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及其附近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顾磊 杨永春 +5 位作者 张后蕊 周敏军 郝红艳 纪羽 黄璞 兰飞帆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2008年5月~2012年5月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及附近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计发现鸟类117种,隶属于10目35科65属,其中夏候鸟40种,留鸟53种,旅鸟16种,冬候鸟8种;在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鸟种占52.1%,广布种占40.2%,东洋界鸟种占7.7%,其鸟类群落组... 2008年5月~2012年5月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及附近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计发现鸟类117种,隶属于10目35科65属,其中夏候鸟40种,留鸟53种,旅鸟16种,冬候鸟8种;在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鸟种占52.1%,广布种占40.2%,东洋界鸟种占7.7%,其鸟类群落组成兼有黄土高原鸟类与兴隆山山地鸟类的特点;在三种鸟类生境类型中,鸟类多样性和群落的均匀度最高的是校园人工园林,山区灌丛草地的鸟类多样性位居其次,且具有一些黄土高原特有留鸟,农田与居民点的鸟类多样性最低而优势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区系 多样性 黄土高原 岛屿生物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陶玲 任珺 +1 位作者 杜忠 侯培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9-502,共4页
对兰州市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中脯氨酸的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各种绿化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 对兰州市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中脯氨酸的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各种绿化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根据污染区植物的生理反应,说明兰州市主要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脯氨酸 大气污染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苜蓿TC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3
作者 王苗苗 赵相龙 +2 位作者 王召明 刘志鹏 闫龙凤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190,共12页
【目的】TCP(Teosinte branched 1/Cincinnat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一类转录因子。解析花苜蓿TCP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结构和理化性质,了解花苜蓿MruTC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为牧草分子育种提供... 【目的】TCP(Teosinte branched 1/Cincinnat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一类转录因子。解析花苜蓿TCP基因家族成员的序列结构和理化性质,了解花苜蓿MruTC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为牧草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花苜蓿TCP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在花苜蓿中共鉴定到20个TCP基因,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MruTCP蛋白分为3个亚家族:PCF、CIN和CYC/TB1,各类蛋白的Motif种类和排列顺序有所差异,均含有一个共同的保守基序Motif 1,家族成员间的结构较为简单。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花苜蓿TCP家族内存在2个片段重复事件,且与大豆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的结果表明,MruTCP家族成员功能较为复杂,在信号传递、响应非生物胁迫、光信号响应、激素调节等方面均发挥作用。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和RT-qPCR的结果表明,花苜蓿TCP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浓度干旱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MruTCP05和MruTCP09包含了丰富的激素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并且受干旱胁迫的强烈诱导。【结论】结合TCP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推测MruTCP05和MruTCP09是调控花苜蓿耐旱性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苜蓿 TCP基因 干旱胁迫 转录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剑敏 吕洁 +1 位作者 刘孟玥 王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5-188,203,共5页
为了保障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有效实施及提高训练的效果,基于该计划的宗旨和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指导或参与SRTP的师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实施SRTP的现状特点:师生总体持满意态度,指导教师认为主要存在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 为了保障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有效实施及提高训练的效果,基于该计划的宗旨和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指导或参与SRTP的师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实施SRTP的现状特点:师生总体持满意态度,指导教师认为主要存在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科研主体性不强,SRTP选题中60%是教师提供的,学生的研究主动性一般或不好的高达45%和29%,写作和表达能力一般。而学生认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项目内容,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见:培养学生创新主体意识、构建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提高SRTP的过程管理水平和积极培育项目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训练计划 科研创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2年甘肃瓜州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5
作者 王颖 姜艺凡 +6 位作者 管超 赵志光 卢丹 马晓俊 张金贵 安文娟 赵长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84-195,共12页
