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庆芬 顾彩霞 李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现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的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NICU 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现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的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NICU 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新生儿368例,感染43例,52例次,感染率11.68%,感染例次率14.13%。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利于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监测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连环蛋白高表达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短期脑认知功能影响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明团 杜伟 +3 位作者 曹家骏 宋段 张俊毅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探讨δ-连环蛋白(catenin)不同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联合环磷酰胺(anthracyclines cyclophosphamide,AC)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的脑认知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首次进行标准化...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探讨δ-连环蛋白(catenin)不同表达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联合环磷酰胺(anthracyclines cyclophosphamide,AC)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的脑认知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6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并首次进行标准化化疗患者,根据组织血清δ-catenin水平,分为δ-catenin高表达组31例和低表达组35例,同时收集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36例。所有受试者在化疗前及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并行脑静息态功能MRI、3D-T1加权成像,分析脑静息态功能MRI指标,包括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并对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学评分以及脑静息态功能MRI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疗前δ-catenin高表达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神经心理学评分显示,δ-catenin高表达组患者化疗后癌症治疗认知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Cognitive,FACT-Cog)总分、感知认知能力(Perceived Cognitive Abilities,P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符号转化测验(Digital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以及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数字连线实验B(Line-B)评分较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表达组只有AVLT-长时记忆(AVLT-lon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2周期后部分脑区ALFF及ReHo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catenin低表达组患者化疗后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ALFF值下降,而δ-catenin高表达组右侧小脑半球4-5区、双侧脑岛、左侧舌回化疗后ALFF值下降。ReHo指标中,δ-catenin低表达组患者化疗后左侧眶部额下回ReHo值下降;而δ-catenin高表达组则左侧缘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ReHo值下降(P均<0.05)。结论δ-catenin高表达进一步加重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脑认知功能的损伤,主要涉及执行认知功能调控等相关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δ-连环蛋白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纵向研究 静息态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 NO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晓龙 陈季云 张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9-669,共1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即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2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即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2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NO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血清TNF-α、NO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TNF-α、NO含量,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胰腺血流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丹红注射液 TNF-Α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方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文超 阮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舌侧骨板劈开法与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将150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75颗,分别采用舌侧骨板劈开法和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 目的比较舌侧骨板劈开法与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将150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75颗,分别采用舌侧骨板劈开法和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侧骨板劈开法和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5.85±6.05)min和(43.52±7.70)min(P<0.05)。2种手术方法在骨折片去除、面部肿胀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牙龈撕裂、术后疼痛、张口受限、术后出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种手术方法术后均未出现舌神经损伤及下唇麻木,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发生干槽症1例。结论采用舌侧骨板劈开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骨板劈开法 高速手机裂钻去骨法 下颌骨 阻生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祁宏 董彦文 +1 位作者 安静 牧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20-2221,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心内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PCI患者118例,分为常规治疗组、丹红组。常规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12h),口服硝...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心内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PCI患者118例,分为常规治疗组、丹红组。常规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12h),口服硝酸酯类、辛伐他汀、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ACEI或ARB;丹红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术前及术后7天测定hs-CRP、IL-6、TNF-α浓度。结果:常规治疗组PCI术后hs-CRP、IL-6、TNF-α浓度较PCI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PCI术后hs-CRP、IL-6、TNF-α浓度较同组PCI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PCI术后的hs-CRP、IL-6、TNF-α浓度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同期比较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肌钙蛋白I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雪梅 闻庆平 +1 位作者 许丹阳 鹿莉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乳剂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术中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3~5mg·kg...