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NH_4^+在褐煤腐植酸中的物理吸附与化学交换 |
岳廷盛
解菁雅
王玉琨
|
《铀矿冶》
CAS
|
1997 |
2
|
|
2
|
一套研究重离子—原子碰撞过程中小角度散射的散射粒子—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仪系统 |
蔡晓红
陈熙萌
冯嘉祯
刘兆远
徐谦
刘惠萍
马新文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3
|
Cu/SiO_2/Si(100)体系中Cu和Si的扩散和界面反应 |
曹博
包良满
李公平
何山虎
|
《真空与低温》
|
2006 |
1
|
|
4
|
横向和纵向耦合束流系统束流发射度增长分析 |
陈宝信
孙别和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4 |
0 |
|
5
|
离子溅射对氚钛靶寿命的影响 |
姚泽恩
陈尚文
董明义
贾文宝
关永超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3 |
6
|
|
6
|
铜团簇Cu_n(n=2-60)的基态能量与几何结构的Monte Carlo模拟 |
张梅玲
李公平
郭向云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7
|
γ射线连续液位仪中BGO闪烁体探测器设计 |
潘小东
韩雪梅
李公平
任重
王力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低浓度下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氨基酸的机理 |
陶祖贻
张保林
盛芬玲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7
|
|
9
|
一种高频大功率正弦波电源的分析与设计 |
李金刚
陈尚文
钟彦儒
陈建洪
姚泽恩
苏桐龄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3 |
3
|
|
10
|
低能高电荷态氩离子与氩原子碰撞反应截面研究 |
马新文
刘惠萍
杨治虎
王友德
于得洋
陈熙萌
申自勇
蔡晓红
刘兆远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1
|
核素迁移和腐殖酸 |
陶祖贻
陆长青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3
|
|
12
|
离子交换法测定稀土元素与巩县风化煤黄腐酸的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
高焕新
栾新福
辛文达
陶祖贻
陆长青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6
|
|
13
|
强流脉冲电子束与固体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
江兴流
唐璧玉
宋志敏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
1993 |
3
|
|
14
|
高电荷态Ar^(q+)与Ne碰撞中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的研究 |
马新文
陈熙萌
刘惠萍
杨治虎
申自勇
王友德
于得洋
刘兆远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5
|
高电荷态离子Ar^(13+)轰击Mo金属表面形成靶原子X射线谱测量 |
杨治虎
陈熙萌
杜树斌
张小安
赵永涛
张艳萍
崔莹
张红强
徐徐
邵剑雄
王立
肖国青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6
|
团簇产生原理及方法 |
李公平
包良满
张小东
丁宝卫
刘正民
|
《真空与低温》
|
2003 |
4
|
|
17
|
铜团簇束在硅上碰撞沉积的薄膜表面能谱分析 |
李公平
丁宝卫
张小东
丁印锋
刘正民
朱德彰
包良满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8
|
对甲苯氧基联苯桥联双苯并-15-冠-5分离锂同位素的能力 |
方胜强
傅立安
高志昌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19
|
用AFM研究硅基上沉积铜膜生长过程 |
包良满
曹博
李公平
何山虎
|
《真空与低温》
|
2005 |
5
|
|
20
|
高电荷态Ar^(17+)离子与不同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X射线谱研究 |
宋张勇
杨治虎
陈熙萌
张小安
赵永涛
崔莹
张红强
徐徐
邵健雄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