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147-148,共2页
目的调查及分析包医一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包医一院住院的患者301例做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抗生素使用率、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种类、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联用方案以及抗... 目的调查及分析包医一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包医一院住院的患者301例做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抗生素使用率、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种类、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联用方案以及抗生素使用率最高的科室。结果外科抗生素的使用率为93.2%,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率为81.0%,明显高于其他抗生素的使用率,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医院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率均高于国际制定的50%使用率标准,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尤其是外科患者,基本上全部给予抗生素治疗,应该加强抗生素的管理,降低抗生素滥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检测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后卵巢血流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俊峰 闫国珍 +3 位作者 穆永旭 李启民 闫瑞强 袁彦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从血液动力学水平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卵巢血供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2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子宫及卵巢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从血液动力学水平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卵巢血供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2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子宫及卵巢动脉的血流变化参数,包括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栓塞前后卵巢动脉PSV、EDV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前后子宫动脉PSV、EDV及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作为妇科良性疾病手术前后的检测方法,用来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史学森 郝慧菁 侯培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6-939,共4页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5%~50%。目前对于内镜介入治疗ABP的作用较为肯定,即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在ABP的病因诊断中仍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相应的介入治疗可清除胆管结石,恢复胆流,减少胆汁胰管反流,...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5%~50%。目前对于内镜介入治疗ABP的作用较为肯定,即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在ABP的病因诊断中仍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相应的介入治疗可清除胆管结石,恢复胆流,减少胆汁胰管反流,从而使病情迅速缓解并可以减少复发,改善总体预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治疗。尽管在内镜介入治疗的时机及指征上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多数学者倾向于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从而阻断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同时也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建芬 李松媚 +1 位作者 段泽晔 李润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电切治疗各型胆囊炎的优点。方法:回顾我院自1999年4月~2008年3月共做74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无腹痛、腹胀、出血,6h后下床活动,1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电切胆囊炎治愈率高,具有创伤小、痛... 目的:探讨腹腔镜电切治疗各型胆囊炎的优点。方法:回顾我院自1999年4月~2008年3月共做74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无腹痛、腹胀、出血,6h后下床活动,1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电切胆囊炎治愈率高,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出血少等优点,且术后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清除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效率及其与肾脏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晓玉 刘丽萍 +4 位作者 崔昭 程叙扬 于重燕 金其庄 赵明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10期672-676,共5页
目的血浆置换治疗是清除循环中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分析了血浆置换治疗清除循环中抗体的效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9~2015年确诊抗... 目的血浆置换治疗是清除循环中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分析了血浆置换治疗清除循环中抗体的效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9~2015年确诊抗GBM病且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血浆置换采用单重或双重置换,置换液采取5%白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计算血浆置换前后抗体下降的百分比,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 (1)血浆置换疗程结束后,有33/60例(55%)患者循环中的抗GBM抗体转阴,27/60例(45%)患者抗体未转阴、但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抗体未转阴的患者,治疗前的抗体水平更高(123.00比200.00 RU/ml,Z=-3.976,P<0.001)、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的比例更低(30.80%比61.70%,χ~2=3.937,P=0.047)。抗体水平是决定血浆置换治疗后抗体能否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727,95%CI 1.911~31.240,P=0.004)。(2)本研究的60例患者均存活,有38例(63.3%)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这些患者诊断时的血肌酐(Z=-2.454,P<0.001)和抗GBM抗体的水平(Z=-2.089,P=0.037),少尿/无尿的比例(χ~2=6.334,P=0.012),均显著高于非ESRD患者,且血浆置换后抗体转阴的比例更低(χ~2=6.962,P=0.008)。2组患者接受血浆置换的次数(Z=-1.534,P=0.125)没有显著差异。诊断时的血肌酐水平(>600μmol/L)是患者最终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24,95%CI 2.332~81.939,P=0.004)。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有效清除循环中的抗GBM抗体,抗体能否转阴主要取决于诊断时的抗体水平。血浆置换的次数与肾脏预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诊断时血肌酐的水平是患者最终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血浆置换 肾脏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耿立霞 郑敏 +1 位作者 李光海 王清杰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导致动脉血栓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IHES伴左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病例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病情无改善。行左腘动脉...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导致动脉血栓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IHES伴左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病例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病情无改善。行左腘动脉球囊扩张、插管溶栓,病情明显改善。结论:IHES可导致动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丽珏 白琳 王云枝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6期92-9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IL-10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SDR)30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10,并同时采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研究血清IL-10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SDR)30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10,并同时采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脂。结果各组间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GHbA1C、TC、TG、LDL、HDL也没有统计学差异。IL-10水平在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逐渐降低。结论 IL-10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关系的研究及争议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加璐 赵隽 张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 卵巢癌 激素依赖性肿瘤 恶性肿瘤 类肿瘤 瘤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口干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常秋芳 郑春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74-74,共1页
