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类HDAC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喜悦 薛小丽 李芳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054,共4页
组蛋白的乙酰化及去乙酰化修饰在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修饰过程是动态可逆的,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共同催化完... 组蛋白的乙酰化及去乙酰化修饰在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修饰过程是动态可逆的,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共同催化完成。不同亚型的HDAC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造成非传染性疾病巨大负担的重要因素,但是缺乏根治的方法。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有研究证实Ⅰ类HDAC在上述4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Ⅰ类HDAC在这4种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悦 张天明 王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644,共8页
肺癌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目前,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或其配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但仅少数患者能从中受益,免疫治疗缺乏可靠的预... 肺癌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目前,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或其配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但仅少数患者能从中受益,免疫治疗缺乏可靠的预测标志物。影像组学是一种借助计算机软件使用数据表征算法从生物医学图像中提取大量定量信息的工具,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效的影像组学模型作为新型免疫疗效预测标志物,有望指导肺癌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决策,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反应、识别假性进展和超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恶病质风险和联合其他组学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肺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现时快速评判应用于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文君 陶红艳 +3 位作者 石磊 万毅新 王虹 黄晖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0-824,共5页
现场现时快速评判(ROSE)作为一项辅助取材质量评价技术,可以评估样本的充分性及样本的诊断类别,判断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优化肺癌的基因类型,将ROSE应用于疑诊肺癌患者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中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率、... 现场现时快速评判(ROSE)作为一项辅助取材质量评价技术,可以评估样本的充分性及样本的诊断类别,判断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优化肺癌的基因类型,将ROSE应用于疑诊肺癌患者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中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率、减少并发症和穿刺次数,值得推广,使用远程细胞病理学技术或由经过培训的呼吸专科医师执行ROSE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现时快速评判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初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虹 石军年 +6 位作者 万毅新 王晓平 魏海东 陶红艳 黄晖蓉 李芳伟 武虹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6-961,共6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差,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虽可延长生存期,但如何选择化疗方案值得探讨。本研究旨在对比3种顺铂联合化疗方案(NP、TP、GP)初始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和生存时...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差,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虽可延长生存期,但如何选择化疗方案值得探讨。本研究旨在对比3种顺铂联合化疗方案(NP、TP、GP)初始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和生存时间。方法:晚期NSCLC患者192例,随机分为3组。NP组(64例):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75 mg/m2,第2天;TP组(63例):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第1天;GP组(65例):吉西他滨1 250 mg/m2,第1、8天,顺铂75 mg/m2,第1天;21~28 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估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对比生存时间。结果:GP、TP和NP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9.69%、33.33%和32.30%,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8、9.9和9.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0%、38%和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NP组每周期45%明显高于TP组每周期32%和GP组每周期18%(P<0.001),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GP组16%明显高于NP组1%和TP组2%(P<0.001),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TP组较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NP组较高(P<0.05)。结论:尽管不同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不同,但是各组之间疗效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已处于平台期,化疗方案应当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联合化疗 生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心怡 王虹 +2 位作者 黄晖蓉 张天明 万毅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9-366,共8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5日-11月19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收治的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的本土138例COVID-19确诊...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5日-11月19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收治的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的本土13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采集流行病学及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CT、治疗和预后数据,最终随访日期为2021年11月27日。结果截至2021年11月19日,甘肃省此次疫情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集中收治138例,男65例(47.1%),女73例(52.9%),男女比例为1:1.12,年龄2~87(42.7±21.0)岁,临床分型以普通型(48.6%,67/138)为主。SARS-CoV-2 Delta变异株的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具有明显的旅行团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密切接触者筛查和社区排查是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86.2%(119/138)的确诊患者已接种国产COVID-19灭活疫苗;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为咳嗽(57.2%,79/138),其次为咽痛(28.3%,39/138)、咽干(24.6%,34/138)、咳痰(21.0%,29/138)等,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仅占20.3%(28/138),4例(2.9%)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明显,SARS-CoV-2核酸检测ORF1ab基因Ct值为26.31±7.63,N基因为26.35±7.17;71.3%(72/101)的确诊患者胸部CT显示双侧肺叶受累,病灶位置以双肺下叶多见,病灶形态主要为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影。所有确诊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俯卧位通气和中医治疗为主,重症患者中医治疗率达100%,在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抗凝的基础上配合中和抗体等免疫治疗。结论甘肃省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确诊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比例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长、疫苗接种后重症风险低、治疗效果好,无插管,无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死亡病例。“一人一方案”的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治愈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 甘肃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一例并误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陶红艳 马甜甜 +2 位作者 万毅新 王虹 黄晖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6-710,共5页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少见,病程长短不一,症状多与肿瘤继发感染及气道阻塞有关,无明显特异性,早期难以和肺炎、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相鉴别,发病年龄多在20~55岁之间,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临床确诊依赖于支...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少见,病程长短不一,症状多与肿瘤继发感染及气道阻塞有关,无明显特异性,早期难以和肺炎、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相鉴别,发病年龄多在20~55岁之间,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临床确诊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易被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黏液表皮样癌 儿童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湿汤通过靶向TP53抑制M2巨噬细胞极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6
7
作者 高莉萍 赵兰婷 +1 位作者 冯倩 石军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49-2054,I0002-I0003,共8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湿汤靶向TP53对M2巨噬细胞极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侵袭的作用。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活血化湿汤治疗NSCLC的靶点TP53。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P53在NSCL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诱导THP-1细胞为M0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活血化湿汤靶向TP53对M2巨噬细胞极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侵袭的作用。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活血化湿汤治疗NSCLC的靶点TP53。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P53在NSCL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诱导THP-1细胞为M0巨噬细胞,使用活血化湿汤及TP53处理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CD86、CD206表达,ELISA检测IL-1β、CCL18浓度。使用活血化湿汤、TP53过表达载体、巨噬细胞培养液处理NSCLC细胞,Transwell检测NSCLC细胞侵袭能力。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活血化湿汤的靶点和NSCLC的发病风险基因靶点共交集17个基因,STRING分析显示TP53与其他基因的交互作用最强。与BEAS-2B细胞比较,NSCLC细胞中TP53表达增强,而活血化湿汤能抑制TP53表达。活血化湿汤可通过抑制TP53上调巨噬细胞中CD86阳性细胞百分比,下调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提高IL-1β浓度,降低CCL18浓度(均P<0.05)。此外,活血化湿汤能通过抑制TP53表达进而抑制NSCLC细胞的侵袭。结论:活血化湿汤通过抑制TP53来抑制M2巨噬细胞极化,从而抑制NSCLC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湿汤 TP53 非小细胞肺癌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