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农牧交错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以内蒙古岱海流域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书航 白妙馨 +4 位作者 陈俊伊 赵丽 张博 郭云艳 姜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15-519,共5页
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岱海流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针对岱海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境状况,围绕着水量减小和生态退化两大... 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岱海流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针对岱海流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境状况,围绕着水量减小和生态退化两大核心问题,梳理了其水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优先问题清单;以保障岱海流域生态安全为核心目标,按照优化生态空间管控与分区分类精准修复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一湖三区”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和“两增、两减、三平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体系,以期增强岱海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修复 工程体系 农牧交错带 岱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能耗强度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荀彦平 张晴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利用内蒙古及12个盟市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分别计算了各地的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耗强度 污染物排放强度 区域特征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_(2)@NCNT阴极电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诺氟沙星效能的研究
3
作者 张传雨 庞瑞 +4 位作者 张翼飞 钟宇翔 段平洲 胡翔 郑利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1271,共11页
基于过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在降解新污染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利用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的基础上,将二硫化亚铁包裹在其表面,制备成二硫化亚铁修饰的氮掺杂碳纳米管(FeS_(2)@NCNT),并以诺氟沙星(NOR)为目标污染物,对材料进行表征... 基于过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在降解新污染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利用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的基础上,将二硫化亚铁包裹在其表面,制备成二硫化亚铁修饰的氮掺杂碳纳米管(FeS_(2)@NCNT),并以诺氟沙星(NOR)为目标污染物,对材料进行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检测,开展了FeS_(2)@NCNT电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NOR的机理和性能研究,并进行自由基淬灭实验,探讨共存阴离子对体系性能的影响以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1)FeS_(2)@NCNT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低阻抗特性,表现出良好的电荷存储能力和电子转移能力;2)在FeS_(2)@NCNT/PMS体系中,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15 mA/cm^(2)、pH=6.0和PMS浓度3 mmol/L,此条件下60 min内NOR去除率达到93.0%;3)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单线态氧(^(1)O_(2))是降解NOR的主要活性物种,超氧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也有一定贡献;4)Cl-和SO_(4)^(2-)对参与电子转移过程或作为电子供体对体系有促进作用,而H_(2)PO_(3)^(-)、HCO_(3)^(-)、NO_(3)^(-)和腐殖酸(HA)天然离子对体系降解NOR起到抑制作用,且FeS_(2)@NCNT在多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展示了该复合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活化 二硫化亚铁 自由基 诺氟沙星 氮掺杂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域材料在水处理高级氧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利 庞瑞 +3 位作者 张翼飞 郑利霞 段平洲 宋永会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2,共8页
高级氧化过程(AOPs)因其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而被视为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技术。近年来,限域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提高AOPs效率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这些材料通过不同的限制效应不仅能够增加反应物与活性物种的接触... 高级氧化过程(AOPs)因其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而被视为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技术。近年来,限域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提高AOPs效率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这些材料通过不同的限制效应不仅能够增加反应物与活性物种的接触概率,还能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基于限域材料在氧化过程中可以加快质子和电荷的转移及其改变分子结构并创建新的活性位点的探讨,综述了限域效应及其在促进各类AOPs中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域材料 空间限制反应 高级氧化过程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蓄积、风险及传输
5
作者 秦宇 龚雄虎 +7 位作者 郑利霞 张翼飞 刘媛 焦立新 段平洲 张路 苏淑珍 赵中华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9-1813,共15页
