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屏终端综合征与干眼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红艳 李兰根 +3 位作者 杜鹏程 钱志敏 王中颖 李四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999-2000,共2页
目的:研究视屏终端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与干眼症的关系,并分析视屏操作时间对它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干眼诊断标准的60例VDT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常规检查,作为可疑干眼的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患者60例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视屏终端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与干眼症的关系,并分析视屏操作时间对它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干眼诊断标准的60例VDT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常规检查,作为可疑干眼的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reak up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FL)、结膜细胞印迹学检查(impression cytology,IC),分析观察组的症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SⅠt试验,BUT,I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每日VDT操作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DT是干眼的相关危险因素,且VDT的症状严重程度与VDT使用电脑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综合征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干眼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杜红艳 李兰根 +2 位作者 杜鹏程 钱志敏 王中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61-2362,共2页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泪然滴眼液对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134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试验组应用泪然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各4次/d,连用1mo;对照组应用泪然滴眼液,4次/d,连用1mo。分别做基础泪液分泌试...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泪然滴眼液对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134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试验组应用泪然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各4次/d,连用1mo;对照组应用泪然滴眼液,4次/d,连用1mo。分别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用药前SⅠt,BUT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Ⅰt,BU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SⅠt,BUT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泪然滴眼液对干眼症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药物治疗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巍 高伟 +2 位作者 刘森玉 陈小海 王先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 探讨前房穿刺术对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 94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 2组 ,A组 4 0例 4 8眼 ,采用小梁切除术并于术中行前房穿刺术及术毕前房注入 BSS以形成前房 ;B组 4 0例 4 6眼 ,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 ,不... 目的 探讨前房穿刺术对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 94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 2组 ,A组 4 0例 4 8眼 ,采用小梁切除术并于术中行前房穿刺术及术毕前房注入 BSS以形成前房 ;B组 4 0例 4 6眼 ,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 ,不行前房穿刺术 ,使其术后前房自然形成。术后观察前房、滤过泡、眼压等情况。结果  A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为 8.3% ,B组浅前房的发生率为 39.9% ,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前房穿刺术对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术 预防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术后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伟 崔巍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limbalautografttansplantation,LAT)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机制。方法采用LAT治疗58例(5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结果除1眼再次复发,其余57眼均获满意效果。随访1年以上,未见胬肉...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角膜缘部上皮移植(limbalautografttansplantation,LAT)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机制。方法采用LAT治疗58例(5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结果除1眼再次复发,其余57眼均获满意效果。随访1年以上,未见胬肉样组织(结膜源性组织)长入角膜,视力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是一种有推广意义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翼状胬肉 角膜缘部上皮 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杜红艳 杜鹏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lyte antigen,HLA-B27)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al pr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基因检测技术,对AAU患者进行H...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lyte antigen,HLA-B27)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al pr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基因检测技术,对AAU患者进行HLA-B27基因检测,观察HLA-B27阳性与阴性AAU临床特征并加以分析。结果:在36例AAU患者中,HLA-B27抗原阳性29例,阳性率81%,37例健康对照组,阳性9例,阳性率2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3.12,P<0.01)。结论:HLA-B27与AAU明显相关,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常伴有全身脊柱关节病,采用SSP-PCR基因检测技术测定HLA-B2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客观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多聚合酶链式反应 急性前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和局部注射醋酸确炎舒松—A联合治疗儿童眼睑炎性肉芽肿
