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单胚种种子发育过程生理特性动态变化
1
作者 张必周 孙梦媛 +9 位作者 付增娟 赵尚敏 鄂圆圆 张辉 张自强 王良 张惠忠 李晓东 韩平安 郑文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4,153,共6页
以甜菜单胚种NT39106为材料,在授粉5、15、20、25、30 d测定种子粒径、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淀粉、可溶性蛋白、赤霉素、生长素等指标,探索甜菜种子生长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后随着种子成熟,千粒重、含... 以甜菜单胚种NT39106为材料,在授粉5、15、20、25、30 d测定种子粒径、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淀粉、可溶性蛋白、赤霉素、生长素等指标,探索甜菜种子生长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后随着种子成熟,千粒重、含水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粒径逐渐变大,授粉25 d千粒重及粒径趋于稳定(2.82 g、5.08 cm),含水率快速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增速变缓并趋于稳定,授粉25 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52.67%,61.33%),此时种子内含物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也较高,种子趋于成熟。研究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25~30 d趋于成熟,宜在授粉25 d后左右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胚种 种子发育 动态变化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AS分析的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候选基因挖掘研究
2
作者 韩志刚 谢锐 +3 位作者 郭景山 郭斌煜 伊六喜 侯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6,共15页
【目的】筛选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为高产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251份马铃薯核心种质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马铃薯主产区4个试验点共8个环境下对其主茎数和... 【目的】筛选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为高产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251份马铃薯核心种质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马铃薯主产区4个试验点共8个环境下对其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进行表型鉴定;提取251份马铃薯种质的DNA,并采用高通量IlluminaHiSeq~(TM)对DNA进行测序及处理,获得高质量SNP标记,在此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对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所在区域的候选基因通过NR、Swiss-port、KEGG、GO等4个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结果】2018-2019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下,251份马铃薯种质间主茎数与单株结薯数有广泛的表型变异。共获得1 209 969个高质量SNP位点,其中与主茎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7个,共挖掘到19个候选基因,其中在3个以上环境重叠的候选基因有9个,其可能编码半乳糖醛酸转移酶、转录因子MYB、赤霉素3-β-双加氧酶及细胞色素P450;与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13个,共挖掘到33个候选基因,去掉2年间重叠的4个候选基因,实际共关联到29个候选基因,其中在3个以上环境下重叠的候选基因有11个,其可能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生长素响应因子IAA_(13)、转录因子WRKY、bHLH113及MADS-box。【结论】在2年8个环境下共鉴定出20个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挖掘到48个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育种 主茎数 单株结薯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西葫芦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菅彩媛 苏文斌 +8 位作者 郭晓霞 黄春燕 李智 樊福义 宫前恒 田露 张强 张建民 任霄云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明确籽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籽用西葫芦品种金地3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授粉后7~70 d籽用西葫芦籽粒大小、重量,籽粒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主要... 【目的】明确籽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籽用西葫芦品种金地3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授粉后7~70 d籽用西葫芦籽粒大小、重量,籽粒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主要指标。【结果】不同生育时期籽粒性状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授粉后14 d内是籽粒的快速增长期,种子形态主要在此阶段建成,籽粒长度、宽度分别由0.91、0.51 cm增长到1.76、1.11 cm,增长量分别占籽粒建成后的44.54%、52.54%;授粉14 d以后,籽粒大小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但籽粒重量不断增加,直至籽粒成熟;授粉后14~70 d,籽粒的长度、宽度分别增加了8.56%、3.30%,单瓜籽粒重从11.52 g增加到67.31 g,百粒干重则由3.77 g增加到20.93 g。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在授粉后63 d和70 d达到最高值(43.21%和35.07%);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授粉后28、14 d逐渐减少,56 d后籽粒中检测不到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籽用西葫芦种子成熟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授粉后14 d内,为种子形态建成的主要阶段;二是授粉后21 d进入粗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积累阶段。