为探究我国东北寒温带高纬度湖泊多环芳烃(PAHs)沉积特征及其环境行为,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与鹿鸣湖)研究对象,通过沉积柱样品分析揭示优控PAHs的沉积历史,评估其生态风险、溯源特征及传输规... 为探究我国东北寒温带高纬度湖泊多环芳烃(PAHs)沉积特征及其环境行为,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与鹿鸣湖)研究对象,通过沉积柱样品分析揭示优控PAHs的沉积历史,评估其生态风险、溯源特征及传输规律。结果表明:①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鹿鸣湖沉积柱中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6.86~313.86、28.82~324.19、41.33~215.32 ng/g(以干质量计),表层沉积物浓度较底层升高5.2~11.3倍,呈现显著人为活动累积效应。②各典型火山湖沉积柱中PAHs以3环、4环化合物为主,潜在生态风险随沉积深度递减而累积增加,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达到高风险阈值。③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与特征比值法的溯源解析表明,沉积柱PAHs蓄积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等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为74.1%~87.3%。④基于气流后向轨迹模型聚类分析,大兴安岭西南山麓PAHs的输送轨迹路径较短,以本地源输送轨迹为主。研究显示,高纬度火山湖独特的地形屏障效应使其成为PAHs区域性汇,需开展PAHs环境行为区域尺度模拟,为寒温带生态屏障区有机污染物管控提供科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湖 多环芳烃(PAHs) 历史蓄积 来源解析 气流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地下水位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及植被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平顺 臧旭超 +6 位作者 燕亚平 韩学敏 李璐 厚富来 杨学东 季亚新 董少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2-812,共11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往往会导致含水层疏干、湖泊萎缩消失、植被衰退、地表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煤矿开采排水是引起地下水-土壤-植被系统发生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以泊江海子流域为例,在水文地质及生态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使... 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往往会导致含水层疏干、湖泊萎缩消失、植被衰退、地表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煤矿开采排水是引起地下水-土壤-植被系统发生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以泊江海子流域为例,在水文地质及生态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开采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位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及地表植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以及土壤速效钾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采矿活动导致土壤性质发生了改变,使其留存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大幅度减弱,在采矿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含水率、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等含量相较于矿区周边明显降低。在地下水位埋深<0.5m的湖滨带存在严重的土壤盐渍化,此处植被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因此仅分布有少数几种喜水耐盐碱的植物;当地下水埋深在0.5—7m时,地表植被生长受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双重影响,因此这些地区主要生长的是半依赖地下水型植物。当地下水埋深>7m时,地下水难以借助毛细作用力上升至植被根系,植被群落获取水分的主要条件为大气降水,这些地区主要生长着耐旱型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土壤-植被系统 生态演化 煤矿区 泊江海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生物炭对氟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文焕 徐岩 +3 位作者 邓子威 周鑫 白妙馨 李卫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2-600,共9页
以聚吡咯(PPy)改性芦苇-底泥生物炭(LB)制备了一种特异性吸附阴离子的吸附剂材料(LB/PPy)并实现水体中氟离子的高效去除.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孔径分析仪(BET)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LB/PPy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 以聚吡咯(PPy)改性芦苇-底泥生物炭(LB)制备了一种特异性吸附阴离子的吸附剂材料(LB/PPy)并实现水体中氟离子的高效去除.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孔径分析仪(BET)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LB/PPy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批量吸附实验探究LB/PPy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关键影响因素,最终揭示了该材料对氟离子的特异性吸附机理.PPy增加了LB材料的比表面积及表面官能团丰度,赋予其较高的吸附容量及特异性吸附阴离子性能.LB/PPy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但主要以化学键合为主;40℃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为45.34mg/g,温度增加,吸附容量提升.该材料去除氟离子的最适pH值范围为8~10,具有高效的吸附效果,在多离子混合存在下仍能够保证对氟离子良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聚吡咯改性 氟离子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判别依据及副产物鉴别要点分析
8
作者 赵彤 王菲 +4 位作者 杨子良 钟宇翔 刘婷婷 周奇 黄泽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5-1952,共8页
