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银杏叶提取物抗兴奋毒性神经损害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晶 孙长凯 +4 位作者 范明 丁爱石 尹琳 邬伟 王小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新银杏叶提取物(nGBE)在不同给药模式下对谷氨酸所致海马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备nGBE,建立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毒性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程序性细胞死亡检测技术及乳... 目的:观察新银杏叶提取物(nGBE)在不同给药模式下对谷氨酸所致海马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备nGBE,建立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毒性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程序性细胞死亡检测技术及乳酸脱氢酶测定的方法,观察预处理与急救两种给药模型下nGBE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与MK-801急性给药相比较。结果:nGBE在两种给药模式下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减少LDH漏出量。其中预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急救给药处理,但均弱于MK-801组。结论:银杏叶制剂按其现有的临床给药途径即用于脑血管病的急救治疗,就其抗兴奋毒性机制而言,作用较弱,但如果我们将其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干预可能有更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大鼠 兴奋毒性 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与髓鞘形成及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晓静 赵廷宝 刘少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6-789,共4页
脱髓鞘病变可阻碍神经系统电传导,导致功能障碍。髓鞘再生由广泛分布于成体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介导。理解少突胶质细胞生理学,了解髓鞘形成与维稳机制,了解在某些主要神经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硬化)CNS髓鞘再生失败与内源性OPC数量、... 脱髓鞘病变可阻碍神经系统电传导,导致功能障碍。髓鞘再生由广泛分布于成体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介导。理解少突胶质细胞生理学,了解髓鞘形成与维稳机制,了解在某些主要神经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硬化)CNS髓鞘再生失败与内源性OPC数量、迁移以及形成髓鞘能力的关系,对于改善髓鞘修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髓鞘形成 髓鞘再生 脱髓鞘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豚鼠全身过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翁谢川 樊星 +7 位作者 王青秀 施畅 李磊宁 欧阳兆和 孔琦 王全军 关勇彪 丁日高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目的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对药物致敏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基于我国新药评价指导原则,分析探讨SFDA颁布的指导原则中豚鼠全身过敏实验方案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和因素。方法在GLP条件下,以体重为300~400克的豚鼠为实... 目的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对药物致敏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基于我国新药评价指导原则,分析探讨SFDA颁布的指导原则中豚鼠全身过敏实验方案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和因素。方法在GLP条件下,以体重为300~400克的豚鼠为实验对象,以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剂量、激发时间、激发途径和激发次数等条件下,豚鼠全身过敏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豚鼠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无关,但症状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有关。结论新药过敏性评价研究应参照指导原则,注意试验的剂量设计和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致敏 激发 全身过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缺糖缺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爱石 吴燕 +2 位作者 吴丽颖 马子敏 范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观察缺糖缺氧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的影响及腺苷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培养 12d的海马神经元 ,分为对照组和腺苷组 ,同时于缺糖缺氧环境中培养 0 .5 - 4h后取出 ,立即更换原神经元培养液在常氧下继续培养 2 4h。于不同时间取出 ,... 目的 :观察缺糖缺氧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的影响及腺苷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培养 12d的海马神经元 ,分为对照组和腺苷组 ,同时于缺糖缺氧环境中培养 0 .5 - 4h后取出 ,立即更换原神经元培养液在常氧下继续培养 2 4h。于不同时间取出 ,收集培养液 ,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神经元胞体面积 ,并用 4 %台盼蓝染色 ,计算神经元存活百分率。同时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 :缺糖缺氧后海马神经元胞体肿胀 ,体积变大 ,LDH渗出含量增多 ,神经元存活率减少。恢复糖和氧供应后 2 4h ,海马神经元LDH渗出含量进一步增多 ,细胞存活率进一步减少 ,凋亡神经元百分率明显增多。经腺苷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糖缺氧后 ,神经元LDH渗出明显少于对照组 ,神经元胞体面积增大程度轻于对照组 ,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糖缺氧 0 .5 - 3h再恢复氧和糖供应后 2 4h ,腺苷组凋亡神经元百分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缺糖缺氧可引起海马神经元严重损伤 ,神经元损伤程度与神经元存活率、LDH渗出含量的改变呈对应变化。腺苷能减少缺糖缺氧后神经元的损伤 ,减少缺糖缺氧后神经元凋亡 ,提示腺苷对缺糖缺氧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腺苷 低糖 低氧 神经元 体外培养 保护作用 乳酸脱氢酶 细胞凋亡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对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福庄 丁爱石 +1 位作者 魏文 张双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4-288,共5页
