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不同NFC/NDF比对奶山羊血液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胡红莲 刘大程 +4 位作者 卢德勋 珊丹 李胜利 张春华 石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5-859,共5页
为研究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血液参数的影响,选用3只(30-35 kg)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分别为1.02(Ⅰ组)、1.24(Ⅱ组)、1.63(Ⅲ组)、2.58(Ⅳ... 为研究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血液参数的影响,选用3只(30-35 kg)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分别为1.02(Ⅰ组)、1.24(Ⅱ组)、1.63(Ⅲ组)、2.58(Ⅳ组)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血液的pH、碳酸氢根(HCO3^-)含量、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C)均以Ⅳ组最低,饲喂后6 h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以Ⅳ组最高,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日粮NFC/NDF水平增加,血清K^+呈降低趋势(P〉0.05),Ca^2+、Cl^-含量变化不明显,Na^+、阴离子间隙呈上升趋势(P〉0.05),均处于正常变动范围内;在本试验条件下,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未显著影响血液的酸碱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C/NDF 血液 奶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体况评分(BCS)在饲养管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彦 吐日根白乙拉 +1 位作者 刘晗璐 王斯琴塔娜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体况指奶牛体脂沉积的情况,俗称膘情。评分使体脂沉积情况量化,方便了其在奶牛营养管理上的应用。国外的实践证明,BCS为奶牛营养管理的一项实用指标。文章综述了体况评分与分娩后体脂动员、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健康、繁殖性能以... 体况指奶牛体脂沉积的情况,俗称膘情。评分使体脂沉积情况量化,方便了其在奶牛营养管理上的应用。国外的实践证明,BCS为奶牛营养管理的一项实用指标。文章综述了体况评分与分娩后体脂动员、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健康、繁殖性能以及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况评分 泌乳量 繁殖性能 健康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七斤 刘思伽 +5 位作者 红梅 巴开明 王俊平 申之义 关平原 李平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3-56,共4页
采用鸡胚传代方法从内蒙古地区两个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别命名为ILTV-NM98a、ILTV-NM98b株),进行了系统的常规生物学特性和部分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分离株对乙醚、氯仿、热均敏感.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 采用鸡胚传代方法从内蒙古地区两个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别命名为ILTV-NM98a、ILTV-NM98b株),进行了系统的常规生物学特性和部分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分离株对乙醚、氯仿、热均敏感.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近似球形,有囊膜,大小在150~300nm之间.两分离株均能被标准阳性血清中和.接种60日龄抗体阴性鸡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80%,死亡率分别为26.7%和6.7%.以两个分离株及参考株的DNA为模板,gB-1、gB-2为引物,以PCR方法扩增出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扩增产物经Pst Ⅰ、Bg1Ⅱ、HindⅢ内切酶酶切后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饲料添加剂——卟啉铁的提取方法介绍 被引量:1
4
作者 乌仁塔娜 孙茜胜 敖长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7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绿色饲料添加剂 提取方法 卟啉铁 氯化血红素 缺铁性贫血 饲料生产 德国科学家 食品添加剂 诺贝尔奖 铁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DMEM/F12培养基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兴夫 杜瑞平 +3 位作者 高民 敖长金 卢德勋 曹琪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验证自制DMEM/F12培养基与商品化DMEM/F12培养基相比是否会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氨基酸对乳蛋白合成影响及其机理奠定基础。从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泌乳相关基因表达和酪蛋白合成这几个方面... 验证自制DMEM/F12培养基与商品化DMEM/F12培养基相比是否会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氨基酸对乳蛋白合成影响及其机理奠定基础。从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泌乳相关基因表达和酪蛋白合成这几个方面比较自制DMEM/F12培养基与DMEM/F12培养基的差别。结果显示,自制DMEM/F12培养基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活力要显著高于DMEM/F12培养基(P<0.0001);自制DMME/F12培养基与商品化DMEM/F12培养基相比乳腺上皮细胞CSN1S1、CSN3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上调量分别达到了3.57倍和3.27倍,CSN1S2、CSN2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自制DMEM/F12培养基与商品化DMEM/F12培养基相比,对乳腺上皮细胞αS酪蛋白及β-酪蛋白的合成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与商品化DMEM/F12培养基相比,自制DMEM/F12培养基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泌乳相关基因表达和酪蛋白合成方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DMEM F12培养基 基因表达 酪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急性肠毒血症的诊断报告
6
