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病虫害信息采集系统 被引量:46
1
作者 赵庆展 靳光才 +2 位作者 周文杰 汪传建 戴建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3-190,共8页
为了减少棉田病虫害对棉花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防控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地采集病虫害信息是对其监测、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模式下通过人工填写纸质表格采集数据,时空差异性大、统计繁琐、耗时耗力。该文基于移动GIS,以... 为了减少棉田病虫害对棉花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防控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地采集病虫害信息是对其监测、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模式下通过人工填写纸质表格采集数据,时空差异性大、统计繁琐、耗时耗力。该文基于移动GIS,以当前主流的Android/IOS手机操作系统为平台,运用GPS定位、离线地图加载、图形绘制等技术实现了病虫害发生位置及属性信息的快速采集,位置精度可达15 m。通过采用定义JSON模板,实现了异构平台数据的一致性,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信息至服务端的时空数据库,从而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聚合存储,数据从发送至入库可在5 s内完成。服务端运用空间插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可视化表达,并将结果推送给移动终端用户,从而提供病虫害监测、预测服务,准确度可达70%以上。初步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用户参与度好、实时性强、位置精确、经济便捷等特点,为农作物病虫害信息采集及农情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智能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采集 时空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AppBuilder的棉田病虫害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许金霞 赵庆展 +2 位作者 张清 靳光才 周文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160,共6页
为及时获取和共享棉田病虫害信息,以便农技人员采取防治措施,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病虫害信息采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rc GIS Server服务发布、Arc GIS Javascript API等关键技术,利用Web App Builder框架构建团场棉田病虫害信息服务... 为及时获取和共享棉田病虫害信息,以便农技人员采取防治措施,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病虫害信息采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rc GIS Server服务发布、Arc GIS Javascript API等关键技术,利用Web App Builder框架构建团场棉田病虫害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病虫害信息服务产品的生成与表现方式,建立病虫害发布流程,实现了棉花病虫害信息及时分析统计、发布与大面积共享。测试表明,该平台具有交互性好,响应速度快,用户界面丰富、体验性强等特点,可为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病虫害 信息共享 服务发布 WEB GIS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和GeoSOS-FLUS的喀什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娇娇 尹小君 +2 位作者 苟贞珍 刘陕南 王帝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87,共9页
[目的]对喀什地区进行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为该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了粮食安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固碳量、产水量和土壤侵蚀)作为算法的多目标函数,通过NSGA-Ⅱ算法能够得到较为科学的土地利用数量结... [目的]对喀什地区进行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为该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了粮食安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固碳量、产水量和土壤侵蚀)作为算法的多目标函数,通过NSGA-Ⅱ算法能够得到较为科学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再通过GeoSOS-FLUS模型根据数量结构优化结果、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模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最后,通过Fragstats 4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1)在3种优化结果下,GDP、固碳量、粮食产量都比未优化前多,土壤侵蚀有所降低。产水量只有在生态效益优先情况下提高了。(2)2005—2020年,耕地、建设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林地和未利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3)通过Fragstats 4对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经济优先、生态优先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下优化结果进行分析。相对于优化前,3种优化结果下的香浓多样性和散布与并列指数都有所提高,斑块凝聚度和景观多样性也提高了。[结论]6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草地过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所提高。优化后的土地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喀什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其布局更加合理,为该区未来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GA-Ⅱ 固碳量 产水量 土壤侵蚀 GeoSOS-FLUS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牧时空轨迹数据的牧群采食量分布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传建 王伟强 +3 位作者 鲁为华 文春雷 尹小君 赵庆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25-130,共6页
为了快速大范围地掌握牧群采食量分布信息,提出一种牧群采食量分布模型。根据放牧过程的时空连续性,借助放牧轨迹采用缓冲区与网格分析方法获得放牧分布,结合模拟采食法,通过轨迹点间的时间间隔计算采食时间,并将其累加得到日采食时间,... 为了快速大范围地掌握牧群采食量分布信息,提出一种牧群采食量分布模型。根据放牧过程的时空连续性,借助放牧轨迹采用缓冲区与网格分析方法获得放牧分布,结合模拟采食法,通过轨迹点间的时间间隔计算采食时间,并将其累加得到日采食时间,进而依据采食时间与日采食时间比例将牧群日采食总量分配给每个局部放牧分布,并采用网格叠加方法得到给定时空范围的采食量分布。以2015年为实例,对研究区采食量分布进行监测:模型结果与实际放牧情况一致性较好,准确度可达86.2%以上。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快速大范围地提取牧群采食量分布信息,并能为相关部门对牧群采食量分布信息的监测提供计算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 模型 监测 网格叠加 放牧 采食量 缓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与北斗/GPS的放牧监测系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伟强 汪传建 +3 位作者 余晓平 文春雷 张雅 孙世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206,共5页
