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6年8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西风短波槽的影响下,副热带高压外围高能高湿区与西风短波小槽交汇处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6年8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西风短波槽的影响下,副热带高压外围高能高湿区与西风短波小槽交汇处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700 h Pa偏南气流携带大量水汽不断输送到呼和浩特市,中低层相对湿度>80%,为强降雨天气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配置促进大到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暴雨天气出现过程中整个呼和浩特市上空垂直速度均为负值,说明整个区域大气上升运动强烈,促进不稳定能量释放和强对流天气出现,为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展开更多
2014年4月24到26日,呼和浩特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风、沙尘、降水、降温的复杂天气过程。本文从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高低层形势场的配置和物理量场特征等进行认真分析认为:切断低涡和地面蒙古气旋是大风、沙尘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地面冷...2014年4月24到26日,呼和浩特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风、沙尘、降水、降温的复杂天气过程。本文从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高低层形势场的配置和物理量场特征等进行认真分析认为:切断低涡和地面蒙古气旋是大风、沙尘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地面冷锋是触发条件,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冷锋附近和冷锋后部;500 h Pa强的斜压槽,加强了动量下传,中低层次级环流是动量下传得以维持的动力系统;冷平流在850 h Pa变形场的作用下制造了寒潮;东南、偏南两股暖湿气流北上,在河套东部一带与冷空气汇合,在700 h Pa与850 h Pa切变线的触发下,制造了降水天气;霜冻出现在高压中心区控制下的早晨,辐射降温形成,高海拔地区较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6年8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西风短波槽的影响下,副热带高压外围高能高湿区与西风短波小槽交汇处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700 h Pa偏南气流携带大量水汽不断输送到呼和浩特市,中低层相对湿度>80%,为强降雨天气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配置促进大到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暴雨天气出现过程中整个呼和浩特市上空垂直速度均为负值,说明整个区域大气上升运动强烈,促进不稳定能量释放和强对流天气出现,为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文摘2014年4月24到26日,呼和浩特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风、沙尘、降水、降温的复杂天气过程。本文从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高低层形势场的配置和物理量场特征等进行认真分析认为:切断低涡和地面蒙古气旋是大风、沙尘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地面冷锋是触发条件,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冷锋附近和冷锋后部;500 h Pa强的斜压槽,加强了动量下传,中低层次级环流是动量下传得以维持的动力系统;冷平流在850 h Pa变形场的作用下制造了寒潮;东南、偏南两股暖湿气流北上,在河套东部一带与冷空气汇合,在700 h Pa与850 h Pa切变线的触发下,制造了降水天气;霜冻出现在高压中心区控制下的早晨,辐射降温形成,高海拔地区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