本实验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NGF,2.5s)对无血清培养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证明,NGF能促进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的存活,增加神经元胞体面积和直径,增加隔培养神经元中AChE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流式细胞分析... 本实验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NGF,2.5s)对无血清培养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证明,NGF能促进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的存活,增加神经元胞体面积和直径,增加隔培养神经元中AChE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流式细胞分析显示,NGF使神经元平均蛋白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NGF对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P<0.013.NGF增加隔培养神经元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图像分析结果可见:在前7d,在神经元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等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但在培养14、21和30d时,NGF组培养神经元的平均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均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表2)。表2对隔培养神经元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的影响(x±s)注:N=30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P<0.05P<0.014.NGF促进新生大鼠隔细胞的总量白合成用FACS440流式细胞仪测定隔细胞的平均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培养3、7、14和21d时,NGF组培养细胞的平均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3,Fig.1)。表3NGF对隔神经元蛋白合成的影响(x±s)往:N=5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 *P<0.055.NGF提高隔神经元的A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隔神经元 细胞培养 神经营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缺氧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扬 沈洪 +1 位作者 丁爱石 范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纳洛酮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天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加纳洛酮组,缺氧6 h后在常氧下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段培... 目的观察缺氧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纳洛酮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天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加纳洛酮组,缺氧6 h后在常氧下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段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缺氧能诱导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纳洛酮组皮质神经元细胞在缺氧6 h及再复氧24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结论纳洛酮可改善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大脑皮质 神经元 纳洛酮 线粒体 膜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损伤后影响轴突再生的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敏 刘少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与周围神经不同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损伤后轴突不能再生 ,往往造成不可逆的功能丧失。影响再生的原因相当复杂 ,胶质瘢痕形成、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及存在诸多的抑制性因子等。本文就一些影响中枢神经再生的因子从其结构、分布。
关键词 中枢神经 损伤 轴突 再生 胶质瘢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1β、rhIL-2和rhIL-6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胶质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丁爱石 王福庄 +3 位作者 黄燕华 万勤 刘振伟 要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71,共5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证明,培养12d的海马神经胶质细胞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100U/ml)、重组人白细胞...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证明,培养12d的海马神经胶质细胞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100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200U/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00U/ml)一起孵育2h后出现FOS-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核,随着所给剂量的逐渐加大,FOS反应阳性胞核数量也逐渐增多.图象分析的结果显示,FOS反应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亦随剂量的逐渐加大而逐渐增加.