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章明 水华 罗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15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其中10例中低温心肺转流,5例深低温停循环,对其麻醉、监测、循环管理和重要脏器的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低温心肺转流患者心肺转流时间为(15... 目的回顾性总结不同温度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15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其中10例中低温心肺转流,5例深低温停循环,对其麻醉、监测、循环管理和重要脏器的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低温心肺转流患者心肺转流时间为(157.9±53.3)min,术中失血量为(930±208)ml;深低温停循环患者心肺转流时间为(221.3±45.3)min,停循环时间为(38.7±12.1)min,术中失血量为(1080±420)ml。15例患者无一例手术死亡,全组患者未发生精神症状及其他大脑并发症,无瘫痪。1例行手术的患者术前肾功能衰竭,术后持续血液透析30d后无好转自动出院。结论不同心肺转流方式下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术前注意改善心功能,术中注意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重要器官的保护;在芬太尼麻醉的基础上辅以丙泊酚和间断吸入麻醉是一种较可取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心肺转流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对大鼠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2
作者 丁永刚 马宏武 +3 位作者 魏佳琪 靳天楠 李依慧 王英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48,共6页
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2(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 2S,SERCA2)信号通路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对大鼠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 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2(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 2S,SERCA2)信号通路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对大鼠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6~8周的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磷酸缓冲盐(phosphate buffer salt, PBS)溶液注射组(PBS组)、IL-17蛋白注射组(IL-17组)和抗体IL-17注射组(IL-17+IgG组),每组6只,PBS组、IL-17组和IL-17+IgG组大鼠建立高血压心力衰竭模型,分别腹腔注射PBS、IL-17和特异性抗体(IL-17、IgG),检测IL-17、NF-κB、SERCA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PBS组大鼠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IL-17和心脏组织IL-17 mRNA、NF-κ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lialgrowthfactor, VEGF),SERCA2蛋白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IL-17组血清NT-proBNP、IL-17和心脏组织IL-17 mRNA、NF-κ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VEGF,SERCA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7+IgG组血清IL-17和心脏组织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8±1.20 vs 11.19±1.22,0.88±0.03 vs 0.93±0.03,P<0.01)。IL-17+IgG组血清NT-proBNP,IL-17和心脏组织IL-17 mRNA、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IL-17组,VEGF、SERCA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L-1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IgG组大鼠心率、收缩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IL-17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IL-17组(P<0.01)。IL-17+IgG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IL-17组[(70.81±6.50)%vs(62.77±5.43)%,P<0.01]。结论 IL-17、NF-κB、SERCA2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高血压心力衰竭后的炎性反应,且抑制IL-17后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心力衰竭造成的心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肌浆网钙转运ATP酶类 NF-ΚB 大鼠 高血压心力衰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骨在口腔种植及牙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婧 周思颖 +2 位作者 张新铎 冯玉霞 李健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0,共8页
黏性骨由自体血小板浓缩物与颗粒骨移植材料交联而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稳定性,可以适应多种骨缺损区形态并维持成骨空间;同时,源于自体血小板浓缩物的白细胞和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促进了血管生成和组织愈合。目前,黏性骨已逐渐应用于... 黏性骨由自体血小板浓缩物与颗粒骨移植材料交联而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稳定性,可以适应多种骨缺损区形态并维持成骨空间;同时,源于自体血小板浓缩物的白细胞和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促进了血管生成和组织愈合。目前,黏性骨已逐渐应用于口腔种植和牙周领域并取得了积极效果。本文阐述了黏性骨的组成、制备方式和作用机制,并对其在牙槽骨增量、即刻种植、牙槽嵴保存、上颌窦底提升以及牙周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骨 血小板浓缩物 颗粒骨材料 骨增量 牙龈退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定雄 丁延虹 +5 位作者 黄方炯 王延震 甘义荣 李炯 苟永久 何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875-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倒“L”胸骨下段切口;胸骨旁小切口5例,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左胸抬高30&#176;,左前外侧第4或第5肋切口,用特制牵开器(法国圣骑士公司)牵开肋骨,游离乳内动脉,使用冠脉固定器下行冠脉吻合;2例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结果66例均完成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的吻合,2例追加大隐静脉降主动脉至第一对角支的吻合。无围术期死亡。60例随访0.5~8年,(5.5±2.5)年,心绞痛症状消失42例,明显减轻24例。术后冠状动脉CT检查16例,冠脉造影12例,LIMA与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吻合口满意率100%,支架内再狭窄1例,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1例。结论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主要适用于心脏前壁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的的再血管化,安全可靠,中期疗效好,在合并高危因素或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不满意者中应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胸骨旁小切口 左乳内动脉 心脏杂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