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炎症免疫及营养指标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文杰 尹泚 +6 位作者 李斌 王成 蒋鹏 杨建宝 李政 余琦瑶 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4-1111,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免疫及营养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比值(PA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免疫及营养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比值(PA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09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NLR、PLR、PAR及PNI与胸腺瘤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计算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胸腺瘤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曲线并计算累计生存率,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09例中,男57例(52.3%,57/109),女52例(47.7%,52/109);年龄19~84(51.3±9.9)岁,无围术期死亡。NLR、PLR、PAR及PNI预测胸腺瘤患者O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484(P=0.832)、0.600(P=0.181)、0.708(P=0.005)和0.693(P=0.010),PAR和PN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05和51.48。相较低PAR患者,高PAR患者肿瘤组织学类型倾向于B型和C型(72.7%vs.50.8%,P=0.030),且不容易完整切除(27.3%vs.9.2%,P=0.013);相较高PNI患者,低PNI患者肿瘤易侵犯血管(34.7%vs.13.3%,P=0.008),组织学类型倾向于B型和C型(69.4%vs.51.7%,P=0.004),且具有较高的Masaoka分期(47.0%vs.28.3%,P=0.021)。低PAR组12、36、60个月的累计总生存率和累计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高PAR组(P=0.013,P=0.002),低PNI组12、36、60个月的累计总生存率和累计无进展生存率低于高PNI组(P=0.010,P=0.014)。Cox单因素分析显示,侵犯血管、WHO分型、Masaoka分期、完整切除、PAR及PNI与胸腺瘤患者的OS和PFS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saoka分期、完整切除、辅助治疗和PNI为胸腺瘤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完整切除为胸腺瘤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PAR和PNI与胸腺瘤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指导胸腺瘤患者诊疗和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炎症免疫 营养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智中 任美玉 +6 位作者 李斌 杨建宝 魏小平 宋铁牛 孟于琪 陈玉珍 刘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5-522,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三维重建可辅助规划肺段切除手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三维重建软件正逐步应用于临床中。本研究旨在评估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0例经评估拟行... 背景与目的三维重建可辅助规划肺段切除手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三维重建软件正逐步应用于临床中。本研究旨在评估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0例经评估拟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术前使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软件制作肺三维图像并进行术前规划,术中保存手术录像,记录围手术期数据。选取38例患者的视频录像,探究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对于手术规划的效能。将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图像及Mimics 21软件重建结果与术中实际所见进行对比,比较两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血管的检测及分型能力。结果90例患者均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规划下完成手术,其中单一肺段切除57例(63.3%),联合亚段切除33例(36.7%)。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对病变定位的准确率为100.0%,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报告准确率为94.4%(85/90)。人工智能三维重建和Mimics 21软件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2.1%(35/38)和89.5%(34/38),解剖分型准确率分别为89.5%(34/38)和84.2%(32/38),总准确率分别为76.3%(29/38)和71.1%(27/38)。在对38例手术视频与重建图像的对比观察中发现,使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进行术前规划的靶段规划、手术入路、动脉离断、静脉离断、支气管离断的一致率分别为92.1%(35/38)、92.1%(35/38)、89.5%(34/38)、86.8%(33/38)、94.7%(36/38),总规划操作一致率为68.4%(26/38)。结论使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辅助规划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准确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三维重建 磨玻璃结节 肺段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郑鑫林 夏学阳 +5 位作者 张金周 张建华 李斌 宋铁牛 郭鹏鸣 罗越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4-86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因其对患者损伤更小而越来越受到胸外科医师的重视,但是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仍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式。因此,系统评价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 背景与目的:对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因其对患者损伤更小而越来越受到胸外科医师的重视,但是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仍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式。因此,系统评价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NSCLC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7月,收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NSCLC的对比研究,由2名研究员分别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共计1 6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临床Ⅰ期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后总体复发率(OR=0.77,95%CI:0.48~1.21,P=0.25)、5年生存率(OR=0.77,95%CI:0.52~1.14,P=0.19)和全身并发症(OR=0.76,95%CI:0.53~1.09,P=0.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均数差(difference in means,MD)=-41.16,95%CI:-59.46^-22.86,P<0.000 1]、缩短术后胸管引流时间(MD=-0.29,95%CI:-0.49^-0.09,P=0.005)和住院时间(MD=-0.74,95%CI:-1.44^-0.05,P=0.04)。结论:对于临床Ⅰ期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术后总体复发率、全身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上效果相当,但是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效果更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定雄 丁延虹 +5 位作者 黄方炯 王延震 甘义荣 李炯 苟永久 何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875-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倒“L”胸骨下段切口;胸骨旁小切口5例,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左胸抬高30&#176;,左前外侧第4或第5肋切口,用特制牵开器(法国圣骑士公司)牵开肋骨,游离乳内动脉,使用冠脉固定器下行冠脉吻合;2例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结果66例均完成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的吻合,2例追加大隐静脉降主动脉至第一对角支的吻合。