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2 位作者 祁英香 于国峰 史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性层面看,青海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且区域间存在空间差异;从土地保护性层面看,不同指标反映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阶段存在差异;从稳定性层面看,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初级阶段,且种植业土地稳定性比畜牧业低;从经济活力层面看,土地利用经济活力不够,处于不可持续阶段;从社会可接受性层面看,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从安全性层面看,区域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及对策,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为少数民族地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持续利用 生产性 保护性 稳定性 经济活力 社会可接受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