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晓华 越晓玲 娜日斯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利用1961~2006年内蒙古典型草原锡林郭勒牧业气象试验站1961-2006年的气候资料及1982~2006年植物物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及趋势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气候变化特征、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物候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利用1961~2006年内蒙古典型草原锡林郭勒牧业气象试验站1961-2006年的气候资料及1982~2006年植物物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及趋势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气候变化特征、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物候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锡林浩特地区近50年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变暖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年降水变化为“少-多-少-多-少”趋势;日照时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夏季明显。(2)锡林浩特地区植物春季物候开始期延迟,秋季物候期提前或推后,生长季相对缩短。(3)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锡林浩特地区春季物候与其前旬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即气温升高,春季物候推后;秋季物候与气温的关系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即气温升高,秋季物候期提前;降水和目照对植物各物候期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物候特征 气候变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天然草场的变化与冬季沙尘暴天气的发展
2
作者 陈素华 苏日娜 娜日斯 《内蒙古草业》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草原的开垦,表层细微土粒被风吹散,沙地草原的沙化,并对相邻草原产生胁迫影响,加上超载过牧,剩余草原也出现严重退化沙化,为沙尘暴天气的爆发提供了充分的下垫面条件,在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冬季沙尘暴,在90年代后期也开始泛滥,并随着气候... 草原的开垦,表层细微土粒被风吹散,沙地草原的沙化,并对相邻草原产生胁迫影响,加上超载过牧,剩余草原也出现严重退化沙化,为沙尘暴天气的爆发提供了充分的下垫面条件,在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冬季沙尘暴,在90年代后期也开始泛滥,并随着气候变暖有加重的趋势。本文利用草原环境资料-覆盖度和气象资料,建立了锡盟部分观测站冬季沙尘暴天气发生次数的预报模式,其拟合率较高,试报效果较好,资料容易获取,可在气象预报业务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冬季 天然草场 沙化 超载过牧 沙地 覆盖度 沙尘暴天气 气象资料 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做好包头市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思考
3
作者 都仁吉雅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5期71-71,74,共2页
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气象服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决策气象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及考验,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能力,适应社会更多需求是应对新形势的关键任务。基于此,结合内蒙古包头市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了决策气... 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气象服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决策气象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及考验,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能力,适应社会更多需求是应对新形势的关键任务。基于此,结合内蒙古包头市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对策进行思考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气象科技服务 思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日光温室风灾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晶洁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7期42-44,共3页
风灾是对日光温室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风荷载作为温室主要结构设计荷载,直接影响温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文章利用包头市4个国家站1981—2015年的10 min平均最大风速资料,根据包头本地日光温室的特点,计算了包头市各旗... 风灾是对日光温室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风荷载作为温室主要结构设计荷载,直接影响温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文章利用包头市4个国家站1981—2015年的10 min平均最大风速资料,根据包头本地日光温室的特点,计算了包头市各旗县和市区不同重现期的风速极值和温室风荷载,得出包头市各地风压和风速的临界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包头市日光温室大风灾害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大风灾害 风荷载 风灾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6月13日包头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苏日娜 《江西农业》 2018年第6期60-60,共1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强对流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夏季节是包头市冰雹天气易发期,冰雹出现时,有明显新疆高压脊,蒙古低涡南压东移对"西高东低"...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强对流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夏季节是包头市冰雹天气易发期,冰雹出现时,有明显新疆高压脊,蒙古低涡南压东移对"西高东低"形势形成有利;包头市受槽后西北风影响,包头西北方向比湿和相当位温强度减弱,切变线略朝东南移动,受切变线影响,包头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雨、冰雹天气;高空风速较大,中低层以西北气流为主,且湿度条件较大,近地层到中层处湿度条件较好,说明在能量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不稳定条件明显,触发强对流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主要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都仁吉雅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6期243-243,共1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生产的状况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观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不断的加重,包头市的气候相较于过去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包头市以往气候条件和...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生产的状况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观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不断的加重,包头市的气候相较于过去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包头市以往气候条件和面临的农业生产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病虫害 降水量 气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右旗地面气象站信息化风要素数据统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英 陈慧 +1 位作者 赵建民 彭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886-13887,13893,共3页