现有的牧群追踪系统仅实现了牧群位置实时显示、历史轨迹查询和围栏报警功能,已无法满足草地畜牧管理部门对于牧场放牧强度和牧群采食情况监测等功能的更高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草地科学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提出基于放牧时空轨迹数... 现有的牧群追踪系统仅实现了牧群位置实时显示、历史轨迹查询和围栏报警功能,已无法满足草地畜牧管理部门对于牧场放牧强度和牧群采食情况监测等功能的更高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草地科学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提出基于放牧时空轨迹数据的牧群采食量分布模型和牧场放牧强度监测方法。在已建立的物联网位置服务平台基础上,集成Web 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可视化技术,建立了物联网牧群轨迹数据采集与Web GIS时空数据分析的放牧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牧群位置地图显示、牧场放牧强度监测、牧群采食量分布监测3个功能。以新疆天山北麓牧场为案例对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实现牧群位置信息、牧场放牧强度信息、牧群采食量分布信息的动态监测,可为相关管理部门对放牧信息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监测 采食量 放牧强度 WEBGIS 北斗/GPS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伟 赵庆展 +2 位作者 汪传建 陈洪 李沛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191,共5页
针对SVM容易出现过学习、泛化能力下降的问题,利用LSSVM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自身优势,对高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采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玛纳斯河畔的多光谱影像,首先利用最... 针对SVM容易出现过学习、泛化能力下降的问题,利用LSSVM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自身优势,对高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采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玛纳斯河畔的多光谱影像,首先利用最佳波段指数法与光谱信息、纹理信息结合得到最佳特征波段组合,从而降低数据维度,进而利用粒子群优化和网格搜索算法分别进行参数寻优并交叉验证方法对影像进行SVM和LSSVM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传感器所选择的1、6、11波段组合及NDVI、NDWI、Mean特征信息组合,粒子群优化LSSVM分类的总体精度较网格搜索LSSVM高0.092%,Kappa系数高0.006;粒子群优化LSSVM分类的总体精度较粒子群优化SVM分类高2.021%,Kappa系数高0.008。试验方法改善了各种地物特别是裸地与沙石的区分,是对该相机及特征组合进行分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网格搜索 交叉验证 无人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度对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峰 刘昭 +2 位作者 刘伟 张天毅 陈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87,共6页
为分析重叠度对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的影响,提高无人机平台获取数据的时效性,更好地为灾害损失调查和救灾应急现场等服务,设计重叠度对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影响程度的试验。该试验以单旋翼无人机Scout B1-100搭载多通道光谱成像系统Micro ... 为分析重叠度对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的影响,提高无人机平台获取数据的时效性,更好地为灾害损失调查和救灾应急现场等服务,设计重叠度对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影响程度的试验。该试验以单旋翼无人机Scout B1-100搭载多通道光谱成像系统Micro MCA12Snap为数据获取平台,以Pixel Wrench2为多光谱图像的多波段选配合成工具,以Pix4D Mapper为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对23种重叠度的图像数据进行拼接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软硬件支持的基础上低重叠度图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提高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提升数据获取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图像 重叠度分析 拼接效率 灾害损失 救灾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朱砂叶螨预警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靳光才 赵庆展 +2 位作者 周文杰 张清 许金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1,共5页
为解决棉田朱砂叶螨预警中信息采集量少、短期预测不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困难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和移动GIS的棉田朱砂叶螨预警系统。基于移动GIS平台实现了棉田朱砂叶螨信息的快速、准确、实时采集,然后采用基于马尔科夫... 为解决棉田朱砂叶螨预警中信息采集量少、短期预测不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困难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和移动GIS的棉田朱砂叶螨预警系统。基于移动GIS平台实现了棉田朱砂叶螨信息的快速、准确、实时采集,然后采用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方法对棉田朱砂叶螨虫情进行短期预测,再使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大范围的预测结果。基于Python语言建立耦合的预警模型,能够为用户提供大面积的预警专题图,同时可根据用户输入的棉田朱砂叶螨等级生成相应的短期预测结果并推荐科学的防治措施。初步应用表明,准确度可达80%,系统具有简单实用、预测准确、大众参与等良好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病虫害预警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朱砂叶螨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 马尔科夫链 空间插值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空气质量监测仪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庆展 张天毅 陈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4-99,共6页
