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海县牧事活动气象服务指标研究
1
作者 李悦 赫小红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188-190,160,共4页
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为研究区域,根据2014—2023年兴海县气象资料及牧草生长发育期资料,详细分析了关键牧事活动期间的气象条件,确定出各牧事活动相关气象服务指标。结果表明:兴海牧区在开展转场放牧活动时需考虑牧草返青和黄... 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为研究区域,根据2014—2023年兴海县气象资料及牧草生长发育期资料,详细分析了关键牧事活动期间的气象条件,确定出各牧事活动相关气象服务指标。结果表明:兴海牧区在开展转场放牧活动时需考虑牧草返青和黄枯时间,依据气象条件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9℃初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终日之后7 d作为夏季和秋季转场的气象服务指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初日作为剪毛药浴气象服务指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终日作为家畜屠宰期的气象服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牧事活动 兴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高寒草地针茅牧草黄枯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连云 赵年武 谢卫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257,共5页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兴海县牧业气象观测站西北针茅牧草(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兴海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西北针茅...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兴海县牧业气象观测站西北针茅牧草(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兴海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12年来表现为显著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1.4 d;牧草黄枯期与日平均气温≥0℃的终日呈显著正相关,并且随着9月中旬平均温度的显著升高牧草黄枯期提前;兴海9月上中旬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日照时数的增加使牧草提前黄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8月下旬和9月上旬的温度对西北针茅牧草黄枯影响最大,温度每上升1℃,黄枯期分别提前5.0 d和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地 西北针茅 牧草黄枯期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兴海县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郭连云 吴让 +1 位作者 汪青春 蓟尚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5-10,共6页
利用三江源区兴海县草原区46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气候总体上呈暖干化趋势,46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6℃,平均每10年升高0.35℃;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 利用三江源区兴海县草原区46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气候总体上呈暖干化趋势,46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6℃,平均每10年升高0.35℃;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不显著的增加态势,增加幅度为2.imm/10a;草地气候生产力呈增加趋势。降水量是影响该地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关键因子,未来“暖湿型”气候对兴海草地干物质生产有利,平均增产幅度为2%~4%,而“冷干型”气候对草地的干物质生产最为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3%~7%。若气温升高1~2℃、降水量增加10%~20%,则兴海草地的气候生产力将增加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气候变化 草地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要素对高寒针茅草原产草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郭连云 赵恒和 蓟尚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196,203,共9页
【目的】对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地温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草原全部牧草的产量为基础资料,运用积分回归的差... 【目的】对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地温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草原全部牧草的产量为基础资料,运用积分回归的差分形式,计算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旬平均气温、≥0℃积温、5cm地温、10cm地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气象要素评价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产量影响指数,用于衡量西北针茅生育期各气候因子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各气象因素中,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6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1150.73~1470.66kg/hm2,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491.72~819.01kg/hm2;其次是日照时数,4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8月各旬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347.90~668.17kg/hm2;第3是≥0℃积温,4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0℃积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207.32~486.40kg/hm2;第4是旬平均气温,4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可以造成146.22~173.76kg/hm2的产量波动;第5是地温,5月中旬至6月中旬,5和10cm地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分别为42.46~62.55kg/hm2和41.46~51.63kg/hm2。【结论】降水量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照时数,第3是≥0℃积温,第4是旬平均气温,5和10cm地温对西北针茅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针茅 气象要素 积分回归 产草量 影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郭连云 丁生祥 +2 位作者 吴让 谢卫东 蓟尚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5,共6页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07年天然牧草数据和气候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兴海县牧草发育期、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牧草返青期与日平...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07年天然牧草数据和气候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兴海县牧草发育期、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牧草返青期与日平均气温≥5℃的初日相一致,黄枯期与日平均气温≥5℃的终日相吻合;牧草返青期与黄枯期均提前,而且黄枯期的提前程度大于返青期;覆盖度每年以1.73个百分点的倾向率减小,而牧草高度以1.08 cm/a的线性趋势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牧草生长季温度升高,加之进入21世纪以来该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多,水热匹配较好,牧草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气候变化 天然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让 韩炳宏 +4 位作者 韩通 周秉荣 李博 牛得草 傅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1-1998,共8页
为了解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近11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多雨与春季干旱年份牧草返青期相差... 为了解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近11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多雨与春季干旱年份牧草返青期相差38d,牧草返青期提前或推迟主要与≥0℃初日的时间、当年3-4月份降水量和上年9-11月份降水量密切相关,牧草返青期降水的最佳气候模型为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牧草全生育期植物高度增加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另外,牧草生长高峰期6-7月份降水量每增加10 mm,鲜草增产225kg·hm^(-2)。因此,降水量是限制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返青和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海县 牧草返青 生长发育 牧草高度 牧草产量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县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让 李金红 蓟尚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141-6142,6153,共3页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青海省共和县天然草地产草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牧草生长期各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青海省共和县天然草地产草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牧草生长期各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作比较数列,对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了多因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和县的降水量可基本满足牧草生长发育的需求,而日照时数和温度因子则成为主要的限制因子。