利用近30年的包头地区气象信息化数据,采用气象资料整编和统计方法,对包头地区土右旗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年、月、日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土右旗年主导风向为E风,出现频率为11.5%,W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9.1%,静风的年出... 利用近30年的包头地区气象信息化数据,采用气象资料整编和统计方法,对包头地区土右旗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年、月、日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土右旗年主导风向为E风,出现频率为11.5%,W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9.1%,静风的年出现频率为20.3%;全年以NNW方向的风平均风速最大,为3.3 m/s。1~4、10~12月份主导风向均为W,出现频率在9.4%~12.3%;5~9月份主导风向均为E,出现频率为11.6%~19.3%。近30年土右旗年平均风速为2.1 m/s,4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近20年逐小时10 min平均风速均以夜间至凌晨较小且处于平稳状态,日出以后风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15:00左右达到一日中的最大值,此后平均风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要素 变化特征 地面气象站 信息化 土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对气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伟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4期7-7,共1页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在追求工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升级,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失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现代工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在追求工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升级,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失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现代工业的发展之下农业用地被侵占,农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结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农业气象与生态条件的关系,并就如何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气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气象因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极端天气对农牧业的影响及策略探析
9
作者 刘姝宁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包头属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以及沿黄经济带的腹地,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之一。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变化十分频繁,容易出现各种极端天气,如干旱、大风、暴雨等,对农牧业造... 包头属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以及沿黄经济带的腹地,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之一。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变化十分频繁,容易出现各种极端天气,如干旱、大风、暴雨等,对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文对包头极端天气对农牧业的影响及策略展开了探析,希望可以促进包头农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 极端天气 农牧业 影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雪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娜日斯 王海军 《内蒙古草业》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量雪灾资料的统计研究,分析了中国草原雪灾的危害与特点,研究了草原雪灾的发生机理,指出了草原雪灾的多发区域和各地雪灾的发生频率,并提出了草原雪灾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 草原 雪灾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多、少雪年土壤冻融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闯 吕世华 +2 位作者 王婷 王俊锋 马翠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利用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黄河源区鄂陵湖野外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冻结与消融时间、土壤温湿度、地表能量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雪年地表反照率偏高,净辐射偏低,地表感热输送偏低,土壤由热“源”转为热“汇”... 利用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黄河源区鄂陵湖野外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冻结与消融时间、土壤温湿度、地表能量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雪年地表反照率偏高,净辐射偏低,地表感热输送偏低,土壤由热“源”转为热“汇”的时间晚于少雪年。积雪可减少土壤吸收辐射能量,减少地表感热通量,在土壤完全冻结期与消融期增大地表潜热通量,在完全冻结期,减少土壤向大气的热输送,在消融期,减少大气向土壤的热输送。积雪在冻结期有降温作用,使得多雪年土壤较早发生冻结,且同一时期土壤温度偏低;在完全冻结期有保温作用,使得土壤温度偏高;在消融期有保温(“凉”)作用,使得消融较晚,且同一时期土壤温度偏低。在整个积雪年内,多雪年浅层土壤湿度高于少雪年,积雪对浅层土壤有保湿作用。积雪使土壤开始冻结时间有所提前,开始消融的时间有所滞后,可延长该年土壤完全冻结持续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冻融过程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地表能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气旋发展东移与北京721暴雨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孟雪峰 孙永刚 +2 位作者 萨日娜 袁慧敏 哈斯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42-1549,共8页