极旱荒漠生态系统通常位于干旱地区,降水量较低并伴有高温现象,其原生植被具有较高适应性,是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在帮助保持土壤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维持独特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在全球... 极旱荒漠生态系统通常位于干旱地区,降水量较低并伴有高温现象,其原生植被具有较高适应性,是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在帮助保持土壤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维持独特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了解中国西北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特征对于研究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水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为甘肃瓜州极旱荒漠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瓜州站)所收集的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日尺度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采用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对该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进行野外观测,使用ChinaFLUX数据处理技术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质量控制和数据插补最终形成日尺度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ER)、水通量(FH2O)、土壤热通量(SHF)、蒸散发(ET)、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和太阳辐射(R_(g))、气温(T_(air))、露点温度(T_(dew))、土壤含水量(SWC)、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相对湿度(RH)、饱和水汽压差(VPD)、降水(P)等关键气象环境观测数据。本数据集可为深入研究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水循环中的作用与地位提供宝贵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极旱荒漠生态系统 通量观测 气象要素 碳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裕河片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4
6
作者 孔令望 白永兴 +5 位作者 程志昌 王守城 马小强 杜星南 袁浩哲 包新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于2020和2021年,分不同季节,通过样线法开展调查,辅以红外相机监测,对大熊猫栖息地裕河片区的鸟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鸟类14目47科166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等级均为无危.鸟类区系以东洋... 于2020和2021年,分不同季节,通过样线法开展调查,辅以红外相机监测,对大熊猫栖息地裕河片区的鸟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鸟类14目47科166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等级均为无危.鸟类区系以东洋界(46.10%)和广布种(44.81%)为主,分布型最多的是东洋型(占27.72%).鸟类居留型组成以留鸟为主(占66.87%),夏候鸟也占有较大比例(占25.90%).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3.772),春季最低(3.166);物种数量以夏季种类最多,冬季鸟类的数量最多.各季节鸟类群落均以留鸟为主,季节变化不明显.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其鸟类居留组成决定了裕河片区鸟类群落的季节动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季节动态 区系 裕河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参与调控油菜素内酯增强高山离子芥悬浮细胞抗寒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亚洁 安黎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s)诱导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是否受一氧化氮(NO)信号分子调控,以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悬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NO供体SNP、NO清除剂PTI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EBR+PTIO以...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s)诱导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是否受一氧化氮(NO)信号分子调控,以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悬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NO供体SNP、NO清除剂PTI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EBR+PTIO以及EBR+L-NAME进行处理,分析在低温胁迫下以上处理对细胞抗寒性、活性氧(ROS)水平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EBR处理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悬浮细胞活力的抑制以及离子渗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剧,从而增强细胞对低温的抗逆能力。SNP处理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影响与EBR类似。(2)在低温胁迫下,与EBR处理细胞相比,EBR+PTIO以及EBR+L-NAME处理会导致悬浮细胞活力下降,离子渗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升高,表明阻断NO信号会降低EBR诱导提高的抗寒性。(3)与仅受低温胁迫的细胞相比,外源EBR处理导致细胞NO含量和NOS活性进一步升高,而EBR诱导的NO积累可以被PTIO或L-NAME所抑制。(4)EBR、SNP处理均可以明显抑制低温胁迫下离子芥悬浮细胞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羟自由基(OH-)含量的升高,并显著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从而缓解低温造成的氧化损伤,而PTIO、L-NAME会不同程度抑制低温胁迫下EBR的这些保护功能。综上所述,EBR通过激活离子芥悬浮细胞的NOS活性来促进细胞内源NO积累,从而提高其抗寒性。EBR处理可以抑制低温胁迫下ROS过量积累并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这两个过程都受NO信号分子调控,从而缓解低温造成的氧化损伤,防止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提高细胞对低温胁迫的抗逆性。因此,低温胁迫下,高山离子芥悬浮细胞NOS来源的NO是EBR信号转导的下游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一氧化氮 高山离子芥 抗寒性 活性氧 抗氧化防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ATP受体DORN1对盐胁迫下拟南芥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
8
作者 金昱杉 段建功 +4 位作者 王涵琦 贾凌云 孙坤 张继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9-763,共5页
