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释学观照下数学对话的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单妍炎 黄秦安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2,共5页
数学具有"对话"的品质.对"数学对话"深层意涵的觉察和反省,使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数学对话具有对话主体化、意义多元性和本质无止尽性的独特性格.真正的理解是一种接近诠释循环的对话历程,在视域融合的激荡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地修正... 数学具有"对话"的品质.对"数学对话"深层意涵的觉察和反省,使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数学对话具有对话主体化、意义多元性和本质无止尽性的独特性格.真正的理解是一种接近诠释循环的对话历程,在视域融合的激荡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地修正自己原先认识的意义与视域内容.在现今的知识社会背景下,深层反省"数学对话"背后的解释学立场,旨在以开放、包容的实践智慧来促成学生扎根于社会和文化的知识理念.数学对话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达成多重"视域融合"的理解性事件,视域融合应该成为检验数学对话有效性的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对话 解释学 沟通 理解 视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