对河套气旋发展东移引发的北京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简称"北京721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河套气旋是此京721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高空辐散区的强迫作用和对流层低阹锋区走向"引导"河套气旋改变... 对河套气旋发展东移引发的北京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简称"北京721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河套气旋是此京721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高空辐散区的强迫作用和对流层低阹锋区走向"引导"河套气旋改变了北上的常规路径,迫使其燕尔移直接影响河北、北京地区。河套气旋在滑诂锋区尔移过程中,由暖心正压气旋转变为斜压性气旋,同时,将锋区的辨能转变为动能使河套气旋迅速发展,形成正反馈效应,使得本次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强度自西向东不断增强。河套气旋在北京特大暴雨中的作用表现为:动力抬升、增强水汽输送、触发不稳定能量等三方面。午后,河套气旋暖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在北京地区产生强对流系统,形成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使得降水强度成倍增长,是北京地区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东南气流中地形抬升作用对降水有增幅作用,北京721暴雨是多种有利因素叠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气旋 特大暴雨 MCC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水热特征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江鑫 吕世华 +1 位作者 马翠丽 方雪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6,共12页
利用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式(CLM4.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分别对青藏高原的一个多雪年和少雪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模拟雪深与遥感雪深、土壤温湿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多雪年与少雪年的土壤温湿度模拟值,结果表明,RegCM4-CLM4.5可... 利用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式(CLM4.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分别对青藏高原的一个多雪年和少雪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模拟雪深与遥感雪深、土壤温湿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多雪年与少雪年的土壤温湿度模拟值,结果表明,RegCM4-CLM4.5可以有效模拟出高原的多雪年与少雪年特征,模拟雪深大值中心比遥感雪深高10~20 cm。土壤温度模拟效果要明显优于土壤湿度,模拟的土壤温度相关系数R为0.95~0.98,模拟的土壤湿度相关系数R为0.68~0.89。在冻结阶段(10月至次年1月),积雪的异常偏多,可以有效抑制地气间的热交换,从而使得多雪年土壤温度高于少雪年。在季节性冻土区的消融阶段(2-4月和6月),积雪对土壤还具有增湿作用,多雪年土壤湿度高于少雪年。土壤的冻结也会阻碍积雪融水的下渗,因此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湿度的差异不超过±2%。在多年冻土区,积雪偏多,冻结深度加大,有利于冻土发育;而在季节性冻土区,积雪增加则不利于冻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CLM4.5 RegCM4 土壤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_CSM模式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模拟效果检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悦 吕世华 +2 位作者 马翠丽 张少波 刘宜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6-1256,共11页
利用包含了砾石参数化方案的BCCAVIM陆面过程模式,并耦合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CSM)对青藏高原区域进行了模拟效果检验。然后使用CRA-40土壤温湿度产品和地面气温、降水的格点资料,通过对比原方案和新方案对土壤温湿度、地表... 利用包含了砾石参数化方案的BCCAVIM陆面过程模式,并耦合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CSM)对青藏高原区域进行了模拟效果检验。然后使用CRA-40土壤温湿度产品和地面气温、降水的格点资料,通过对比原方案和新方案对土壤温湿度、地表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新方案减小了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温湿度的偏差、均方根误差,增大了相关系数,BCCCSM中高原地区的地表气温的模拟值在加入砾石后更加符合观测,尤其是夏季,新方案地表气温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增大,均方根误差减小。BCCCSM中新方案在青藏高原地区降水的模拟效果也有所提升,降低了原方案对于降水量的模拟峰值,较原方案相比新方案趋势与观测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砾石 BCC_CSM 土壤温湿度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参数化对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翠丽 吕世华 +3 位作者 潘永洁 方雪薇 李照国 王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9-1231,共13页
将砾石参数化方案加入陆面模式CLM4.5中,验证了新方案在模式中的适用性且土壤温湿度模拟效果优于原方案,有效提升了深层土壤温度峰值和土壤含水量谷值的模拟。利用新方案研究土壤中不同砾石含量对陆面过程的影响分析发现:土壤导热率随... 将砾石参数化方案加入陆面模式CLM4.5中,验证了新方案在模式中的适用性且土壤温湿度模拟效果优于原方案,有效提升了深层土壤温度峰值和土壤含水量谷值的模拟。利用新方案研究土壤中不同砾石含量对陆面过程的影响分析发现:土壤导热率随砾石含量增多而增大,使深层土壤夏季(冬季)吸热(放热)增强,模拟值升高(降低)。土壤含水量大(小)的时候土壤导水率随砾石含量增多而增大(减小),造成土壤含水量模拟值减小(增大)。同时砾石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值,使深层更多的水变成了冰,进一步减小了土壤导水率,造成深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的减小。砾石改变了土壤水热过程,进而影响了地表辐射通量和能量通量的变化,各月份砾石含量的不同对其贡献均有所不同,总贡献表现为随砾石含量的增多,土壤净辐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参数化方案 CLM4.5模式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土壤净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砾石参数化方案及其在青藏高原模拟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宜纲 吕世华 +1 位作者 徐悦 马翠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7-1269,共13页