无围术期死亡。60例随访0.5~8年,(5.5±2.5)年,心绞痛症状消失42例,明显减轻24例。术后冠状动脉CT检查16例,冠脉造影12例,LIMA与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吻合口满意率100%,支架内再狭窄1例,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1例。结论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主要适用于心脏前壁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的的再血管化,安全可靠,中期疗效好,在合并高危因素或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不满意者中应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胸骨旁小切口 左乳内动脉 心脏杂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癌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毛文杰 李斌 +3 位作者 蔺军平 李璇 余琦瑶 李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hyperplasia,MNC)[1~3]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胸腺上皮源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行为,在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我科于2018年1月收治1例MNC,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hyperplasia,MNC)[1~3]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胸腺上皮源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行为,在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我科于2018年1月收治1例MNC,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体检CT发现纵隔占位1个月”于2018年1月8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癌 低度恶性 纵隔占位 淋巴样间质 微结节 M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华 王志强 +3 位作者 李斌 苟云久 王成 宋铁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67-207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LND)与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LN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等为检索词,分别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 目的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LND)与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LN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等为检索词,分别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Med及EMBase,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7月。收集LND及LNS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半RCT及非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5年生存率、原位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7篇,包括4个RCT和2个非RCT,共1 983例患者。(1)LND可以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RR=0.63,95%CI(0.47,0.83)〕;(2)LND与LNS在原位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77,1.58)〕;(3)LND与LNS在远处转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9,95%CI(0.95,1.49)〕;(4)LND与LNS在房性心律失常、术后漏气、术后肺炎、术后乳糜胸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NS可增加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RR=0.25,95%CI(0.06,0.98)〕。结论对于肺癌患者,LND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将会增加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X46调控食管鳞癌TE-1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斌 蔺军平 +4 位作者 冯海明 杨建宝 宋铁牛 敬涛 孟于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1-678,共8页
背景与目的:DDX46是一种三磷酸腺苷依赖的RNA解旋酶,在mRNA前体剪接和核糖体组装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相关性少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DDX46与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背景与目的:DDX46是一种三磷酸腺苷依赖的RNA解旋酶,在mRNA前体剪接和核糖体组装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相关性少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DDX46与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和shDDX46质粒,转染食管鳞癌TE-11细胞,建立沉默DDX46表达的稳转细胞株,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转染效果;采用细胞计数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Annexin V-APC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慢病毒介导的RNAi有效抑制DDX46在TE-11细胞中的表达(P<0.001)。与对照组相比,靶向沉默DDX46基因后细胞计数显示,TE-11细胞生长被显著抑制(P<0.01);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被显著抑制(P<0.01);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IK3CG、Akt、P-Akt和mTOR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PTEN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Beclin 1和LC3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DDX46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沉默DDX46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同时激活了细胞凋亡和自噬,进而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X46 食管鳞癌 增殖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P基因对肺鳞癌NCI-H520细胞生长侵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栋 杨勇 +5 位作者 王志强 王成 张建华 苟云久 李斌 苏云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4-1598,共5页
目的:研究CSK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基因转染对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体外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Western-blott... 目的:研究CSK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基因转染对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体外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Western-blotting和RT-PCR分别检测转染前后CBP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Wound-healing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稳定转染CBP基因的细胞株有外源目的基因的整合和相应蛋白的高表达。MTT检测表明,pcDNA3.0-CBP转染组活细胞数低于未转染组和pcDNA3.0(-)空载体质粒细胞转染组(P<0.01)。