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阿拉坦存布尔 曹乌吉斯古楞 +3 位作者 包金花 查苏娜 胡红霞 王秀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54-2762,共9页
【目的】分析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探究手参人工栽培、生态种植等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目的】分析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探究手参人工栽培、生态种植等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乌株穆沁旗和翁牛特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手参根际土壤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但少氮低磷,且不同分布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从3个分布区土壤样品中共获得5125个OTUs,隶属于11门、31纲、65目、161科、158属。在门水平,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毛舌菌属(Trichoglossum)、湿伞属(Hygrocybe)、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阿鲁科尔沁旗(A1)>东乌珠穆沁旗(D3)>翁牛特旗(W2);Bet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的根际土壤真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全钾、全磷、全氮和水分含量可能是影响内蒙古地区的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湿伞属(Hygrocybe)和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具有致病特性的肉座菌属(Hypocre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明确了内蒙古地区分布的手参生长的土壤条件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在3个分布区中,阿鲁科尔沁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土壤理化性质对手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大,其他影响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根际土壤真菌 Alpha多样性 Beta多样性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瑞香狼毒治疗RA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伊力格其 白小红 +3 位作者 白梅荣 包文双 胡和珠拉 拉喜那木吉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探讨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利用TCMSP、PubMed及TCMID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瑞香狼毒主要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获得瑞香狼毒治疗... 为探讨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利用TCMSP、PubMed及TCMID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瑞香狼毒主要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获得瑞香狼毒治疗疾病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及PharmGKB数据库获取RA主要作用靶点,通过对化学成分靶点与疾病基因进行交集整合,筛选瑞香狼毒治疗RA的潜在治疗靶点.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潜在治疗靶点用DAVID软件分析预测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并通过动物实验对主要生物学过程进行验证.采用ELISA检测瑞香狼毒对RA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该研究共筛选出瑞香狼毒60个活性成分,5017个与RA潜在治疗靶点及380个交集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表达以发挥抗RA作用.该研究揭示了网络药理学预测并指导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证实瑞香狼毒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以发挥抗RA作用,为瑞香狼毒治疗RA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瑞香狼毒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致大鼠体内毒性的研究——“装袋”算法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曦烨 宝乐尔 +2 位作者 姜明洋 李丹 白梅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22,共19页
目的中药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SN)在临床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由于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对马钱子毒性所引起的大鼠内源性代谢变化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失调的潜在影响知之甚少,因此,马钱子的... 目的中药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SN)在临床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由于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对马钱子毒性所引起的大鼠内源性代谢变化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失调的潜在影响知之甚少,因此,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对其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相结合来探索马钱子的致毒机制。方法通过急性、蓄积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确定马钱子的中毒剂量、毒性强度和毒性靶器官。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大鼠灌胃马钱子后的血清、肝脏和肾脏样本。利用基于装袋算法的决策树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模型对组学数据进行分类。从大鼠粪便中提取样本后,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装袋算法提高了样本分类的准确率。共鉴定出12个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代谢失调可能是马钱子致体内毒性的原因。拟杆菌、粪厌氧棒菌、颤螺菌、双茎体菌等与肾肝功能的生理指标密切相关,这表明马钱子引起的肝肾损害可能与这些肠道细菌的代谢紊乱有关。结论本文揭示了马钱子的体内致毒机制,为马钱子临床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致毒机制 代谢组学 肠道菌群 装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格达-4味汤片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香 丁瑞雪 +5 位作者 拉喜那木吉拉 美丽 哈日呼 张尧 饶小勇 罗晓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0-2636,共7页
目的 研究地格达-4味汤片薄膜包衣工艺。方法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及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影响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影响薄膜包衣目标的关键质量属性为评价指标,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中心点复合设计优化关键工艺参数... 目的 研究地格达-4味汤片薄膜包衣工艺。方法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及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影响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影响薄膜包衣目标的关键质量属性为评价指标,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中心点复合设计优化关键工艺参数,建立控制空间。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薄膜包衣膜厚度的校正模型。结果 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包衣液体积流量2~3.5 mL/min,包衣增重3%~5%,主机转速25 r/min,喷雾压力0.15 MPa,乙醇体积分数10%。薄膜包衣后片剂色泽均匀,片面光滑细腻,吸湿性显著降低。校正模型R^(2)为0.984 9,RMSEC为1.705 5,RMSECV为1.721 8;验证模型R^(2)为0.985 0,RMSEP为1.651 0,可用于包衣终点的判断。结论 本实验通过分析薄膜包衣工艺过程中关键质量属性与关键工艺参数组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设计空间和在线检测技术,可改善地格达-4味汤片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格达-4味汤片 薄膜包衣工艺 质量源于设计(QbD) 近红外光谱技术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点复合设计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Q-TOF-MS/MS法鉴定地格达-4味汤中化合物及入血成分 被引量:6
5
作者 田香 拉喜那木吉拉 +3 位作者 哈日呼 李军茂 欧阳辉 罗晓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0-707,共8页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鉴定地格达-4味汤中化合物和入血成分。方法该药物水煎液的分析采用Welc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鉴定地格达-4味汤中化合物和入血成分。方法该药物水煎液的分析采用Welc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结果鉴定出53个化合物,其中峰1为栀子苷,峰10为秦皮乙素,峰13为胡黄连苷Ⅱ,峰17为胡黄连苷Ⅰ;鉴定出38种入血成分,包括15种原型成分、23个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地格达-4味汤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格达-4味汤 化合物 入血成分 UH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参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阿拉坦存布尔 曹乌吉斯古楞 +3 位作者 包金花 宝音图 胡红霞 王秀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76-83,86,共9页
手参为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真菌对手参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应筛选获取有效促进手参幼苗生长的共生真菌,开展恢复生态资源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整理统计了涉及中国8个地区和其他4个国家的手参内生真菌... 手参为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真菌对手参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应筛选获取有效促进手参幼苗生长的共生真菌,开展恢复生态资源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整理统计了涉及中国8个地区和其他4个国家的手参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统计了手参内生真菌共隶属于79属,其中角担菌属、青霉菌属、曲霉属、背芽突霉属、木霉属和Zymoseptoria为手参内生真菌优势类群。从手参不同器官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属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块茎>地上茎、叶>果荚>原球茎>幼苗,花中未分离到;隶属产地排序依次为西藏>北京>甘肃>四川>吉林>河北、黑龙江。手参内生真菌在植物不同器官及不同产地间存在明显差异。手参根际土壤真菌隶属于43属,其中镰刀菌属、木霉属、耙齿菌属为优势类群。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产地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各产地手参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各不同。手参内生真菌对手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并具有明显抑菌活性。应全面了解手参内生真菌,进一步扩大手参分布范围,考虑手参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开展内生真菌分离鉴定技术的优化与提升以及生物功能的研究与评价等工作,为手参人工繁殖、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内生真菌 根际土壤真菌 多样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