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定量超声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3 位作者 刘剑梅 高梅 王琦 郑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242,225,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老年人 流行病学 兰州市 定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9
2
作者 马慧萍 贾正平 +3 位作者 白孟海 葛欣 何晓英 陈克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防治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 ,检测灌服高、中、低 3种剂量的淫羊藿总黄酮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尿生化指标、骨矿含量及骨...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防治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 ,检测灌服高、中、低 3种剂量的淫羊藿总黄酮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尿生化指标、骨矿含量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 ,并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个剂量组的血清E2 、T和BG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 ,尿Ca/Cr、DPD和血清PTH水平均低于模型组 ,股骨Ca、P和骨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接近 ,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对维甲酸造成的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与骨密度的变化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大鼠 实验性骨质疏松 生化学指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 被引量:33
3
作者 马慧萍 贾正平 +4 位作者 张汝学 陈克明 任俊 李茂星 王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0-422,428,共4页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 extract of Eimedium sagittatum,TFE)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y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将TFE和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erum of rats administered TFE,SES...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 extract of Eimedium sagittatum,TFE)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y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将TFE和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erum of rats administered TFE,SES)分别以不同浓度加入大鼠MSCs培养液中,进行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分析。细胞增殖分析采用MTT法,成骨性分化则检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钙盐沉积量等分化指标。结果TFE直接加入培养液对:MSCs增殖无明显影响,SES则强烈刺激细胞增殖,成倍增加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克隆数。TFE不影响MSCs的成骨性分化,但SES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量和钙盐沉积量。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活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MSCs的增殖和成骨性分化,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 淫羊藿总黄酮 细胞增殖 性分化 大鼠 含药血清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M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OPG/RANKL信号途径调节骨吸收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小妮 葛宝丰 +6 位作者 陈克明 周建 王嘉琪 郭晓宇 宋鹏 吕享 成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抑制骨吸收的机理。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流式检测细胞纯度。加入10-5M淫羊藿苷12 h、24 h、36 h、48 h后用Real-time-RT-PCR检测OPG和RANKL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第2代培养细...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抑制骨吸收的机理。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流式检测细胞纯度。加入10-5M淫羊藿苷12 h、24 h、36 h、48 h后用Real-time-RT-PCR检测OPG和RANKL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第2代培养细胞的纯度达到95%以上。OPG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24 h时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OPG和RANKL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主要通过提高OPG及OPG和RANKL的比值来发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云云 赵兴绪 +3 位作者 赵红斌 葛宝丰 刘兴炎 陈克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1-24,36,共5页
为了探讨川芎嗪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以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β-巯基乙醇(BME)阳性对照组和川芎嗪诱导组。采用荧光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神经干... 为了探讨川芎嗪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以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β-巯基乙醇(BME)阳性对照组和川芎嗪诱导组。采用荧光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和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RT-PCR检测诱导不同时间对神经细胞相关基因Nestin、NSE、β-微管蛋白III(β-Tubulin III)和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川芎嗪诱导间充质干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细胞突起形成且数目不等,形成神经元样细胞。细胞死亡率低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免疫荧光化学法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川芎嗪诱导后的细胞nes-tin和NSE蛋白表达呈阳性,且表达丰度显著高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川芎嗪作用不同时间的BMSCs表达神经细胞相关基因Nestin、β-Tubulin III、NSE和Nurrl。