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
1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2期48-48,共1页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根据林业厅机关党委《关于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以“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和意识”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院 党员干部 警示教育 内蒙古 党风廉政建设 教育活动 守法意识 反腐倡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季蒙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
《内蒙古林业》 2014年第6期47-47,共1页
2014年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区各级劳动模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议中,对荣获全国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全国和自治区工人先锋号... 2014年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区各级劳动模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议中,对荣获全国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全国和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自治区模范和谐劳动关系单位等进行了表彰。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季蒙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林业科学研究院 劳动模范 研究员 呼和浩特市 劳动关系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展出多种林业机械自主知识专利产品
3
《内蒙古林业》 2018年第4期47-47,共1页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2月17日至19日在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第二十二届内蒙古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内蒙古林产品博览会。在此博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展出了多种林业机械自主知识专利产品。其中,2项获得国家发明...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2月17日至19日在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第二十二届内蒙古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内蒙古林产品博览会。在此博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展出了多种林业机械自主知识专利产品。其中,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 专利产品 林业机械 知识 农业博览会 国际会展中心 国家发明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与蒙草集团开展合作交流集锦
4
作者 李慧玲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天,我们走向辉煌——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70周年
5
作者 梁海荣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0期48-4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重大主题宣传路径初探——以《内蒙古林业》期刊为例
6
作者 马秀梅 王珏 +5 位作者 张海东 李慧玲 王晔平 薛博 任倩楠 王思惟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5期45-46,F0003,共3页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自此,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草行业的重大主题宣传内容。截至2024年底,《内蒙...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自此,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草行业的重大主题宣传内容。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林业》编辑部围绕林草行业这一重大主题,组织开展了11期专题宣传报道,从林草行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农牧民等不同视角,广泛宣传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和研发的新技术、新装备,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防沙治沙的浓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林业 攻坚战 标志性战役 三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空间的功能评价及管制分区研究
7
作者 肖鹏 秦富仓 +3 位作者 杨振奇 郭建英 刘心宇 要振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1,共9页
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构建二维关联判断矩阵,进行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控意见。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大致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趋势,... 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构建二维关联判断矩阵,进行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控意见。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大致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趋势,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分区较为零散,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大致呈从东至西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水土流失敏感程度从东向西逐渐敏感分布,土地沙化敏感程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土地沙化情况较为严重。将自然生态空间分成3种类型区域,其中高重要高敏感区约占总面积的33.39%,中度重要敏感区约占总面积的47.70%,低重要低敏感区约占总面积的18.91%。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的生态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因此为缓解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可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的评价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分区,从而给予分区管制建议,为黄河流域内蒙古段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敏感性 管制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森林植被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8
作者 杨祥珍 王云霓 高润红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探究不同树种林下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差异,对大青山乔木林管理和植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白桦次生林3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的组成,计算林下植物的重要值和多样性指... 探究不同树种林下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差异,对大青山乔木林管理和植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白桦次生林3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的组成,计算林下植物的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3种典型森林植被的林下植物群落特征。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多样性水平显著差异,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白桦>辽东栎>油松,白桦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高于辽东栎林和油松林,灌木植物种类更加丰富,灌木群落稳定性较高。草本层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顺序为:油松>白桦>辽东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c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白桦>油松>辽东栎。