副产物和固体废物加工产物的属性认定是固体废物鉴别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开展了国内外有关副产物、副产品(统称副产物质)及产品定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副产物质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非有意获得;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需进一步加工才可以... 副产物和固体废物加工产物的属性认定是固体废物鉴别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开展了国内外有关副产物、副产品(统称副产物质)及产品定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副产物质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非有意获得;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需进一步加工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产生量不受市场需求控制。总结我国现行法规中有关副产物鉴别的依据及问题后提出以下主要观点:鉴别为非固体废物的副产物为副产品,副产品应规定其明确用途且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综上研究提出GB 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中有关副产品鉴别的修订建议,以期为生产企业及管理部门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产物 副产品 固体废物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重构土石体土壤夹层对水分入渗的影响
9
作者 吴少阳 张艳 +4 位作者 吴川 侯健 张喆 许小烨 邰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6-1663,共8页
为了探究矿区废弃地中重构土石体增添土壤夹层对土体水分入渗的影响,改善其土壤水分条件,恢复当地生态资源环境,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试验,在重构土石体中加入土层,通过改变土层厚度和位置,设纯土以及20%、40%、60%砾石与风干土混合... 为了探究矿区废弃地中重构土石体增添土壤夹层对土体水分入渗的影响,改善其土壤水分条件,恢复当地生态资源环境,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试验,在重构土石体中加入土层,通过改变土层厚度和位置,设纯土以及20%、40%、60%砾石与风干土混合物为对照组(CK_(1)~CK_(4)),并利用正交法设计9组不同处理的试验组(T_(1)~T_(9)),研究不同土层位置和厚度对重构土石体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1)砾石的存在影响土壤水分的入渗,CK_(1)~CK_(4)的平均入渗速率分别为0.44、0.14、0.11、0.10 mm·min^(-1),表明当砾石含量高时,对水分入渗起阻碍作用;(2)土壤夹层的存在能够减少水分入渗时间、增大入渗量,砾石含量为20%时,CK_(2)的入渗时间是T_(1)、T_(2)、T_(3)的1~2倍;当砾石含量为60%时,T_(7)的入渗时间大约是T_(9)的3倍、T_(8)的2倍,表明土壤夹层越厚,对水分入渗的促进作用越强;(3)土壤夹层的位置位于中层时,对水分入渗促进效果较明显,上、中、下层的平均入渗时间分别为130、117、160 min;(4)Kostiakov入渗方程与Philip模型都适用于此类土壤夹层的模拟,其中Kostiakov入渗方程表现出更优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重构土石体加入土壤夹层后的水分入渗特征,可为矿区生态恢复和蓄水保土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土壤夹层 累计入渗量 湿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乐 张惊宇 王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内蒙古某焦化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含有高浓度非甲烷总烃、苯、苯并[a]芘、含氯、氟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含有大量硫化氢、氨等无机化合物,其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组成复杂,目前诸多VOCs处理技术仍有大量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空... 内蒙古某焦化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含有高浓度非甲烷总烃、苯、苯并[a]芘、含氯、氟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含有大量硫化氢、氨等无机化合物,其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组成复杂,目前诸多VOCs处理技术仍有大量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空间。通过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该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中非甲烷总烃、苯、苯并[a]芘、氨含量外排浓度较高等难题。通过对机械刮渣槽排气筒处放散口开展循环逐级制冷回收VOCs中化学组分,实现非甲烷总烃外排浓度小于10mg/m^3,根据监测结果显示VOCs减排效率达到99%以上。整个处理过程中冷凝设备处于密闭运行状态,不需添加化学药剂,没有新的污染物产生,使VOCs治理做到环保零排放,为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提供了工程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 挥发性有机物 逐级制冷 循环净化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呼和浩特段典型饮用水源地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和优控清单筛选
11
作者 龚雄虎 张乐 +7 位作者 张翼飞 郑利霞 段平洲 张玉熙 焦立新 张路 魏健 赵中华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第9期2062-2077,共16页
为探究饮用水源地新污染物赋存状况,建立水环境优先控制清单,支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干旱半干旱区建立饮用水源新污染物风险防控体系,本研究选择黄河呼和浩特段蒲滩拐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范围内水体典型新污染物赋存特征研究,... 为探究饮用水源地新污染物赋存状况,建立水环境优先控制清单,支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干旱半干旱区建立饮用水源新污染物风险防控体系,本研究选择黄河呼和浩特段蒲滩拐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范围内水体典型新污染物赋存特征研究,评价生态和健康风险,建立水源地新污染物优控清单。结果表明:①蒲滩拐水源地水体中普遍存在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抗生素等108种新污染物,其中PAEs检出浓度最高(0.20~14.28μg/L),其次为抗生素(127.90~853.10 ng/L)和PAHs(12.02~218.47 ng/L),OCPs(4.78~46.13 ng/L)和PCBs(51.03~77.70 ng/L)污染负荷略低。②不同污染物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整体表现为支流大黑河及其入黄口负荷最高,其次为近水源地取水口区域。③风险评价显示,大黑河及其入黄口区域生态风险较高,上游头道拐至入黄口干流水体以PAEs为主要的风险因子,下游近蒲滩拐水源取水口区域则以PAHs和抗生素为主要的风险因子;流域人群经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暴露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较低。④运用多参数综合评分法建立了27种污染物在内的水源地新污染物优控清单,以OCPs、PCBs优先级别较高,其次为PAEs和PAHs,抗生素优先级较低。研究显示,干旱半干旱区饮用水源地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复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显著,需建立多要素同步监测体系并制定流域风险管控方案,以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新污染物 风险评价 优控清单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