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副流感病毒5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尹柳祎 桑浩杰 +6 位作者 刘宇轩 王彤 郭帅 林浩 宋扬 翟景波 温树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为建立牛副流感病毒5型(BPIV5)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经PCR扩增BPIV5 L基因的保守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BPIV5,并经PCR、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标准品,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检测BPIV5的qPCR... 为建立牛副流感病毒5型(BPIV5)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经PCR扩增BPIV5 L基因的保守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BPIV5,并经PCR、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标准品,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检测BPIV5的qPCR方法。利用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利用优化的qPCR扩增,建立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拷贝数与其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1.09。以BPIV5、牛肠道病毒(BE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诺如病毒(BNO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cDNA作为模板,采用该qPCR扩增,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以10倍倍比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8-T-BPIV5作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扩增,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以3种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在同一时间和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扩增BPIV5,其他相关病毒均为阴性结果;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6.43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该方法和已发表的qPCR方法分别检测采自内蒙古东部部分牛场的80份鼻拭子样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样品的阳性检测率均为10%(8/80),阴性样品的检测率均为90%(72/80),二者的阳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检测BPIV5的qPCR方法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较高、重复性较好,可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BPIV5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流感病毒5型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分离鉴定与全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香玉 温树波 +6 位作者 赵丽霞 林浩 韩健健 杨芳 郭帅 翟景波 刘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5,共6页
探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毒株主要基因型,为BVDV流行病学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前期在内蒙古通辽市某牛场采集腹泻犊牛粪便样品经PCR检测,将BVDV阳性的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到牛肾细胞(MDBK)中进行分离,通过R... 探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毒株主要基因型,为BVDV流行病学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前期在内蒙古通辽市某牛场采集腹泻犊牛粪便样品经PCR检测,将BVDV阳性的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到牛肾细胞(MDBK)中进行分离,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对其基因组全长进行测序,根据5′UTR、N pro和E2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基因分型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分离到一株BVDV毒株,将其命名为NM-21,接种NM-21的MDBK未产生细胞病变,说明该毒株为非细胞病变型(NCP),RT-PCR、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均为阳性,病毒滴度为10-3 TCID 50/mL。基于基因组全长序列、5′UTR、N pro和E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分离株NM-21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毒株NM2103(GenBank登录号ON337882.1)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BVDV-1c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1c亚型 分离 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调查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兰宁 张婉秋 +4 位作者 王永强 李树梅 韩博 陈立军 高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探究中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本试验归纳统计了我国13个省47个大型奶牛场90053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据,分析临床型乳房炎在泌乳天数、乳区、严重程度、同胎次发病次数、治疗天数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奶牛分娩后10... 为探究中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本试验归纳统计了我国13个省47个大型奶牛场90053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据,分析临床型乳房炎在泌乳天数、乳区、严重程度、同胎次发病次数、治疗天数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奶牛分娩后10天内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11.5%;单乳区发生乳房炎的比例为98.8%,前两乳区占比为54.7%,后两乳区占比为45.3%;轻度、中度、重度乳房炎占比分别为45.6%、45.2%、9.2%;同一奶牛发生1~3次乳房炎的头数占总奶牛数的92.1%,发生病例数占总病例的74.5%;发生3次以上乳房炎的头数占比为7.9%,发生病例数占比为25.5%;乳房炎发病后治疗天数平均为7.3?5.5天,治疗天数在6天及以内的占57.9%,超过6天的占42.1%。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在分娩后短期内发病率较高,症状以局部为主,前乳区发病占比高于后乳区,同一奶牛多次发生临床型乳房炎较普遍,平均治疗天数较长且发病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试验结果为大型奶牛场制定乳房炎防控、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临床型乳房炎 发病特征 治疗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布病的发病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喜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3期38-38,共1页