该研究结果客观、定量地揭示了天然草地产草量与各气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产草量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牧草生育期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蓟尚玛 郭连云 《甘肃畜牧兽医》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利用连续10 a观测的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牧草生育期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天然草地牧草各生育期与气温、降水量、累计日照时数、≥5℃积温等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诱导牧草生育期及产量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牧草 生育期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海县草地生态现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宝文 李周藏 +2 位作者 祁如英 贾迎春 谢卫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8-92,共5页
利用兴海县牧业气象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现状,揭示了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
关键词 草地生态 现状 成因 兴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兴海县草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占雄 吴让 +1 位作者 蓟尚玛 谢卫东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5期29-32,47,共5页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气象站近47年的气温、降水、冻土等气象资料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年来,三江源区兴海县的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呈极不显著的上升趋势,...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气象站近47年的气温、降水、冻土等气象资料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年来,三江源区兴海县的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呈极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最大冻土深度明显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鼠虫害、牲畜存栏数的不断增加、滥采乱挖和工矿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兴海县植被生产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进入21世纪后,该地区的气候呈暖湿化发展,牧草产量和牧草高度呈上升趋势,提高了草地生产力,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草原退化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1
作者 李周藏 吴让 +1 位作者 蓟尚玛 李金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5期30-32,共3页
对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建立防风固沙体系;以草定畜,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方面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系统 兴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城市内涝灾害预警指标研究
12
作者 张婷华 常有奎 +2 位作者 李京梅 郭强 王镜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302-304,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积水深度监测资料,通过研究西宁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日降水量和面雨量指标、逐1、3和6 h降水量和面雨量指标、逐时降水诱发指标,建立了暴雨内涝气象灾害预警动态指标体系,并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用蓝、黄、橙、红颜色...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积水深度监测资料,通过研究西宁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日降水量和面雨量指标、逐1、3和6 h降水量和面雨量指标、逐时降水诱发指标,建立了暴雨内涝气象灾害预警动态指标体系,并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用蓝、黄、橙、红颜色预警表示,并进行了相关说明。研究结果能为地方政府开展城市内涝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内涝预警 降水量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与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石明明 牛得草 +5 位作者 王莹 袁晓波 贺磊 韩炳宏 宗文杰 傅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6-1225,共10页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并直接决定着生态系统功能。为了揭示围封与放牧管理对物种共存和驱动群落构建的影响机理,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对象,分析了围封与放牧处理对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并直接决定着生态系统功能。为了揭示围封与放牧管理对物种共存和驱动群落构建的影响机理,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对象,分析了围封与放牧处理对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群落水平,放牧显著降低了比叶面积和植物高度;在物种水平,放牧群落中多数杂类草比叶面积减小,而莎草类和禾草类的比叶面积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叶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在围封和放牧处理中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放牧处理中,叶干物质含量与植物高度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即随着叶干物质含量的增大,植物高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同等比叶面积的情况下,与围封相比,放牧降低了叶干物质含量;在相同叶干物质含量的情况下,与围封相比,放牧降低了植物高度。(3)放牧在总体上降低了种间性状的平均差异,植物性状表现出趋同响应,具体表现为放牧减小了叶干物质含量和植物高度的种间差异;与围封相比,放牧显著提高了功能均匀度,减小了功能分离度。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种对放牧的响应模式存在差异,放牧降低了种间对光资源的竞争,可能增加了对土壤养分的竞争,放牧驱动群落构建的过程中,土壤养分是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子,说明放牧影响物种共存依赖于对多种资源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植物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 种间竞争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炳宏 牛得草 +3 位作者 贺磊 任运涛 吴让 傅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93-1801,共9页
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0%,生物土壤结皮是支撑该区生态系统主要的生物表面特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草地土壤养分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1960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 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0%,生物土壤结皮是支撑该区生态系统主要的生物表面特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草地土壤养分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1960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生物土壤结皮演替机制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的研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就国内外该领域近50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过程;同时,也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干旱半干旱地区 发育过程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土壤养分 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韩炳宏 牛得草 +4 位作者 袁晓波 任运涛 石明明 吴让 傅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1225,共8页
