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法律意识 维护医院债权的合法利益
1
作者 连达 封殿生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9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医院债权 应收款项 流动资产 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院文化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2
作者 连达 柴丽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z1期6-6,共1页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全体职工在精神道德、人际行为、经营管理等一系列价值观念的总和.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文化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特网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3
作者 连达 田跃珍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z1期60-60,共1页
  一、远程诊断与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远程专家实时诊断成为可能,这对偏远和贫困地区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患者的疾病可在因特网上由外地专家作出诊断,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甚至能在专家指导下,在当地医院进行...   一、远程诊断与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远程专家实时诊断成为可能,这对偏远和贫困地区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患者的疾病可在因特网上由外地专家作出诊断,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甚至能在专家指导下,在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此外,作为远程诊断功能的拓展,还可以开展远程联合会诊.   ……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辅助诊断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梁芙茹 张天佑 +3 位作者 姚桂娟 贾艳红 李静 刘国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684-688,共5页
目的比较冰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单纤维肌电图(SFEMG)诊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期建立益于临床开展的诊断流程。方法共116例新发眼睑下垂和(或)复视患者,进行冰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和SFEMG,经随访6个月观察病情变化和试... 目的比较冰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单纤维肌电图(SFEMG)诊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期建立益于临床开展的诊断流程。方法共116例新发眼睑下垂和(或)复视患者,进行冰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和SFEMG,经随访6个月观察病情变化和试验性治疗效果而最终明确诊断。结果剔除最终诊断不明、失访和随访期间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最终纳入81例患者[包括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1例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眼睑下垂和(或)复视60例],冰试验诊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灵敏度为95.24%(20/21)、特异度为98.33%(59/60),新斯的明试验分别为90.48%(19/21)和85%(51/60),SFEMG分别为95.24%(20/21)和80%(48/60),3种诊断方法仅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且冰试验的特异度高于新斯的明试验(χ2=5.707,P=0.017)和SFEMG(χ2=6.023,P=0.014)。结论冰试验诊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结合新斯的明试验和SFEMG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眼睑下垂 复视 冰试验(非Me SH词) 新斯的明 肌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黑质超声表现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丽娟 张京芬 +1 位作者 李月春 李锐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黑质超声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 ,选择PD患者53例为PD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3例为对照组,行经颅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TCS)检测,描记黑质回声面积,根据回声面积的大小对黑质回声...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黑质超声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 ,选择PD患者53例为PD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3例为对照组,行经颅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TCS)检测,描记黑质回声面积,根据回声面积的大小对黑质回声分级。比较2组黑质高回声的比例,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PD组黑质高回声所占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黑质高回声与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黑质回声面积诊断PD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0.029,取黑质回声面积为0.20,黑质高回声诊断PD的敏感性85%,特异性78%,准确性81%。结论 TCS检测到的黑质高回声可能是PD患者特征性的表现;用ROC曲线评价黑质回声面积对PD的诊断价值较大;TCS检测的黑质高回声在健康人群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锦凤 刘国荣 +5 位作者 李月春 王宝军 张京芬 梁芙茹 张天佑 李锐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15-918,共4页
目的比较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MRI影像特点,明确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失匹配在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 目的比较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MRI影像特点,明确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失匹配在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现异常6h内完成头颅MRI检查200例,包括DWI和FLAIR,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分为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组(觉醒组)87例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组(确认发病组)11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影像特征,比较2组DWI-FLAIR失匹配在不同时间段特点。结果觉醒组与确认发病组首次出现异常到MRI检查2h内DWI-FLAIR失匹配比较,无显著差异(50.0%vs 70.0%,P=0.181)。随着时间的增加,觉醒组DWI-FLAIR失匹配大幅度减少,确认发病组在出现异常到MRI检查时间4.0h内仍有较高的DWI-FLAIR失匹配存在。觉醒组DWI-FLAIR失匹配在首次出现异常到MRI检查2.1~3.0h、3.1~4.0h、4.1~5.0h明显低于确认发病组(13.6%vs 60.7%,9.5%vs 47.8%,5.9%vs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首次出现异常到MRI检查时间为2.1~3.0h、3.1~4.0h、4.1~5.0h、5.1~6.0h与MRI检查DWI-FLAIR失匹配密切相关,是DWI-FLAIR失匹配预测因素。结论首次出现异常到MRI检查2h的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适合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 卒中 磁共振成像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点等容血液稀释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君艳 白栓成 +2 位作者 郭政 秦广平 胡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本实验观察缺血前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肺缺血 再灌注 (I R)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单肺原位热I R灌注损伤模型 ,术中不同时点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实验分三组 :缺血 再灌注 (I R)组 ,缺血 稀释 再灌注 (IHR)组 ,稀释 缺血 ... 目的 本实验观察缺血前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肺缺血 再灌注 (I R)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单肺原位热I R灌注损伤模型 ,术中不同时点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实验分三组 :缺血 再灌注 (I R)组 ,缺血 稀释 再灌注 (IHR)组 ,稀释 缺血 再灌注 (HIR)组。