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 10/Cu/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建华 王歌兰 +2 位作者 陈辰 周向榕 李培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262,共5页
为克服氮化碳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催化活性低的不足,将具有“电子海绵”特性的十聚钨酸盐和二价铜离子与富含N、O元素的氮化碳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W 10/Cu/g-C_(3)N_(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为克服氮化碳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催化活性低的不足,将具有“电子海绵”特性的十聚钨酸盐和二价铜离子与富含N、O元素的氮化碳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W 10/Cu/g-C_(3)N_(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种表征手段,对W 10/Cu/g-C_(3)N_(4)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在3-甲氧基苄醇氧化制备3-甲氧基苯甲醛的模型反应中,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以乙腈作为溶剂,光催化3-甲氧基苄醇的转化率为91%,3-甲氧基苯甲醛的选择性为92.3%。在优化条件下,该催化剂对7种不同底物进行了拓展实验,产率为64%~88%。此外,循环实验证明了催化剂较好的稳定性。可为制备具有光催化氧化功能的双金属离子复合材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聚钨酸盐 氮化碳 光催化 氧化 苄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歌兰 李培贺 +3 位作者 李青光 陈辰 杜超 刘景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3,共5页
过氧化氢(H_(2)O_(2))作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氧化剂,在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用蒽醌法合成H_(2)O_(2),但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和贵金属催化剂,存在能耗较高和副产物较多的不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具... 过氧化氢(H_(2)O_(2))作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氧化剂,在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用蒽醌法合成H_(2)O_(2),但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和贵金属催化剂,存在能耗较高和副产物较多的不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将其用于H_(2)O_(2)的合成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光催化产H_(2)O_(2)的反应机理,系统阐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合成H_(2)O_(2)领域的最新进展,为设计高效光催化合成H_(2)O_(2)的催化剂提供新思路,并对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过氧化氢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唑基D-A-D型蓝色荧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3
作者 李慧婷 杨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2-1739,共8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自发光、响应快、柔性可卷曲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然而高效的蓝光尤其深蓝光材料十分缺乏。咔唑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同时结构易修饰、易于形成稳定的无定型薄膜,常用于构建...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自发光、响应快、柔性可卷曲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然而高效的蓝光尤其深蓝光材料十分缺乏。咔唑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空穴传输能力,同时结构易修饰、易于形成稳定的无定型薄膜,常用于构建蓝色荧光材料。本文以三氟甲基苯为电子受体,并以咔唑、3,6-二叔丁基咔唑为电子给体,设计合成了D-A-D型分子:CzCF_(3)Ph和BuCzCF_(3)Ph。通过改变给体强度,研究电子给体给出电子的能力对材料光电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与光物理相关实验证明CzCF_(3)Ph、BuCzCF_(3)Ph属于传统的荧光材料,制备的OLED电致发光波长分别为442和436 nm;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2%和1.8%,对应的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2.0和1.2 cd A^(-1);最大亮度分别为114和128 lm W^(-1)。色坐标分别为(0.16,0.09)和(0.16,0.07),接近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规定的纯蓝光CIE(0.14,0.08)。本文为蓝光材料的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蓝色荧光 电致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农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与实践探索
4
作者 刘雨双 周磊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0期119-122,共4页
民族院校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阵地。分析化学是农学专业的公共基础核心课程,在农作物和生物分子、土壤检测、农药残留等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对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尝试... 民族院校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阵地。分析化学是农学专业的公共基础核心课程,在农作物和生物分子、土壤检测、农药残留等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对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尝试在课程建设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设计思政教学案例,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分析化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达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的,为民族地区培养具有知农、爱农、服务“三农”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农学专业 分析化学 课程思政 挖掘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酸银配位聚合物电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
5
作者 吴亚坤 毛晨 +2 位作者 李阳 高超颖 杨杨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膦酸银配位聚合物Ag_(10)(H_(3)L)_(2)(H_(2)O)_(2)(4,4'-bipy),将其作为催化剂负载在碳布上制成工作电极,利用XRD,FTIR,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膦酸银配位聚合物Ag_(10)(H_(3)L)_(2)(H_(2)O)_(2)(4,4'-bipy),将其作为催化剂负载在碳布上制成工作电极,利用XRD,FTIR,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电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结晶度、晶相纯度和热稳定性;在CO_(2)电化学还原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高达1014μF/cm^(2);在-1.0 V条件下,该催化剂能够维持较高的电催化CO_(2)还原稳定性,连续运行4 h时CO产物法拉第效率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膦酸银 电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及应用——仪器分析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
6
作者 江丹丹 贾琼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09,共5页