授粉后28~42 d是籽粒营养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西葫芦 籽粒性状 营养成分 积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甜菜叶片转录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文哲 王莹莹 +9 位作者 张辉 张必周 孙梦媛 王良 张惠忠 李晓东 付增娟 赵尚敏 鄂圆圆 张自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揭示喷施外源硒对甜菜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糖甜菜品系HD802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纳米硒浓度分别设置为0(喷施清水,对照),20,50,80,100,150,200 mg/L,待真叶长至8片叶时均匀地喷施纳米硒溶液,24 h后取样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 为揭示喷施外源硒对甜菜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糖甜菜品系HD802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纳米硒浓度分别设置为0(喷施清水,对照),20,50,80,100,150,200 mg/L,待真叶长至8片叶时均匀地喷施纳米硒溶液,24 h后取样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经数据分析,选取50,150 mg/L的纳米硒处理叶片送检,进行转录组测定,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和显著富集通路。结果表明,纳米硒50 mg/L处理对甜菜叶片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150 mg/L处理对甜菜叶片具有破坏效果。鉴定出9 161个DEGs,其中,上调表达3 717个、下调表达5 444个;GO功能富集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细胞通讯、膜的组成部分、膜的固有成分、初级代谢过程、有机物代谢过程和生物过程等;KEGG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转录因子分析共涉及AP2、zf-Dof、HLH、WRKY、HSF_DNA-bind、NAM、zf-BED、Homeobox等11个家族。研究找到了硒处理对甜菜幼苗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适宜浓度,初步筛选出甜菜外源硒响应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纳米硒 RNA-SEQ 差异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CO_(3)胁迫下马铃薯根系代谢组差异分析
5
作者 逯春杏 王晓娇 +2 位作者 曹春梅 许飞 张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0-771,共12页
【目的】分析马铃薯根系对NaHCO_(3)胁迫的代谢组学差异,揭示不同马铃薯品种响应NaHCO_(3)胁迫的代谢分子机制,为优化马铃薯育种、栽培技术措施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V_(7)’和‘康尼贝克’2个品种幼苗根系为研... 【目的】分析马铃薯根系对NaHCO_(3)胁迫的代谢组学差异,揭示不同马铃薯品种响应NaHCO_(3)胁迫的代谢分子机制,为优化马铃薯育种、栽培技术措施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V_(7)’和‘康尼贝克’2个品种幼苗根系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浓度梯度(CK、10 mmol/L、20 mmol/L、30 mmol/L、40 mmol/L、50 mmol/L)NaHCO_(3)溶液模拟碱胁迫,胁迫7 d后,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LC-MS)技术及多维统计学对2个马铃薯品种根系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NaHCO_(3)胁迫下,‘V_(7)’根系中检测到160种代谢物上调、91种代谢物下调,‘康尼贝克’根系中125种代谢物上调、52种代谢物下调。(2)2个品种各筛选出10条差异代谢通路,其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由组氨酸和嘌呤衍生的生物碱合成以及嘧啶代谢这4条差异代谢通路是马铃薯根系响应碱胁迫的关键代谢途径。(3)糖类、酰胺类化合物、胺类、含氧有机化合物、生物碱、酚酸类、菑体-皂苷元等差异代谢物均参与到了马铃薯响应NaHCO_(3)胁迫的复杂调控网络中。【结论】筛选出马铃薯根系响应NaHCO_(3)胁迫的关键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耐碱性品种‘V_(7)’与碱敏感性品种‘康尼贝克’二者根系代谢组学存在差异性;同时,同一个品种不同胁迫程度下其根系代谢与CK也存在差异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尿囊素这3类差异代谢物含量的积累是‘V_(7)’根系代谢过程活跃、耐碱性能力强于‘康尼贝克’的重要特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NaHCO_(3)胁迫 根系 代谢物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用甜菜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良 付增娟 +9 位作者 张自强 赵尚敏 鄂圆圆 张惠忠 白晨 李晓东 郑文哲 张辉 张必周 韩平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1856,共16页
为探明现有国内甜菜种质资源材料和国外引进资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679份国内外甜菜种质资源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描述型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5876~1.4250之间。3个数值... 为探明现有国内甜菜种质资源材料和国外引进资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679份国内外甜菜种质资源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描述型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5876~1.4250之间。3个数值型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33.96%~50.33%之间,其中块根产量和蔗糖含量极差最大的材料均来自中国内蒙古,块根产量变异系数最大的材料来自荷兰安地公司,蔗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的材料来自法国。在产糖量方面,变异系数最高和极差最大的是英国莱恩公司引进的资源材料。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79份材料可以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主要表现为叶丛斜立,类群Ⅱ有较高的蔗糖含量,类群Ⅲ产糖量最高,类群Ⅳ的经济类型主要表现为低产低糖型。经过种质资源鉴定和综合评价,在679份材料中鉴定出超高糖型材料6份,高糖型材料2份,丰产型材料138份,标准型材料39份,丰产兼高糖型材料1份,标准偏丰产型材料3份,标准偏高糖型材料3份,低产低糖型材料22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用甜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NM3005A及保持系NM3005B的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增娟 王良 +11 位作者 赵尚敏 鄂圆圆 张自强 李晓东 张必周 白晨 郑文哲 索宁宁 周晓华 孙梦媛 张惠忠 张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168-171,217,共5页
