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制备工艺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文生 李亚明 +2 位作者 张杰 刘毅 董洪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9,55,共7页
鉴于银基电接触材料在电力系统、电器工业中的重要性,综合近年多种文献资料,阐述了Ag/Ni、Ag/C、Ag/WC和Ag/MeO等4个主要系列的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特点。分析了喷射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纤维强化法、等静压制法、等离子体喷涂法等制备银... 鉴于银基电接触材料在电力系统、电器工业中的重要性,综合近年多种文献资料,阐述了Ag/Ni、Ag/C、Ag/WC和Ag/MeO等4个主要系列的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特点。分析了喷射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纤维强化法、等静压制法、等离子体喷涂法等制备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工艺特点。结合现阶段研究工作,研制和改进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工艺,发展新型环保触头材料、多相复合触头材料及纳米触头材料是今后银基电接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电接触材料 制备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Cu-15Cr-Ce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文有 李亚明 +2 位作者 李文生 孔祥波 王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8-1523,共6页
采用熔铸-中间热处理-形变工艺制备形变Cu-15Cr及Cu-15Cr-0.05Ce原位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液晶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Cu-15Cr及Cu-15Cr-0.05Ce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采用熔铸-中间热处理-形变工艺制备形变Cu-15Cr及Cu-15Cr-0.05Ce原位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液晶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Cu-15Cr及Cu-15Cr-0.05Ce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微量Ce的加入使Cu-15Cr合金铸态组织枝晶臂直径减小,在相同应变量下形成的纤维更加细小均匀,材料的强度显著提高,导电率略有上升,摩擦磨损性能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导电性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建林 闫成旗 +2 位作者 朱圣宇 杨军 毕秦岭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4-591,共8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通过HT-1000型球盘式高温摩擦仪分别测试了不同条件下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20~1 000℃均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其摩擦系数在0.24~0.43之间.研...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通过HT-1000型球盘式高温摩擦仪分别测试了不同条件下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20~1 000℃均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其摩擦系数在0.24~0.43之间.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在低载(5 N、滑动速度为0.2 m/s)低温(20~400℃)下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24~0.29),但在低载高温下(600℃以上)摩擦系数较高(0.39~0.41);而在高载(20 N)时在整个温度测试区间(20~1 000℃)拥有低而稳定的摩擦系数(0.28~0.31).Ni3Al基自润滑材料优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归因于高温下材料摩擦表面形成的银、氟化物、氧化物以及钼酸盐等低剪切化合物的协同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基复合材料 自润滑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的力学响应计算 被引量:6
4
作者 任淮辉 李旭东 +1 位作者 李俊琛 龙弟德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27-431,共5页
为了研究二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细观尺度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将材料微结构细观力学响应的数值计算建立在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上。利用已开发的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仿真软件Pro-Design构造出二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模型,采... 为了研究二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细观尺度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将材料微结构细观力学响应的数值计算建立在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上。利用已开发的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仿真软件Pro-Design构造出二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模型,采用C程序设计和Python脚本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开发出用于材料微结构有限元网格划分与细观应力响应计算的软件AutoRVE,这对评估微裂纹的启裂、扩展,预测复合材料微结构材料损伤后的材料性能,推演微结构"虚拟失效"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 代表性体积单元 Python脚本语言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 被引量:13