及时有效地获取空气质量数据是大气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现有固定点监测手段空间覆盖度不足、成本高、灵活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Arduino UNO开发板外接MG811,DSM501A,DHT11,MQ-7传感器为硬件平台,A... 及时有效地获取空气质量数据是大气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现有固定点监测手段空间覆盖度不足、成本高、灵活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Arduino UNO开发板外接MG811,DSM501A,DHT11,MQ-7传感器为硬件平台,Arduino IDE编译器为软件平台的监测仪。采用接触式周期采样方法获取环境数据模拟值,建立与传感器灵敏度关系,使用Matlab中CURVE FITTING TOOL对传感器灵敏度与被测物浓度关系进行拟合分析。拟合后,可决系数大于0.98,方差小于0.1。该自主设计的监测仪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灵活方便的优点,并可扩展其他类型传感器以满足不同的测量环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监测 小型四旋翼无人机 ARDUINO UNO 周期采样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土壤盐渍化光谱响应特征与动态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小君 宁川 +2 位作者 韩峰 张雅 高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277-281,共5页
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干旱区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分析不同地物和不同等级土壤盐渍化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以Landsat-TM和Landsat-ETM^+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分析... 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干旱区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分析不同地物和不同等级土壤盐渍化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以Landsat-TM和Landsat-ETM^+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天山北坡典型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规律和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盐渍土壤区别于水体、沙漠和植被的最佳波段是710~900 nm;重度盐渍土壤的光谱反射率在波长为400~900 nm范围内普遍高于其他盐渍化土壤;SVM模型对1990年、2000年/2014年3期天山北坡典型区域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达到84%以上,Kappa系数均在0.86以上,土壤盐渍化面积在1990-2000年间增加了1 032.86 hm^2,在2000-2014年间减少了1 581.84 hm^2;1990-2000年间,裸土转移为盐渍地的面积比较大,2000-2014年间,盐渍地转化为耕地和裸土的面积比较大,土壤盐渍化面积先增后减的变化波动,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和农田灌溉方式的改良,新疆北疆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盐渍化 光谱响应特征 动态监测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牧时空轨迹数据的绵羊采食行走速度测算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冬 钱宇珊 +1 位作者 汪传建 江红红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59,共8页
研究绵羊的采食行走速度,可为草原放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将新疆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牲畜军垦细毛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GPS项圈获取了研究区2016年5月至9月的羊群放牧时空轨迹数据。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对轨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绵羊采食... 研究绵羊的采食行走速度,可为草原放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将新疆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牲畜军垦细毛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GPS项圈获取了研究区2016年5月至9月的羊群放牧时空轨迹数据。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对轨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绵羊采食行走速度。通过IBMSPSS Statistics 24软件,得到绵羊每月放牧全天时段、上下午时段和9时前、9时后、19时前、19时后时段的采食行走速度范围。采用均值、标准差、极差和众数研究绵羊在这些时段的采食行走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绵羊5~9月所有时段的采食行走速度大部分在0.27~0.30km/h之间;(2)全天时段,速度随着放牧月份的推进,羊群采食行走速度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离散度同样表现为增大后减小的规律;(3)上下午时段,6~9月上午速度均值大于下午速度均值;(4)在四个时段,5~8月09时后时段速度均值大于其他三个时段速度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绵羊 行走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机载激光雷达棉花LAI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洪 韩峰 +2 位作者 赵庆展 刘伟 张天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6-1263,共8页
棉花叶面积指数(LAI)是描述其长势的重要指标,准确获取冠层结构参数是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必要条件。以Scout B-100油动单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搭载RIEGL VUX-1激光雷达,精确获取棉花高密度点云数据,得到研究区棉田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 棉花叶面积指数(LAI)是描述其长势的重要指标,准确获取冠层结构参数是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必要条件。以Scout B-100油动单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搭载RIEGL VUX-1激光雷达,精确获取棉花高密度点云数据,得到研究区棉田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差值运算获得其冠层高度模型(CHM),进而提取有效的冠层结构参数。利用相关性分析法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2的激光穿透力指数(LPI)、回波点云密度(D)、孔隙率(f_(gap))、归一化高程值(V_(nDSM))构建棉花LAI反演模型,并与实测叶面积指数进行精度验证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估算的LAI与实测LAI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824,均方根误差为0.072,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冠层高度模型 棉花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景观缓冲区构建方法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可文 赵庆展 +1 位作者 周可法 于宝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84-390,共7页
