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情势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韩俊丽 宋存义 +2 位作者 杜君兰 许秀清 韩秀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水安全情势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以提高人民水安全意识为基础,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水费征收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备用水源地、加快黄河梯级开发步伐等,提高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水安全情势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以提高人民水安全意识为基础,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水费征收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备用水源地、加快黄河梯级开发步伐等,提高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安全 内蒙古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的沙地区域影像融合方法与评价——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北部典型沙地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朝鲁门 宁小莉 +2 位作者 包玉海 海全胜 张雪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目的]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北部典型沙地为例,以国产高分卫星(GF-2)影像为数据源,找出沙地区域的最佳影像融合方法,以期为沙地区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HSV(Hue,Saturation,Value)、Brovey,Gram-Schmidt,PC(princi... [目的]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北部典型沙地为例,以国产高分卫星(GF-2)影像为数据源,找出沙地区域的最佳影像融合方法,以期为沙地区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HSV(Hue,Saturation,Value)、Brovey,Gram-Schmidt,PC(principal components)融合等4种融合方法对GF-2影像的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选取平均梯度、联合熵、相对偏差和标准差等4种统计方法,对影像融合进行效果评价及分析。[结果]4种融合方法均提高了比原多光谱影像的4倍空间信息辨别度,同时较好地保存了影像的原多光谱信息,并增强了图像信息的分辨能力。其中,Brovey融合方法的相对偏差最小,PC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最不明显,而HSV融合方法的联合熵和平均梯度最大,并且其对影像融合效果最佳。[结论]HSV融合是沙地区域影像融合的最佳方法。HSV融合能对沙地区域的目视解译等工作提供清晰的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影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 沙地 融合 HSV(色彩、纯度、明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秀凤 卢新卫 +1 位作者 庞龙 宁小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1-569,共9页
采集包头市街道灰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样品中Co、Cr、Cu、Mn、Ni、Pb、Zn和V的含量,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街道灰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包头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 采集包头市街道灰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样品中Co、Cr、Cu、Mn、Ni、Pb、Zn和V的含量,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街道灰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包头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包头市街道灰尘中除Ni外,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区域土壤背景值。街道灰尘中Co、Cr、Pb的含量是区域土壤背景值的4.0~10.7、1.8~5.8和1.5~8.7倍。灰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差异较大,Co和Cr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工业企业附近;Cu、Zn和Pb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商业中心和家居建材城附近。灰尘中各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依次为Co>Cr>Pb>Zn>Cu>V>Mn>Ni。Co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而其他重金属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灰尘中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灰尘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公园及广场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韩秀凤 卢新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06-2614,共9页
本文以包头市具有代表性的26个公园和广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灰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样品中Ba、Co、Cr、Cu、Mn、Ni、Pb、Zn和V的含量,采用修正的BCR提取法分析灰尘中各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评... 本文以包头市具有代表性的26个公园和广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灰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样品中Ba、Co、Cr、Cu、Mn、Ni、Pb、Zn和V的含量,采用修正的BCR提取法分析灰尘中各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包头市公园和广场灰尘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研究结果显示,除了Mn、Ni和Zn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区域土壤背景值,尤其是Co、Cr和Pb,其平均含量为区域土壤背景值的2倍以上,富集明显.灰尘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差异较大,其整体迁移能力由高到低为Co>Zn>Cu>Mn>Pb>Ba>Ni>V>Cr,其中Co和Zn易迁移,危害较大.灰尘中各重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o>Cr>Pb>Cu>Ba>V>Ni>Mn>Zn.包头市公园和广场灰尘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包钢公园和包头乐园属于中度污染,而其他公园和广场属于偏中度污染.昆都仑区公园和广场灰尘重金属污染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污染评价 公园 广场 灰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引黄水价改革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俊丽 宋存义 +1 位作者 董晋芳 段文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前,包头市引黄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价构成不合理、定价过低,水价计价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计算方法,水费计收管理不规范等。经分析,认为包头市合理的水价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构成,应从水价构成、水... 目前,包头市引黄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价构成不合理、定价过低,水价计价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计算方法,水费计收管理不规范等。经分析,认为包头市合理的水价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构成,应从水价构成、水价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费计收、水价计算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包头市居民和工业水价可承受能力分析表明:可承受水价均高于现行水价,水价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价 水价改革 水价构成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变化原因比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健 魏程林 宁小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42-47,共6页