针对当前有机合成实验在性质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仪器分析实验方法相对独立、缺乏整合性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个本科生开放性实验。本实验将有机合成与仪器分析实验进行结合,构建了一个包含材料合成与表征、羟基多氯联苯的吸附性能及检测... 针对当前有机合成实验在性质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仪器分析实验方法相对独立、缺乏整合性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个本科生开放性实验。本实验将有机合成与仪器分析实验进行结合,构建了一个包含材料合成与表征、羟基多氯联苯的吸附性能及检测方法探究的本科生创新实验。首先,采用正硅酸四乙酯对Fe_(3)O_(4)进行处理,引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氨基改性的Fe_(3)O_(4)。随后,加入三甲酰氯和对苯二胺单体用于制备磁性共价有机骨架(MCOF)。本实验利用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MCOF的表面基团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最后,将MCOF应用于辽河水样中羟基多氯联苯的吸附,并结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羟基多氯联苯的分离和检测方法,而且能够对羟基多氯联苯在辽河水样品中的含量情况有所了解。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仪器分析实验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系统的实验流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基础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这一开放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 仪器分析 磁性共价有机骨架 羟基多氯联苯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小峰 苏力德 李娜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7,I0003,共13页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以其高度的选择性、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近年来在有机合成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化学合成法的有力替代技术.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是一种源自植物辣根的氧化酶,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以其高度的选择性、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近年来在有机合成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化学合成法的有力替代技术.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是一种源自植物辣根的氧化酶,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催化剂,它在烷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能催化有机物的氧传递反应,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为绿色合成工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催化剂选择.我们旨在对HRP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HRP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HRP在有机合成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催化 有机合成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化学成分、药理、毒性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策力木格 许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31-1441,1456,共12页
槟榔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被列为四大南药之首,槟榔果实又为咀嚼嗜好品,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又具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槟榔研究逐渐深入,槟榔中化学成分类型较多,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作用等进行归... 槟榔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被列为四大南药之首,槟榔果实又为咀嚼嗜好品,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又具毒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槟榔研究逐渐深入,槟榔中化学成分类型较多,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作用等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槟榔特有化学成分、可测成分、传统药性功效、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入血成分和等多个方面进行槟榔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筛选可作为槟榔质量标志物的首选成分及备选成分。为建立槟榔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硒化物用作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小茜 吴桐 +2 位作者 杨道通 贾铭勋 刘景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3-17,共5页
锂硫电池以地球中储量丰富的硫为正极,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电池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充放电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金属锂腐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应用。在过渡金属基材料中,过渡金属硒化物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锂硫电池以地球中储量丰富的硫为正极,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电池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充放电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金属锂腐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应用。在过渡金属基材料中,过渡金属硒化物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性、亲锂性和亲硫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有望成为新型锂硫电池的高效催化剂。但这些过渡金属硒化物与多硫化锂的作用有限,仍需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理,以期实现锂硫电池最优的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过渡金属硒化物 穿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红花治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曦烨 韩晓静 +2 位作者 姜明洋 白梅荣 许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7-906,I0006,共11页
临床上,红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chronic alcoholic liver injury,C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C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以8 mL/k... 临床上,红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chronic alcoholic liver injury,C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C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以8 mL/kg酒精连续灌胃28天,建立CALI模型;给药组大鼠分别以高(4.290 3 g/kg)、中(1.430 1 g/kg)、低(0.476 7 g/kg)剂量灌胃红花提取物。采用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与CALI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研究红花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调控机制。利用MATLAB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处理组学数据的分类问题。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实验发现,高剂量红花提取物减轻了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红花组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高剂量红花提取物具有肝保护作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5.8%,分类效果良好。通过火山图分析共鉴定出20种与CAL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红花可以对这些生物标志物产生回调效果。研究表明,红花可能通过对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汁酸、氨基酸、维生素E代谢的调控作用而对CALI产生治疗效果。本研究可为红花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致大鼠体内毒性的研究——“装袋”算法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曦烨 宝乐尔 +2 位作者 姜明洋 李丹 白梅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22,共19页