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乳剂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术中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3~5mg·kg-1·h-1,依托咪酯乳剂组(E组)持续输注依托咪酯0.3~0.6mg·kg-1·h-1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前(T1)、主动脉开放即刻(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停CPB后4h(T4)、24h(T5)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和血浆hsCRP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2~T5时两组血清cTnI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且E组显著高于P组(P<0.01);T1~T5时E组血浆hsCRP浓度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P组(P<0.01),而P组仅在T4、T5时显著升高(P<0.01)。结论等效剂量丙泊酚用于CPB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维持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依托咪酯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乳剂 肌钙蛋白I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胆管错构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段 薛明团 王玉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胆管错构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选取两院确诊的13例成人肝脏胆管错构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MRI表现,对该病系统性分析。结果:3例行穿刺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呈弥漫多发病变,12例病灶弥漫分布... 目的:探讨肝脏胆管错构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选取两院确诊的13例成人肝脏胆管错构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MRI表现,对该病系统性分析。结果:3例行穿刺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呈弥漫多发病变,12例病灶弥漫分布肝脏左右两叶,1例弥漫分布于肝脏右叶;病变信号均匀,大小不等,多数病灶小于10 mm,呈长T_1长T_2囊性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无强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显示病灶沿胆管树走行并与胆管树不相通。结论:肝脏胆管错构瘤在MRI扫描上有特异性表现,通过认识这些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错构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尚永军 崔其福 +2 位作者 李金龙 郭国宁 朱文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CD28家族共抑制分子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RA患者滑膜组织BTLA的表达;并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TLA的细胞定位及分布。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证实,RA患者滑膜组织中有大量... 目的:探讨CD28家族共抑制分子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RA患者滑膜组织BTLA的表达;并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TLA的细胞定位及分布。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证实,RA患者滑膜组织中有大量的BTLA阳性细胞,形态观察提示这些阳性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结处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免疫荧光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BTLA+细胞主要为CD3+T细胞及CD68+巨噬细胞,少数CD31+内皮细胞也表达BTLA。此外,对比其他B7家族共刺激分子在滑膜组织中的分布,免疫荧光发现BTLA共表达于B7-H1+,B7-H4+及HVEM+细胞,但不表达于B7-DC+及B7-H3+细胞。结论:关节炎滑膜组织内有大量BTLA阳性细胞,提示BTLA有可能参与并调节了关节炎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LA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免疫器官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文超 阮宁 +2 位作者 赵敏强 林扬 徐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发现survivin和COX-2蛋白在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4/22)和36.36%(8/2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和81.67%(49/60),组间比较,P<0.001。成釉细胞瘤中survivin和COX-2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发现survivin和COX-2蛋白在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4/22)和36.36%(8/2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和81.67%(49/60),组间比较,P<0.001。成釉细胞瘤中survivin和COX-2蛋白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529,P=0.000)。Survivin与COX-2可能参与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SURVIVIN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抑制分子PD-1在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免疫系统及滑膜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国宁 尚永军 +2 位作者 朱国宴 文亮 向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讨共抑制分子PD-1在牛二型胶原(CII)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小鼠免疫器官、关节及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方法:使用牛二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建立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标本PD-1的表达变化;流... 目的:探讨共抑制分子PD-1在牛二型胶原(CII)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小鼠免疫器官、关节及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方法:使用牛二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建立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标本PD-1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分析术(FACs)检测对PD-1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结果:免疫组化的结果证实,小鼠的骨髓、胸腺、脾脏及淋巴结有中有大量的PD-1阳性细胞,FACs分析结果表明这些PD-1+细胞主要为CD3+T细胞,B220+B细胞,CD68+巨噬细胞及CD11c+树突状细胞,统计分析表明CIA小鼠体内PD-1表达及分布相对于对照组小鼠没有显著提高。此外,RA患者及CIA小鼠的滑膜组织内仅发现少量PD-1阳性的细胞。结论:PD-1阳性细胞可能不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免疫器官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拔牙法在单根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超 阮宁 +2 位作者 雷博程 林扬 张美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比较牙挺冲击法和撬拔法在牙周间隙减小的牙根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多个牙位的单根牙牙根140个,随机分成2组,牙挺冲击法组72个,牙挺撬拔法组68个。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比较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牙挺冲击法和撬拔... 目的比较牙挺冲击法和撬拔法在牙周间隙减小的牙根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多个牙位的单根牙牙根140个,随机分成2组,牙挺冲击法组72个,牙挺撬拔法组68个。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比较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牙挺冲击法和撬拔法拔除牙根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5±0.55)min及(4.03±0.88)min(P<0.01)。术中牙龈撕裂和牙槽突骨折的发生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断根的发生率2种手术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牙挺冲击法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低于牙挺撬拔法(P<0.05)且上皮覆盖拔牙创的时间较应用牙挺撬拔法短(P<0.01)。