细胞侵袭、迁移实验表明转染pcDNA3.0-CBP的瘤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外源性CBP基因稳定转染可抑制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增殖、侵袭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P基因 肺鳞癌 转染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0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苟云久 杨永珠 +2 位作者 赵静 张建华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88-989,共2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30例,经透视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引下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通过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分别于术后24 h、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通过TTE、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膜部VSD)因选用封堵器直径偏小导致封堵器在释放即刻脱落至主动脉弓部,用抓捕器通过股动脉回收成功,二次置入直径较大的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29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s,A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膜部VSD均一次置入成功,术中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20~90(38±16)min,X线曝光时间5~45(18±10)min,住院时间3~7(4±2)d.结论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合于继发孔型ASD、膜部VSD及各种类型的PDA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膜部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斌 张建华 +4 位作者 苟云久 王志强 王成 宋铁牛 杨建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969-973,共5页
目的 总结应用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行纵隔镜检查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缺少纵隔镜设备情况下如何整合现有微创资源开展纵隔镜检查术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13年3月127例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资... 目的 总结应用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行纵隔镜检查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缺少纵隔镜设备情况下如何整合现有微创资源开展纵隔镜检查术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13年3月127例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0月前应用直达喉镜、活检钳和10 mm 0.胸腔镜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完成69例(自组配组),2011年11月后应用Storz电视纵隔镜完成58例(Storz组).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出血3例(填塞压迫止血1例,开胸止血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3.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3% (3/69) vs.3.4% (2/58),Х^2=0.000,P=1.000].自组配组明确病理诊断率98.6%(68/69),Storz组100%(58/5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1.000).9例术前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其中7例同期经股静脉置入上腔静脉支架(自组配组4例,Storz组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71例纵隔镜检查术前拟诊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50例,良性病变21例,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0.4% (50/71);56例拟诊为良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37例,恶性肿瘤19例,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66.1%(37/56).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微创、安全,是纵隔疑难疾病诊断的可靠方法,利用现有器械和设备自行组配的电视纵隔镜系统,可用于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镜 纵隔肿瘤 纵隔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小儿先天性食管狭窄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建宝 王成 +1 位作者 蒋鹏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先天性食管狭窄(congenital esophageal stenosis,CES)是指食管壁本身的发育异常产生不完全性梗阻,发病率为1/50 000~1/25 000 [1],病因是食管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隔膜基底部或食管侧嵴中胚叶成分过度增生的结果,多发生在气管分... 先天性食管狭窄(congenital esophageal stenosis,CES)是指食管壁本身的发育异常产生不完全性梗阻,发病率为1/50 000~1/25 000 [1],病因是食管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隔膜基底部或食管侧嵴中胚叶成分过度增生的结果,多发生在气管分叉以下位置。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复杂,尚无一致的治疗方法。Nihoul-Feket等[2]将其分为肌层肥厚型、气管软骨异位型、蹼型3型,其中蹼型是最罕见的一种类型。2017年7月我科采用硬质食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小儿蹼型CES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狭窄 等离子电切 硬质食管镜 系统治疗 小儿 胚胎发育过程 气管软骨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原发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1例
12
作者 苏晓路 王成 +1 位作者 董驰 朱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7-1149,共3页
患者男性,51岁,因活动后气短、间歇性咳嗽伴胸痛半年,体检发现纵隔肿物6天入院。患者肿瘤标志物均未升高。胸部CT平扫示:中纵隔偏右侧有一类圆形密度混杂肿块影,大小7.5 cm×5.5 cm, 与上腔静脉界限不清,多考虑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患者男性,51岁,因活动后气短、间歇性咳嗽伴胸痛半年,体检发现纵隔肿物6天入院。患者肿瘤标志物均未升高。胸部CT平扫示:中纵隔偏右侧有一类圆形密度混杂肿块影,大小7.5 cm×5.5 cm, 与上腔静脉界限不清,多考虑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巨淋巴结增生症待排。术中发现肿物位于中纵隔偏右,大小7.5 cm×5.5 cm, 质硬,血管丰富,遂将肿瘤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预测肺结节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苏志鹏 毛文杰 +6 位作者 李斌 郑智中 杨博 任美玉 宋铁牛 冯海明 孟于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5-252,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国内外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结节的精确检测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结节检测、良恶性鉴别和浸润亚型诊断等领域发展迅速,对其效能进行验证是促进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本研究旨在评估人工...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国内外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结节的精确检测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结节检测、良恶性鉴别和浸润亚型诊断等领域发展迅速,对其效能进行验证是促进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本研究旨在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预测肺结节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23例肺结节早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早期肺腺癌分为浸润性腺癌组(n=170)和非浸润性腺癌组(n=53),其中非浸润性腺癌组又分为微浸润性腺癌组(n=31)和浸润前病变组(n=22)。比较各组的恶性概率和影像特征等信息,分析其对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的预测能力,并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定性诊断的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早期肺腺癌不同浸润亚型肺结节的平均CT值(P<0.001)、直径(P<0.001)、体积(P<0.001)、恶性概率(P<0.001)、胸膜凹陷征(P<0.001)、分叶征(P<0.001)、毛刺征(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早期肺腺癌不同浸润亚型浸润性增加,各组参数显性征象比例也逐渐升高;在二分类问题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定性诊断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81.76%、92.45%和0.871;在三分类问题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定性诊断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的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及AUC分别为83.86%、85.03%、76.46%和0.879。