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生态补奖视域下生计资本对牧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基于内蒙古牧区1042份牧户的调查数据
1
作者 盖志毅 黄霞 +1 位作者 马梅 句芳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27-2640,共14页
本文基于内蒙古牧区1042份牧户的实地调查问卷数据,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牧户的生计资本水平;然后将测算的生计资本值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视域下生计资本对牧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 本文基于内蒙古牧区1042份牧户的实地调查问卷数据,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牧户的生计资本水平;然后将测算的生计资本值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视域下生计资本对牧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牧户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表明牧户所拥有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物质资本水平适中,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水平则相对较低。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兼业户和非牧户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则对兼业户和非牧户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有序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场产权制度改革、气候变化对大牲畜养殖规模的影响——以内蒙古33个纯牧业旗为例
2
作者 柴智慧 马丽 姚凤桐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44-3056,共13页
本研究基于1986—2021年内蒙古33个纯牧业旗县的畜牧业生产统计资料以及年平均气温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草场产权制度改革、气候变化对牧区大牲畜养殖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场产权制度改革对大牲畜养殖规模具有显著正向... 本研究基于1986—2021年内蒙古33个纯牧业旗县的畜牧业生产统计资料以及年平均气温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草场产权制度改革、气候变化对牧区大牲畜养殖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场产权制度改革对大牲畜养殖规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草牧场家庭承包制对大牲畜养殖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但“三权分置”改革对大牲畜养殖规模并无显著促进作用;气候变化对草场产权制度与大牲畜养殖规模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因此,草场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有其正面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以激活牧区草场产权权能,释放草牧业经济活力;同时,加强长期气候变化监测与应对,特别是针对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畜牧业适应策略,如引进适应性强的牲畜品种和改进养殖技术;另外,构筑草场产权制度改革与气候变化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大牲畜养殖规模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产权制度改革 气候变化 大牲畜养殖规模 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养殖户风险认知行为调查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赛男 赵元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32-236,共5页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肉牛改良重点区域和种牛培育与输出基地,其肉牛产业对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肉牛养殖户风险认知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肉牛改良重点区域和种牛培育与输出基地,其肉牛产业对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肉牛养殖户风险认知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犊牛养殖的疾病风险高于能繁母牛与育肥牛,成为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风险之一;自然灾害风险和意外事故风险虽然存在,但养殖户普遍认为其风险程度相对较低;饲料采购市场价格风险和肉牛出售的市场价格风险则被认为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养殖户 风险认知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羊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
4
作者 王晓乔 马梅 +1 位作者 马彬菲 安建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0-196,共7页
羊绒产业链的发展可为畜牧业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并为实现畜牧业产业的空间升级提供源动力,对促进其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羊绒产量的大区,发展羊绒产业链不仅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的... 羊绒产业链的发展可为畜牧业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并为实现畜牧业产业的空间升级提供源动力,对促进其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羊绒产量的大区,发展羊绒产业链不仅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更是建立高质量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实现畜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了内蒙古羊绒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羊绒产业链发展存在种质退化,致使原绒品质下降、生产方式粗放化、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强良种培育力度、集约化发展构建产业集群等建议,以期推动实现内蒙古羊绒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及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产业链 内蒙古自治区 高质量发展 路径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养殖“保险+信贷”创新模式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5
作者 李赛男 赵元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200-203,207,共5页
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切实解决肉牛产业养殖的资金需求问题,对于保障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肉牛养殖基地、自治区首批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地区... 肉牛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切实解决肉牛产业养殖的资金需求问题,对于保障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肉牛养殖基地、自治区首批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地区通辽市为例,分析其实施“保险+信贷”制度的突出意义,梳理该制度创新发展变化的过程及主要特征,介绍试点地区实施“保险+信贷”制度的效果。结果表明:促进肉牛产业养殖“保险+信贷”政策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肉牛养殖“保险+信贷”模式的协调机制和顶层设计、形成银保协同创新的制度导向、创新“保险+信贷”金融工具联动模式、创新肉牛养殖“保险+信贷”金融产品、搭建肉牛养殖“保险+信贷”风险担保平台以及建立肉牛产业科技信息共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 保险 信贷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耦合关系——基于内蒙古1995—2014年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357-360,共4页
构建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系统研究内蒙古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系... 构建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系统研究内蒙古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进入中度协调发展阶段,未来会逐步迈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农产品电商物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也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物流 农业经济 耦合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种植饲草料投入产出及种植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和磴口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乌云花 永梅 +1 位作者 吕月 许黎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6-281,290,共7页