5
作者 戴剑锋 路瑞娥 +1 位作者 付比 张新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19,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的结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经550~950℃热处理3 h后均得到纯相、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钴锌铁氧体;在2000 r/min转速下收集的复合纤维形貌最佳,直径约300 nm;经750℃热处理后纤维直径约为70 nm,室温下测得饱和磁化强度为66.1 A.m2/kg,矫顽力达到最大值6.6 A/m,表明钴锌尖晶石型铁氧体单畴临界尺寸约为44 nm.与CoFe2O4相比,CZFO的饱和磁化强度升高,矫顽力下降,并且CZFO的纤维与粉末的磁特性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Co0 8Zn0 2Fe2O4 定向排列 纳米纤维 单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N损伤模型对C-Mn钢缺口拉伸试样延性断裂的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国珍 张贺全 +1 位作者 蒲吉斌 轩福贞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用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损伤模型对不同缺口根半径的C-Mn钢缺口圆棒拉伸试样的延性断裂进行有限元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当缺口根半径R≤2 mm时,GTN模型对缺口拉伸时的最大载荷Pm、起裂载荷Pi、断裂载荷Pf和断裂功E的预测值与... 用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损伤模型对不同缺口根半径的C-Mn钢缺口圆棒拉伸试样的延性断裂进行有限元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当缺口根半径R≤2 mm时,GTN模型对缺口拉伸时的最大载荷Pm、起裂载荷Pi、断裂载荷Pf和断裂功E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接近。而当R>2 mm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变大。其原因在于GTN模型是基于微孔洞长大和聚合的延性断裂机理而建立,对于根半径较小,促使孔洞长大的三向应力度较高的缺口试样较为适用。GTN模型预测的三个特征载荷,尤其是表征韧性的断裂功E的值总体上高于实验测定值,并且其预测的延性起裂位置在R≥1 mm时也与实验观察不一致。其原因是GTN模型未考虑实际材料组织中具体的夹杂物/孔洞的尺寸、形态、分布和方位对损伤演化和断裂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模型 延性断裂 韧性 缺口试样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Ag/Cu复合触头涂层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文生 李亚明 +2 位作者 王大锋 刘毅 张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1,共5页
分别采用等离子和高速电弧喷涂系统制备了Ag/Cu复合触头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划痕试验仪、显微硬度仪、双电桥法以及真空电弧烧蚀仪等分析测试了Ag/Cu复合触头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DH-X2等离子喷涂制备的Ag/Cu复合触头涂层孔隙、... 分别采用等离子和高速电弧喷涂系统制备了Ag/Cu复合触头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划痕试验仪、显微硬度仪、双电桥法以及真空电弧烧蚀仪等分析测试了Ag/Cu复合触头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DH-X2等离子喷涂制备的Ag/Cu复合触头涂层孔隙、裂纹少,显微硬度范围89.7~106.1 HV,涂层与基体结合的临界载荷79.2 N,电导率68.5%IACS,截流值1.0A、燃弧时间2.6ms;而QD8高速电弧喷涂制备的涂层组织结构疏松,涂层内部有较大裂纹,并出现银氧化物相,显微硬度范围为58.3~74.6 HV,涂层与基体结合的临界载荷57.2 N,电导率53.7%IACS,截流值1.4A、燃弧时间2.7ms。DH-X2等离子喷涂制备Ag/Cu复合触头Ag涂层比QD8高速电弧喷涂制备的涂层组织及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显微组织 结合强度 导电性 电弧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活性TIG焊熔池表面化学反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勇 樊丁 邵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4,共4页