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距北京市最近的沙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当地及京津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2001年与2015年浑善达克沙地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特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研究该地区近年来生态状况... 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距北京市最近的沙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当地及京津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2001年与2015年浑善达克沙地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特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研究该地区近年来生态状况,分析气候变化趋势、生态系统组分构成、经济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荒漠化面积变化趋势,探讨引发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对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牲畜数量呈下降趋势,荒漠化程度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第一产业产出长期维持在同一水平上。近年来,虽然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好转,但仍不可忽视恶化地区,还应不断加强全民生态意识,继续推进禁牧、造林等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艳龙 陈帅 +2 位作者 贺晓慧 王多文 安万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为探究河西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以武威市为例,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威市古树名木的结构组成特征、生长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武威市共有古树名木797株,裸子植... 为探究河西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以武威市为例,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威市古树名木的结构组成特征、生长状况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武威市共有古树名木797株,裸子植物占比35.51%,被子植物占比64.49%,隶属于14科20属28种,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西洋梨、胡桃、圆柏、侧柏和槐为优势种,约占古树名木总量的82.69%。(2)树龄结构呈金字塔型,一、二、三级古树名木占比分别为6.65%、11.54%和81.81%,武威市古树名木后续资源丰富,但古树名木正常株仅占63.99%,生长状况欠佳。(3)古树名木呈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分布,区域上具有显著差异。分布主趋势方向为“东北—西南”,中部多、南北少,集中分布在凉州区城区及附近,历史名胜古迹及植物园等地分布较多,古浪县、民勤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分布较少。(4)数量和种类分布最多的地方主要位于海拔2000 m以下、坡度小于5°或25°~35°,坡向为北坡、东南坡、东坡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河西地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生长特征 空间分布 标准差椭圆 武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槭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星宇 申晶磊 +4 位作者 黄磊 姬凯琳 卢丽媛 付晓艳 高健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槭属(Acer L.)植物具有突出的生态效能、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及广阔的利用前景。概述了长江流域槭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特点与应用价值,指出了槭属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槭属植物的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槭属(Acer L.) 长江流域 资源分布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种植及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星玉 郭子玥 +3 位作者 石慧东 余婷 高亮 解云虎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油莎豆,是油莎草的别称,又称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是一种抗逆、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作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保加利亚和朝鲜先后引入油莎豆,开始在北京等地试种。其中,从保加利亚引... 油莎豆,是油莎草的别称,又称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是一种抗逆、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作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保加利亚和朝鲜先后引入油莎豆,开始在北京等地试种。其中,从保加利亚引进的圆粒豆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新疆和内蒙古种植,每亩产量高达400~500千克,含油量约为25%。2010年之前,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不足1万亩,2018年形成规模种植,增加至1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每亩产量 开发利用价值 含油量 规模种植 油莎草 莎草科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达茂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擎 宁小莉 +1 位作者 海全胜 乌云塔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62-4265,共4页
以达茂旗1990、2000、2008年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经合成、增强、几何纠正、镶嵌,并结合野外考察进行人机交换判读获取土地荒漠化数据,建立数据库。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变化不明显,1990、2000、2008年土地荒漠... 以达茂旗1990、2000、2008年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经合成、增强、几何纠正、镶嵌,并结合野外考察进行人机交换判读获取土地荒漠化数据,建立数据库。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变化不明显,1990、2000、2008年土地荒漠化总面积分别为155.37万、155.50万、155.40万hm2;但荒漠化总的趋势仍为加强。在3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占主导,面积最大,占荒漠化总面积的92.66%,恶化程度最强。气候干旱、风大、沙土广布等自然因素是土地荒漠化的潜在条件,人类经济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荒漠化致使土地生产力下降明显,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为了控制土地荒漠化,提出了退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与GIS 荒漠化 达茂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的形成机制·危害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海军 宋存义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通过确定酸雨的涵义,在分析工业化时期酸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介绍不同地区酸雨的控制目标。指出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危害,提出不断完善环境法规建设,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加快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研究,... 通过确定酸雨的涵义,在分析工业化时期酸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介绍不同地区酸雨的控制目标。指出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危害,提出不断完善环境法规建设,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加快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研究,加速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等治理酸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形成机制 危害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土壤与优势植物碳氮含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新影 张卫青 +3 位作者 李金霞 赵利萌 乌兰图雅 万志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55-2263,共9页