本研究的结果提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2及-6均能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c-fos的表达。说明三者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具有生物学作用。推测c-fos表达可能是这些细胞因子发挥生物效应的重要中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免疫组化 神经胶质细胞 海马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海马脑区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要航 王福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细胞因子是一组多肽蛋白,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白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及其受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并发现它们对CN... 细胞因子是一组多肽蛋白,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未成熟白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及其受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并发现它们对CNS中某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有调控作用。本文综述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CNS海马脑区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海马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丝磷酸化及其生理病理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米瑞发 范明 周长满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关键词 神经丝 磷酸化 生理作用 病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3阳性神经细胞在大鼠脑中的分布及其与脑内葡萄糖监控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顺 王福庄 范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5-308,共4页
本文利用抗GLUT3 C-末端部分合成肽的抗血清对大鼠脑中GLUT3 阳性神经细胞的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除在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和海马CA 区存在大量的GLUT3 阳性神经元外,皮层下的某些核团和区域的神... 本文利用抗GLUT3 C-末端部分合成肽的抗血清对大鼠脑中GLUT3 阳性神经细胞的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除在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和海马CA 区存在大量的GLUT3 阳性神经元外,皮层下的某些核团和区域的神经元以及第三脑室腹侧部的tanycyte 也表达丰富的GLUT3 蛋白。有趣的是,这些核团的大部分参与构成脑内葡萄糖监控系统的神经网络,有些阳性细胞(如下丘脑外侧区,黑质的神经元和tanycyte )是这一网络中对血液和脑脊液中葡萄糖浓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敏感细胞。这一新发现提示GLUT3 可能与血糖浓度的神经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运输体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bcl-2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丁爱石 王福庄 +3 位作者 吴丽颖 于顺 赵彤 范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0,T019,共5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 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经低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后 bcl-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 ,神经元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 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经低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后 bcl-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 ,神经元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 ,低氧预处理可使海马培养神经元对缺氧产生耐受 ,增加缺氧 -复氧后神经元 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BCL-2 缺氧耐受性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海马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orphin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Deltorphin1样免疫活性在在体和离体大鼠脑神经元的表达
13
作者 于顺 赵彤 +2 位作者 丁爱石 王福庄 范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4,T002,共5页
本研究利用结合到 BSA上的 deltorphin 肽 (DADT )免疫 Balb/c小鼠 ,成功地制备了特异性抗 DADT 单克隆抗体。交叉试验表明 ,所获抗体仅识别 DADT 和 DADT 而不识别其 L型同分异构体 L ADT ,也与其它 DADT 类似物无交叉反应。Epitop... 本研究利用结合到 BSA上的 deltorphin 肽 (DADT )免疫 Balb/c小鼠 ,成功地制备了特异性抗 DADT 单克隆抗体。交叉试验表明 ,所获抗体仅识别 DADT 和 DADT 而不识别其 L型同分异构体 L ADT ,也与其它 DADT 类似物无交叉反应。Epitope分析表明 ,该抗体识别 DADT 的 N末端特异氨基酸序列 ,其中包括对其活性有重要影响的第二位的 D-Ala-nine。利用这一抗体对成年大鼠脑组织和新生大鼠培养神经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大鼠脑中有含量较低的 DADT 样免疫活性 ,主要分布在某些特定部位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胞体 ,如终纹床核、杏仁核、海马、伏核、下丘脑外侧区、黑质、中央灰质等部位。然而在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元 ,DADT 样免疫活性的含量却很丰富 ,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均呈较强的 DADT 样免疫活性。