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可为沙漠地区开展分区治沙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地,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荒漠化、土地覆盖利用6个因子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可为沙漠地区开展分区治沙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地,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荒漠化、土地覆盖利用6个因子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及地理信息系统(Gr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开展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共分成5类敏感性等级。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整体生态敏感性较低,且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规律,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其次为土地覆盖利用;轻度敏感占53.12%,其次为不敏感,占34.44%,中度、高度和极度敏感占比依次为8.70%、2.50%和1.24%;高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部,与水体、植被和人类活动程度分布趋势相似。研究结果有望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可为沙漠地区开展分区治沙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地,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荒漠化、土地覆盖利用6个因子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及地理信息系统(Gr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开展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共分成5类敏感性等级。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整体生态敏感性较低,且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规律,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其次为土地覆盖利用;轻度敏感占53.12%,其次为不敏感,占34.44%,中度、高度和极度敏感占比依次为8.70%、2.50%和1.24%;高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部,与水体、植被和人类活动程度分布趋势相似。研究结果有望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