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阿巴嘎旗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了禁牧(UG)、轻牧(LG)、中牧(MG)、重牧(HG)下土壤及优势植物克氏针茅、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糙隐子... 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阿巴嘎旗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了禁牧(UG)、轻牧(LG)、中牧(MG)、重牧(HG)下土壤及优势植物克氏针茅、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比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轻牧草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放牧草场(P<0.05),而各放牧强度对土壤碳氮比均无显著影响;与禁牧相比,放牧降低了克氏针茅和羊草有机碳含量,却增加了它们的全氮含量;糙隐子草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与植物的碳氮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从提高土壤与植物碳氮含量方面考虑,轻度放牧是克氏针茅草原适宜的放牧强度,禁牧并非合理的利用方式,但应避免重度放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放牧 碳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编程技术的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宏宇 海全胜 宁小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沙漠化遥感监测是监控和观测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程度的重要手段。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系统能够为沙漠化监测地区数据的高效处理与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混合编程技术,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总体设计、功能设计与数... 沙漠化遥感监测是监控和观测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程度的重要手段。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系统能够为沙漠化监测地区数据的高效处理与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混合编程技术,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总体设计、功能设计与数据库设计,实现了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遥感监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沙漠化地区遥感监测的数据处理极具适用性,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编程 浑善达克沙地 沙漠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评估槭属鸡爪槭组物种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健 赵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3-167,265,共6页
槭属是北温带重要的树木属之一,而集中分布于东亚的鸡爪槭组是该地区槭属植物中的代表。基于1152个现代鸡爪槭组植物样本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预测鸡爪槭组植物在末次盛冰期、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受试者工... 槭属是北温带重要的树木属之一,而集中分布于东亚的鸡爪槭组是该地区槭属植物中的代表。基于1152个现代鸡爪槭组植物样本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预测鸡爪槭组植物在末次盛冰期、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0.986,表明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现今鸡爪槭组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华东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岛等地区;末次冰期之后,鸡爪槭组植物向北扩张至现今的山东半岛、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全境等相对较高纬度地区;未来鸡爪槭组植物的分布区范围,可能会出现“两端”收缩的趋势。探讨鸡爪槭组植物对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掌握该组植物分布区的变化,对于了解东亚温带乔木树种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槭组 最大熵模型 潜在分布区 生态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下的浑善达克沙地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美萍 宁小莉 +1 位作者 张雪峰 乌云塔娜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277-283,共7页
利用1982年、1992年、2002年、2011年、2017年的Landsat TM和Landsat OLI遥感影像与1986-2016年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以及1956-2017年研究区气象资料,通过实地考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及演化机制进行初步研... 利用1982年、1992年、2002年、2011年、2017年的Landsat TM和Landsat OLI遥感影像与1986-2016年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以及1956-2017年研究区气象资料,通过实地考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及演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5年来,浑善达克沙地经历了较为强烈的沙漠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浑善达克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沙漠化土地面积由3.69万km^2增长到3.83万km^2,特别是极重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增长了1倍多和减少了48.6%。之后,沙漠化趋势出现大幅逆转,2017年沙漠化土地面积降至3.6万km^2。这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加速过程彼此叠加并相互反馈的结果,各地的土地荒漠化发展程度也存在一定地域差异,整体为西部严重于东部,与沙区暖干化趋势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漠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 被引量:29
16