针对铝合金交流A-TIG焊、FB-TIG焊和FZ-TIG焊,研究活性剂与熔池表面金属或表面氧化膜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于确定这些焊接方法的可行性和指导活性剂配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焊缝表面焊渣XRD分析,并采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进行反应热... 针对铝合金交流A-TIG焊、FB-TIG焊和FZ-TIG焊,研究活性剂与熔池表面金属或表面氧化膜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于确定这些焊接方法的可行性和指导活性剂配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焊缝表面焊渣XRD分析,并采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进行反应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熔池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现采用FZ108+SiO2的FZ-TIG焊发生了活性剂FZ108与熔池金属之间的吸热反应,能起到收缩电弧增加熔深的作用;对于采用FZ108的A-TIG焊,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少,对收缩电弧的作用也很小;对于采用SiO2的FB-TIG焊,未发生活性剂与熔池金属和表面氧化膜之间的化学反应,不会通过该反应过程影响电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活性TIG焊 活性剂 化学反应 电弧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5A02不等厚板的CO_2激光填粉拼焊 被引量:4
9
作者 余淑荣 樊丁 +2 位作者 熊进辉 王刚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填加粉末的条件下,采用CO2激光器焊接铝合金5A02不等厚板,研究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分别研究了激光拼焊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填加粉末可使5A02不等厚... 在填加粉末的条件下,采用CO2激光器焊接铝合金5A02不等厚板,研究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分别研究了激光拼焊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填加粉末可使5A02不等厚薄板的激光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比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可以得到成形良好的焊缝;拼焊板的横向拉伸试样均断裂于薄板热影响区,拉伸性能与母材中变形能力较好的板料所占比例有关,该比例越大则拼焊板具有较大的延伸率,变形能力越强;拼焊板的焊缝组织极为细小,在熔合线附近开始向焊缝中心生长的是树枝状晶,在焊缝中心是等轴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焊接 剪裁拼焊板 铝合金 不等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青铜表面激光熔覆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建林 杨波 +3 位作者 毕秦岭 杨军 马吉强 张立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1,76,共4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A l9-4铝青铜基体上制备N i基合金熔覆层。通过对激光熔覆层微观组织的分析和显微硬度、滑动摩擦磨损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均匀致密;平均硬度为HV571.4,大约是QA l9-4铝青铜基体硬度的3倍;在干摩擦条件下...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A l9-4铝青铜基体上制备N i基合金熔覆层。通过对激光熔覆层微观组织的分析和显微硬度、滑动摩擦磨损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均匀致密;平均硬度为HV571.4,大约是QA l9-4铝青铜基体硬度的3倍;在干摩擦条件下,经过激光熔覆技术改性后的试样磨损体积仅为QA l9-4铝青铜的1/3,表现出比QA l9-4铝青铜更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65合金 摩擦磨损 铝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旋涂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及其双亲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剑锋 李扬 +2 位作者 王青 李维学 吴中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膜厚小于100nm的纳米TiO_2薄膜,以去离子水和苯作为水和油模型,利用XRD、AFM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粒径及膜厚对薄膜双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强烈影响TiO_2薄膜的双亲性,煅烧温度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膜厚小于100nm的纳米TiO_2薄膜,以去离子水和苯作为水和油模型,利用XRD、AFM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粒径及膜厚对薄膜双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强烈影响TiO_2薄膜的双亲性,煅烧温度为550℃时双亲性最佳;减小粒径和增加膜厚都有利于TiO_2薄膜双亲性的提高,当膜厚大于85nm后双亲性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旋涂技术 双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合金N6填丝等离子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希靖 柴廷玺 +1 位作者 王江 赵虎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4-175,178,共3页