结论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肺结节早期肺腺癌浸润亚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随着算法的优化和数据的完善或可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肺结节 肺肿瘤 腺癌 浸润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pT3N0M0)食管鳞癌远期生存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多杰 李斌 +5 位作者 王成 蒋鹏 杨建宝 宋铁牛 魏小平 孟于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治疗对于pT3N0M0食管鳞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并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手术+放疗组,手术+化疗组,手术+放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治疗对于pT3N0M0食管鳞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并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手术+放疗组,手术+化疗组,手术+放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共纳入177例患者,中位年龄61(43~78)岁。其中单纯手术组79例,术后辅助治疗组98例,其中手术+放疗组28例,手术+化疗组38例,手术+放化疗组32例。术后辅助治疗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2,P=0.007)。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手术+放疗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38,P=0.011),手术+放化疗组仅总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31)。结论:p T3N0M0食管鳞癌患者可以从术后辅助放疗和放化疗中获益,尤其放疗可以达到局部区域控制的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鳞癌 术后辅助治疗 远期生存 无病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探究PKIG与肺鳞癌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晴 李海天 +6 位作者 李斌 任美玉 李镇清 陈玉珍 郑智中 孟于琪 冯海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3-537,共1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从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传统治疗方法中生存获益有限。免疫疗法作为肺癌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然而,仅有一部分患者能够从中获益,需要我...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从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传统治疗方法中生存获益有限。免疫疗法作为肺癌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然而,仅有一部分患者能够从中获益,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以筛选优势人群。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原始数据,利用R软件和TIMER数据库筛选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免疫预后相关基因。在TCGA和GEO数据库中研究了目标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通过R软件和TISIDB数据库对目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以及与肿瘤免疫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们筛选出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γ(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gamma,PKIG)这个免疫预后相关基因,PKIG在LUSC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并对LUS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KIG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富集在体液免疫反应的调节等过程。PKIG的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r=0.340,P<0.001)。此外,PKIG还与LUSC中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C-C motifligand 2,CCL2)(r=0.503,P<0.00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r=0.386,P<0.00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r=0.492,P<0.00l)等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CD1)(r=0.359,P<0.00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r=0.375,P<0.00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s,TIGIT)(r=0.305,P<0.001)等免疫抑制剂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LUSC免疫预后相关基因PKIG,PKIG与LUSC预后和免疫微环境高度相关,有望成为LUSC免疫治疗的潜在生物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生物信息学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
16
作者 刘炎斌 王成 +3 位作者 魏小平 敬涛 肖翠 安海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大部分是由原位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本文报道1例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提醒临床医生在面对纵隔占位性病变时,需考虑异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大部分是由原位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本文报道1例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提醒临床医生在面对纵隔占位性病变时,需考虑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等罕见情况。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间断胸部疼痛3周,外院胸部CT提示胸腺占位”于2021年5月24日入我院胸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前上纵隔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胸外科 内分泌疾病 临床医生 胸部CT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肺错构瘤1例报告
17
作者 安海鸣 苏晓路 +4 位作者 王成 魏小平 颜维剑 肖翠 刘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罕见的潜在恶性肿瘤,术前常被误诊。2021年3月我院对1例肺IMT合并肺错构瘤(pulmonary hamartoma,PH)行胸腔镜下右肺楔形切除术,术后随访10个月病情稳定,报道如下。1...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罕见的潜在恶性肿瘤,术前常被误诊。2021年3月我院对1例肺IMT合并肺错构瘤(pulmonary hamartoma,PH)行胸腔镜下右肺楔形切除术,术后随访10个月病情稳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32岁,因“体检发现右肺占位1个月”于2021年3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肺错构瘤 肺楔形切除术 胸腔镜下 pulmonary 恶性肿瘤 IMT INFLAMMA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术前误诊为肺隔离症1例
18
作者 肖翠 王芙蓉 +6 位作者 王成 袁帅 孙移明 李璇 杨建宝 刘炎斌 安海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6-768,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1],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易误诊。2020年4月我院收治一例后纵隔AT/RT,术前误诊为肺隔离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1],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易误诊。2020年4月我院收治一例后纵隔AT/RT,术前误诊为肺隔离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颈部疼痛5个月,双上肢麻木2个月”于2020年4月22日入我院神经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后纵隔 术前误诊 上肢麻木 颈部疼痛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