2种手术方法术后均未见出血病例,应用牙挺撬拔法发生干槽症的患者有1例。结论采用牙挺冲击法拔除牙根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有利于拔牙创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法 撬拔法 牙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玉荣 杨丽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678,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d,对照组8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d,对照组8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就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横纹肌肉瘤尸检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其木格 师永红 +1 位作者 刘小辉 姜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儿童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胸腺雌激素受体α与β亚型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国宁 朱国宴 +2 位作者 尚永军 文亮 徐世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与β亚型在不同年龄段小鼠胸腺内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分析雌激素受体α与β亚型在3、8及15月龄段小鼠胸腺内的表达水平;双色免疫荧光分析雌激素受体α与Treg细胞标志Foxp3表达的关系。结果:3月龄小鼠的胸腺皮质...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与β亚型在不同年龄段小鼠胸腺内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分析雌激素受体α与β亚型在3、8及15月龄段小鼠胸腺内的表达水平;双色免疫荧光分析雌激素受体α与Treg细胞标志Foxp3表达的关系。结果:3月龄小鼠的胸腺皮质区及髓质区内有大量的雌激素受体β及α亚型的阳性细胞。然而,8月龄及15月龄的小鼠胸腺则缺乏雌激素受体β亚型表达而雌激素受体α亚型阳性细胞仍然可发现于这些胸腺的皮质区内。使用雌激素受体α/β及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标志)抗体对标本进行双色标记结果证实雌激素受体α/β阳性的细胞为Foxp3阴性。结论:成年小鼠胸腺缺乏雌激素受体β,但雌激素受体α为阳性,提示雌激素受体α是介导雌激素引发的胸腺萎缩的关键激素受体。同时也证实雌激素受体α/β不参与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胸腺 免疫组化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更年宁心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鲍亚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93-1594,共2页
目的:观察更年宁心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更年宁心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更年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更年宁心汤是治疗妇... 目的:观察更年宁心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更年宁心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更年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更年宁心汤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之有效中药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宁心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赵伟丽 崔其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76-1877,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及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后评定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及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后评定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优于单用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卒中 丹红注射液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1例
17
作者 张树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9-529,共1页
肺动-静脉瘘又称肺动静脉瘤,多为先天性肺血管发育畸形,也可为后天发病,是肺动脉、肺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肺动脉血不经过肺泡直接流入肺静脉、进而流入左心房,引起不同程度的体循环缺氧。现报告1例典型病例.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部部分裂窝管的CT表现
18
作者 刘颖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57-460,共4页
目的:研究耳部部分裂窝管的正常CT表现。方法: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以横轴位和矢状位互相结合对33侧正常耳进行研究。结果:岩鼓裂和鼓鳞裂有内外部之分,前者内外部相通,矢状位呈现弧线状;外鼓鳞裂横轴位近似三角形,矢状位近似牛角形;成... 目的:研究耳部部分裂窝管的正常CT表现。方法: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以横轴位和矢状位互相结合对33侧正常耳进行研究。结果:岩鼓裂和鼓鳞裂有内外部之分,前者内外部相通,矢状位呈现弧线状;外鼓鳞裂横轴位近似三角形,矢状位近似牛角形;成人岩鳞裂呈细线状;内鼓鳞裂、岩鼓裂和岩鳞裂三者横轴位近似横置的Y形结构;鼓索隆起内后鼓索小管呈短细线状;砧骨窝深约1.5 mm左右,包含砧骨短脚尖和砧骨后韧带,横轴位近似楔形;镫骨肌管通过镫骨肌神经管与面神经管相连,分为乳突段和锥隆起段,乳突段横轴位近似圆形,锥隆起段近似弧带状。结论:64排螺旋CT能满意地显示耳部裂窝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患者诱导化疗疗效与预后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博然 张海博 +1 位作者 于奇宁 乌仁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7-1423,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46例AML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诱导治疗d 14骨髓(D14BM)增生程度及原始细胞的比例,外周血白血病...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46例AML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诱导治疗d 14骨髓(D14BM)增生程度及原始细胞的比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PBB)清除时间及日减少率等。根据随访2年患者的存活和复发情况分为无复发存活组、复发存活组、无复发死亡组、复发死亡组。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评估上述指标对患者2年总生存期(OS)和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138例患者,2年OS率65.94%;无复发存活组年龄低于复发死亡组,无复发存活组和复发存活组D14BM增生度低于复发死亡组(均P<0.05);无复发存活组和复发存活组PBB日减少率均高于无复发死亡组和复发死亡组(均P<0.05);4组化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4BM增生≤10%的患者2年内存活率高于增生>10%的患者,PBB日减少率>20%的患者存活率高于≤20%者(均P<0.05);年龄(HR=1.102,P=0.000)、D14BM增生度(HR=1.252,P=0.000)、化疗次数≥3次(HR=1.703,P=0.000)为影响AM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PBB日减少率(HR=0.799,P=0.000)为保护因素;年龄、PBB日减少率、D14BM增生度预测患者2年OS的AUC分别为0.738、0.817、0.807,预测患者2年内复发的AUC分别为0.691、0.647、0.711,三者预测患者2年OS(68.11%、85.12%、74.49%)和2年内复发(50.00%、64.13%、61.60%)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髓活检结果、PBB清除率与AML患者预后相关,可为患者2年OS提供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活检 外周血白血病细胞 诱导治疗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彦文 孙秀杰 +3 位作者 牧骑 祁宏 安静 韩旭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在常规口服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ARB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在常规口服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ARB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0 m 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输注7 d,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hs-CRP、IL-6、TNF-α、IL-10、NF-κB浓度。结果:治疗前hs-CRP、IL-6、TNF-α、NF-κB浓度较治疗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10浓度较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慢性心率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