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NM3005A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的糖用型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系,其保持系为NM3005B。该不育系历时10年5个世代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2023年7月通过国家甜菜专家鉴定组鉴定成系命名。表型鉴定结果:单胚雄... 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NM3005A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的糖用型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系,其保持系为NM3005B。该不育系历时10年5个世代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2023年7月通过国家甜菜专家鉴定组鉴定成系命名。表型鉴定结果:单胚雄性不育系NM3005A的完全雄性不育率为98.85%,单胚株率100%;单胚雄性不育保持系NM3005B的可育株率为100%,单胚株率100%。该单胚雄性不育系属于偏丰产、中抗丛根病、配合力较高的不育系。同时利用甜菜细胞质分子育性鉴定技术,对该不育系及保持系细胞质类型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NM3005A细胞质类型为S型、NM3005B细胞质类型为N2型。利用生物试样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不育系及保持系进行花药及花粉粒检测鉴定,鉴定结果:二者的花药和花粉在表型形态与细胞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胚雄性不育系 NM3005A NM3005B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量对膜下滴灌甜菜光合性能以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春燕 苏文斌 +6 位作者 张少英 樊福义 郭晓霞 李智 菅彩媛 任霄云 宫前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96-1505,共10页
膜下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甜菜生产中。为探明施钾量对膜下滴灌甜菜光合生理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及其适宜钾肥用量,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凉城县设K_2O 0、90、180、270和360 kg hm^(–2) 5个施肥处理进行了研究。... 膜下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内蒙古冷凉干旱地区的甜菜生产中。为探明施钾量对膜下滴灌甜菜光合生理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及其适宜钾肥用量,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凉城县设K_2O 0、90、180、270和360 kg hm^(–2) 5个施肥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钾素能够提高甜菜的光合性能,如促进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施钾肥180、270和360kghm^(–2)显著提高了叶丛快速生长期甜菜的净光合速率,影响净光合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RuBPCase活性,其次是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与甜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宜的钾肥用量有利于块根、叶柄和叶片干重的增加及产量增加,但施钾过量,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下降,含糖率下降,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与甜菜含糖率呈显著正相关。施钾量270 kg hm^(–2)时产量最高, 90 kg hm^(–2)时含糖率最高,当施钾量大于180 kg hm^(–2)时,块根中K^+、Na^+含量增加,大于270 kg hm^(–2)时,块根中α-氨基酸含量增加,施钾量180 kg hm^(–2)时产糖量最高。综合考虑施钾量对膜下滴灌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内蒙古甜菜种植优势区域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180 kg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钾量 膜下滴灌 甜菜 光合性能 产量和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春燕 张少英 +4 位作者 苏文斌 樊福义 郭晓霞 任霄云 宫前恒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以甜菜品种KWS7156为材料,通过不同施钾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甜菜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甜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钾肥促... 以甜菜品种KWS7156为材料,通过不同施钾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甜菜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甜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钾肥促进了甜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块根分化形成期至收获期,施钾量90,180,270和360kg/hm^2的处理平均净光合速率较未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4,3.2,3.8和1.2μmol/(m^2·s)(CO_2).全生育期所有处理甜菜植株干重表现为施钾量270kg/hm^2>360kg/hm^2>180kg/hm^2>90kg/hm^2>0kg/hm^2;甜菜根冠比从块根分化形成期的0.2上升至收获期的3.9~4.3,至糖分积累期开始,施钾量360kg/hm^2的处理根冠比显著低于90,180和270kg/hm^2的处理.产量与施钾量的回归分析得出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y=-0.111x^2+59.02x+79 877(R^2=0.976),施钾肥265.9kg/hm^2甜菜产量可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Beta VULGARIS L.) 株高 叶面积指数 可溶性糖含量 净光合速率 植株干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信息模型的膜下滴灌甜菜水氮供应指标优化
10
作者 李智 李国龙 +2 位作者 孙亚卿 闫威 张少英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6,共8页