结果表明川芎嗪能定向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是较理想的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与金雀异黄酮骨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成魁 陈克明 +3 位作者 葛宝丰 甄平 马慧萍 高玉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通过淫羊藿苷(icariin,ICA)和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对幼龄大鼠和切除卵巢大鼠的药物干预,比较其抗骨质疏松的药理活性。方法 1月龄♀SD大鼠灌服25 mg·kg-1·d-1淫羊藿苷和10 mg·kg-1·d-1金雀异黄酮3个月,6... 目的通过淫羊藿苷(icariin,ICA)和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对幼龄大鼠和切除卵巢大鼠的药物干预,比较其抗骨质疏松的药理活性。方法 1月龄♀SD大鼠灌服25 mg·kg-1·d-1淫羊藿苷和10 mg·kg-1·d-1金雀异黄酮3个月,6月龄SD切除卵巢大鼠灌服同样的剂量3个月,检测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血清骨钙素与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和骨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1月龄大鼠口服淫羊藿苷后,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和骨质量均增加,而金雀异黄酮效果甚微。然而,切除卵巢大鼠在口服金雀异黄酮后,比淫羊藿苷更有效的抑制了骨量丢失和骨组织微结构的退化。结论相比较金雀异黄酮,淫羊藿苷有更强的成骨活性,但雌激素活性较弱,能更强地提高幼鼠峰值骨量。切除卵巢大鼠内环境由雌激素主导,因此,金雀异黄酮比淫羊藿苷能更强地减缓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金雀异黄酮 骨密度 峰值骨量 骨质疏松 切除卵巢 雌激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异戊烯基柑橘素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成熟矿化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明磊国 陈克明 +1 位作者 葛宝丰 翟远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3-440,共8页
研究8-异戊烯基柑橘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skull osteoblasts,ROB)的分化成熟及生物矿化的影响.取新生大鼠颅骨多次酶消化法得到成骨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MEM培养液中,3天后首次换液,待细胞铺满皿底传代培养.以碱性磷酸酶(... 研究8-异戊烯基柑橘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skull osteoblasts,ROB)的分化成熟及生物矿化的影响.取新生大鼠颅骨多次酶消化法得到成骨细胞,培养于含10%FBS的MEM培养液中,3天后首次换液,待细胞铺满皿底传代培养.以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为检测指标,96孔板梯度筛选作用最佳浓度,在最佳浓度作用并成骨性诱导培养的第3、6、9、12天测ALP活性、钙盐沉积量;第12天进行ALP和钙化结节组织化学染色及计数;成骨性诱导后不同时间点提取Total RNA,RT real-time 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Runx-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基因表达情况;成骨性诱导的第4、8、12天裂解获得细胞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蛋白质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1×10-6 mol/L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成熟分化,表现为提高ROB的ALP活性、促进钙盐沉积、增加钙化结节数量;提高bFGF、IGF-1、Osterix、Runx-2和BMP-2 mRNA表达水平;促进COL-Ⅰ的合成.由此可知终浓度为1×10-6 mol/L 8-异戊烯基柑橘素能显著促进ROB的分化成熟及生物矿化,证明8-异戊烯基柑橘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生物矿化,作为促进骨修复和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分化 增殖 8-异戊烯基柑橘素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建 陈克明 +1 位作者 王嘉琪 程国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发病过程受到多个骨代谢相关因子的调控。对骨代谢相关因子进行研究可为骨质疏松症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其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发病过程受到多个骨代谢相关因子的调控。对骨代谢相关因子进行研究可为骨质疏松症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其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对它们的分子结构以及生物学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G BMP 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Hz1.8mT电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成熟影响的波形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建 马慧萍 +4 位作者 陈克明 葛宝丰 程国政 王嘉琪 韦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7-974,共8页
在50 Hz 1.8 mT的4种不同波形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中筛选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at osteoblasts,ROB)增殖与分化成熟的最佳波形.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频率50 Hz,EMFs强度为0 mT(... 在50 Hz 1.8 mT的4种不同波形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中筛选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at osteoblasts,ROB)增殖与分化成熟的最佳波形.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频率50 Hz,EMFs强度为0 mT(对照组)和1.8 mT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处理ROB,30 min/(次.天).在磁场处理后4~8天细胞呈现特征样分布.方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正弦波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三角波和正弦波增加ALP活性,其中ALP染色、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和胶原Ⅰ(collagen-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ALP活性一致.在EMFs处理后的24 h、96 h和72 h后EMFs分别提高Runx-2、Opg和Igf基因表达水平,其中尤以正弦波和三角波作用最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50 Hz 1.8 mT方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正弦波抑制成骨细胞增殖.50 Hz 1.8 mT EMFs能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其中尤以正弦波和三角波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正弦波 三角波 锯齿波 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95式步枪所致猪肢体软组织贯通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军平 葛宝丰 +7 位作者 刘兴炎 陈克明 白孟海 马强华 叶建军 王勇 王建 郑宁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97-900,共4页