利用植物DORN1突变体(dorn1-3,其中T-DNA破坏了植物细胞外ATP受体DORN1编码基因),研究在盐胁迫下DORN1突变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H_(2)O_(2)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DORN1突变能够显著降低种子的萌发.盐胁迫显著提高了植物种子萌发... 利用植物DORN1突变体(dorn1-3,其中T-DNA破坏了植物细胞外ATP受体DORN1编码基因),研究在盐胁迫下DORN1突变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H_(2)O_(2)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DORN1突变能够显著降低种子的萌发.盐胁迫显著提高了植物种子萌发中的H_(2)O_(2)含量和H_(2)O_(2)清除酶的活性;且H_(2)O_(2)的淬灭剂能够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表明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下降和H_(2)O_(2)代谢密切相关.DORN1突变能够导致种子萌发中H_(2)O_(2)含量和H_(2)O_(2)清除酶活性的显著提高提示DORN1突变可能通过改变H_(2)O_(2)代谢影响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表明在盐压力下细胞外ATP受体DORN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且该作用与H_(2)O_(2)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细胞外ATP受体 种子萌发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黏弹性的测量与研究
9
作者 杨宸栋 冯欢 +2 位作者 何飞 王记增 程博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4-414,共1页
细胞核是调节细胞内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枢。研究它的力学性质对于理解细胞核如何转导细胞内、外的力学信号,从而确保基因组的完整表达非常重要。然而,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细胞核力学模型仍然是难以捉摸的。这项工作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压痕实... 细胞核是调节细胞内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枢。研究它的力学性质对于理解细胞核如何转导细胞内、外的力学信号,从而确保基因组的完整表达非常重要。然而,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细胞核力学模型仍然是难以捉摸的。这项工作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压痕实验对细胞核的黏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注意到分离细胞核非常柔软,很小的外力就能产生大的变形,此时小变形、半空间假设下的经典接触模型不再适用,因此结合有限元仿真对细胞核的压痕实验进行合理准确建模(考虑实验样品曲率、刚性基底、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大的接触公式,用以精确测量细胞核的力学性质。通过分析3种不同类型的分离细胞核(L929核,Hep G2核,He La核)的力-压痕实验曲线,观察到细胞核的黏弹性行为倾向于简单的指数关系,而非细胞力学中普遍接受的幂律关系。因此,引入了一个双参数弹簧-黏壶固体模型来表征细胞核的黏弹性。该模型能独立描述细胞核的弹性和黏性,并且在拟合精度和参数简化方面大大优于现有模型。为了进一步评估此模型在探测细胞核内部结构改变和生物事件发生方面的鲁棒性,对He La细胞核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干预。令人惊讶的是,在核内骨架、核内染色质、核内游离蛋白质的结构和数量发生改变时,该本构模型依旧稳定适用且能捕捉到弹性和黏性的显著变化,证实了其准确表征核黏弹性的能力。本研究为核黏弹性提供了新的见解,并证实了即使是复杂的亚细胞尺度结构也可以用简洁可靠的模型来描述其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力学 生物事件 力学信号 原子力显微镜 黏弹性 实验样品 尺度结构 亚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黑冠鹃隼、绿翅短脚鹎和棕脸鹟莺
10
作者 黄君 贾旭 +4 位作者 杨建祥 杨生文 郭志宏 王双贵 宋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1,共3页
2022年5月6日,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于35.354555°N,106.314308°E,海拔2002.4 m处的溪流边拍摄到一种小型猛禽,头顶具有一显著长而竖立的蓝黑色冠羽;头部、颈部和背部尾上的覆羽和尾羽均呈黑褐色,并具... 2022年5月6日,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于35.354555°N,106.314308°E,海拔2002.4 m处的溪流边拍摄到一种小型猛禽,头顶具有一显著长而竖立的蓝黑色冠羽;头部、颈部和背部尾上的覆羽和尾羽均呈黑褐色,并具有蓝色金属光泽;翅膀和肩部具有白斑,喉部和颈部为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羽 金属光泽 鸟类新纪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六盘山 猛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绿翅短脚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0
11
作者 郝媛媛 孙国钧 +4 位作者 张立勋 龚雪平 许莎莎 刘慧明 张芬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分别于2009年夏季和2010年夏、秋季对黑河流域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共选取76个采样断面进行水样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242种,隶属于8门11纲25目45科94属.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类群,占物种总数的38.43%,绿藻门和蓝藻门次之;黑河流域优势种为尺骨... 分别于2009年夏季和2010年夏、秋季对黑河流域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共选取76个采样断面进行水样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242种,隶属于8门11纲25目45科94属.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类群,占物种总数的38.43%,绿藻门和蓝藻门次之;黑河流域优势种为尺骨针杆藻(Synedra ulna)、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irregularis)和尖针杆藻(S.acus),优势度分别为0.060、0.031和0.021,出现频度分别为43.42%、43.42%和46.05%.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指数分析表明,黑河流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均高于上游;同时,综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指数以及水质理化指标表明,黑河上游水质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中、下游水质为轻中度污染.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上游浮游植物丰度与水体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中游浮游植物丰度则与各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下游浮游植物丰度与水体硬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总氮×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总溶解性固体、pH值和水体硬度与全流域浮游植物丰度呈显著正相关.黑河流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与河水水文分带相对应的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5