油松林和白桦林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为接近,辽东栎林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稳定性较低,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辽东栎 白桦 植物多样性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林业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内蒙古林业科技发展的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德仁 刘晓东 宁海莲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简要阐述了林业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就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特点、趋势与前沿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林业生态建设的需求,从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的学科优势、特点和研究重点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林业科技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森林理念 社会功能 林业科学研究 内蒙古 林业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示绿化成就 绽放内蒙古风采
10
作者 隋莹莹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1期24-25,共2页
中国绿化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承办城市所在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绿化领域组织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博览会,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 中国绿化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承办城市所在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绿化领域组织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博览会,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大力宣传并全面展示我国造林绿化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弘扬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绿色文明风尚,是我国绿化领域技术推广、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绿化委员会 组织层次 技术推广 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大力宣传 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内蒙古河套地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杨荣 聂建文 +1 位作者 王荣学 贺玉娇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4期28-31,共4页
经济林果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在苹果、梨、桃、葡萄、枣和杏等北方落叶果树中,梨是抗盐碱能力最强的树种之一。梨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生态调节功能,其根系可固土保水,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 经济林果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在苹果、梨、桃、葡萄、枣和杏等北方落叶果树中,梨是抗盐碱能力最强的树种之一。梨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生态调节功能,其根系可固土保水,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土壤结构与微气候,提升生态稳定性;梨可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是药食同源的健康果品。因此,从乡村振兴、区域特色发展的角度看,梨是推动黄河流域盐碱地高效利用首选的经济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河套地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的内蒙古森林火点及面积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恒 刘瑞祥 杨宏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8,共9页
通过选用空间变异性分析(变异系数)、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和尺度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1981—2020年内蒙古森林火点及面积在盟市和旗县2个空间尺度上分布的变异性、关联性及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盟市尺度林火面积变异系数总体呈... 通过选用空间变异性分析(变异系数)、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和尺度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1981—2020年内蒙古森林火点及面积在盟市和旗县2个空间尺度上分布的变异性、关联性及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盟市尺度林火面积变异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旗县尺度林火面积变异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旗县尺度空间变异性更大。40 a全局森林火点Moran's I指数为0.99,双空间尺度Moran's I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盟市级别最大值在1991—1995年,为0.46;旗县级别最大值在1986—1990年,为0.61。双尺度森林火点在空间上均呈现高度聚集性。旗县级尺度更显著地展示了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差异及较小区域的森林火灾热点类型;盟市级尺度揭示了森林火灾的总体空间分布规律,热点类型明显缺乏多样性。盟市尺度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冷点区不明显。旗县尺度均存在热点聚集区,林火发生水平较高。不同空间尺度的尺度方差表现为旗县>盟市,旗县级尺度林火面积差异对全内蒙古自治区的总体差异贡献率远超过盟市尺度。1981—2020年林火面积在双空间尺度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火点空间聚集性呈减弱趋势,森林火点与林火面积之间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火灾发生次数高于中西部,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防火力度。随着尺度的减小,林火空间分布模式愈加明显、聚集度增强,未来需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分布格局 空间自相关 尺度效应 森林火点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obal Fire Atlas遥感数据的内蒙古野火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恒 贾文飞 王云霓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基于Global Fire Atlas遥感数据,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2003—2016年内蒙古地区野火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野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2003—2016年内蒙古野火发生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一定的时空分... 基于Global Fire Atlas遥感数据,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2003—2016年内蒙古地区野火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野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2003—2016年内蒙古野火发生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该特征规律有助于强化区域火管理,增强重点防火区域的防火建设与宣传,科学安排防火工作,降低林火发生率,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并对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火 时空分布 发生次数 内蒙古 森林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14
作者 周慧敏 高志伟 +3 位作者 张晓嘉 吴佳芯 王伟峰 韩国栋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4-1770,共7页