目的分析猪肢体软组织枪伤后不同时间弹道及周围组织的MRI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为枪弹伤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7只成年猪静脉麻醉后,取仰卧位,将右后肢悬吊固定于致伤架上,用国产95式步枪致伤,射击距离10m。于伤后2、6、12、24、48... 目的分析猪肢体软组织枪伤后不同时间弹道及周围组织的MRI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为枪弹伤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7只成年猪静脉麻醉后,取仰卧位,将右后肢悬吊固定于致伤架上,用国产95式步枪致伤,射击距离10m。于伤后2、6、12、24、48h及9、18d分别行MRI扫描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伤区组织的病理改变可分为原发弹道区、凝固性坏死区、碎裂区和变形区。凝固性坏死区宽1~3mm,在T2WI及增强T1WI上呈现"双低信号"现象;碎裂区和部分变形区呈现"双高信号"现象,但二者不能区分。结论国产95式步枪贯穿肢体软组织后伤区由内向外依次可分为原发弹道区、凝固性坏死区、碎裂区和变形区;MRI可清楚显示原发弹道和凝固性坏死区;碎裂区和变形区为围绕弹道外围的高信号区,病理组织学分界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枪击 软组织损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时间50Hz 3.6mT正弦交变磁场对人脐带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建 葛宝丰 +2 位作者 王家琪 陈克明 朱瑞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50 Hz 3.6 mT不同处理时间的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对体外培养人脐带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stem cells,HUCSC)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SC,传代后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50 Hz 3.6 mT不同处理时间的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对体外培养人脐带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stem cells,HUCSC)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SC,传代后随机分为6组。用频率50 Hz,3.6 mT的SEMFs分别每天处理HUCSC 0.0(对照组)、0.5、1.0、1.5、2.0 h和2.5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在磁场处理后的15 d和17 d分别用茜素红和vonkossa对钙化结节进行染色,在磁场处理后的第4天和第6天PCR检测胶原Ⅰ(Collagen-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mRNA表达量的变化,在磁场处理后的10、12、14 d和16 d测定ALP活性。结果:1.0、1.5、2.0 h和2.5 h组促进HUCSC增殖;磁场处理后的7~9 d细胞出现钙化结节;在SEMFs处理后的第14天和第16天0.5 h组和1.0 h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SEMFs处理组能增加HUCSC钙化面积,其中尤以0.5 h和1.0 h最为明显;SEMFs能增加Collagen-Ⅰ和BMP-2mRNA表达量,其中尤以0.5 h和1.0 h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50 Hz,3.6 mT 1.0、1.5、2.0 h和2.5 h促进HUCSC增殖,同时SEMFs组能促进体外培养HUCSC成骨性分化,尤以处理0.5 h和1.0 h促进成骨性分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干细胞 增殖 分化 正弦交变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预防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1 位作者 王琦 郑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预防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在海拔3100m高原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为A组正常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去除卵巢组),C组阳性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组),D组红景天组(去除卵巢+红景天混合饲料组)。术后3个... 目的探讨红景天预防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在海拔3100m高原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为A组正常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去除卵巢组),C组阳性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组),D组红景天组(去除卵巢+红景天混合饲料组)。术后3个月,测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指标,观察骨组织切片变化,观察红景天对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结果A组、C组和D组IL-6、TNF-α和尿DPD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A组、C组和D组被测3项内容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骨组织切片显示:B组骨小梁变细,变稀,并见断裂现象。C、D组组织结构基本与正常组一样,骨小梁分布均匀,结构粗细一致。结论红景天能有效降低高原去势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和尿DPD排泄浓度,提高骨密度,具有抗高原组织缺氧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骨质疏松 绝经后 IL-6 TNF-Α D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葛根素对青年大鼠峰值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葸慧荣 李文苑 +2 位作者 杨芳芳 马慧萍 陈克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rarin,PR)是否能提高青年大鼠的峰值骨量,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1月龄Wistar雌性健康大鼠36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CON)、淫羊藿苷组(icariin,ICA,阳性对照)和葛根素组(pue...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rarin,PR)是否能提高青年大鼠的峰值骨量,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1月龄Wistar雌性健康大鼠36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CON)、淫羊藿苷组(icariin,ICA,阳性对照)和葛根素组(puerarin,PR)。ICA组灌胃淫羊藿苷25 mg/(kg·d),PR组灌胃葛根素15.4 mg/(kg·d),CON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待各组间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后(两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进行重要脏器的器官指数计算,采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椎骨和股骨离体骨密度、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以及VG染色进行骨形态计量学的检测。结果在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间主要脏器肺、肾、子宫等的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病理学观察也未见异常改变;骨密度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前,CON组、ICA组和PR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灌胃4 w时,与CON组比较,ICA组和PR组大鼠全身骨密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灌胃8 w时ICA组和PR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组相比,ICA组和PR组股骨离体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均<0.01),椎骨离体骨密度显著升高(P均<0.05);生物力学结果:与CON组相比,ICA组和PR组大鼠股骨和椎骨的最大载荷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5),弹性模量值也均显著升高(P均<0.05);骨形态计量学VG染色结果分析:与CON组相比,ICA组和PR组股骨中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和骨体积/组织体积(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显著下降(P<0.01)。