稀释时从颈动脉放血 ,同时静脉补入等量低分子右旋糖酐。术毕测定血内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肺组织湿 /干(W /D)及病理切片。结果 MDA、肺组织W /D值及病理切片显示的肺组织水肿、白细胞浸润程度依次为I R >IHR >HIR组 ,NO值I R <IHR <HIR组。结论 血液稀释对肺I R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容血液稀释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右旋糖酐 一氧化氮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朱日亨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慕桂娟 陆景坤 +4 位作者 王跃武 孙雨辉 那生桑 孙宇鑫 胡玉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蒙药方剂朱日亨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朱日亨滴丸各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分析筛选;利用PharmMapper在线工...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蒙药方剂朱日亨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朱日亨滴丸各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分析筛选;利用PharmMapper在线工具预测朱日亨滴丸所含化合物的潜在靶点;通过MAS 3.0在线工具对朱日亨滴丸的化合物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应用Cytoscape软件建立朱日亨滴丸的"化合物-靶点-药物网络模型"和"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并对网络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网络拓朴学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非受体1型(PTPN1)、视黄酸受体RXR-α(RXRA)、3-磷酸肌醇依赖蛋白酶1(PDPK1)、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等是朱日亨滴丸的主要靶点;介数及网络度排序在前面的20个化合物有16个化合物为基础方中广枣、肉豆蔻、檀香的化合物,三味药材各占1/3。广枣、肉豆蔻、檀香的平均介数值均高于其他药材化合物平均介数,其中,广枣的平均介数最高。通路富集结果表明,朱日亨滴丸对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学途径主要有:黏着斑、胰岛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Fc&RI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 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朱日亨滴丸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多存在共靶。结论朱日亨滴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广枣、肉豆蔻、檀香是方中最重要的三味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日亨滴丸 网络药理学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裂QRS波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及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瑞平 赵晋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碎裂QRS(fQRS)波与冠心病(CHD)心肌缺血及NT-proBNP之间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星状病毒性肠炎6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
10
作者 闫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星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星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按照年龄大小将年龄〈3岁患儿分为婴幼儿组(n=48),年龄≥3岁患儿分为学龄前组(n=20)。收集患儿的一般... 目的 探讨小儿星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星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按照年龄大小将年龄〈3岁患儿分为婴幼儿组(n=48),年龄≥3岁患儿分为学龄前组(n=20)。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68例患儿中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所有患儿出现腹泻,稀水样便,并伴呕吐、发热等症状,脱水貌3例(4.4%),病程1-10 d。婴幼儿组患儿发热、呕吐发生率高于学龄前组,腹泻次数〉5次/d发生率高于学龄前组(P〈0.05)。患儿经肠道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片、肠道收敛剂蒙脱石及对症补液治疗后痊愈。结论 星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有腹泻、呕吐、发热、厌食等。婴幼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呕吐,学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但腹泻频率较少,早期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肠道收敛剂蒙脱石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星状病毒属 小儿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现状及隐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文正 梁鲁 姚碧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6-367,375,共3页
自1987年Mouret施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1],LC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1997年Navarra等[2]首次报道了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更微创与更具美容效果的技术,... 自1987年Mouret施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1],LC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1997年Navarra等[2]首次报道了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更微创与更具美容效果的技术,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C,SILC)一经提出马上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 胆囊切除 临床现状 INCISION 胆管损伤 术后疼痛 切口疝 操作器械 急性胆囊炎 肥胖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元 樊宇 +2 位作者 姜长春 郝飞 刘慧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CALVO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直接或桥接EVT并成功再通的ACALVOS患者105...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CALVO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直接或桥接EVT并成功再通的ACALVOS患者105例,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1例)和预后不良组(4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基线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静脉溶栓、吸烟、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术前侧支循环评估系统血流分级、CSVD影像学征象、血管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串联病变)、机械取栓次数、补救治疗、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病到首次再通时间、股动脉穿刺到首次再通时间、CSVD总体负荷程度。CSVD总体负荷评分0~1、2、3~4分分别为CSVD总体负荷程度的轻、中、重度。通过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3个月时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及为后不良。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EVT后短期(术后3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1)105例患者平均年龄(62±12)岁,男72例(68.6%);中位基线NIHSS评分11.0(7.0,14.0)分;中位基线ASPECTS 7.0(6.0,8.0)分;颈内动脉闭塞16例(15.2%),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58例(55.2%),串联病变31例(29.5%);轻度CSVD总体负荷46例(43.8%),中度CSVD总体负荷34例(32.4%),重度CSVD总体负荷25例(23.8%)。