研究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为荒漠草原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对土... 研究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为荒漠草原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不放牧相比,重度放牧降低了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的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及土壤湿度。轻度放牧降低了芽单胞菌门的丰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细菌的优势门无变化,α-多样性无变化。轻度放牧改变了细菌β-多样性。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敏感性,为实现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细菌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服务助力内蒙古酸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15
作者 秦富仓 王妍 +4 位作者 鲁敏 张宏武 吴宏宇 温苏雅勒图 薄文浩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2期2-4,共3页
酸枣(Ziziphus jujuba)作为一种耐旱、耐贫瘠的树种,广泛分布于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以及生态系统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酸枣的果实营养价值丰富,可加工成食品、保健品和药品;果仁可入药,具有辅助睡眠等功... 酸枣(Ziziphus jujuba)作为一种耐旱、耐贫瘠的树种,广泛分布于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以及生态系统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酸枣的果实营养价值丰富,可加工成食品、保健品和药品;果仁可入药,具有辅助睡眠等功效;叶片可制茶。酸枣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是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酸枣 生态系统修复 水土保持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前景广阔 耐贫瘠 生态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道地药材赤芍繁育与栽培技术
16
作者 张慧 王瑗 +4 位作者 邢钰坤 张晓明 姚文强 韦红才 莎仁图雅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6期93-96,共4页
赤芍是内蒙古道地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规范化种植是提升赤芍产量、保障药材供应的重要途径,繁育与栽培技术的发展可显著提高赤芍规范化种植水平。本文根据赤芍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并归纳其繁育与栽培技术,阐释技术原理,对田间管理及... 赤芍是内蒙古道地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规范化种植是提升赤芍产量、保障药材供应的重要途径,繁育与栽培技术的发展可显著提高赤芍规范化种植水平。本文根据赤芍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并归纳其繁育与栽培技术,阐释技术原理,对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进行梳理,总结了适宜内蒙古地区大面积人工繁育与栽培赤芍的技术。探讨赤芍的林药间作、林下仿野生种植等林药复合栽培技术,提升赤芍品质与产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繁育技术 栽培技术 林药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科院科研能力提升数字平台优化对策
17
作者 冯海叶 李俊文 +5 位作者 赵伟波 董大伟 周翔 张欢 鲁娅娜 张忱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8期36-37,共2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以及自治区“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契合智慧林草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林科院”)于2023年开发建设科研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以及自治区“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契合智慧林草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林科院”)于2023年开发建设科研能力提升数字平台。通过强化信息化和业务融合,构建开放式、可扩展的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改变传统的办公模式,实现院属各部门、单位间的协同办公,进一步推动林草科研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能力 业务融合 信息化 行政管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地区泓森槐引种试验初报
18
作者 张慧 赵伟波 +5 位作者 李晓光 邢钰坤 高巧梅 白高娃 付飞龙 朱帅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8期32-35,共4页
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约占地区总面积的56.2%,是内蒙古沙漠、沙地集中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少且由东向西递减,年降水量为147~276毫米。沙生植物以旱生、超旱生的灌木、草本植物为主... 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约占地区总面积的56.2%,是内蒙古沙漠、沙地集中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少且由东向西递减,年降水量为147~276毫米。沙生植物以旱生、超旱生的灌木、草本植物为主,种类较为单一,生态效益突出但经济效益较差,影响了农牧民植树种草的积极性,在生态修复工程中,引入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引种试验 内蒙古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四个饲料桑品种引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钟毓 莎仁图雅 +3 位作者 邢钰坤 李银祥 姬媛媛 白高娃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为了满足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对于饲料桑的种植需求,试验选择“蒙饲桑”“鲁桑”“丰驰桑”“冀桑”4个饲料桑品种,对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综合评价最高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蒙饲桑”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最... 为了满足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对于饲料桑的种植需求,试验选择“蒙饲桑”“鲁桑”“丰驰桑”“冀桑”4个饲料桑品种,对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综合评价最高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蒙饲桑”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最大,为0.7448,综合评价值最高,尤其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粗脂肪、叶酸性洗涤纤维和叶中性洗涤纤维6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3个品种,其产量和品质均较高,最适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植推广;“丰驰桑”更适合降雨量较大地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组成分析
20
作者 黎明 高妍岭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通过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的调查统计分析,整理出直翅目昆虫共12科44属101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网翅蝗科(Acrypteridae)、槌角蝗科(Gomaphoceridae)、剑角蝗科(Acrididae)和癞蝗科(Pamphagi... 通过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的调查统计分析,整理出直翅目昆虫共12科44属101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网翅蝗科(Acrypteridae)、槌角蝗科(Gomaphoceridae)、剑角蝗科(Acrididae)和癞蝗科(Pamphagidae)种类最为丰富。而驼螽科(Rhaphidophoridae)、蟋蟀科(Gryllidae)和蝼蛄科(Gryllotalpidae)为稀有科。通过分析发现,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为典型的古北界分布型,古北界独有的种共44种,占比为43.57%,说明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地貌和植被类型适宜不同种类的直翅目昆虫生存。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蒙新区+华北区的分布型数量最多,共计38种,占比为37.62%;蒙新区共计21种,占比为20.80%;蒙新区+华北区+青藏区共计8种,占比为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直翅目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