作者 禹旺盛 郝永清 任传胜 《中国奶牛》 2006年第7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肠毒血症 奶牛场 诊断报告 急性 实验室诊断 突然死亡 剖解变化 魏氏梭菌 包头市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制剂对血液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凤梅 吐日根白乙拉 板橋久雄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5年第5期9-11,共3页
选用5头经产荷斯坦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制剂(RPGLA),通过比较添加前后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GLA)含量变化,探讨了RPGLA的添加对血液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RPGLA中含有脂肪52.5%和γ亚麻酸3.5%。每天分别早晚两... 选用5头经产荷斯坦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制剂(RPGLA),通过比较添加前后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GLA)含量变化,探讨了RPGLA的添加对血液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RPGLA中含有脂肪52.5%和γ亚麻酸3.5%。每天分别早晚两次饲喂150gRPGLA,试验期间的日粮和饲养管理是一致的。添加前测定一次血浆和乳中GLA含量,添加后测定了5次。结果显示:RPGLA添加后血液中GLA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前乳中GLA含量(mg/kg)及其产量(mg/d)分别为11.5和310.3,而添加后第4、9、14、19、22天分别为25.7、19.0、26.3、24.8、27.7和663.0、493.1、737.7、705.0、769.7,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泌乳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可大幅度提高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亚麻酸 乳成分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氟的营养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计桃 金曙光 冯立志 《中国动物保健》 2004年第5期39-40,共2页
氟是动物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但过量的氟对机体存在广泛性的损害作用。本文就氟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氟的吸收代谢途径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慢性氟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微量元素氟 营养水平 生长发育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外膜炎效果好
9
作者 张剑柄 《北方牧业》 2009年第8期30-30,共1页
1症状产后很快出现病症,以严重的子宫炎、腹膜炎及败血症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重,体温高达40℃以上,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率加快,在每分钟120次以上。病牛磨牙、拱背、不愿活动或卧地不起,常发出呻吟声,... 1症状产后很快出现病症,以严重的子宫炎、腹膜炎及败血症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重,体温高达40℃以上,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率加快,在每分钟120次以上。病牛磨牙、拱背、不愿活动或卧地不起,常发出呻吟声,不断举尾努责,但恶露不能正常排出。直肠检查:子宫体不收缩,严重肿胀、敏感,可听到捻发音,有时可触诊到子宫外壁的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子宫炎 外膜 奶牛 食欲减退 胃肠蠕动 卧地不起 直肠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传染病防制的原则——以人为本防疫为先
10
作者 王克恭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3年第3期59-59,共1页
在新世纪里,为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成为当今的第一主题。众所周知,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生物因子引发的各种传染病和由食源性导致的食品安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地球生态的恶化、环境变迁... 在新世纪里,为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成为当今的第一主题。众所周知,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生物因子引发的各种传染病和由食源性导致的食品安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地球生态的恶化、环境变迁引出的各种污染与灾害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安全。继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恐怖活动均给一些国家或地区造成灾害与不稳定并直接造成大的伤亡。本文仅就全球重大疫病提出防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动物疾病 疫病防治 人体健康 食品安全 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LM对泌乳后期奶牛血液代谢物、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吐日根白乙拉 苏德斯琴 +1 位作者 奥丽格日玛 板桥久雄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选用 8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 ,分为对照和瘤胃保护赖氨酸 +蛋氨酸 (RPLM )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RPLM对泌乳后期奶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对照日粮中添加 10 0 g/d保护材料 ,RPLM组日粮中添加 10 0g/d含Lys 11 ... 选用 8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 ,分为对照和瘤胃保护赖氨酸 +蛋氨酸 (RPLM )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RPLM对泌乳后期奶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对照日粮中添加 10 0 g/d保护材料 ,RPLM组日粮中添加 10 0g/d含Lys 11 6g、Met 4 7g的保护制品。RPLM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浆游离Lys、Met浓度略有增加 (P >0 1) ,血浆葡萄糖浓度有增加趋势 (P <0 1) ,干物质采食量无明显变化 ,乳量和 4%的标准乳量分别增加 0 5kg/d(2 2 %)和 0 8kg/d(3 5 %) ,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糖率均略高于对照组 (0 0 1%0 0 6%) ,乳蛋白质和乳脂肪生产量分别增加 2 0g/d和 40 g/d ,饲料蛋白质转化为乳蛋白质的效率提高5 9%,但均无明显差异 (P >0 1)。以上结果表明 :泌乳后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和蛋氨酸 ,没有明显地提高产乳量和改善乳成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LM 泌乳后期 奶牛 血液代谢物 产乳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高油酸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吐日根白乙拉 神田修平 板桥久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