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模式,通过建立甜菜水、氮供应与产质量回归模型,并采用模拟寻优的方法,研究了甜菜水氮耦合产质量达到最优时的适宜施氮量和灌水量.结果表明:甜菜产量与灌水量、施氮量的回归模型为Y=-0.127N×N+44.356N-0.004N&... 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模式,通过建立甜菜水、氮供应与产质量回归模型,并采用模拟寻优的方法,研究了甜菜水氮耦合产质量达到最优时的适宜施氮量和灌水量.结果表明:甜菜产量与灌水量、施氮量的回归模型为Y=-0.127N×N+44.356N-0.004N×W+10.797W-0.004W×W,采用模拟寻优方法得出最佳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1193.59~1227.5 m^(3)/hm^(2)和162.09~167.58 kg/hm^(2);含糖率与灌水量、施氮量的回归模型为Y=17.17-7.48×10^(-6)N×N+1.91×10^(-3)N-1.65×10^(-6)N×W-1.19×10^(-3)W-4.1×10^(-7)W×W,最适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535.33~555.08 m^(3)/hm^(2)和133.07~145.06 kg/hm^(2);产糖量与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回归模型为Y=-0.028N×N+10.058N-0.002N×W+1.336W-0.0005W×W,适宜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1045.69~1084.11 m^(3)/hm^(2)和153.12~158.2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膜下滴灌 水氮耦合 产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抗疮痂病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远征 徐利敏 +7 位作者 聂峰杰 贾瑞芳 王东 张笑宇 吕英 李宇晨 郭景山 刘璇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水平,以便进一步筛选抗病品种。【方法】利用田间接种方法,对4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高感品种共17个,分别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22号、黄金薯、荷兰806、早大白、中... 【目的】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水平,以便进一步筛选抗病品种。【方法】利用田间接种方法,对4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高感品种共17个,分别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22号、黄金薯、荷兰806、早大白、中薯12号、中薯10号、红美、兴佳2号、晋薯16号、云薯801、中薯3号、中薯4号、冀张薯20号、思凡特、丽薯6号、尤金;中感品种共5个,分别为中薯18号、冀张薯5号、大西洋、N3、中薯19号;中抗品种共18个,分别为中薯21号、中薯26号、冀张薯3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中薯2号、后旗红、康妮贝克、冀张薯12号、希森X、中薯15号、中薯6号、克新1号、夏波蒂、MX-8、中薯9号、希森3号、N5;高抗品种共8个,分别为布尔班克、希森5号、冀张薯14号、中薯13号、冀张薯15号、超荷、N1、希森6号。人工接种疮痂病菌对中薯15号、冀张薯14号、费乌瑞它、夏波蒂的单薯重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余44个马铃薯品种单薯重并未造成影响。【结论】48个供试品种中无免疫品种,大部分品种表现为高感或中抗,疮痂病菌对多数品种单薯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品种 抗性鉴定 单薯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份马铃薯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瑞芳 徐利敏 +7 位作者 赵远征 侯亚光 张俊 郭景山 郝文胜 谢锐 韩志刚 赵永秀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5期296-303,共8页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马铃薯枯萎病在中国的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利用室内灌根接种和田间麦麸接菌相结合的方法对3...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马铃薯枯萎病在中国的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利用室内灌根接种和田间麦麸接菌相结合的方法对37份马铃薯进行抗性鉴定,以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从而更好地为防治马铃薯枯萎病奠定基础。鉴定结果表明,高感品种共6份,中感品种共4份,中抗及以上品种共有12份,其中‘中薯10号’、‘801’、‘兴佳2号’、‘荷兰14’、‘底西芮’、‘冀张薯12号’和‘中薯13号’经鉴定为中抗品种..‘中薯14号’、‘中薯18号’、‘中薯19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经鉴定为高抗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枯萎病 抗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亚麻酸亚油酸相关KASP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穆艳鑫 伊六喜 +6 位作者 高凤云 赵小庆 周宇 贾霄云 何江峰 苏少锋 斯钦巴特尔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1-274,共14页
胡麻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亚麻酸品种、高亚油酸品种是胡麻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提高胡麻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本研究进行了胡麻资源材料自然群体多年多点脂肪酸检测数据的统计... 胡麻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亚麻酸品种、高亚油酸品种是胡麻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提高胡麻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本研究进行了胡麻资源材料自然群体多年多点脂肪酸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基因分型、群体构建、亚麻酸、亚油酸相关SNP位点的KASP基因分型及其验证等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检测246份胡麻种质资源材料多年多点5种脂肪酸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亚麻酸与其他成分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亚麻酸和亚油酸之间负相关性最高;(2)对5种脂肪酸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亚麻酸、亚油酸相关SNP标记分型群体:包括49份高亚麻酸(≥54%)材料、36份低亚油酸(≤13.5%)材料,及8号(CH-89)和254号(CI637PI91037)高亚油酸低亚麻酸材料;(3)验证并确定了7个SNP位点:g6-6229142、g10-19305239、g9-18961021与亚麻酸显著关联;g6-19208888、g9-14900088、g15-22369840和g2-7680441与亚油酸显著关联;(4)对确定的7个SNP位点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结果与KASP基因分型结果完全一致,证明KASP基因分型体系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脂肪酸 SNP标记 KASP基因分型 SNP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不同苗龄甜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春燕 苏文斌 +6 位作者 樊福义 郭晓霞 李智 菅彩媛 田露 任霄云 宫前恒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169,共7页
