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超 习佳飞 +1 位作者 岳文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7-802,共6页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是指由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在体外可以向造血细胞分化,有可能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细胞输注开辟新的来源.此外,ES细胞向造...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是指由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在体外可以向造血细胞分化,有可能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细胞输注开辟新的来源.此外,ES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也为阐明哺乳动物造血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体外模型.对ES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诱导 体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海英 王韫芳 +8 位作者 翟树森 张玉君 南雪 白慈贤 施双双 尉承泽 岳文 孔维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1-1030,共10页
用携带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并检测其免疫抑制功能.用含有HGF等细胞因子培养液诱导重组腺病毒Ad-CTLA4Ig感染大鼠BMMSCs向肝细胞分化.... 用携带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并检测其免疫抑制功能.用含有HGF等细胞因子培养液诱导重组腺病毒Ad-CTLA4Ig感染大鼠BMMSCs向肝细胞分化.诱导后的细胞可表达AFP、Alb和CK18等肝细胞标志,同时还具有储存糖原和摄取、排泌靛青绿等肝细胞功能.转基因BMMSCs在未经诱导和诱导后均可表达CTLA4Ig,诱导14天时表达量有所减弱.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证实,诱导7天的转基因BMMSCs具有明显的抑制淋巴细胞反应的作用,其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未转基因BMMSCs,且CTLA4Ig基因修饰BMMSCs输注还可以明显延长肝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用重组腺病毒Ad-CTLA4Ig对BMMSCs进行基因修饰,一方面不会影响BMMSCs的肝细胞分化潜能,另一方面使BMMSCs的免疫抑制特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CTLA4IG 腺病毒 分化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双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干/祖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衡 贾雅丽 +6 位作者 岳文 陈琳 谢小燕 南雪 何丽娟 裴海云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8-736,共9页
肝干/祖细胞是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s)共同的前体细胞,为了对这一前体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报告基因来监测肝干/祖细胞的分化走向.首先,通过PCR方法从肝癌细胞系HepG2的全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 肝干/祖细胞是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s)共同的前体细胞,为了对这一前体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报告基因来监测肝干/祖细胞的分化走向.首先,通过PCR方法从肝癌细胞系HepG2的全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CK19)启动子片段,构建了CK19启动子调控的海肾荧光素酶和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双报告载体(pSicoR-CK19-hrl-mrfp).其次,将上述慢病毒载体转染肝干/祖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分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再次,将上述细胞株与表达"上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EPM)的PT67细胞共培养后,整合有pSicoR-CK19-hrl-mrfp表达载体的肝干/祖细胞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排列为二维环状结构,另外还检测到由CK19启动子启动表达的海肾荧光素酶和RFP,细胞形态和基因表型都证明肝干/祖细胞经诱导已经分化成为BECs.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肝干/祖细胞与不表达EPM的PT67细胞共培养后,没有观测到上述的变化.所以,CK19启动子调控的双报告载体不仅可以实时地显示肝原始细胞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的分化走向,而且还可以定量地检测CK19启动子活性的变化情况.总之,这一载体的成功构建将为研究肝干/祖细胞的分化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同时也有助于筛选可诱导肝干/祖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 海肾荧光素酶 红色荧光蛋白 肝干/祖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超 吉蕾 +7 位作者 岳文 王若永 李艳华 习佳飞 谢小燕 何丽娟 南雪 裴雪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76-980,共5页
本研究探讨EPO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建立能够稳定高效表达红细胞生成素(eryth ropoietin,EPO)的细胞株EPO/MS... 本研究探讨EPO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建立能够稳定高效表达红细胞生成素(eryth ropoietin,EPO)的细胞株EPO/MSC。用EB培养液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形成拟胚体,然后用EPO/MSC条件培养液处理拟胚体细胞;通过免疫荧光、集落形成实验和RT-PCR检测等方法对诱导的细胞进行了相关鉴定。结果表明:EPO/MSC体外能够稳定表达EPO。条件培养液诱导生成的细胞表达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和相关造血基因,可产生不同的造血集落,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EPO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显著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来源的小鼠胎肝HPP-CFC肝上皮分化潜能的研究
5