目的中药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SN)在临床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由于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对马钱子毒性所引起的大鼠内源性代谢变化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失调的潜在影响知之甚少,因此,马钱子的... 目的中药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SN)在临床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由于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对马钱子毒性所引起的大鼠内源性代谢变化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失调的潜在影响知之甚少,因此,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对其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相结合来探索马钱子的致毒机制。方法通过急性、蓄积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确定马钱子的中毒剂量、毒性强度和毒性靶器官。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大鼠灌胃马钱子后的血清、肝脏和肾脏样本。利用基于装袋算法的决策树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模型对组学数据进行分类。从大鼠粪便中提取样本后,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装袋算法提高了样本分类的准确率。共鉴定出12个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代谢失调可能是马钱子致体内毒性的原因。拟杆菌、粪厌氧棒菌、颤螺菌、双茎体菌等与肾肝功能的生理指标密切相关,这表明马钱子引起的肝肾损害可能与这些肠道细菌的代谢紊乱有关。结论本文揭示了马钱子的体内致毒机制,为马钱子临床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致毒机制 代谢组学 肠道菌群 装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红花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曦烨 阿都沁夫 +2 位作者 韩晓静 姜明洋 白梅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80,共8页
红花在临床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ury,A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A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 红花在临床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ury,A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A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灌胃8 mL/kg的酒精以建立AALI模型,给药组大鼠以4.29 g/kg/天的剂量灌胃红花提取物。利用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鉴定与AALI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研究红花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调控机制。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实验发现,灌胃后红花提取物减轻了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红花组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红花提取物具有肝保护作用。通过分析火山图,共鉴定出30种与AAL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这些生物标志物中,红花可以对21个标志物产生回调效果。研究发现,红花可能通过对脂肪酸、磷脂、胆汁酸、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的调控作用从而对AALI产生治疗效果。本文为红花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电解液多功能添加剂:作用机制及先进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铭勋 吴桐 +3 位作者 杨道通 秦小茜 刘景海 段莉梅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7,共12页
锂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存储转化装置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现如今储能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但电池充放电时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及长链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电解液是锂硫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存储转化装置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现如今储能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但电池充放电时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及长链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电解液是锂硫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放电过程中肩负着离子转移和电子传递的作用。近年来,锂硫电池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脱颖而出,在电解液中引入添加剂可实现催化多硫化锂转化反应、保护金属锂、调控界面等功能。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了利用电解液添加剂提升电池充放电反应动力学和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策略,着重介绍了无机共盐、有机含硫、有机含氟、有机含硒/碲添加剂,重点分析了上述添加剂对多硫化物调控的作用机制。在探究电池内部的反应机理方面,介绍了多种具有实时性和精准性的原位表征仪器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综合分析了锂硫电池电解液多功能添加剂的研究进展,针对多种类型添加剂的作用机制进行讨论;指出原位表征技术对揭示催化机理和设计功能添加剂的指导作用,并对锂硫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电解液添加剂 多硫化物 作用机制 原位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析及实验验证蒙药高尤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机制
14
作者 策力木格 胡德力根 许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8-978,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蒙药高尤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相关数据库获取高尤作用于急性肾损伤(AKI)的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AKI疾病的相关靶点,把靶点和成分相互构建,作用于网络,富集分析药物及疾病的...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蒙药高尤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相关数据库获取高尤作用于急性肾损伤(AKI)的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AKI疾病的相关靶点,把靶点和成分相互构建,作用于网络,富集分析药物及疾病的信号通路,并对网络中度值较高的药效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给予高尤干预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损伤分子-1(Kim-1)、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并HE染色观察肾组织切片验证蒙药高尤对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验证预测信号通路。结果: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得到关键靶点40个,并对关键靶点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预测出ALB、AKT1、VEGFA、IL-6、CASP3等为关键靶点,癌症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为关键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高尤主要的活性成分与相关作用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高尤具有很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Cr、BUN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急性肾损伤标志物Kim-1、Cys-C、NGAL均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高尤能明显改善急性肾损伤的病理学状态。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肾组织中AKT1、p-AKT1、CASP3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尤组大鼠肾组织中AKT1、p-AKT1、CASP3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尤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从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凋亡等多通路途径发挥保护肾损伤大鼠肾功能作用,干预PKA3/AKT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因子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高尤 急性肾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电子基团调控苯基吡啶类铱配合物的光物理和氧敏感性能