目的探讨口干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口干症患者进行唾液流量测定,泪腺分泌功能测定,口腔白色念珠菌查找与培养,血细胞计数,血糖以及抗核抗体的检验。结果中年以上妇女易出现口干症状,男女比例为1:4.5,更年期综合征28例,口腔白色念珠... 目的探讨口干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口干症患者进行唾液流量测定,泪腺分泌功能测定,口腔白色念珠菌查找与培养,血细胞计数,血糖以及抗核抗体的检验。结果中年以上妇女易出现口干症状,男女比例为1:4.5,更年期综合征28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1例,口干症中干燥综合征9例,贫血8例,糖尿病10例。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贫血症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更年期的女性发病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干症 白色念珠菌感染 贫血 更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焦彦湘 李宁兰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2期54-56,共3页
难治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难治性心衰)也称为顽固性心衰,是指强心疗法、利尿疗法及血管扩张剂治疗仍不见好转者。对难治性心衰的处理,必须首先建立完整正确的诊断,其次必须纠正造成难治性心衰的所有可治性因素,再次处理疾病的各种并发症... 难治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难治性心衰)也称为顽固性心衰,是指强心疗法、利尿疗法及血管扩张剂治疗仍不见好转者。对难治性心衰的处理,必须首先建立完整正确的诊断,其次必须纠正造成难治性心衰的所有可治性因素,再次处理疾病的各种并发症,最后采用治疗心衰的有效措施。 1 造成心衰“难治”的常见原因 1.1 潜在的风湿活动 潜在的风湿活动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40-41,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44.0%(22/50),3年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为(70.7±9.4)分;实验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48.0%(24/50),3年FACT-G评分为(86.8±10.1)分;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年FACT-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早期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再植后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秋芳 郑春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脱位牙 脱位牙再植 临床观察 固定治疗 前牙外伤脱位 树脂夹板 外伤牙 全牙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齐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78-79,共2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7,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6, 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他汀类药物 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气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智恒 王秋生 +2 位作者 邓绍庆 张苗苗 周孝思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54-54,共1页
氩气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内蒙古包头市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二科(014010)万智恒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王秋生,邓绍庆,张苗苗,周孝思我们内镜外科中心自1994年12月使用美国BIklCHER公司生产的氟气... 氩气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内蒙古包头市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二科(014010)万智恒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王秋生,邓绍庆,张苗苗,周孝思我们内镜外科中心自1994年12月使用美国BIklCHER公司生产的氟气束凝血综合电刀(AR-GONB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气刀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高龄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分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和预见性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高龄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分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和预见性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6.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和7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其手术并发症,提高其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高龄胆囊炎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芳 赵建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运用于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58例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运用于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58例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治疗成效等。结果试验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运用于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放疗 焦虑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内科临床实习的相关教学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冬霞 云雁 +1 位作者 卓丽霞 冯于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期152-153,共2页
针对血液内科是内科实习难点,从提高实习生对血液病学的重视程度、应用PBL教学法、贯彻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几个方面探讨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关键词 血液内科 医学生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宫武装 薛慧芳 王贵喜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Z期1245-1246,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1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对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1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对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7.8%,对照组59.9%。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对外周神经传导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外周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媛媛 韩娓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8期178-180,共3页
目的主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进行相关的探究。方法对该院30名在职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护理方面进行调查,再对这30名护理人员开展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然后对他们护理前后的... 目的主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进行相关的探究。方法对该院30名在职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护理方面进行调查,再对这30名护理人员开展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然后对他们护理前后的该护理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评估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对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能够提高他们该方面的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护理 压疮认知 防范行为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体位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再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体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体位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体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体位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可自主翻身和行走,未见并发症患者,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VP治疗后实施科学合理的体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普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体位护理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