采用自动填丝等离子焊对6mill厚纯镍N6进行焊接,通过与不填丝焊接工艺对比,确定填丝等离子焊接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确定合理的填丝等离子焊接工艺规范,获得成型良好的焊接接头,最优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200-210A,离... 采用自动填丝等离子焊对6mill厚纯镍N6进行焊接,通过与不填丝焊接工艺对比,确定填丝等离子焊接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确定合理的填丝等离子焊接工艺规范,获得成型良好的焊接接头,最优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200-210A,离子气流量3L/min,焊接速度180ram/min,送丝速度900~1200mm/min,背面氩气流量15L/min;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到333MPa,是母材抗拉强度的97.6%;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填丝接头焊缝组织均匀、晶粒细小。试验表明,填丝等离子焊工艺是实现6mm厚N6板带焊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镍N6 填丝等离子焊接 拉伸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组分Ni对Cu_(50)Zr_(42)Al_8块状非晶的玻璃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寇生中 张玲 +2 位作者 雷继军 张殿平 高忙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4,共4页
通过对块状非晶(Cu_(50)Zr_(42)Al_8)_(100-x)Ni_x(x=0,1,2,3,4)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差分扫描量热(DSC)的测试分析,并利用减重法测试(Cu_(50)Zr_(42)Al_8)_(99)Ni_1和Cu_(50)Zr_(42)Al_8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添加... 通过对块状非晶(Cu_(50)Zr_(42)Al_8)_(100-x)Ni_x(x=0,1,2,3,4)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差分扫描量热(DSC)的测试分析,并利用减重法测试(Cu_(50)Zr_(42)Al_8)_(99)Ni_1和Cu_(50)Zr_(42)Al_8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添加微量元素Ni对Cu_(50)Zr_(42)Al_8块状非晶的玻璃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含量由x=0增加到x=1时,试样均为完全非晶结构,热稳定性增强,但玻璃形成能力有所降低。随着Ni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出现了非晶和晶体的复合体。失重测试表明,含微量Ni后Cu基块状非晶的耐腐蚀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处理对Zr_(60)Cu_(17.5)Al_(7.5)Ni_(10)Ti_5非晶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寇生中 陈延 +4 位作者 刘广桥 李娜 郑宝超 黄文军 索红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75-1880,共6页
采用铜模吸铸法将Ti元素添加到Zr65Cu17.5Al7.5Ni10非晶合金中,制备得到直径为3 mm的大块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研究半固态处理对Zr60Cu17.5Al7.5Ni10Ti... 采用铜模吸铸法将Ti元素添加到Zr65Cu17.5Al7.5Ni10非晶合金中,制备得到直径为3 mm的大块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研究半固态处理对Zr60Cu17.5Al7.5Ni10Ti5大块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非晶形成能力、压缩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处理技术对非晶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能够提高非晶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半固态下Zr60Cu17.5Al7.5Ni10Ti5表现出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表征非晶形成能力的参数Trg为0.618 9,过冷液相区△Tx达到40 K;且当吸铸电压为7 kV时试样的塑性最好,为1.94%,强度为1 487.41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半固态处理 非晶形成能力 吸铸电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颗粒结构聚苯胺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冉奋 王翎任 +3 位作者 范雄峰 孔令斌 罗永春 康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4-56,共3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甲苯-4-磺酸钠掺杂制备了电化学电容器用聚苯胺电极材料,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掺杂态聚苯胺具有特殊的多层次颗粒结构,循环伏安曲线接近于理想的矩形,在充放电整个电位范围内,电位...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甲苯-4-磺酸钠掺杂制备了电化学电容器用聚苯胺电极材料,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掺杂态聚苯胺具有特殊的多层次颗粒结构,循环伏安曲线接近于理想的矩形,在充放电整个电位范围内,电位和时间都保持较好的线形关系,单电极比电容可达283.7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损伤对不同钢组织延性起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国珍 杨伟顺 +1 位作者 马进 陈剑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对两种钢热处理后得到的3种材料组织的缺口试样,在常温下进行了不同预加载荷的4点弯曲正反弯实验。在缺口前引入不同的微孔洞损伤量,而后通过高温回火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随后在室温下进行4点弯曲加载和不同载荷下的卸载实验,... 对两种钢热处理后得到的3种材料组织的缺口试样,在常温下进行了不同预加载荷的4点弯曲正反弯实验。