为了阐明甜菜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及其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苗龄甜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苗龄甜菜随NaCl浓度递增,保苗率在NaCl质量分数0.6%时开始下降,株高逐渐降低;干质量呈单峰曲线变化,低盐... 为了阐明甜菜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及其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苗龄甜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苗龄甜菜随NaCl浓度递增,保苗率在NaCl质量分数0.6%时开始下降,株高逐渐降低;干质量呈单峰曲线变化,低盐胁迫有利于甜菜生物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细胞膜系统受损严重;SOD活性和POD活性升高,抗氧化酶活力增强。依苗龄的推进,不同盐胁迫处理间,甜菜保苗率、株高、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的差异逐渐减小,而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差异逐渐增大,甜菜的耐盐能力提高。总体来看,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甜菜的SOD和POD活性增强,叶片质膜透性增加,丙二醛含量升高,甜菜保苗率、株高和干质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且随着苗龄的推进,对甜菜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苗龄 NACL胁迫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思宇 张志芬 +2 位作者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4-1393,共10页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是响应胁迫的重要通路,该通路中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物的抗旱性。为挖掘燕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对燕麦幼苗进行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取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处理下基因的表达。...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是响应胁迫的重要通路,该通路中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物的抗旱性。为挖掘燕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对燕麦幼苗进行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取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处理下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轻度干旱胁迫(PEG 10%)诱导624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DEGs),重度干旱胁迫(PEG 20%)诱导13063个。GO富集分析显示,重度干旱胁迫下,DEGs主要富集在对胁迫反应的调节;KEGG分析显示,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1个ARF和2个CRE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表达量较高,可能为燕麦在该通路中响应轻度干旱胁迫的基因;而重度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富集169个DEGs,其中生长素和脱落酸信号转导过程DEGs较多,分别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总DEGs的20.7%和15.9%;在8条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筛选出12个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可能为燕麦在该通路中响应重度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将为今后燕麦抗旱基因的克隆和验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干旱胁迫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复种鲜食菜豆农艺性状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庆全 赵存虎 +7 位作者 贺小勇 陈文晋 田晓燕 张自强 洪钟 杨杰 陈景莲 郭晓晴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实现小麦、菜豆一年两熟耕作的可行性,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方法】2017—2019年在土默川地区于小麦收获后,采用复种穴播的方式开展鲜食菜豆种植试验,对菜豆的农艺性状和鲜荚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对... 【目的】了解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实现小麦、菜豆一年两熟耕作的可行性,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方法】2017—2019年在土默川地区于小麦收获后,采用复种穴播的方式开展鲜食菜豆种植试验,对菜豆的农艺性状和鲜荚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麦后复种鲜食菜豆的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在小麦收获后,复种菜豆采摘鲜荚3年平均产量为6006.5 kg/hm^2,与单种小麦相比平均增收45673.50元/hm^2,平均纯增收益37999.38元/hm^2。【结论】在内蒙古土默川地区气候条件下可以进行小麦、菜豆一年两作生产,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比单收小麦效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复种 鲜食菜豆 农艺性状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下生物有机肥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强 郭晓霞 +6 位作者 田露 翟泰宇 黄春燕 樊福义 李智 张鹏 苏文斌 《中国糖料》 2021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筛选内蒙古地区甜菜减施化肥下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最佳用量,以常规施甜菜专用化肥(900 kg/hm^(2))为对照(L0),在化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条件下,设置5个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处理L1(1500 kg/hm^(2))、L2(3000 kg/hm^(2))、L3(4500 kg/hm... 为了筛选内蒙古地区甜菜减施化肥下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最佳用量,以常规施甜菜专用化肥(900 kg/hm^(2))为对照(L0),在化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条件下,设置5个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处理L1(1500 kg/hm^(2))、L2(3000 kg/hm^(2))、L3(4500 kg/hm^(2))、L4(6000 kg/hm^(2))、L5(7500 kg/hm^(2)),分析了生物有机肥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施化肥下配施生物有机肥能够不同程度促进甜菜生长发育,改善根冠比,提高产量。