国内消费结构及农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国畜牧业迅速发展,饲草料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国内饲草料供应不足、安全问题凸显。在“粮改饲”试点旗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户饲草料种植的投入产出情况,利用Logit、2SLS及LIML模型对农户种植饲... 国内消费结构及农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国畜牧业迅速发展,饲草料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国内饲草料供应不足、安全问题凸显。在“粮改饲”试点旗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户饲草料种植的投入产出情况,利用Logit、2SLS及LIML模型对农户种植饲草料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农户种植的饲草料主要以青贮玉米、苜蓿及燕麦草为主,种植苜蓿草的经济效益比其他饲草料高,2021年苜蓿草纯收益可达22 005元/hm^(2),比青贮玉米和燕麦草分别高出4 590元/hm^(2)元和12 180元/hm^(2),但是农户种植饲草料尤其苜蓿草的积极性并不高。探究农户选择种植饲草料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政策激励、土地禀赋及组织制度因素对农户饲草料种植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出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助力农户扩大种植规模,顺利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饲草料种植面积,促进为养而种的良性循环,解决养殖业饲草料短缺问题以及鼓励各类合作社发挥合作制度优势,帮助农户降低种植饲草料的投入成本,拓宽饲草料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料 投入产出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与机制构建 被引量:7
8
作者 董佳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肩负的重大责任。从建设历程看,内蒙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经历了反复调试、稳健推进和释放能量的演进历程。从建设成效看,以林草修复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显著,制度体系保障机制逐渐完善,多维度...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肩负的重大责任。从建设历程看,内蒙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经历了反复调试、稳健推进和释放能量的演进历程。从建设成效看,以林草修复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显著,制度体系保障机制逐渐完善,多维度治理创新和数智技术运用初见成效,产业和能源结构日趋升级。但生态理性缺失、生态要素结构失衡、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缓慢、环保大数据共享不足等仍制约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因此,要树立大生态观,以多维度协同治理模式为先导、以治理主体耦合运行机制为主线、以生产生活绿色化为载体、以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技术为驱动、以代内与代际并重的监管机制为补充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践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现实基础 制约因素 机制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宗帅 张立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9期102-106,共5页
现阶段,我国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反观第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在促进农业产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减少生产中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因此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文通... 现阶段,我国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反观第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在促进农业产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减少生产中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因此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文通过成分分析法,研究总结内蒙古自治区2006—2021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数据,并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看,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保持整体提升的趋势,主要有2类影响因素,即生产要素基础投入水平和资源治理与循环利用率水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农牧业和提升现代技术利用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水平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放牧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个嘎查的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静蕾 扎玛 +1 位作者 曹建民 盖志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个嘎查(行政村)的调查,系统阐述了内蒙古牧区放牧方式的变迁过程,分析了牧户放牧方式及生计的现状,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研究放牧制度对牧户生计的影响,尝试以牧民生计为切入点,探求放牧管理制度对草原退化作用... 基于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个嘎查(行政村)的调查,系统阐述了内蒙古牧区放牧方式的变迁过程,分析了牧户放牧方式及生计的现状,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研究放牧制度对牧户生计的影响,尝试以牧民生计为切入点,探求放牧管理制度对草原退化作用的内在机理。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从宏观层面来讲,放牧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制定应考虑不同地区牧户生态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多样性,为牧户放牧方式的改进提供有弹性、相互配套的制度保障;从微观层面来讲,合理的放牧方式一定是在经验观察基础上的、本土化的放牧制度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方式 牧民生计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城镇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娟娟 张心灵 刘宇晨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2,共11页
将“草原环境受益者”城镇居民纳入补偿主体研究其支付意愿,为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利用内蒙古12个盟市339份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测算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平均支付意愿,在此基... 将“草原环境受益者”城镇居民纳入补偿主体研究其支付意愿,为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利用内蒙古12个盟市339份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测算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平均支付意愿,在此基础上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06%的城镇居民愿意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偿付费,每人每年的支付意愿为107.46~135.92元,进一步测算平均支付意愿为27.30~34.50元/hm^(2);影响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按贡献度大小排列分别为受访者对草原生态保护重视程度、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均收入和家庭居住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草原生态补偿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保险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内蒙古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小龙 张浩东 赵元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7-917,共11页
作为全国首款以保护草原生态为首要目标的政策性草原保险,草原保险将在保护草原生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准识别草原保险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2022年和2023年对内蒙古草原保险试点地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鄂尔... 作为全国首款以保护草原生态为首要目标的政策性草原保险,草原保险将在保护草原生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准识别草原保险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2022年和2023年对内蒙古草原保险试点地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审旗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草原保险试点实施为契机,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保险实施现状,并结合入户调研的牧户微观数据,探讨其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当前草原保险试点成效突出的同时,存在着试点范围较小、旗县补贴资金不到位、补贴机制未能与政策目标联动、牧户认知度和满意度较低、理赔机制不明确的问题,并从草原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项目、构建财政补贴与生态补偿的联动机制、科学制定保险条款和改进宣传方式的角度对内蒙古草原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实现草原保险的生态保护目标,助力草原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草原保险 生态修复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担保支农的契约耦合机制缘何“异化”?--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视角与来自内蒙古L旗的证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黎莉 陈东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遵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对担保支农的参与主体——从事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契约耦合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由来自内蒙古L旗的案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 遵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范式对担保支农的参与主体——从事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战略合作银行——之间的契约耦合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由来自内蒙古L旗的案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政府部门要承认"异化"存在的必然性,同时必须设计有效的制衡机制,实现参与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并将"异化"限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达成政府的政策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新型经营主体 契约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上市公司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文娟 张心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88,共4页