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与CON组比较,ICA组和PR组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值显著升高(P均<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葛根素能显著提高青年大鼠的峰值骨密度和骨质量,增强股骨和椎骨生物力学性能,改变骨形态计量学,其可能机制是具有提高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峰值骨量 骨密度 青年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调节成骨细胞骨形成和破骨细胞骨吸收的机制 被引量:50
14
作者 马小妮 葛宝丰 +7 位作者 陈克明 周建 石文贵 谢艳芳 郭晓宇 吕享 成魁 高玉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加入10-5mol/LICA12、24、36、48h后,用real-time RT-PCR检测骨源性分化的调节基因OSX、Runt相关基因2(Runx-2)、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加入10-5mol/LICA12、24、36、48h后,用real-time RT-PCR检测骨源性分化的调节基因OSX、Runt相关基因2(Runx-2)、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lagenⅠ)、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OPG、RANKL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加入10-5mol/LICA作用10~90min,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A能明显促进骨形成,表现为OSX、Runx-2、ALP和Collagen Ⅰ基因表达量及Collagen Ⅰ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均<0.01),同时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ICA也能明显抑制骨吸收,表现为提高OPG及OPG/RANKL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论 ICA可能是通过促进OSX、Runx-2、ALP和Collagen Ⅰ基因表达,提高CollagenⅠ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并通过促进OPG及OPG、RANKL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来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淫羊藿苷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PI3K/AKT-eNOS信号途径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性分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晓宇 李唯 +5 位作者 陈克明 周建 杨柯 鲁金星 郝海婷 高玉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6-970,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rBMSCs,传至第2代后用流式法鉴定细胞纯度并用于机制研究。细胞铺满皿底后分为ICA组(...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rBMSCs,传至第2代后用流式法鉴定细胞纯度并用于机制研究。细胞铺满皿底后分为ICA组(1×10-5mol.L-1)、LY294002组(5×10-5 mol.L-1)、ICA+LY294002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同处理24 h后分别用Real-time PCR法检测ALP、eNOS和iNOS的基因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eNOS和iNOS蛋白表达量,同时测定TNOS、iNOS活性和NO生成量。结果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检测结果均显示,10-5mol.L-1ICA明显提高rBMSCs的ALP表达水平(P<0.01),PI3K的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可抑制ICA对ALP的提高作用,亦明显降低p-AKT的表达水平。ICA可提高rBMSCs的eNOS和iNOS表达水平,但LY294002只能抑制eNOS的增加,对iNOS无影响。TNOS和NO与eNOS和ALP的变化趋势一致,iNOS活性不受LY294002的影响。结论 ICA通过PI3K/AKT-eNOS途径促进rBMSCs的成骨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淫羊藿苷 NOS AKT 阻断剂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韩桂秋 王鸣刚 +5 位作者 陈克明 葛宝丰 马慧萍 周建 明磊国 朱瑞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在缺氧培养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成骨分化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并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缺氧加药组,其中缺氧加药组进一...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在缺氧培养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成骨分化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并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缺氧加药组,其中缺氧加药组进一步分为10-6、10-5和10-4 mol·L-1组,分别加入10-6、10-5和10-4 mol·L-1芒柄花素。于缺氧处理36 h后分析各组的细胞存活率、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并用RT-PCR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Bcl-2及Caspase-3的基因表达情况。缺氧处理48 h后检测ALP活性、钙化结节面积等成骨分化指标。结果与缺氧对照组比较,芒柄花素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减少细胞凋亡并提高G1期细胞百分比,提高HIF-1α和Bcl-2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对ALP活性和钙化结节面积等也有提高作用,且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特点。结论芒柄花素对成骨细胞缺氧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芒柄花素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波电磁场激活一氧化氮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国政 葛宝丰 +3 位作者 陈克明 李志锋 周建 韦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研究正弦波电磁场(SEM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相关.首先检测成骨细胞经正弦电磁场作用0h、0.5h、1h、1.5h、2h、2.5h、3h、3.5h和4h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探明电磁场是否影响NO的合成;其次,在细胞培... 研究正弦波电磁场(SEM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相关.首先检测成骨细胞经正弦电磁场作用0h、0.5h、1h、1.5h、2h、2.5h、3h、3.5h和4h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探明电磁场是否影响NO的合成;其次,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NOS的阻断剂L-NAME以阻断NO信号通路,观察电磁场促进骨形成作用是否受到影响.