作者 周军年 王韫芳 +11 位作者 要晖宇 贺文艳 陈海旭 李思霆 史岩 施双双 南雪 白慈贤 刘兵 岳文 毛宁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0-839,共10页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透射电镜(TEM)、巢式RT-PC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等方面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的部分细胞具有肝细胞特异性的超微结构,并不同程度地表达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8,CK18)等肝上皮分化标志,同时还表达间质标志α-SMA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Flk-1.免疫磁珠分选表明:胎肝来源的HPP-CFC主要来自于CD45+细胞,CD45-细胞不具有形成造血细胞克隆的能力.在肝上皮细胞分化潜能上,流式分选获得的CD49f+/Sca-1+细胞与未分选细胞无明显差异.该模型的克隆源性通过细胞混合实验进行证明.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胎肝来源的HPP-CFC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造血细胞向肝上皮细胞分化的单克隆模型,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非造血细胞的发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肝上皮细胞 造血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IL-6介导冈田酸对SH-SY5Y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翟晶磊 曹宁 +2 位作者 岳文 贾雅丽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9,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痴呆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由Aβ过度沉积引起的老年斑(SP),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从人脐带华通胶中分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痴呆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由Aβ过度沉积引起的老年斑(SP),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从人脐带华通胶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由于其强大的旁分泌作用,已经被证实对神经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其中包括AD,这种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用冈田酸对SH-SY5Y细胞系进行损伤,建立AD体外模型,然后用种有hUC-MSCs的transwell小室或其条件培养基对模型进行治疗,并发现其分泌的IL-6可能是介导这种修复作用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hUC-MSC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止是沉默——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及其作用元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庆斌 李艳华 裴雪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又称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一种锌指(zincfinger)蛋白,它能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NRSF;又称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一种锌指(zincfinger)蛋白,它能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element,NRSE;又称repressor element-1,RE-1)相结合,使序列中的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从而对某些神经性基因的表达发挥阻遏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RSF-NRSE在神经发育过程中有着复杂的调控功能,这主要是由于NRSF/NRST蛋白及REST辅助蛋白(CoREST)介导的甲基化作用,NRSF蛋白转录后形成的一系列剪切体也可能参与其中。另外,NRSF及其不同的剪切体还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NRSF的调控机制对于进一步了解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 去乙酰化 甲基化 神经特异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CTLA4Ig及CTLA4双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罗海英 王韫芳 +5 位作者 南雪 白慈贤 施双双 尉承泽 孔维 裴雪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制备CTLA4Ig及CTLA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检测重组腺病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大鼠CTLA4Ig融合基因,将CTLA4Ig及CTLA4基因经IRES2连接,通过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 目的制备CTLA4Ig及CTLA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检测重组腺病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大鼠CTLA4Ig融合基因,将CTLA4Ig及CTLA4基因经IRES2连接,通过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检测CTLA4Ig和CTLA4在BMMSCs中的共表达情况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携带CTLA4Ig-IRES2-CTLA4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cⅠ酶切鉴定正确,与脂质体共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s可同时表达CTLA4Ig及CTLA4,且此类细胞具有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结论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s可同时表达分泌型CTLA4Ig和膜结合型CTLA4,通过阻断协同刺激通路方式进一步增强BMM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腺病毒科 间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G蛋白RhoA与细胞发育 被引量:4
9
作者 贾雅丽 姚海雷 +1 位作者 岳文 裴雪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细胞发育是细胞内各种复杂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协调的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胞质分裂、细胞运动、细胞分化和组织生成等.作为G蛋白家族重要成员的RhoA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G蛋白调控因子(如GEF XPLN、p115RhoGEF、p190RhoGAP等)的作用... 细胞发育是细胞内各种复杂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协调的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胞质分裂、细胞运动、细胞分化和组织生成等.作为G蛋白家族重要成员的RhoA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G蛋白调控因子(如GEF XPLN、p115RhoGEF、p190RhoGAP等)的作用下,活化的RhoA依次与效应蛋白分子(如ROCK1/2、mDia、PRK1/2、citron激酶等)结合,从而开启了下游的信号通路,最终使细胞能够迅速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干细胞是一类既能自我更新又能特异分化形成终末分化细胞的细胞,而RhoA对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也起着"开关"作用,对RhoA信号通路的调节调控了胚胎发生、神经发生、造血生成及成骨和肌肉生成等干细胞分化发育过程.肿瘤是正常细胞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增殖异常的产物,而RhoA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侵润与转移密切相关,RhoA信号通路与p53等基因的交互作用在肿瘤的发育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RHOA 细胞迁移 干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修饰的胎肝基质细胞促进脐血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超 吉蕾 +4 位作者 施双双 岳文 何丽娟 南雪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8,共8页