12
作者 傅华 陈亚明 +1 位作者 王彦荣 万长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9-476,共8页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 (西坡 )及其山前地带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 (SO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其垂直分...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 (西坡 )及其山前地带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 (SO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其垂直分异规律是 :山地荒漠草原沿土壤剖面依次降低 ,高山草甸、草原化荒漠和沙砾质草原化荒漠 0~ 2 0 cm与 2 0~ 4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 ,但高于 40~ 60 cm土层。 0~ 2 0 cm和 2 0~ 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降水量、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土壤含水量和<0 .0 5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年均温、土壤 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P<0 .0 0 1)。偏相关分析显示 ,影响 0~ 2 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和年降水量 ,而影响 2 0~ 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盖度。放牧与围封对荒漠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 ,在重度放牧下 0~ 2 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轻、中度放牧处理 (P<0 .0 5) ;重度退化草地围封 3 a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自由放牧草地显著增加。研究区沙砾质草原化荒漠区 0~ 2 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 15a持续过度放牧后下降了 2 5.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 草地类型 土壤 有机碳 植被盖度 草地生产力 年降水量 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2种生态型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6
13
作者 王俊刚 陈国仓 张承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61-565,共5页
研究利用 2种抗旱性迥异的芦苇为材料 ,用 PEG6 0 0 0进行水分胁迫处理 ,结果表明 ,抗旱性强的沙丘芦苇 (沙芦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沼泽芦苇 (水芦 ) ,约为水芦的 1 /5。但是 ,在受到 2 0 % PEG胁迫时 ,沙芦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 研究利用 2种抗旱性迥异的芦苇为材料 ,用 PEG6 0 0 0进行水分胁迫处理 ,结果表明 ,抗旱性强的沙丘芦苇 (沙芦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沼泽芦苇 (水芦 ) ,约为水芦的 1 /5。但是 ,在受到 2 0 % PEG胁迫时 ,沙芦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上升 ,水芦的则稍微下降 ,在 3 0 %PEG胁迫时 ,水芦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而沙芦则先升后降。沙芦的 3种自由基清除酶 (SOD、POD、CAT)的活性显著高于水芦。受到水分胁迫后 ,2种芦苇的 SOD、POD、CAT活性或升或降。但是 ,无论在 2 0 %还是 3 0 % PEG胁迫条件下 ,相对水芦而言 ,沙芦都保持较高的自由基清除酶活性 ,从而保证其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减轻自由基对植物细胞生物大分子如 DNA、蛋白质、脂肪酸的伤害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生态型 芦苇 可溶性蛋白含量 SOD POD CAT活性 抗旱性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7
14
作者 孙文越 王辉 黄久常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87-491,共5页
用 PEG40 0 0溶液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heimang)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和加入外源甜菜碱 (Betaine)作同样处理 ,6、1 2、1 8和 2 4 h测定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外源甜菜碱导致小麦幼苗叶片含水量下降 ,相对膜透性增大 ,MD... 用 PEG40 0 0溶液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heimang)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和加入外源甜菜碱 (Betaine)作同样处理 ,6、1 2、1 8和 2 4 h测定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外源甜菜碱导致小麦幼苗叶片含水量下降 ,相对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升高 ,SOD和 POD活性先降后增 ,同时脯氨酸大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甜菜碱 膜脂过氧化 干旱胁迫 幼苗 伤害 损伤机理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沙生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徐世健 安黎哲 +2 位作者 冯虎元 王勋陵 李新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以沙坡头地区自然生长和人工灌溉条件下的沙冬青 (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柠条 ( Caragana korshinskii)为材料 ,对它们部分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沙冬青对干旱胁迫最敏感 ,这些生理指标随着个体发育阶段的... 以沙坡头地区自然生长和人工灌溉条件下的沙冬青 (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柠条 ( Caragana korshinskii)为材料 ,对它们部分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沙冬青对干旱胁迫最敏感 ,这些生理指标随着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并具种间差异性。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 (特别是 Pro)在干旱环境植物中均有较高含量 ,沙冬青有较高的热值 ,类黄酮水平未见差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柠条 抗旱性 生理指标 适应性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植物离子转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高永生 王锁民 +2 位作者 宫海军 赵志光 张承烈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18-25,共8页