结果发现,经正弦波电磁场处理后,NOS活性升高,在0.5h达到峰值,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Osterix基因的表达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化结节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NAME组各项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SEMF+L-NAME组则略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低于SEMF组.以上结果表明SEM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过程中NO信号通路被激活,如该通路被抑制,则SEMF的促成骨作用被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波电磁场 成骨细胞 分化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成骨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克明 葛宝丰 +2 位作者 刘兴炎 白孟海 郑荣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将大鼠骨髓单细胞悬液静置培养 36h,利用骨髓基质细胞贴壁能力强的特点对其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 .采用爬片培养、HE染色、组化染色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测定等手段研究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分化和分泌基质情况 .结果表明 ,非... 将大鼠骨髓单细胞悬液静置培养 36h,利用骨髓基质细胞贴壁能力强的特点对其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 .采用爬片培养、HE染色、组化染色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测定等手段研究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分化和分泌基质情况 .结果表明 ,非诱导培养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呈梭形 ,部分传代细胞中可观察到脂肪细胞和肌细胞 .经成骨性诱导培养后 ,骨髓基质细胞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碱性磷酸酶活性上升 ,钙含量增加 ,最终形成典型的矿化结节 .提示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和肌细胞的能力 ,但其分化成骨的潜能最为强大 .本实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模式有可能适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骨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 体外定向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交变电磁场提高大鼠峰值骨量存在时间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玉海 李唯 +5 位作者 陈克明 周建 成魁 马小妮 石文贵 李少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探讨50 Hz 0.1 mT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不同时长暴露干预对SD大鼠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雌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45 min组、90 min组、180 mi... 目的探讨50 Hz 0.1 mT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不同时长暴露干预对SD大鼠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雌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45 min组、90 min组、180 min组和270 min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实验组每天给予相应时长50 Hz 0.1 mT磁场强度的SEMFs干预。8周后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AG-X系列台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椎体生物力学性能,ELISA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浓度,品红-苦味酸染色(Van Gieson,VG)进行骨形态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90 min组大鼠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椎体骨密度、椎体生物力学参数和血清中OC的含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80 min组股骨、椎体骨密度和血清中OC、全身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 min组股骨骨密度和椎体骨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 min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TRACP 5b的含量无明显变化。90、180、270 min组骨小梁数目、厚度和面积均增加,而骨小梁间隙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 min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50 Hz 0.1 mT磁场强度提高了SD大鼠峰值骨量,但是存在时间"窗口效应",90 min效果最好,不同时长对峰值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交变电磁场 骨密度 峰值骨量 骨质疏松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50Hz脉冲电磁场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矿化成熟最佳参数的筛选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闫娟丽 王鸣刚 +5 位作者 陈克明 葛宝丰 周建 马小妮 宋鹏 成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1-729,共9页
为研究不同强度脉冲电磁场(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skull osteoblasts,OB)增殖及成熟矿化的影响,将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7组.检测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 为研究不同强度脉冲电磁场(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skull osteoblasts,OB)增殖及成熟矿化的影响,将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7组.检测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细胞沉积钙盐的情况,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成骨细胞内标志性分子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显示,0.6 mT组促细胞增殖作用最强(P〈0.01);0.6mT、1.8 mT、3.0 mT和3.6 mT均能提高ALP活性,其中0.6 mT ALP活性最高(P〈0.01);在磁场处理4-12 d时细胞沉积钙盐逐渐增加,6种强度的脉冲电磁场均能促进钙盐沉积,尤以0.6 mT水平最高;ALP染色、茜素红染色0.6 mT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6 mT组Bmp-2和Collagen-1 mRNA的表达明显(P〈0.01)高于对照组,磁场处理组Rankl mRNA的表达均比对照组低.0.6 mT 50 Hz脉冲电磁场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成熟的最佳参数,这为采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治疗参数的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