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汪金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80,共5页
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双方战略互信进一步加深,合作动力持续增强,友好往来更加频繁,经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成为地区乃至... 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双方战略互信进一步加深,合作动力持续增强,友好往来更加频繁,经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成为地区乃至国际经贸合作的典范。展望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亚稳定的政治关系、强劲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坚实的民意基础,将为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 经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巴赫谈新冠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进 高媛 +1 位作者 Philip G.Altbach Hans De Vit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8,共8页
阿特巴赫教授认为: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正面临危机,其中部分危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已经显露;疫情正导致全球学生流动下降,尤其是中美关系恶化将影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潮;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严峻挑战。阿特巴... 阿特巴赫教授认为: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正面临危机,其中部分危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已经显露;疫情正导致全球学生流动下降,尤其是中美关系恶化将影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潮;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严峻挑战。阿特巴赫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国际化影响总体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各种挑战可以通过“在地国际化”等途径予以部分化解,疫情也为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过度商业化的国家提供反思和转型的机会。进入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将可能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将可能占据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更重要的位置。中国和美国都要调整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针;中国应该降低对美依赖,面向欧洲开辟学术人才流动新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高等教育国际化 阿特巴赫 “在地国际化” 高等教育交流 学术人才 流动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教育为何难以实现趋同管理——基于7所“双一流”高校的访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松月 刘进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2,共11页
趋同管理来华留学生一直是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原则和方向,但由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性质、招生历史、教育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原因,高校难以真正做到趋同管理。而学界关于“来华留学教育为何难以实现趋同管理”的根源性研究近乎空白。基... 趋同管理来华留学生一直是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原则和方向,但由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性质、招生历史、教育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原因,高校难以真正做到趋同管理。而学界关于“来华留学教育为何难以实现趋同管理”的根源性研究近乎空白。基于此,研究通过对7所“双一流”高校留学生工作人员等相关利益者进行深度访谈,系统探讨该问题。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与招生体系设计缺失是趋同管理难以实现的根源性因素;教育教学管理缺陷、留学生学习投入不足是趋同管理难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留学生管理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失之偏颇是趋同管理难以实现的现实性因素。在趋同管理势成必然的当下,应从“根源”出发,建立来华留学生资格审查机制,严把入学门槛,完善招生体系;从“基础”建造,健全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标准;从“现实”改观,完善来华留学生日常管理体系,改善服务机制与服务理念;做到“招生—培养—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推动来华留学教育趋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趋同管理 留学生质量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