GDP、上市公司净资产,代表地区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文章建立了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对1994~2007年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内蒙古 上市公司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32
15
作者 周杰 高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76,共7页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并具有明显波动性;2000—2017年间两大系统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表明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另外,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相比,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因此,未来国家应继续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将二者的耦合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环境 畜牧业经济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资本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玮 包庆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4期496-503,共8页
生计资本是职工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基础,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国有林区停伐后职工家庭的主要生计策略选择之一,探讨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英国国际发展部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结合内蒙... 生计资本是职工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基础,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国有林区停伐后职工家庭的主要生计策略选择之一,探讨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英国国际发展部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结合内蒙古国有林区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资本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意愿具有正向显著作用(路径系数为0.086),高于社会资本作用(路径系数为0.037);金融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具有负向显著作用(路径系数为-1.250),低于人力资本作用(路径系数为-0.131);物质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意愿具有正向作用,但其不显著,可见生计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因此,政府应从职工家庭的不同诉求出发,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职工群众就业,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停伐后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结构方程模型 林下经济 国有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业数据库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凡杰 赵益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
农业数据库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承载基础,其发展水平不仅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主要标志,而且也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搞好农业数据库建设,是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内蒙古... 农业数据库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承载基础,其发展水平不仅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主要标志,而且也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搞好农业数据库建设,是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内蒙古农业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内蒙古农业数据库建设的原则、建设方向和重点及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数据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内蒙古农业就业再造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凡杰 赵益平 修长百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8-80,共3页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乡就业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大,只有统筹兼顾城镇就业扩容、农业就业再造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城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加大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激发农业发展的潜在就业效...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乡就业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大,只有统筹兼顾城镇就业扩容、农业就业再造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城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加大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激发农业发展的潜在就业效应,促进农业就业再造,进而实现全社会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现代农业 就业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参与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分析——以内蒙古西部X市和东部H市E自治旗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红岭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6,共3页
我国拥有12个广义的牧区省区,有266个牧业或半牧业旗县。牧区拥有全国近30%的人口和72%的国土,占有广阔的草地和丰富的地下资源,因而牧区发展始终是中央政府和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妇女作为牧区发展的生力军,在牧区的建设... 我国拥有12个广义的牧区省区,有266个牧业或半牧业旗县。牧区拥有全国近30%的人口和72%的国土,占有广阔的草地和丰富的地下资源,因而牧区发展始终是中央政府和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妇女作为牧区发展的生力军,在牧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2006年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牧区 农村妇女 人力资本 实证分析 内蒙古西部 自治旗 东部地区 地域差异 家务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奶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乔光华 《中国乳业》 2010年第6期18-20,共3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我国奶业的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三。内蒙古是我国奶业优势区域和牛奶主产区,其奶业的宏观运行情况对全国奶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值得关注。2009年,我国奶业受到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我国奶业的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三。内蒙古是我国奶业优势区域和牛奶主产区,其奶业的宏观运行情况对全国奶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值得关注。2009年,我国奶业受到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内蒙古奶业经济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奶业 经济运行情况 食品工业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