为提高景区导游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本研究首先使用矢量要素缓冲区生成方法生成初步景观缓冲区,进而利用Voronoi图方法解决缓冲区的叠加冲突问题,最后利用可视性分析方法去除无效缓冲区,通过一系列GIS方法构建景区精确导览缓冲区,为基... 为提高景区导游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本研究首先使用矢量要素缓冲区生成方法生成初步景观缓冲区,进而利用Voronoi图方法解决缓冲区的叠加冲突问题,最后利用可视性分析方法去除无效缓冲区,通过一系列GIS方法构建景区精确导览缓冲区,为基于移动终端的LBS智能导览应用提供算法支持。在此基础上,以移动GIS为平台,综合利用Arc GIS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搭建智能导览信息系统。针对景区智能导览信息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导览过程中可以根据游客GPS定位信息实时提供自动导览服务,缓冲区半径大小为<10 m、10-20 m、>20 m以上时的服务平均误差分别为29.6%、18.3%和9.8%,导游过程中景音对应,缓冲区划分大小合理。该景区导览缓冲区构建方法可为同类系统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服务缓冲区 VORONOI图 视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校正点的机载LiDAR农作物点云数据精度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洪 赵庆展 李沛婷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农作物高度是农业遥感应用中极为重要的参数,目前已能够使用机载激光雷达获取准确的农作物高度信息,但对其获取点云数据精度的评价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问题之一。在分析机载激光雷达点云获取与定位模型的基础上,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2个方... 农作物高度是农业遥感应用中极为重要的参数,目前已能够使用机载激光雷达获取准确的农作物高度信息,但对其获取点云数据精度的评价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问题之一。在分析机载激光雷达点云获取与定位模型的基础上,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2个方面进行误差分析,结合具体试验设计得到定量化描述与分析激光测距误差和动态时延误差。利用点云脚点的空间拓扑关系,得到拟合高程模型真值与平面模型拟合方程,以此为基础进行无校正点的点云数据精度评价。结果表明,高程精度最大残差值为5.60 cm,均方根误差为0.94 cm,平面精度最大残差值为2.78 cm,均方根误差为8.63 cm,这与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ing and orientation system,简称POS)数据精度报告相近,该结果可为研究无校正点条件下作物高度的高精度测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农作物 点云数据 精度评价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病虫害服务发布系统
15
作者 靳光才 赵庆展 +1 位作者 周文杰 许金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6-199,共4页
针对棉田病虫害信息发布时效性差、服务形式单一、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技术研发了服务器/客户端(C/S)架构下的棉叶螨病虫害信息发布系统。服务端运用ArcGIS Server实现对病... 针对棉田病虫害信息发布时效性差、服务形式单一、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技术研发了服务器/客户端(C/S)架构下的棉叶螨病虫害信息发布系统。服务端运用ArcGIS Server实现对病虫害专题的统一发布与管理。针对病虫害专题图和基础棉田信息进行交叉分析,然后使用ArcMap中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语句筛选出虫害等级较高的区域,并提取对应的农户信息,最后采用JPush第三方推送平台,将监测及预警信息直接推送到特定农户。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集成JPush开发包构建应用程序,通过注册信息可实现推送信息的订阅,随后可接收服务端推送的文本预警信息或专题图。结果表明,系统对服务的发布具有时效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可为农情信息发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棉花 病虫害 服务 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植被NPP时空格局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军 尹小君 +1 位作者 汪传建 张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格局,分析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天山北坡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CASA模型估算天山北坡植被的NPP,分析其年内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天...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格局,分析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天山北坡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CASA模型估算天山北坡植被的NPP,分析其年内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天山北坡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2015年天山北坡NPP总量为34.57 Tg C,平均值为173.34 g C/(m2·a),中西部区域NPP占天山北坡总量的82.25%,是天山北坡NPP的主要供给区,山地区域的NPP平均值最高。(2)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差异较大,林地、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分别为534.47、333.47、174.20和124.18 g C/(m2·a)。(3)天山北坡NPP月总量波动在0.29~3.00 Tg C/mon,6月NPP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为7.39 Tg C/mon。草地NPP随季节的波动幅度最大,林地随季节波动幅度最小。NPP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温度对天山北坡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大于降水。NPP的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影响的区域占66.06%,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中西部区域;非气候因子的影响占33.94%,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中东部以北地区。【结论】天山北坡NPP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是天山北坡NPP年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气候因子 CA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高光谱载荷性能交叉验证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文忠 赵庆展 +3 位作者 胡浩伟 李沛婷 马永建 龙翔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37,共7页