选用 8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 HOAC2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高油酸玉米 ( HO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OAC组用 HOAC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 3 0 %的玉米 ,2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 ,HOAC的替换... 选用 8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 HOAC2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高油酸玉米 ( HO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OAC组用 HOAC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 3 0 %的玉米 ,2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 ,HOAC的替换对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其组成无显著影响 ( P>0 .1 ) ,但纤毛虫总数显著增加 ( P<0 .0 5 )。 2组牛干物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HOAC组产乳量增加 0 .7kg/d,但不显著 ( P>0 .1 ) ,4%脂肪校正乳量有提高趋势 1 .4kg/d( 5 .5 % ,P<0 .1 )。乳蛋白质、乳糖和无脂固形物的含量及其生产量 2组间无明显差异。HOAC组乳脂率有增加趋势 ( P<0 .1 ) ,而乳脂生产量显著提高 ( P<0 .0 5 ) ,但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 :奶牛饲料中HOAC的使用可改善乳成分 ,并对瘤胃发酵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玉米 奶牛 瘤胃发酵 产乳量 乳成分 二乘反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高亚油酸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吐日根白乙拉 板桥久雄 神田修平 《草食家畜》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选用 6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HLAC两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高亚油酸玉米 (HL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LAC组用HLAC部分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的普通玉米 ,两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 ,HLAC... 选用 6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HLAC两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高亚油酸玉米 (HL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LAC组用HLAC部分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的普通玉米 ,两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 ,HLAC的替换对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其组成无显著影响 (P>0 .1) ,但纤毛虫总数显著增加 (P <0 .0 5 )。两组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乳量无显著差异 ,但HLAC组乳脂率有下降趋势 (P <0 .1)、乳脂肪中C18:2比例小幅提高、C18:1比例显著提高 (P <0 .0 5 )、乳蛋白质率及其产量小幅增加、乳糖率和无脂固形物率及其产量显著提高 (P <0 .0 5 )。以上结果显示 :奶牛饲料中HLAC的使用可改善乳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亚油酸玉米 泌乳牛 瘤胃发酵 产乳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永明 卢德勋 孙桂芬 《饲料博览》 2001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文对青贮的发酵原理、过程,与发酵有关的微生物,青贮原料表面附着的微生 物,青贮的基本原则,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合理利用,以及青贮饲料品质评价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青贮饲料 调制技术 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大豆粕对高产奶牛血液代谢产物、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吐日根白乙拉 双金 +1 位作者 阿拉坦苏和 板桥久雄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8,共5页
选用10头经产荷斯坦乳牛分为对照和试验组(n=5),以二乘反转法,研究了加热大豆粕对奶牛血液代谢产物、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组日粮用加热大豆粕替代了对照组日粮中的生大豆粕,使RUP比例提高3.9%,两组日粮其他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 选用10头经产荷斯坦乳牛分为对照和试验组(n=5),以二乘反转法,研究了加热大豆粕对奶牛血液代谢产物、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组日粮用加热大豆粕替代了对照组日粮中的生大豆粕,使RUP比例提高3.9%,两组日粮其他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试验组牛血浆葡萄糖浓度有下降趋势(P<0.1),尿素氮、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浓度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1);两组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乳量、4%脂肪校正乳量、乳糖和无脂固形物产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对照组增加7.1%(2.3kg/d)、6.1%(1.9k9/d)、80g/d(5.8%)和180g/d(6.8%);试验组乳蛋白质和乳脂肪产量增加30g/d(3.3%)和40g/d(5.0%),但无显著差异(P>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乳蛋白质率低0.09%单位(P<0.1),乳脂率、乳糖率和无脂固形物率低0.06~0.08%单位(P>0.1),乳脂中脂肪酸比例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用加热大豆粕替代高产奶牛泌乳前期日粮中生豆粕可增加产奶量。