植物细胞质是生理生化反应的集中部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维持细胞内离子的相对平衡状态,而细胞质保持相对恒定的K+/Na+的能力是植物盐适应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各种离子的相对平衡是许多生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包括离子的内流、外... 植物细胞质是生理生化反应的集中部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维持细胞内离子的相对平衡状态,而细胞质保持相对恒定的K+/Na+的能力是植物盐适应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各种离子的相对平衡是许多生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包括离子的内流、外流、外排和区域化等。离子的转运是由位于膜上的转运蛋白完成的,并受到多基因的调控。离子转运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本研究将介绍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离子转运 离子平衡 耐盐性 转运蛋白 盐生植物 逆向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小麦叶片干旱诱导膜脂过氧化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8
17
作者 刘鹏程 王辉 +1 位作者 程佳强 黄久常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分析了一氧化氮(NO)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叶片干旱诱导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O均能使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先降后升,而MDA含量先升后降,O-·2释放速率下降,SOD活性升高,POD活性降低;同时,NO可以提... 分析了一氧化氮(NO)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叶片干旱诱导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O均能使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先降后升,而MDA含量先升后降,O-·2释放速率下降,SOD活性升高,POD活性降低;同时,NO可以提高脯氨酸含量。这些结果表明NO提高了小麦叶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干旱胁迫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片 干旱胁迫 一氧化氮 膜脂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叶绿体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贝贝 郭进魁 +2 位作者 周云 张珠珠 张立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9-643,共5页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 ,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 ,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捕光色素复合物和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还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 5 0多种蛋白质分开 ,...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 ,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 ,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捕光色素复合物和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还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 5 0多种蛋白质分开 ,利用免疫印迹对蛋白质复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 ,同时还应用蓝色温和胶电泳分析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 蓝绿温和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盐适应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3
19
作者 高永生 王锁民 张承烈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适度的盐分环境,超过一定的阈值,植物就会受到盐胁迫甚至盐伤害。在盐胁迫下,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消除或降低盐分的伤害作用,即阻止、减少或抵偿盐分所诱导的有害胁变的生理生化过程。本研究... 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适度的盐分环境,超过一定的阈值,植物就会受到盐胁迫甚至盐伤害。在盐胁迫下,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消除或降低盐分的伤害作用,即阻止、减少或抵偿盐分所诱导的有害胁变的生理生化过程。本研究综述和讨论了包括离子的内流、外流、区域化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光合途径的改变、激素的调节和基因特异性表达等植物盐适应性调节的生理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选择性吸收 逆向转运 区域化 渗透调节 基因表达 诱导蛋白 植物 适应性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苏干湖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特点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武发思 鄢金灼 +1 位作者 蔡泽平 冯虎元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大小苏干湖是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一个内陆封闭的生态系统,本文对湖泊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的采样分析,发现大苏干湖中共有浮游植物61种,小苏干湖中共有68种;在3次... 大小苏干湖是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一个内陆封闭的生态系统,本文对湖泊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的采样分析,发现大苏干湖中共有浮游植物61种,小苏干湖中共有68种;在3次所采水样中,浮游植物的密度春季最低,夏季最高;大苏干湖中硅藻门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即使在相对较少的8月份,也占到了总体的41.5%左右;其次是蓝藻门,在8月份占总量的56.1%;而小苏干湖中硅藻门也是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占到了总量的70%左右;其次是蓝藻门,在8月份占总量的20.1%。大苏干湖的绿藻指数为4.00,小苏干湖的绿藻指数为3.67,大苏干湖样品的藻类综合指数为5.00,小苏干湖样品的藻类综合指数为8.67,说明水体属于中度以上富营养型;大苏干湖相同月份各区的Shannon指数差别不明显,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差别也不大,全湖的变化不显著。Shannon指数H′在各月的变动范围平均在1.823—2.192之间,小苏干湖的Shannon指数H′在各月的变动范围平均在2.068—3.036之间。两湖相比,无论从Shannon指数还是Pielou指数来看,小苏干湖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大苏干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干湖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