15
作者 于洪翠 于波 +1 位作者 宋亚娇 李佳伟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8,45,共7页
以1,10-邻菲罗啉为N^N辅助配体,2-苯基吡啶为C^N主配体,在2-苯基吡啶主配体中苯基的2,4位引入吸电子基团氟原子、在2-苯基吡啶主配体中苯基的2,4位引入氟同时3位引入吸电子的二苯基膦氧基团,合成出3个阳离子型苯基吡啶类铱配合物Ir1-Ir... 以1,10-邻菲罗啉为N^N辅助配体,2-苯基吡啶为C^N主配体,在2-苯基吡啶主配体中苯基的2,4位引入吸电子基团氟原子、在2-苯基吡啶主配体中苯基的2,4位引入氟同时3位引入吸电子的二苯基膦氧基团,合成出3个阳离子型苯基吡啶类铱配合物Ir1-Ir3并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循环伏安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配合物Ir1-Ir3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配合物Ir1-Ir3置于不同氧气浓度的乙腈溶液中测试了氧敏感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Ir1-Ir3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70、506和470 nm,量子产率分别为23%、35%和56%,起始氧化电位分别为1.20、1.51和1.87 V。与Ir1相比,吸电子的氟和二苯基膦氧基团的引入降低相应铱配合物Ir2和Ir3的HOMO能级更显著,从而表现为能隙增大,发射峰蓝移。配合物Ir1-Ir3的发射光谱可被氧气猝灭,而且Ir3猝灭效果最好,可作蓝绿光氧敏感探针,猝灭常数K_(sv)=0.14 Tor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Ⅲ)配合物 吸电子基团 光电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氧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锰-氧化铪双层结构阻变存储器交叉阵列的研究
16
作者 胡全丽 罗涵琼 苏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6-250,共5页
组建了具有5×5交叉阵列结构的Ag/MnO/HfO_(2)/Pt阻变存储器,研究了MnO和HfO_(2)双层结构的电阻转变特性。器件表现出高开关比、低操作电压和无电初始化等稳定的双极性电阻转变特性。电阻转变机制主要为欧姆传导和肖特基发射机制。... 组建了具有5×5交叉阵列结构的Ag/MnO/HfO_(2)/Pt阻变存储器,研究了MnO和HfO_(2)双层结构的电阻转变特性。器件表现出高开关比、低操作电压和无电初始化等稳定的双极性电阻转变特性。电阻转变机制主要为欧姆传导和肖特基发射机制。证明了具有5×5交叉阵列结构的Ag/MnO/HfO_(2)/Pt器件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阻变存储器候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 氧化铪 阻变存储器 交叉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乙二醇为软模板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玲 秀芝 +4 位作者 王帆 刘智慧 高博禧 白雪 张鹏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3-747,共5页
以硅铝溶胶前驱体,与聚乙二醇软模板剂混合,水热处理后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的理化性质.... 以硅铝溶胶前驱体,与聚乙二醇软模板剂混合,水热处理后制备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的理化性质.将所得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作为苯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利用苯酚的转化率测试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作为软模板产生介孔结构,且聚乙二醇加入量可影响硅铝分子筛的结晶度;当聚乙二醇的加入量不同时,苯酚的转化率受影响;当聚乙二醇用量为8 g时,苯酚转化率最高,可达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介孔硅铝分子筛 软模板法 苯酚叔丁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TiO_(2)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宁 格根海日 +1 位作者 代小 达胡白乙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7,共4页
用钛酸四丁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为前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g-C_(3)N_(4)/TiO_(2)复合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样品... 用钛酸四丁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为前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g-C_(3)N_(4)/TiO_(2)复合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C_(3)N_(4)纳米微粒均匀地负载在锐钛矿型的TiO_(2)纤维表面,光吸收带边扩展至460nm附近。考察了g-C_(3)N_(4)/TiO_(2)复合纤维在模拟太阳光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该复合材料是TiO_(2)纤维的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石墨相氮化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纤维 异质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N电催化还原O_(2)制H_(2)O_(2)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包永春 王寅 段莉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161,212,共6页
设计新型实用的电催化还原O_(2)制H_(2)O_(2)实验代替传统的电催化分解水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和本科实验教学的发展需求。实验制备了具有2eORR活性的新型硼碳氮(BCN)催化材料,同时设计了电极制备、电催化氧还原制H_(2)O_(2)、还原产... 设计新型实用的电催化还原O_(2)制H_(2)O_(2)实验代替传统的电催化分解水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和本科实验教学的发展需求。实验制备了具有2eORR活性的新型硼碳氮(BCN)催化材料,同时设计了电极制备、电催化氧还原制H_(2)O_(2)、还原产物定性及定量分析等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无机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技术、掌握H型电解池装置和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学会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计算H_(2)O_(2)浓度等相关知识。由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成的综合性教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和科研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为提升本科生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N材料制备 电催化 氧还原 过氧化氢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Weakley型稀土多酸复合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斌 王晓红 +5 位作者 刘哲林 董哲 王晓晖 段莉梅 许良 刘宗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65-1872,共8页
以光催化活性高的多酸阴离子CeW10O369-、不同结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构筑基元,通过水/氯仿两相静电包埋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表面活性剂@多酸复合物,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以甲基橙为光... 以光催化活性高的多酸阴离子CeW10O369-、不同结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构筑基元,通过水/氯仿两相静电包埋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表面活性剂@多酸复合物,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以甲基橙为光催化降解底物分子、表面活性剂@多酸复合物为催化剂,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用量、甲基橙浓度、有机染料对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稀土多酸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顺序为D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W10>TTAB(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W10>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W10>OTAB(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W10>DODA(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CeW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 有机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