但是,增加产奶量的同时要改善乳蛋白质为主的乳成分含量,需要平衡地改善能量、蛋白质甚至葡萄糖营养的供给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大豆粕 奶牛 血液代谢产物 产乳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高亚油酸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吐日根白乙拉 韩继福 +3 位作者 板桥久雄 神田修平 伊川玲次 鹫尾雄一郎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1,共4页
选用6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HLAC两组,以二乘反转法,研究了高亚油酸玉来(HL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LAC组用HLAC部分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的普通玉米,两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HLAC的替换对... 选用6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HLAC两组,以二乘反转法,研究了高亚油酸玉来(HL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LAC组用HLAC部分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的普通玉米,两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HLAC的替换对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其组成无显著影响(P>0.1),但纤毛虫总数显著增加(P>0.05)。两组牛干物采食量和乳量无显著差异,但HLAC组乳脂率有下降趋势(P>0.1)、乳脂肪中C18:2比例小幅提高、C18:1比例显著提高(P<0.05)、乳蛋白质率及其产量小幅增加、乳糖率和无脂固形物率及其产量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显示:奶牛饲料中HLAC的使用可改善乳成分,并对瘤胃发酵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亚油酸玉米 奶牛 瘤胃发酵 产乳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丽艳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4年第6期8-9,共2页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口蹄疫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巴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症状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绵羊超数排卵效果因素的研究
18
作者 包呼格吉乐图 黄春华 +2 位作者 包和平 德庆哈拉 赖双英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86-189,共4页
通过对绵羊超数排卵技术的主要环节进行研究,得出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一套简便、稳定、低成本、高效、实用的羊胚胎生产技术.其结果如下:①超排处理的499只供体羊平均排卵、回收胚、可用胚分别是14.41枚±4.34枚、12.56枚±4.05... 通过对绵羊超数排卵技术的主要环节进行研究,得出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一套简便、稳定、低成本、高效、实用的羊胚胎生产技术.其结果如下:①超排处理的499只供体羊平均排卵、回收胚、可用胚分别是14.41枚±4.34枚、12.56枚±4.05枚、9.13枚±4.03枚,育成羊组的此3项指标均高于经产羊组(P<0.01);②对6个品种的412只供体羊进行超排处理,罗米利希尔斯羊的排卵、回收胚胎及可用胚胎平均数均高于其他品种(P<0.01),其他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帮德羊的可用胚胎平均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1);③舍饲和放牧条件下供体羊排卵黄体平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舍饲羊的回收胚和可用胚胎平均数显著高于放牧羊(P<0.01);④3种方式发情羊的排卵黄体平均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自然发情羊的回收胚及可用胚平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⑤用宁波和加拿大生产的FSH制剂进行超排处理,黄体平均数并无差别(P>0.05),但回收胚胎平均数前者低于后者(0.01<P<0.05),尤其是后者的可用胚胎平均数明显高于前者(P<0.01);⑥宁波生产的FSH制剂分为4个剂量等级进行超数排卵,4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50 u剂量组的回收胚胎平均数均低于其他剂量组(0.01<P<0.05),180 u剂量组可用胚平均数显著低于其他3个剂量组(P<0.01); ⑦超排1次或2次,排卵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超排2次以上,黄体数明显下降(P<0.01).超排3次以上回收胚胎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⑧精液质量直接影响超排效果,精液活力越高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超数排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绒山羊增绒技术及操作规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巴雅斯胡良 伊.毕格乐图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1 技术核心 绒山羊绒毛生长呈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其中光照时间起了重要调节作用,日照时间由长变短时绒毛开始生长,日照时间由短变长时绒毛逐渐停止生长,日照时间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与维持水平,最终控制绒毛的生长。据报... 1 技术核心 绒山羊绒毛生长呈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其中光照时间起了重要调节作用,日照时间由长变短时绒毛开始生长,日照时间由短变长时绒毛逐渐停止生长,日照时间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与维持水平,最终控制绒毛的生长。据报道影响绒毛生长的激素有褪黑激素、催乳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操作规程 技术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绒毛生长 日照时间 褪黑激素 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