在缺口前引入不同的微孔洞损伤量,而后通过高温回火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随后在室温下进行4点弯曲加载和不同载荷下的卸载实验,通过力学参数测量和微观观察就初始损伤对不同钢组织缺口试样延性起裂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加载荷比P0/Pgy小于0.86时,材料A的延性起裂韧性Pi/Pgy随P0/Pgy的增加缓慢下降,材料B和C的Pi/Pgy基本不变;当P0/Pgy大于0.86后,随着P0/Pgy的增加,3种材料的延性起裂韧性Pi/Pgy很快下降。延性起裂韧性的降低是由于材料在预加载中产生的初始损伤所引起的。初始损伤的量越大,延性起裂韧性降低的程度越大。细晶粒材料A的延性起裂韧性Pi/Pgy低于粗晶粒材料C。夹杂物含量较高,尺寸较大的材料C的延性起裂韧性Pi/Pgy低于夹杂物量少,尺寸小的材料B。对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断裂 初始损伤 延性起裂 韧性 缺口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的聚光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剑锋 付比 +3 位作者 姚晓菊 戴怡乐 赵沛 何成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针对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具有自重低、功率高、比冲高、推力适中的特点,利用ANSYS和ZEMAX软件对功率为100 kW的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在太空环境中的聚光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太阳风及衬底薄膜表面张力的影响下,伞面最大应... 针对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具有自重低、功率高、比冲高、推力适中的特点,利用ANSYS和ZEMAX软件对功率为100 kW的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在太空环境中的聚光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太阳风及衬底薄膜表面张力的影响下,伞面最大应力为1.66 MPa,远小于Kevlar材料及Ti-6Al-4V龙骨材料的阈值强度,伞面最大形变仅为0.941 mm,焦斑半径为6.37 cm,几何聚光比可达5 917,比标准抛物面仅减小了1.25%。结果表明:将材质轻、抗拉伸强度高的伞状龙骨结构引入可折叠展开式聚光器的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衬底薄膜材料表面张力及太阳风对聚光器工作形态的影响,可消除褶皱,提高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聚光器的结构稳定性及可展开度,同时证明了伞状龙骨结构及Kevlar材料的选择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状龙骨 聚光器 太阳能热推进 静力学分析 聚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对流作用下多枝晶生长的相场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训锋 丁雨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0,共6页
采用耦合溶质场、温度场和流场的相场模型,对Ni-Cu合金凝固过程中多枝晶生长进行模拟,研究了多枝晶生长形貌及温度场和溶质场分布。结果表明:熔体流动显著改变凝固前沿的传热和传质,从而影响枝晶生长。受过冷熔体冲刷,枝晶逆流侧前沿溶... 采用耦合溶质场、温度场和流场的相场模型,对Ni-Cu合金凝固过程中多枝晶生长进行模拟,研究了多枝晶生长形貌及温度场和溶质场分布。结果表明:熔体流动显著改变凝固前沿的传热和传质,从而影响枝晶生长。受过冷熔体冲刷,枝晶逆流侧前沿溶质浓度和温度低,枝晶臂尖端生长迅速;枝晶顺流侧前沿溶质浓度和温度高,枝晶臂尖端生长缓慢。在熔体流动和多枝晶之间相互影响下,枝晶呈现非对称生长。此外,熔体流动改变非流动方向枝晶臂的优先生长方向,使其向逆流方向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强制对流 多枝晶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相场法微观组织模拟加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昌盛 冯力 +1 位作者 王智平 肖荣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9,共4页
针对相场法微观组织模拟计算量大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动态计算区域的加速算法,该算法可大大减少计算时间,降低计算模拟对计算机硬件的依赖性,加速效果明显。使用该算法成功实现了二元合金枝晶生长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精确度合理,计... 针对相场法微观组织模拟计算量大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动态计算区域的加速算法,该算法可大大减少计算时间,降低计算模拟对计算机硬件的依赖性,加速效果明显。使用该算法成功实现了二元合金枝晶生长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精确度合理,计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加速算法 微观组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浇注对充型过程的作用及其在快速铸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敏 刘洪军 郝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5-37,共3页
液态金属铸造过程中施加真空是提高复杂铸件充型性能的有效措施。通过分析真空对充型过程的作用机理,认为真空可以有效减少型腔中的气体反压力,从而达到改善充型性能的目的。采用了真空浇注工艺,开发了真空浇注设备。将此设备应用于复... 液态金属铸造过程中施加真空是提高复杂铸件充型性能的有效措施。通过分析真空对充型过程的作用机理,认为真空可以有效减少型腔中的气体反压力,从而达到改善充型性能的目的。采用了真空浇注工艺,开发了真空浇注设备。将此设备应用于复杂薄壁铸件的快速铸造中,由于金属熔化后可以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浇注和充型凝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充型 真空浇注 快速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