江泽飞 +5 位作者 王涛 张少华 边莉 曹阳 吴世凯 宋三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0-2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 背景与目的: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第1天;同时给予贝伐珠单抗15 mg/kg,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CR 1例,PR 21例,有效率(CR+PR)为81.5%。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是主要的不良反应,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5.2%。研究中观察到高血压3例,静脉血栓1例,分级均为1级。蛋白尿12例,鼻衄15例,均为1~2级。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是治疗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多西他赛 乳腺癌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兵河 邵志敏 +1 位作者 胡夕春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2-720,共9页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年轻化趋势显著,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仍为绝经前状态。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酶抑制剂不同顺序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少华 江泽飞 +4 位作者 宋三泰 王涛 吴世凯 曹阳 袁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已经成为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甾体类(依西美坦)和非甾体类(阿那曲唑、来曲唑)3种AIs不同顺序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是否...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已经成为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甾体类(依西美坦)和非甾体类(阿那曲唑、来曲唑)3种AIs不同顺序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方法:回顾分析既往曾经先后用过甾体类和非甾体类AIs,且能够评价疗效和记录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或)治疗失败时间(time to failure,TTF)的8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全部患者都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的结果,主要观察终点为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结果:80例患者中,非甾体类阿那曲唑一线解救的CBR是62.5%(15/24)、来曲唑是71.1%(32/45)、甾体类依西美坦为81.8%(9/11)。一线甾体类治疗失败后换用非甾体类的CBR为36.4%(4/11),而一线非甾体类治疗失败后,换用甾体类CBR为24.6%(14/57),一线非甾体类失败后,换用另一种非甾体类的CBR为16.7%(2/12)。结论:一种AIs失败后换用另一种AIs仍有获益。总体而言,用药越晚,疗效越差,所以尽早选用疗效相对较高的药物是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 交叉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机遇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青 江泽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74-1077,共4页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有着极大异质性的疾病,个体间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根据基因表达谱分析,TNBC细分为生物学行为各异的6个类别,各类别对不同治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在医疗行业步入精准的时代,寻...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有着极大异质性的疾病,个体间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根据基因表达谱分析,TNBC细分为生物学行为各异的6个类别,各类别对不同治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在医疗行业步入精准的时代,寻找TNBC可治疗的各类靶点对不同类别TNBC的精准靶向治疗可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同类型抗HER-2靶向治疗中双重获益的转移性乳腺癌1例
7
作者 边莉 宋金洁 +2 位作者 张会强 王涛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4-955,共2页
两种不同类型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及拉帕替尼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 两种不同类型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及拉帕替尼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表皮中长冈了受体-2 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抗 拉帕替尼 双重获益 转移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议乳腺癌内分泌治疗10项热点问题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晓迪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2-828,共7页
近年来,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数据更新较多,使临床工作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考。该文就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卵巢功能抑制的适宜患者的选择,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口服内分泌药物方案的选择,内分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管理,乳... 近年来,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数据更新较多,使临床工作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考。该文就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卵巢功能抑制的适宜患者的选择,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口服内分泌药物方案的选择,内分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管理,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和延长内分泌治疗等10项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热点问题,结合数据和笔者的临床经验进行再次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myc标签的人HE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宋金洁 王涛 +4 位作者 徐小洁 符静 刘家宏 叶棋浓 江泽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08,612,共4页
目的构建人类HER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效果及靶向药物敏感性进行验证。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HER2基因,将其插入到pXJ-40-myc载体中,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将其转染到乳腺癌ZR75-1细胞中,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 目的构建人类HER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效果及靶向药物敏感性进行验证。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HER2基因,将其插入到pXJ-40-myc载体中,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将其转染到乳腺癌ZR75-1细胞中,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情况;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加入靶向药物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后,观察转染细胞对药物的反应。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myc-HER2蛋白在转染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myc-HER2的乳腺癌细胞较空载体细胞生长较快;加入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后,转染myc-HER2的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带myc标签的HE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曲妥珠单抗的耐药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MYC ZR75-1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对HER2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芸菲 王涛 +5 位作者 徐小洁 宋金洁 王宣 王子政 叶棋浓 江泽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the Hsp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Ballinger等发现的同时具有辅助伴侣分子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特殊蛋白分子。作为辅助伴侣分子,它与Hsp90和Hsc/Hsp70相互作用,调... 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the Hsp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是Ballinger等发现的同时具有辅助伴侣分子和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特殊蛋白分子。作为辅助伴侣分子,它与Hsp90和Hsc/Hsp70相互作用,调节Hsp介导的蛋白质的异常折叠;而作为E3泛素连接酶,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参与许多疾病相关蛋白的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HIP基因 真核表达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