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胎肝基质细胞(fetal liver stromal cells,FLSCs),建立了能够稳定高效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细胞株EPO/FLSCs.从胎儿肝脏克隆EPO基因,构建重组慢病毒EPO的表达载体,感染FLSCs,根据荧光表达... 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胎肝基质细胞(fetal liver stromal cells,FLSCs),建立了能够稳定高效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细胞株EPO/FLSCs.从胎儿肝脏克隆EPO基因,构建重组慢病毒EPO的表达载体,感染FLSCs,根据荧光表达强弱进行流式分选,获得能够继续稳定传代的高表达EPO基因的FLSCs,RT-PCR和ELISA结果证实,细胞株中的EPO基因稳定表达.RT-PCR结果显示,FLSCs的EPO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别是未转染FLSCs和转染空载体FLSCs的5.63倍和5.71倍.ELISA法检测了转染重组慢病毒EPO表达载体的FLSCs EPO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PO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收集EPO/FLSCs的条件培养基,体外诱导脐血CD34+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结果显示向红系定向分化的细胞比例明显居多,有可能为临床细胞治疗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肝脏 基质细胞 慢病毒 促红细胞生成素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体外抑制肝星状细胞表皮形态发生素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磊 贾雅丽 +5 位作者 张晓梅 袁红丰 曾泉 周军年 岳文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1-369,共9页
肿瘤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能够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肝脏发育过程中,肝星状细胞通过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EPM,syntaxin2)与肝干细胞接触而促进肝干细胞的功能性分化.EPM在溃疡性结肠炎、间质性肺炎以及结肠癌中也发挥了重要... 肿瘤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能够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肝脏发育过程中,肝星状细胞通过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EPM,syntaxin2)与肝干细胞接触而促进肝干细胞的功能性分化.EPM在溃疡性结肠炎、间质性肺炎以及结肠癌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现肝细胞癌(HCC)细胞能够促使星状细胞EPM表达上调.为了研究肝星状细胞的EPM对于肝癌可能的作用,构建了针对EPM基因表达的shRNA干扰载体,并将质粒转染肝星状细胞,获得了两株携带该干扰片段的细胞系.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干扰星状细胞系EPM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之后,使用转基因细胞系的条件培养基对于肿瘤细胞进行侵袭能力的检测,并对星状细胞与肝癌细胞三维共培养,证明EPM干涉后肝星状细胞促进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降低.结果表明通过RNAi可稳定干扰人肝星状细胞EPM基因的表达,并且EPM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肝星状细胞 表皮形态发生素 肝细胞 细胞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bFGF的胎儿肝脏基质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习佳飞 王韫芳 +7 位作者 张鹏 袁红丰 施双双 闫舫 陈琳 白慈贤 南雪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4,共8页
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胎儿肝脏基质细胞(fetalliverstromalcell,FLSC),建立了能够稳定、高效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的细胞株bFGF/FLSC.从流产胎儿肝脏组织分离富集基质细胞,对其进行了生长... 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胎儿肝脏基质细胞(fetalliverstromalcell,FLSC),建立了能够稳定、高效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的细胞株bFGF/FLSC.从流产胎儿肝脏组织分离富集基质细胞,对其进行了生长特性和表面标志的鉴定,其在体外维持传代35代,依然保持正常的染色体核型.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克隆得到bFGF基因,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FLSC,根据荧光表达强弱进行流式分选,获得能够继续稳定传代的低表达和高表达bFGF的两株细胞,RT-PCR和蛋白质印迹证实,细胞株中bFGF基因的稳定表达.RT-PCR结果显示,弱荧光和强荧光表达细胞的bFGF,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别是转染空载体细胞的2.33倍和6.19倍;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在蛋白质水平表达分别是1.76倍和5.05倍.用建立的bFGF/FLSC作饲养层细胞体外培养人胚胎干细胞(humanembryonicstemcells,hES),结果证明,其能在无或少量添加外源bFGF的条件下,维持人ES细胞增殖及其干性达20代.bFGF/FLSC细胞株的建立,将为构建低成本、安全高效的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体系及研究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肝脏 基质细胞 慢病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基因 人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HIF-1α对胎肝基质细胞SD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蕾 习佳飞 +8 位作者 袁红丰 张鹏 刘雨潇 王韫芳 施双双 陈琳 南雪 白慈贤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0-1048,共9页