(2)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65±12)岁比(61±11)岁,t=2.01],基线血糖、基线NIHSS评分较高[7.00(5.84,8.79)mmol/L比5.90(4.91,7.86)mmol/L,Z=2.48;13.0(9.5,16.0)分比9.5(4.0,14.0)分,Z=3.06],机械取栓次数较多[2.00(1.00,3.00)次比1.50(1.00,2.00)次,Z=2.54],合并冠心病、心房颤动占比较高[38.6%(17/44)比18.0%(11/61),χ^(2)=5.55;31.8%(14/44)比8.2%(5/61),χ^(2)=9.6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CSVD总体负荷程度以重度为主[50.0%(22/44)],预后良好组以轻度为主[60.7%(37/61)],两组CSVD总体负荷程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4,P<0.01);其余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以年龄(由低到高纳入)、基线血糖(由低到高纳入)、基线NIHSS评分(由低到高纳入)、心房颤动、机械取栓次数(由低到高纳入)及CSVD总体负荷程度(以轻度为参照)为自变量,以EVT短期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升高是EVT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13,95%CI:1.01~1.25,P=0.027),重度CSVD总体负荷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是轻度CSVD总体负荷的9.32倍(95%CI:6.76~18.12,P<0.01);而中度CSVD总体负荷、年龄、基线血糖、心房颤动、机械取栓次数不是EVT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重度CSVD总体负荷可增加ACALVOS患者EVT后3个月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病 前循环 缺血性卒中 血栓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广利 刘紫玲 +4 位作者 谭田平 胡新年 游晓星 曾焱华 朱翠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1-944,共4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病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感染所致。Mp缺乏细胞壁,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其细胞膜上的脂蛋白,又称脂质相关膜...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病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感染所致。Mp缺乏细胞壁,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其细胞膜上的脂蛋白,又称脂质相关膜蛋白(1ipid-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s,LAMP)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脂质相关膜蛋白 树突状细胞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旭 霍日查 +3 位作者 邢征宇 王东艳 林方明 张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2-876,881,共6页
目的 探究基于多参数MRI的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在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9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疑似前列腺癌并初次接受经会阴前列腺活检的患者93例,穿刺前... 目的 探究基于多参数MRI的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在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9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疑似前列腺癌并初次接受经会阴前列腺活检的患者93例,穿刺前行多参数MRI并根据影像学特点进行PI-RADS评分。评价PI-RADS评分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计算PI-RADS评分的敏感度、特异度等,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不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分层的PI-RA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9,P<0.001),随着PI-RADS分值升高,术后Gleason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χ^(2)=42.54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表明PI-RADS评分是穿刺结果为阳性的重要预测因素(OR=4.425,95%CI 2.531~7.73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I-RA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优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年龄等因素;PI-RADS评分≥4分为预测前列腺癌的最佳阈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1.58%。结论 PI-RADS评分系统可以有效预测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结果,以PI-RADS≥4分为预测前列腺癌的最佳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引导活检 活组织检查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预测 预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类癌(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皇甫功 胡崇珠 +1 位作者 张建国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60-86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纵隔类癌 肿瘤切除 嗜银细胞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瑜 何雨璇 +1 位作者 史瑞瑞 马向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92-1795,180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2组均接受常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均连续治疗4周,舌骨喉活动度(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情况;营养状况包括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空吞咽持续时间、吞咽5 mL水平持续时间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评分、ALB、SWAL-QOL提高,SSA、空吞咽持续时间、吞咽5 mL水平持续时间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改善舌骨喉活动度,·缩短吞咽持续时间,提高机体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肌电生物反馈 中风 吞咽障碍 疗效 舌骨喉活动度 生命质量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封堵术闭合医源性股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伟 姜长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股动静脉瘘(FAVF)是一种股动脉和股静脉之间连接的异常通道,是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入路部位的罕见并发症,通常由医源性或外伤性事件引起,瘘管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和肢体循环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该文报... 股动静脉瘘(FAVF)是一种股动脉和股静脉之间连接的异常通道,是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入路部位的罕见并发症,通常由医源性或外伤性事件引起,瘘管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和肢体循环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该文报道1例使用球囊封堵术成功治疗医源性FAVF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静脉瘘 球囊封堵术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胶原膜缓释系统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
18
作者 陈建霖 杨喆 +4 位作者 唐彦峰 胡学清 张继忠 周晔 郑晓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了解胶原膜作为生长因子缓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应用前景。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双侧下颌骨骨折模型,采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左侧置放rb-bFGF/rhBMP-2/胶原膜,右侧为空白对照;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再用苏木精-伊红(... 目的了解胶原膜作为生长因子缓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应用前景。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双侧下颌骨骨折模型,采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左侧置放rb-bFGF/rhBMP-2/胶原膜,右侧为空白对照;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印度墨汁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术后2周,实验组较对照组在骨折断端间可见更多纤维组织和血管长入,实验组骨折断端边缘可见纤维性软骨形成;术后4周,实验组骨折间隙可见到纤维性骨痂,对照组可见纤维组织和血管长入;术后12周,2组均已骨性愈合,实验组骨小梁方向较对照组更为整齐。印度墨汁染色显示: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骨折间隙内血管明显较对照组密集;术后12周,2组差异不大。结论 rb-bFGF/rhBMP-2/胶原膜能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折愈合 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