综合分析生长发育、产量、产糖量形成表明,以减施化肥条件下配施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L4)表现较优,能够实现甜菜全生育期株高增加13.19%~24.28%、叶面积指数增加32.29%~63.25%、茎叶和根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4.61%~49.91%和36.22%~65.49%、根产量提高16.01%、产糖量提高10.65%。因此,内蒙古地区甜菜生产中,施用450 kg/hm^(2)甜菜专用化肥+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具有较好增产稳糖效果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减施化肥 生物有机肥 生长发育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甜菜种质资源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自强 白晨 +7 位作者 张惠忠 李晓东 付增娟 赵尚敏 鄂圆圆 张辉 王良 张必周 《中国糖料》 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了综合评价33份甜菜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品种,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进行水培,甜菜苗移入培养槽后,每天向营养液中加入NaCl,使营养液终浓度增加80 mmol/L,达到胁迫浓度(300 mmol/L)。通过对试验材料的6个指标进行分析,运用隶... 为了综合评价33份甜菜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品种,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进行水培,甜菜苗移入培养槽后,每天向营养液中加入NaCl,使营养液终浓度增加80 mmol/L,达到胁迫浓度(300 mmol/L)。通过对试验材料的6个指标进行分析,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不同甜菜种质资源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供试的33个甜菜种质资源耐盐性分为3类:第一大类是盐胁迫幼苗生物量较高材料,包括9号、17号、4号、11号、10号和8号种质资源;第二大类是盐胁迫幼苗生物量较低材料,包含32号、19号、20号、30号、29号和31号种质资源;第三大类属于中间型材料,包括剩下的21个种质资源。为进一步筛选耐盐性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种质资源 隶属函数法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甜菜品种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碱性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春燕 苏文斌 +7 位作者 郭晓霞 李智 菅彩媛 田露 樊福义 任霄云 宫前恒 张强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揭示不同甜菜品种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筛选耐盐碱型品种。【方法】以生产中15个主推甜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模拟自然土壤条件下,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土壤)对甜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揭示不同甜菜品种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筛选耐盐碱型品种。【方法】以生产中15个主推甜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模拟自然土壤条件下,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土壤)对甜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15个甜菜品种出苗率及幼苗鲜重和干重不同程度降低,出苗率降低幅度较小的前5位品种是MA3001、MA2070、KWS1176、KWS9149和MA079,鲜重降低幅度较小的前5位品种是MA3001、KWS1176、KWS2323、内2499和BETA379,干重降低幅度较小的前5位品种是KWS1176、BETA5043、MA3001、MA079和BETA379,MA3001和KWS1176的降低幅度均较小,是耐盐碱型品种;15个甜菜品种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不同程度升高,且耐盐碱型甜菜幼苗的升高幅度较小;15个甜菜品种SOD活性不同品种表现不同,POD活性不同品种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变化,且重度盐碱土壤耐盐碱型甜菜品种SOD活性和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小。【结论】MA3001和KWS1176为耐盐碱型甜菜品种,可通过加强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叶片质膜透性,进而提高甜菜幼苗耐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盐碱土壤 生理响应 耐盐碱型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NT39106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增娟 白晨 +8 位作者 张辉 鄂圆圆 张自强 李晓东 赵尚敏 王良 郑文哲 张必周 张惠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8期223-227,共5页
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NT39106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的糖用型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甜菜品种登记命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66518 kg/hm... 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NT39106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的糖用型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甜菜品种登记命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66518 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增产18.14%;平均含糖率15.80%,比对照提高0.30个百分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73579 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增产23.54%;平均含糖率16.99%,比对照提高0.53个百分点。品种审定登记后,以NT39106品种为核心,配套纸筒育苗、机械移栽、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绿色防控、机械收获等高效生产技术,相继在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展了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胚雄性不育 杂交种 NT39106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