6
作者 韩秀华 郭克玲 崔巍 《临床眼科杂志》 1993年第2期99-99,共1页
眼睑炎性肉芽肿是由于睑板腺慢性炎症未能及时治疗而波及皮肤形成的。多发生于儿童,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冷冻或局部注射皮质激素,疗效各说不一。我院眼科自90年1月至92年1月对21例儿童眼睑炎性肉芽肿患者采手术搔爬和局部注射醋酸确炎舒... 眼睑炎性肉芽肿是由于睑板腺慢性炎症未能及时治疗而波及皮肤形成的。多发生于儿童,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冷冻或局部注射皮质激素,疗效各说不一。我院眼科自90年1月至92年1月对21例儿童眼睑炎性肉芽肿患者采手术搔爬和局部注射醋酸确炎舒松-A的联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炎舒松 局部注射 炎性肉芽肿 手术切口 结膜息肉 结膜面 睑板腺 皮质激素 下睑 睑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关节病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杜红艳 杜鹏程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HLA-B27与强直性脊柱关节病(AS)伴发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SP-PCR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HLA-B27抗原进行研究,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加以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关节病伴发葡萄膜炎患者和对照组HLA-B27阳性率分别80... 目的探讨HLA-B27与强直性脊柱关节病(AS)伴发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SP-PCR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HLA-B27抗原进行研究,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加以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关节病伴发葡萄膜炎患者和对照组HLA-B27阳性率分别80.56%和24.32%(χ2=23.12,P<0.0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线有轻重不等的骶髂关节改变。结论采用SSP-PCR基因检测技术测定HLA-B2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HLA-B27与强直性脊柱关节病伴发葡萄膜炎的关系密切。对原因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进行HLA-B27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多聚合酶链式反应 强直性脊柱炎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酯酶同工酶测定与分析
8
作者 崔巍 高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10,共2页
关于老年性白内障晶体酯酶同工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我们对老年性白内障晶体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以期进一步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白内障 晶体 酯酶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甘油-4℃保存方法对羊膜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军 崔巍 +1 位作者 高伟 牧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4℃纯甘油保存方法对羊膜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剥离羊膜,分成2cm×2cm小块,保存于-4℃纯甘油中,3,7,14,30,60,90d后,分别进行光镜,酶组织化学[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免疫组织化学[碱... 目的:观察-4℃纯甘油保存方法对羊膜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剖宫产产妇胎盘,剥离羊膜,分成2cm×2cm小块,保存于-4℃纯甘油中,3,7,14,30,60,90d后,分别进行光镜,酶组织化学[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免疫组织化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观察,并于新鲜羊膜对比。结果:光镜下,-4℃纯甘油保存60d以内羊膜上皮层结构较完整,可见少数细胞破裂。胞核脱失。90d组上皮层结构破坏明显,多数细胞破裂,核脱失。酶组织化学(LDH、SDH)及免疫组织化学(bFGF)显示:60d内各组于新鲜羊膜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各组间两两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90d组于新鲜对照组及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羊膜在-4℃纯甘油保存60d内;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活性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5p通过调控MDM4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心淼 王玉珏 +2 位作者 郑丽莹 张敬轩 陈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8-862,共5页
目的 探讨miR-34a-5p通过调控鼠双微体4(MDM4)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LEC,对LEC进行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miR-NC组和miR-34a-5p抑制物组。采用MTT法和细胞... 目的 探讨miR-34a-5p通过调控鼠双微体4(MDM4)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LEC,对LEC进行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miR-NC组和miR-34a-5p抑制物组。采用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LEC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EC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RT-qPCR检测LEC中miR-34a-5p、MDM4、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EC中MDM4、TGF-β2、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34a-5p对MDM4有潜在的结合位点。与对照组和miR-NC组相比,miR-34a-5p抑制物组LEC中MDM4-MUT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对照组和miR-NC组LEC中MDM4-MUT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iR-NC组及miR-34a-5p抑制物组LEC中MDM4-WT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iR-NC组和miR-34a-5p抑制物组LEC细胞增殖率、划痕愈合率、MDA、miR-34a-5p、TGF-β2 mRNA、TGF-β2蛋白和β-catenin蛋白均增加,SOD、MDM4 mRNA和蛋白、E-cadherin蛋白均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和miR-NC组相比,miR-34a-5p抑制物组LEC细胞增殖率、划痕愈合率、MDA、miR-34a-5p、TGF-β2 mRNA和蛋白、β-catenin蛋白均降低,SOD、MDM4 mRNA和蛋白、E-cadherin蛋白均增加(均为P<0.05);高糖组与miR-NC组LEC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miR-34a-5p在糖尿病性白内障LEC细胞模型中表达上调,下调miR-34a-5p可以靶向促进MDM4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LEC的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5p 鼠双微体4 糖尿病性白内障 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