牛羊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其防治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40多年,这中间取得过一些成绩和宝贵的经验,至90年代全国基本达到控制,部分地区已经达到稳定控制标准,但是随着牲畜流动性增强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加之人们对布病的... 牛羊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其防治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40多年,这中间取得过一些成绩和宝贵的经验,至90年代全国基本达到控制,部分地区已经达到稳定控制标准,但是随着牲畜流动性增强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加之人们对布病的警惕性放松,使布病又呈抬头之势。首先在偏远地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直至影响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病 发病原因 牛羊 半农半牧区 羊布氏杆菌病 稳定控制 偏远地区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科尔沁肉牛优质高效育肥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洋 马万欣 +12 位作者 胡斌 李昊 石顺利 何曙光 韩杨 赵澈勒格日 史文秀 田耕辰 修宗武 刘伟 包玲玲 李红艳 张鑫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9期76-78,共3页
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肉牛市场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加之饲草料价格快速上涨,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小部分养殖户由于前期高价购牛,目前扣除饲养成本已出现价格倒挂现象。所以在架子牛的挑选标准、运输、进场、育肥管理、育肥牛的饲养管理等... 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肉牛市场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加之饲草料价格快速上涨,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小部分养殖户由于前期高价购牛,目前扣除饲养成本已出现价格倒挂现象。所以在架子牛的挑选标准、运输、进场、育肥管理、育肥牛的饲养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仍需要深耕细作,育肥牛养殖场、户要想养好肉牛,获得可观的效益,熟知肉牛生理特点和育肥技术是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肉牛 育肥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石顺利 候景辉 +12 位作者 马万欣 何曙光 何洋 赵澈勒格日 黄永杰 刘伟 包玲玲 李英豪 史文秀 张秋生 哈斯呼 王大伟 关韦韦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9期132-134,共3页
近几年,犊牛呼吸道疾病给广大牧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犊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调查发现,病原多样复杂,单纯感染少见,多并发或混合感染,对肉牛危害非常大。本文主要对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病料送检、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旨... 近几年,犊牛呼吸道疾病给广大牧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犊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调查发现,病原多样复杂,单纯感染少见,多并发或混合感染,对肉牛危害非常大。本文主要对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病料送检、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肉牛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呼吸道疾病 混合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新孢子虫病的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佳琦 高丽娟 +6 位作者 郑海英 王梓 张絮颖 戴雪 许博然 吴明浩 赵江还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1期42-42,共1页
1介绍新孢子虫现在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被认为是主要产牛国传染性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牛和其他有蹄类动物,如绵羊、山羊、马、白尾鹿、犀牛、南美洲骆驼和水牛可充当天然中间宿主。已在其他动物物种如猫、鼠、狐狸和其他野... 1介绍新孢子虫现在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被认为是主要产牛国传染性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牛和其他有蹄类动物,如绵羊、山羊、马、白尾鹿、犀牛、南美洲骆驼和水牛可充当天然中间宿主。已在其他动物物种如猫、鼠、狐狸和其他野生犬类中检测到犬类感染。犬科动物,如狗和狼是确定的宿主,尽管它们也能充当中间宿主。犬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子孢子是卵囊内的潜伏期,摄食后可感染中间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流产 动物物种 新孢子虫 中间宿主 白尾鹿 子孢子 有蹄类动物 犬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衰老进程中加速卵泡闭锁的微环境因素
8
作者 崔希羽 陈伟 +1 位作者 郭浩 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38-7545,共8页
家禽衰老进程中卵泡发生快速闭锁,这种生物学现象很可能是导致家禽后期产蛋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卵泡微环境影响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互作关系,并决定着卵泡的生长与成熟。研究表明,颗粒细胞凋亡的发生是引起卵泡闭锁发生的主要因素。... 家禽衰老进程中卵泡发生快速闭锁,这种生物学现象很可能是导致家禽后期产蛋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卵泡微环境影响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互作关系,并决定着卵泡的生长与成熟。研究表明,颗粒细胞凋亡的发生是引起卵泡闭锁发生的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衰老进程中颗粒细胞微环境变化及卵泡闭锁信号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激素紊乱、氧化应激等因素,同时本文深入讨论氧化应激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和内质网应激现象,旨在阐释衰老诱导的颗粒细胞微环境变化与卵泡闭锁机制,为产蛋后期蛋禽繁殖性能或产蛋性能的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卵泡闭锁 颗粒细胞 激素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