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国县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原因及防治对策浅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树平 《南方农业》 2023年第5期124-126,130,共4页
近几年,兴国县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呈间歇性加重趋势,表现出迁入早、各代峰次多、盛蛾期长、为害重等特点,分析认为地理和气候因素、水稻播栽期提前、害虫抗药性增强、自然控制力下降、中稻面积增加等是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的原因。据... 近几年,兴国县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呈间歇性加重趋势,表现出迁入早、各代峰次多、盛蛾期长、为害重等特点,分析认为地理和气候因素、水稻播栽期提前、害虫抗药性增强、自然控制力下降、中稻面积增加等是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的原因。据此提出加强监测预警、平衡施肥、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用药、保护天敌等的稻纵卷叶螟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加重原因 防治对策 江西省兴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无忧花新叶呈色研究
2
作者 蒙林平 徐桂红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7-72,共6页
为探究中国无忧花叶片呈色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以中国无忧花5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叶片成熟变色过程中叶色参数L^(*)(明度)、a^(*)(蓝度)、b^(*)(红绿)值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为探究中国无忧花叶片呈色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以中国无忧花5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叶片成熟变色过程中叶色参数L^(*)(明度)、a^(*)(蓝度)、b^(*)(红绿)值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叶色变化与叶色参数、色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中国无忧花叶片发育,叶色从深紫红色转为深绿色,叶色参数L^(*)值和b^(*)值先增加后下降,而a^(*)值先下降后上升;(2)叶片内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b含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则逐渐下降,叶绿素a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波动较小;(3)相关性分析发现,叶色参数a^(*)值与花色素苷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总量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叶色参数b^(*)、L^(*)值与花色素苷含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用色差仪对中国无忧花叶色进行测定,可以较好地表征叶片发育阶段呈现出的颜色变化。中国无忧花叶片从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主要是由于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上升、花色素苷含量不断减小导致。中国无忧花新叶红色和下垂,可能具有防止紫外线等强光照射造成伤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无忧花 叶色 叶色参数 色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栽密度对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钟珺 黎为兵 +5 位作者 胡启锋 李祖章 张朝阳 连垚 李云 虞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方法]对晚稻品种欣荣优2660和五优308设置4种不同抛栽密度,研究抛栽密度对其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抛栽密...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方法]对晚稻品种欣荣优2660和五优308设置4种不同抛栽密度,研究抛栽密度对其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抛栽密度34.5万蔸/hm2处理与抛栽密度21.0万蔸/hm2处理相比,欣荣优2660增产5.89%,五优308增产2.3%;有效穗数随抛栽密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较高抛栽密度有利于孕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剑叶SPAD值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增强了光合能力,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结论]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为34.5万蔸/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双季晚稻 抛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研究
4
作者 钟珺 胡启锋 +4 位作者 李云 黎为兵 连垚 张朝阳 虞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方法]早晚稻各设置5个不同播种量处理,并以常规抛秧处理为对照,探讨赣南中低产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该区机插早稻播种量70 g/盘(360盘/hm2)、晚稻播种量60 g/盘(360盘/h...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方法]早晚稻各设置5个不同播种量处理,并以常规抛秧处理为对照,探讨赣南中低产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该区机插早稻播种量70 g/盘(360盘/hm2)、晚稻播种量60 g/盘(360盘/hm2)时产量最高。机插早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正相关,机插晚稻与有效穗数显著正相关,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是提高该区机插稻产量的重要措施。[结论]该区双季稻机插存在适宜播种量,且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量 双季稻 机插稻 中低产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