为了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在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2个HIF-1α慢病毒siRNA干涉载体,并转染人胎儿肝脏基质细胞(fetal liver stromal cell,FLSC).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评估转染... 为了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在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2个HIF-1α慢病毒siRNA干涉载体,并转染人胎儿肝脏基质细胞(fetal liver stromal cell,FLSC).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评估转染效率后进行流式细胞分选,获得高表达慢病毒干涉载体的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转染细胞中HIF-1α基因的干涉效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常氧下培养的细胞HIF-1α基因表达量仅为其相对表达量的18.8%和25.5%,干涉效率分别为81.2%和74.5%,低氧处理后的细胞HIF-1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和29.3%,干涉效率分别为78.8%和70.7%,均具有显著差异.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也明显受抑制,且重组干涉质粒pSicoR-HIF-1α1的干涉效应较强.RT-PCR、免疫荧光和ELISA法检测了沉默HIF-1α后胎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在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干涉后细胞SDF-1α的表达明显减低.低氧条件下SDF-1α基因的调控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低氧激活HIF-1α而诱导产生的,HIF-1α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中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基因沉默 低氧诱导因子1Α 慢病毒 基质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socs3对红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雨潇 吉蕾 +8 位作者 袁红丰 陈琳 薛郡 管兆轩 南雪 白慈贤 王韫芳 岳文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8-784,共7页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s-3,SOCS-3)对造血发育的影响,构建了SOCS-3慢病毒siRNA干涉载体,并转染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流式分选后,获得了高表达慢病毒干涉载体的细胞....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s-3,SOCS-3)对造血发育的影响,构建了SOCS-3慢病毒siRNA干涉载体,并转染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流式分选后,获得了高表达慢病毒干涉载体的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了转染细胞中SOCS-3基因的干涉效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iRNA干涉后K562细胞SOCS-3基因的表达量仅为其相对表达量的22.1%,干涉效率77.9%;Western-blot结果显示,SOCS-3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也明显受抑制.进一步对SOCS-3基因沉默后的K562细胞进行了诱导分化,并采用联苯胺染色法检测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比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变化,RT-PCR检测造血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发现,SOCS-3沉默后K562细胞向红系的发育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证明,SOCS-3在造血发育中有重要调控作用,而对其表达进行干涉或沉默将在规模化的红细胞诱导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基因沉默 SOCS-3 慢病毒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SF慢病毒干涉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初步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印祥 李艳华 +6 位作者 刘庆斌 张赛男 陈琳 吕洋 白慈贤 南雪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研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负调控神经元及胰岛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拟通过RNAi的方法降低NRSF表达以进一步观察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含人胰岛素启动子-荧光素酶(HIP-LUC)的pcDNA3.1报告载体.通过RNAi序列设... 为研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负调控神经元及胰岛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拟通过RNAi的方法降低NRSF表达以进一步观察其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含人胰岛素启动子-荧光素酶(HIP-LUC)的pcDNA3.1报告载体.通过RNAi序列设计软件进行NRSF干涉片段及脱靶对照片段的设计,然后构建慢病毒干涉载体.包装产生慢病毒干涉毒液,用其感染HeLa细胞获得稳定干涉NRSF的细胞株,利用RT-PCR、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NRSF的干涉效果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干涉NRSF后胰岛素启动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构建具有NRSF干涉效果的慢病毒干涉载体成功,并获得了稳定干涉NRSF及脱靶对照的HeLa细胞株,RT-PCR及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NRSF干涉片段的干涉效率为56%(n=6,P<0.01),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证实干涉后NR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T-PCR实验表明干涉NRSF后下游基因开始表达,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干涉NRSF后胰岛素启动子活性增强了2.4倍(n=3,P<0.01).上述结果表明,成功构建NRSF的慢病毒干涉载体并获得稳定干涉NRSF的HeLa细胞株,干涉NRSF后,其下游基因特别是胰岛素基因开始表达.这一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NRSF在胰岛细胞发育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 RNA干涉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与表皮形态发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军年 王韫芳 裴雪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6-441,共6页
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又称为syntaxin2)是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的一个间质细胞表面膜蛋白,胞外区包含有1个19个氨基酸残基的部位(NL肽序列),是其与细胞的结合位点,但发挥效应必须有其它的胞外区存在.目前,已经发现它调控下游的2个分... 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又称为syntaxin2)是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的一个间质细胞表面膜蛋白,胞外区包含有1个19个氨基酸残基的部位(NL肽序列),是其与细胞的结合位点,但发挥效应必须有其它的胞外区存在.目前,已经发现它调控下游的2个分子MMP3和C/EBPβ,但对于其信号通路还知之甚少,推测其可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而激发MAPK/ERK信号通路.它在多种表皮组织(包括肺、肠、肝、乳腺、胰腺、毛囊、胆囊、血管内皮等)的表皮形态发生,尤其是腺管状结构的形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依靠极性和非极性2种不同的表达方式,epimorphin可以选择性介导腺管形态发生的2个关键过程:分支形态发生和腔形态发生,分支状形态发生涉及到腺管的发生和延展,腔形态发生涉及到腺管直径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形态发生素 表皮-间质相互作用 表皮形态发生 极性/非极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