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兰屯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198-198,201,共2页
结合扎兰屯市地理区域以及气候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干旱、霜冻、沙尘暴、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以期促进扎兰屯市大豆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大豆生产 影响 防范对策 内蒙古扎兰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兰屯市农业旱涝灾害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春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236-237,共2页
本文利用1960—2010年扎兰屯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分析了扎兰屯市农业旱涝灾害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防御对策,以期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旱灾 洪涝 防御对策 内蒙古扎兰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涝灾害对扎兰屯市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3
作者 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3期62-62,64,共2页
本文主要依据内蒙古扎兰屯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农业气象灾情资料,对扎兰屯市干旱、洪涝灾害特征以及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御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防御旱涝灾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涝灾害 农作物生产 影响 防御对策 内蒙古扎兰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兰屯市土壤水分区划
4
作者 春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97-19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分析了扎兰屯市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并以土壤水分为主导因子对扎兰屯市土壤进行分区,以期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促进农牧林业稳产和高产。
关键词 土壤 水分区划 分布特征 内蒙古扎兰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兰屯市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5
作者 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210-210,213,共2页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8月1—3日出现在扎兰屯市的极端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扎兰屯市极端高温天气主要由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造成的;暖高压脊发展强盛阶段,200 hPa高空以...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8月1—3日出现在扎兰屯市的极端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扎兰屯市极端高温天气主要由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造成的;暖高压脊发展强盛阶段,200 hPa高空以下主要是下沉运动,其中在500~850 hPa区域内是下沉运动最强区,暖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下沉增温的过程中,近地层出现了热低压;蒙古暖脊继续发展加强,高空锋区位置偏北,接近北纬60°,整个扎兰屯市处于锋区下弱辐合区内,下沉气流控制全市,为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成因分析 影响系统 内蒙古扎兰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气象服务对策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姚晔 《南方农机》 2021年第6期68-69,共2页
干旱是一种会对经济、社会、环境造成影响的气候现象,尤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严重,会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达2700万hm^(2),粮食因旱减产产量达到4.7%,我国是农业大国,... 干旱是一种会对经济、社会、环境造成影响的气候现象,尤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严重,会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达2700万hm^(2),粮食因旱减产产量达到4.7%,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干旱频发的国家,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产品需求的提升,干旱气候会直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所以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危害损失。本文基于此,先概述我国干旱导致的农业受灾情况,再分析干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干旱气候下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对策,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气候 农业生产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要点及提升方法
7
作者 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209-209,212,共2页
气象观测对于预防气象灾害、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扎兰屯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针对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提升综合气象观测水平的方法,以期促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气象观测 技术要点 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一次降雪降温型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姚晔 李俊乐 王星月 《农技服务》 2021年第1期122-123,127,共3页
呼伦贝尔市2009年11月6—8日发生了一次范围大、影响广的降雪降温型寒潮天气过程,此次寒潮过程对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生产等造成了较大影响。为类似寒潮天气的精准预报提供参考,对此次典型降雪降温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 呼伦贝尔市2009年11月6—8日发生了一次范围大、影响广的降雪降温型寒潮天气过程,此次寒潮过程对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生产等造成了较大影响。为类似寒潮天气的精准预报提供参考,对此次典型降雪降温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是西伯利亚冷高压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引起,是一次较为明显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强冷空气源自新地岛以东洋面,在西伯利亚中部的寒潮关键区聚集,沿西北路径进入呼伦贝尔;产生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700hPa低层,整个呼伦贝尔为西南气流控制,槽前有源源不断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呼伦贝尔地区输送,降雪区上空始终维持着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有利于垂直运动,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降水 物理量 形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细网格模式降水产品在抚顺弱降水中的应用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乐 姚晔 +7 位作者 吕志红 全美兰 赵倩 李炳昆 沈斌 李若楠 刘多文 田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细网格模式预报资料研究了ECMWF细网格模式降水产品在抚顺地区弱降水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
关键词 ECMWF 细网格模式 弱降水 漏报率 抚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5月2—4日辽宁省区域性降雨过程物理量场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俊乐 姚晔 +9 位作者 吕志红 沈斌 全美兰 金钢 刘明 马骁颖 刘帅 李若楠 乔延艳 高志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204-204,206,共2页
本文利用2016年5月2—4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辽宁地区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雨过程高空冷涡区有明显的正涡度向下输送至黄淮气旋所在区域,黄淮气旋上空200~400 h Pa为强辐散区,低... 本文利用2016年5月2—4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辽宁地区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雨过程高空冷涡区有明显的正涡度向下输送至黄淮气旋所在区域,黄淮气旋上空200~400 h Pa为强辐散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很好的抬升条件,降雨天气剧烈。此次降雨过程辽宁东南部海面为水汽大值区,水汽输送带由此伸向辽宁地区,风逆时针旋转,急流携带大量东南部洋面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辽宁地区输送,水汽在辽宁地区辐合,有利于暴雨的维持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散度 涡度 水汽 辽宁省 2016年5月2—4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荣旗地区春季一次强降水天气分析
11
作者 金淼 刘志园 雍末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2-22,24,共2页
对阿荣旗地区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涡及蒙古气旋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高低空影响系统;西南暖湿气流的建立与输送为阿荣旗地区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
关键词 强降水 春季 内蒙古阿荣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