为了将砾石的影响考虑进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中,首先建立了适配RegCM4.7模式包含砾石含量的土壤数据集,并发展了一套应用于区域气候模式的砾石参数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陆面融合再分析数据(CRA-40)评估了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高原区... 为了将砾石的影响考虑进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中,首先建立了适配RegCM4.7模式包含砾石含量的土壤数据集,并发展了一套应用于区域气候模式的砾石参数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陆面融合再分析数据(CRA-40)评估了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高原区域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均存在砾石,且土壤中层以下含量更高;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在高原区域模拟的地表与各层土壤温度普遍低于参照数据,而砾石参数化方案较原方案有所升高;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在高原区域模拟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土壤浅层偏高,在高原西部的土壤深层偏低,而砾石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通过评估,砾石参数化方案对于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的模拟效果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砾石数据集 土壤砾石参数化 RegCM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土壤水分输送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宜纲 吕世华 +2 位作者 马翠丽 徐悦 罗江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2,共14页
在耦合CLM4.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中分别应用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与改进后的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西部、中部与东南部区域进行模拟,并根据砾石分布特征在每个区域选取单点分析了两种方案模拟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在耦合CLM4.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中分别应用原始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与改进后的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西部、中部与东南部区域进行模拟,并根据砾石分布特征在每个区域选取单点分析了两种方案模拟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陆面融合再分析数据(CRA-40)检验了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高原不同区域对于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应用砾石参数化方案的RegCM4.7模式中:地表水分输入较其他变量是影响地表土壤水文过程的主要因素;较低的砾石含量有利于土壤水分向下传输,较高的砾石含量在高原不同区域对于土壤水分向下传输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高原不同区域对于土壤水分的模拟效果存在差异,在高原东南部的模拟效果提升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RegCM4.7 土壤砾石参数化 区域模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冻融过程参数化的改进与检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胥朋飞 吕世华 +4 位作者 马翠丽 徐悦 罗江鑫 黄一鸣 寇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62,共14页
考虑冻融过程对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于冻融过程的参数化方案研究,对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与检验。改进的内容主要包括:(1)加入了过冷水概念,改进土壤冻结判断条件与含冰量更新标准;(2... 考虑冻融过程对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于冻融过程的参数化方案研究,对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与检验。改进的内容主要包括:(1)加入了过冷水概念,改进土壤冻结判断条件与含冰量更新标准;(2)加入平衡温度概念代替原方案中恒定的冻结温度;(3)在导水率的参数化方案之中加入不可渗透分数。用改进前后方案分别模拟玛曲站2018-2019年,2019-2020年两次冻融过程。发现改进后的方案在冻融过程中相比原方案:(1)增大了冻结状态温度模拟值、振幅减小、变化趋势更加接近实测;(2)增大了冻结状态中含水量的模拟值,变化趋势与实测相关性更好;(3)土壤中冰的产生日期延后,冰的融解日期提前,最大含冰量模拟减小;(4)冻融过程各阶段的转变日期模拟更接近实测;(5)新方案对于强冻融年份的模拟提升效果更优于弱冻融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过程 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 参数化方案 土壤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促进牧区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钟 建原 娜日斯 《内蒙古草业》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提出内蒙古牧区的经济发展宜以发展“有机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 ,不宜引进和开办对草原生态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避免此类事发生的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法制观念 ,同时要建立测定、评价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指标体系 ,以... 提出内蒙古牧区的经济发展宜以发展“有机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 ,不宜引进和开办对草原生态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避免此类事发生的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法制观念 ,同时要建立测定、评价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指标体系 ,以全面考核干部的政绩 ,建议通过立法建立干部行政过失追究制度 ,真正使干部管理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保护 生态环境 牧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石霖晟杰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5期119-120,共2页
天气状况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气象服务中天气预报属于关键技术。据报道,我国农作物产量每年都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想要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应当注重气象服务。本文主要探讨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 天气状况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气象服务中天气预报属于关键技术。据报道,我国农作物产量每年都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想要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应当注重气象服务。本文主要探讨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所得结论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防灾减灾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