为了探讨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与微生境土壤养分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天然草地两类生物土壤结皮(藻类和藓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形态指标,并就不同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养分特征... 为了探讨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与微生境土壤养分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天然草地两类生物土壤结皮(藻类和藓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形态指标,并就不同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生物土壤结皮对围封与放牧干扰的响应一致,盖度均表现为围封显著高于放牧,而厚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然而,围封与放牧对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结皮下层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围封藻结皮层及其结皮下层SOC,TN和Z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而TP和Na则显著低于放牧。另外,生物土壤结皮层与结皮下层养分间的关系均存在差异,其藻结皮层土壤SOC与TN,TP,Na,K,Fe,Mn和Zn均呈正相关,与Ca呈负相关;藓结皮层SOC分别与Mn和Zn呈正相关,而与Ca和Fe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物土壤结皮 发育特征 土壤养分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量季节分配对天然牧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蓟尚玛 郭连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为了探讨降水量季节分配对草地产草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根据对三江源兴海县天然草场连续9年的牧草产量统计,分析了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对天然牧草产量的年度波动影响,并应用积分回归模型,计算出4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 为了探讨降水量季节分配对草地产草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根据对三江源兴海县天然草场连续9年的牧草产量统计,分析了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对天然牧草产量的年度波动影响,并应用积分回归模型,计算出4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年度变化及其季节分配直接导致了天然牧草产量的年度波动;4月上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均具有正效应,是牧草对水分需求的3个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季节分配 牧草产量 三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牧草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生育期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占雄 郭连云 谢卫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0-174,178,共6页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区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牧草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生育期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兴海高寒草地牧草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以0.36℃/10 a的速度升高,降水量以14...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区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牧草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生育期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兴海高寒草地牧草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以0.36℃/10 a的速度升高,降水量以148.6 mm/10 a的速度极显著增多,日照时数以7.7 h/10 a的速度微弱增加,总的气候趋势呈现出"暖湿"特征,对高寒草地牧草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2)西北针茅牧草的各生育期长度,0℃-返青期日数、返青-抽穗期日数、开花-成熟期日数、成熟-黄枯期日数均表现逐年缩短的变化趋势,其中成熟-黄枯期日数显著缩短。抽穗-开花期日数则呈逐年延长的趋势。(3)对西北针茅牧草0℃-返青期日数,2月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累计日照时数的影响最大;对返青-抽穗期日数,累计降水量影响较大;对抽穗-开花期日数7月上旬降水量和累计日照时数影响大;对开花-成熟期日数影响较大的有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以及累计温度;对成熟-黄枯期日数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8月、9月中旬的平均气温、≥5℃日平均气温终日日数和累计降水量和累计日照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西北针茅 生育期 三江源区 兴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赫小红 宋敏红 周梓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9-1347,共9页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空中云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利用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EOF分解、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79-2016年夏季高原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夏季高原整层水汽含量变化范围为2~25 kg·m-2,呈...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空中云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利用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EOF分解、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79-2016年夏季高原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夏季高原整层水汽含量变化范围为2~25 kg·m-2,呈东南向西北递减;1979-2016年高原地区水汽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2)夏季高原整层水汽通量均为正值,水汽输送主要以向东输送为主;高原大部分地区为弱水汽辐合区,净获得水汽;除南边界外,其余边界及周边地区为水汽辐散区,净失去水汽。(3)整层云水含量分布大值区主要在喜马拉雅南翼和高原东南部地区,高原区域的整层云水含量以1.9 g·m-2·(10a)-1以上的速率增加。(4)1979-2016年夏季高原区域平均的整层水汽含量随时间增加,增加率为0.3 kg·m^-2·(10a)^-1;南北向水汽收入呈增加趋势,东西向水汽收入呈减少趋势,从而高原区域水汽净收入变化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水汽输送 云水资源 水汽通量 EOF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天然草地藻和藓结皮土壤养分特征与差异
19
作者 韩炳宏 牛得草 +4 位作者 石明明 袁晓波 吴淑娟 时光 傅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天然草地藻和藓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藻和藓结皮的存在致使结皮层土壤养分的富集特征存在差异,藓结皮层土壤SOC、TN、TP、Na、Ca、Cu和Zn含量存在明显的...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天然草地藻和藓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藻和藓结皮的存在致使结皮层土壤养分的富集特征存在差异,藓结皮层土壤SOC、TN、TP、Na、Ca、Cu和Zn含量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其富集系数分别为160.76%、49.68%、12.27%、8.70%、12.04%、25.00%和71.18%;而藻结皮层AN和AP含量有明显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41.38%和237.13%。另外,藓结皮SOC、TN、AN、TP、A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藻结皮,而Ca含量则显著低于藻结皮。此外,藻和藓结皮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明显大于结皮下层,且藻和藓结皮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别,其中藓结皮层SOC、TN、AN、Na和Cu均相互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而藻结皮层SOC、TN、AN、TP、AP和Na均相互正相关。因此,藻和藓结皮对草地土壤养分的富集和退化草地培育改良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土壤养分 富集效应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站月报表预审中极值异常现象浅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昊 吴晓丽 王昌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4-256,共3页
近年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地面测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地面预审是保证气象资料正确性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计算机处理在地面审核中的应用,可以解决数据间相当多的逻辑错误,但由于现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月报表预审的功能尚不甚完备,... 近年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地面测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地面预审是保证气象资料正确性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计算机处理在地面审核中的应用,可以解决数据间相当多的逻辑错误,但由于现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月报表预审的功能尚不甚完备,以及受仪器故障和失误操作等的影响,容易造成记录的气象要素极值数据出现异常,分析此类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关处理方法,以及就如何保证B、Z、A、J文件完整性,尤其是B到A文件转换时极值出现错误进行探讨,避免报表数据错误造成错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站 月报表 计算机预审 极值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