无人机定量遥感已成为当前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辐射定标是定量遥感的基础,在定量遥感研究中,首先需要确保无人机载荷性能的可靠性。基于辐射定标原理,以多光谱仪的固有波段为中心波长,设置高光谱仪对应波段范围,利用灰阶靶标,将高... 无人机定量遥感已成为当前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辐射定标是定量遥感的基础,在定量遥感研究中,首先需要确保无人机载荷性能的可靠性。基于辐射定标原理,以多光谱仪的固有波段为中心波长,设置高光谱仪对应波段范围,利用灰阶靶标,将高光谱影像中靶标的辐亮度值与多光谱仪的光谱响应函数进行卷积运算,得到多光谱各波段的等效入瞳辐亮度模拟值,从而拟合获得无人机多光谱载荷辐射定标系数;最后通过辐射定标系数验证分析及光谱曲线比对,最终实现无人机高光谱载荷性能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均匀地物如裸土,定标先后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12;两次定标系数相对差异在±1%之内,且两次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在0.96和0.92以上,传感器线性响应度较高。实验结果可为相关多、高光谱遥感载荷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多光谱 辐射定标 无人机遥感 灰阶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帧路径搜索的红枣动态图像采集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俊杭 曾窕俊 +3 位作者 马本学 汪传建 罗秀芝 王文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219-219,220-223,共2页
图像采集是实现红枣品质分级和检测的关键前提。针对基于静态图像的采集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外观品质、实时性差和基于传输式图像采集方式的机械、电路设计复杂且适用性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历史帧最小路径搜索,实现对视频中红枣目标进... 图像采集是实现红枣品质分级和检测的关键前提。针对基于静态图像的采集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外观品质、实时性差和基于传输式图像采集方式的机械、电路设计复杂且适用性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历史帧最小路径搜索,实现对视频中红枣目标进行跟踪、标定,建立红枣动态样本集的方法。首先利用RGB(red,green,blue)颜色空间转换HSV(hue saturation value)空间图像的明度(V)分量,基于V分量建立掩膜对RGB图像执行掩膜去背景。同时,针对视频图像中获得的二值图像,建立坐标系,获得每帧图像基于轮廓外接最小正矩形的特征向量,将当前帧和前一帧中的特征向量基于最小路径搜索的方法,加入约束条件,实现对视频中每个红枣目标的跟踪和标定,最后基于正矩形参数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简称ROI),实现动态样本建立。利用此算法,对拍摄的视频图像的检测表明建立的动态样本集能更全面地反映红枣外观品质。该算法简单、有效,特别在实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红枣在线检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红枣检测 路径搜索 跟踪标定 动态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LIVE平台的牧群轨迹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红红 王伟强 +2 位作者 文春雷 汪传建 孙世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8期212-215,共4页
为获取牧群的轨迹数据,设计一种基于超越位置服务(EXLIVE)平台轨迹数据的采集系统。通过安装服务器并配置EXLIVE定位服务平台系统参数,实现平台的搭建;通过对畜群佩戴定位项圈的方式获得轨迹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综合考虑全球定位系统... 为获取牧群的轨迹数据,设计一种基于超越位置服务(EXLIVE)平台轨迹数据的采集系统。通过安装服务器并配置EXLIVE定位服务平台系统参数,实现平台的搭建;通过对畜群佩戴定位项圈的方式获得轨迹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综合考虑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轨迹数据与现实轨迹数据的拟合度及GPS设备续航时间2个因素,将定位时间间隔设置为3 min;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对轨迹数据进行处理及显示,以便获取牧群觅食的空间分布信息;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一团天山北麓牧场为应用案例,获取研究区2年(2015—2016年)的畜群轨迹数据。结果表明,定位项圈和平台性能稳定且经济实用,可实时远程地对牧群位置进行监测,为轨迹数据采集提供系统的可参考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群 轨迹采集 EXLIVE GPS 定位项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SEGT棉花估产模型构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权 郭鹏 +2 位作者 祁佳峰 汪传建 张国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4-51,共8页
及时、准确的产量估算对农业经营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苗铃生长趋势的SEGT(Seedling Emergence and Growth Trend)模型用于棉花产量估算。首先借助无人机可见光影像数据,通过... 及时、准确的产量估算对农业经营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苗铃生长趋势的SEGT(Seedling Emergence and Growth Trend)模型用于棉花产量估算。首先借助无人机可见光影像数据,通过植被指数与大津法、形态学滤波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内棉花出苗信息;然后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分析各时期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特征,对棉花生长状态进行等级划分,反演每株棉花的预测成铃数;最后结合棉花单铃质量构建SEGT模型进行产量估算,并根据实测产量数据进行精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xG-ExR(Excess Green-Excess Red)植被指数对棉花苗识别和提取效果较好,精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93%、92.33%和92.66%,VDVI(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植被指数精度次之;将预测产量与实测产量进行对比验证,估产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2,表明利用SEGT模型进行棉花产量估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遥感在作物估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模型 棉花 估产 SE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