两项结果均提示哺乳动物脑神经元很可能产生一种与 DA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orphin 单克隆抗体 免疫活性 神经元 大鼠 阿片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贾宇峰 林秋霞 +2 位作者 郭尧君 郭鹞 刘少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6-250,共5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接近完成 ,蛋白质组 (proteome)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其中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two 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 ,2 DE)技术使对组织或细胞的整个蛋白质组的综合分析成为可能 .近年来这一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接近完成 ,蛋白质组 (proteome)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其中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two 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 ,2 DE)技术使对组织或细胞的整个蛋白质组的综合分析成为可能 .近年来这一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特别是图像分析系统 ,算法更为先进 ,功能日益强大 ,操作也更简便 ,为大规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使用新一代的 2D图像分析系统 ,对离体培养的雪旺氏细胞的蛋白质样品双向电泳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探讨了在图像扫描、点检测、背景消除、匹配、结果报告和数据分析各步中的技术问题 ,并报告了进行 2D图像分析的体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图像分析 软件 雪旺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红藻氨酸癫痫发作和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艺平 孙长凯 +6 位作者 范明 赵杰 韩大跃 王吉庆 宫德正 戴淑芳 徐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内一氧化氮 (NO)介质对癫痫发作及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藻氨酸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 (L NNA)和NO前体L 精氨酸 (L Arg)进行干预 ,从行为学评估及形态学的... 目的 探讨脑内一氧化氮 (NO)介质对癫痫发作及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藻氨酸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 (L NNA)和NO前体L 精氨酸 (L Arg)进行干预 ,从行为学评估及形态学的角度 ,对KA癫痫发作和IL 6的相关变化做了观察。结果 一次惊厥剂量的KA (1 0mg·kg- 1 )可使动物发生明显的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并伴随着海马结构、梨状区及大脑皮层等相关脑区IL 6免疫反应(IL 6ir)的快速升高与增强。而经L NNA(50mg·kg- 1 )或与其等摩尔量的L Arg(40mg·kg- 1 )预处理后 ,其癫痫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L NNA促进和加重了癫痫发作 ,KA给药后 3h许多动物死亡 ,而L Arg可使癫痫发作行为减缓。与行为干预相对应 ,L NNA对海马结构等相关脑区内的IL 6ir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L Arg则显示出相反的效应。结论 内源性NO介质对KA癫痫发作具有抑制作用 ,对IL 6的快速表达具有下调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L-硝基精氨酸 L-精氨酸 红藻氨酸 癫痫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诱导性癫痫中IL-6与c-Fos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艺平 孙长凯 +9 位作者 范明 赵杰 韩大跃 王吉庆 付雷 王冬梅 彭岩 宫德正 戴淑芳 徐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 探讨红藻氨酸 (KA)诱导性癫痫发作中相关脑区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时空规律和细胞学特征及其与c Fos的比较。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KA(1 0mg·kg- 1 ,ip)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记录行为 ,并分别取KA处理后 1 5、30min ,1、3、6... 目的 探讨红藻氨酸 (KA)诱导性癫痫发作中相关脑区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时空规律和细胞学特征及其与c Fos的比较。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KA(1 0mg·kg- 1 ,ip)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记录行为 ,并分别取KA处理后 1 5、30min ,1、3、6、1 2及 2 4h的大鼠脑片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结构、梨状区及大脑皮层等相关脑区IL 6免疫反应 (IL 6ir)的变化特征 ,并与相应时空内的c Fos免疫反应 (Fos ir)相比较。结果 IL 6和c Fos均出现了在癫痫发作早期的快速表达 ,但IL 6ir的早期反应更为明显。KA后 1 5min海马结构内若干血管壁出现了明确的IL 6ir,30min时海马各亚区、梨状区、大脑皮层部位开始出现较强的IL 6ir阳性神经元 ,其数量明显多于阳性胶质细胞 ,KA后 3h以上各脑区IL 6ir进一步增强 ,6h后阳性神经元免疫反应性减弱 ,1 2~2 4h继续减弱 ,但阳性胶质细胞数量及IL 6ir强度变化不明显。与IL 6ir相比 ,Fos ir的变化较为短暂并且强度较弱 ,KA后 30min ,齿状回颗粒细胞层、海马各亚区锥体细胞层及梨状区等部位出现了微弱的Fos ir。结论 KA诱导癫痫发作过程中IL 6在相关脑区神经元内的表达迅速增加 ,明显早于c F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白细胞介素6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对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及其海马结构中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艺平 孙长凯 +9 位作者 范明 赵杰 韩大跃 王吉庆 王冬梅 彭岩 宫德正 傅雷 戴淑芳 徐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89-891,共3页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L 精氨酸 (L Arg)和L 硝基精氨酸 (L NNA)慢性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的KA(1 0mg·kg- 1 )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NOS抑制剂L NNA(50mg·kg- 1 ...