作者 宋洁 温璐 +4 位作者 王凤歌 李宽 吴程 张宏伟 张雪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01-2211,共11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区,基于1990—2018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以"当量因子法"为基础,运用网格分析、热点分析、权衡协同分析等方法,探究乌兰布和沙漠近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区,基于1990—2018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以"当量因子法"为基础,运用网格分析、热点分析、权衡协同分析等方法,探究乌兰布和沙漠近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以2000年为拐点先下降后逐期上升,由1990年17.03亿元上升至2018年25.94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贡献量最大,4期平均占71.34%,供给服务增幅最大,近30年间增加85.04%;(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东部和东北部高、中部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90—2010年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但2018年高值区有所扩展;(3)1990—2018年间生态系统服务冷点区面积占比由2.85%增至4.23%,热点区面积占比由0.22%增至10.45%,热点区分布在黄河沿岸及部分生态恢复区,但东南部冷点区逐渐增大,生态治理时应着重关注;(4)199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间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关系存在于初期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服务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网格分析 热点分析 权衡协同关系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智超 温璐 +2 位作者 张雪峰 宋洁 王立新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5期90-97,共8页
生态安全关系到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基于生态足迹法核算阿拉善地区1990—201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区域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评价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 生态安全关系到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基于生态足迹法核算阿拉善地区1990—201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区域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评价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阿拉善地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均显著上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提高4倍和8.5倍;虽然研究区在研究期间生态承载力增速远高于生态足迹,但总体上区域生态足迹仍大于生态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近30年阿拉善地区生态压力呈下降趋势,生态压力指数由1.57下降到0.81,下降了48.40%;研究期内阿拉善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显著下降,由0.72下降到0.02,下降95%,表明研究期间该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影响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驱动生态安全。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核算角度分析,阿拉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非可持续状态,而区域生态承载力以及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已有大幅提升,可更新资源的生态承载力仍低于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安全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艳龙 刘赟 +3 位作者 贺晓慧 王志泰 韩登俊 刘海涛 《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34-38,59,共6页
兰新(张)三四线甘肃牵引站33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对于甘肃省河西经济走廊的重要客运通道贯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因为工程的开工建设和后期的运行阶段受到影响。根据工程性质及影响对象的特点,... 兰新(张)三四线甘肃牵引站33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对于甘肃省河西经济走廊的重要客运通道贯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因为工程的开工建设和后期的运行阶段受到影响。根据工程性质及影响对象的特点,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内业数据分析处理,建设工程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为51.67<60,属中低度影响,不会威胁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体的生态价值功能和自然资源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工程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三板”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提升研究——以“北京”一课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健 钟玉婷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3-16,64,共5页
时代的发展要求客观科学地分析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劣利弊。有效地将地理“三板”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可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提供新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八年级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 时代的发展要求客观科学地分析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劣利弊。有效地将地理“三板”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可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提供新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八年级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教学手段的整合过程中,建议采用因课制宜(体现直观性)、因师制宜(体现科学性)、因生制宜(体现主体性)、教师讲绘同步并灵活转换、学生自备“绘图”技能等手段。总之,“三板”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各有优缺点,两种教学手段的整合能够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三板”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草地风蚀坑形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子玥 姜洪涛 +2 位作者 海春兴 李占宏 解云虎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1期1-5,10,共6页
【目的】风蚀坑不仅会造成植被退化,扩大沙化草地面积,而且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对土地资源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方法】课题组综述了目前针对海岸风蚀坑和沙质草地风蚀坑的形态特征、发... 【目的】风蚀坑不仅会造成植被退化,扩大沙化草地面积,而且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对土地资源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方法】课题组综述了目前针对海岸风蚀坑和沙质草地风蚀坑的形态特征、发育演化、蚀积过程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总结了沙质草原风蚀坑形态-动力过程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综合分析了风蚀坑形态-动力过程的研究方法。【结果】现有关于风蚀坑类型的划分方法无法普遍适用,风况和风蚀坑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且现有研究手段对风蚀坑形态辨识的精度较低。【结论】在今后关于风蚀坑形态-动力过程的研究中,应更注重风蚀坑形态分类的适用性、风况变化与风蚀坑演变的规律性和气候现象对风蚀坑发育影响的不确定性的研究,以期弥补风蚀坑形态-动力过程研究领域的空缺,同时为风蚀坑治理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草地 风蚀坑 发育过程 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