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L 精氨酸 (L Arg)和L 硝基精氨酸 (L NNA)慢性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的KA(1 0mg·kg- 1 )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NOS抑制剂L NNA(50mg·kg- 1 )和NO前体L Arg(40mg·kg- 1 )进行干预 ,对大鼠的癫痫发作行为及KA后不同时间点的海马内i NOSmRNA ,通过RT PCR观察其表达。结果 KA可使动物发生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L NNA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明显加重 ,而L Arg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减弱。iNOSmRNA在KA处理后 3h开始有微弱的表达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2 4h达到最高水平 ,2d及3d时未见表达 ,但 7d时又出现高表达 ;经L NNA预处理的动物 ,KA后 1h其海马结构中未出现iNOSmRNA ,但L Arg预处理后再给予KA后 1h ,可见微弱的iNOSmRNA表达。结论 红藻氨酸给药后一定时间 ,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可出现iNOSmRNA表达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氧化氮合酶 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 L-硝基精氨酸 L-精氨酸 红藻氨酸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同源盒转录因子在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耀波 汪家政 范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5-298,共4页
LIM同源盒转录因子 (LIM homeodomaintranscriptionfactor,LIM HD)通过调控体内一些基因的表达决定脊椎和非脊椎动物发育中组织和细胞的特异性分化 .LIM HD蛋白凭借LIM结构域 ,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自身的功能状态 .这一... LIM同源盒转录因子 (LIM homeodomaintranscriptionfactor,LIM HD)通过调控体内一些基因的表达决定脊椎和非脊椎动物发育中组织和细胞的特异性分化 .LIM HD蛋白凭借LIM结构域 ,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自身的功能状态 .这一调节的机制可能是 :LIM结构域通过促进蛋白质之间的作用正性调控LIM HD蛋白的功能 ,使其能够与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调控区结合 ;也可能通过阻止HD区与相关DNA的结合来负性调控LIM HD的功能 .LIM结构域与其他蛋白的结合可解除这种负性调控 ,允许DNA分子的结合 ,提示LIM HD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同源盒转录因子 LIM结构域 发育调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成本、低本底的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燕 于顺 +1 位作者 丁爱石 范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6,T035,共4页
为了探讨一种适合培养细胞的低本底、低成本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本研究将低浓度的 Triton X-10 0加入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 ,观察了其对 ABC反应时的抗体和 ABC的使用浓度和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 ,在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加入 0 .1%Trito... 为了探讨一种适合培养细胞的低本底、低成本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本研究将低浓度的 Triton X-10 0加入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 ,观察了其对 ABC反应时的抗体和 ABC的使用浓度和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 ,在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加入 0 .1%Triton X-10 0可以增强细胞对抗体的通透性 ,在不减弱阳性信号的状况下使 -抗的使用浓度明显降低 ,使生物素化二抗和 ABC的使用浓度达到 1/ 10 0 0~ 1/ 40 0 0 ,并大大减弱染色本底。本研究结果提示 ,在这一稀释度明显低于目前试剂盒建议的使用浓度。在充分显示阳性信号的前提下 ,使抗体的使用浓度和量大幅度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方法 TRITONX-100 抗体 培养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胞外蛋白和膜蛋白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秀云 庄玉辉 +2 位作者 张小刚 李国利 丁勤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建立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 (M .TB)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方法。 方法 :M .TBH37Rv菌株在苏通液体培养基培养 3周后获得胞外蛋白和膜蛋白 ,第一相电泳用 pH 3~ 10线性IPG预制胶条进行等电聚焦 ,第二相电泳用SDS PAGE凝胶... 目的 :建立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 (M .TB)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方法。 方法 :M .TBH37Rv菌株在苏通液体培养基培养 3周后获得胞外蛋白和膜蛋白 ,第一相电泳用 pH 3~ 10线性IPG预制胶条进行等电聚焦 ,第二相电泳用SDS PAGE凝胶再分离蛋白。银染PAGE凝胶、干燥 ,用ImageScanner扫描凝胶 ,ImageMaster 2DElite 3 .10 (图像分析软件 )分析 2D图像。 结果 :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 90 7和 681,两组蛋白的斑点大部分在酸性区域 (pH <7.0 )。在极碱性区域 ( pH >9.0 ) ,胞外蛋白只有 10个蛋白质斑点 (占1.1% ) ,而膜蛋白有 5 2个蛋白质斑点 (占 7.6% ) ;在极酸性区域 ( pH <4 .0 ) ,膜蛋白只有 15个蛋白质斑点 (占2 .2 % ) ,而胞外蛋白有 99个蛋白质斑点 (占 10 9% )。约 5 0 %的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 <3 0 0 0 0。 结论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M .TB蛋白是研究M .TB蛋白质组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二维凝胶电泳 胞外蛋白 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