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重荧光PCR分析秦川牛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均辉 昝林森 +3 位作者 张桂香 王志刚 齐国强 韩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051-6053,共3页
[目的]分析秦川牛的遗传多样性,加强对该品种资源的保护。[方法]利用15个微卫星座位,运用多重荧光PCR技术对59头秦川牛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析秦川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目的]分析秦川牛的遗传多样性,加强对该品种资源的保护。[方法]利用15个微卫星座位,运用多重荧光PCR技术对59头秦川牛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析秦川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在15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个;各座位上的杂合度都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795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066;15个座位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6441~0.8649,均为高度多态。[结论]通过荧光标记可用于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并可为进一步Q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PCR 奏川牛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C染色进行猪精子不同体外获能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鸿斌 刘靖清 +6 位作者 李复煌 许海涛 牛嘉颖 李晶 孙洋 郭勇 刘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猪的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肝素上游法、钙离子载体诱导法和咖啡因诱导法进行精子不同获能时间的处理,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法(chlortetracycline,CTC)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猪的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肝素上游法、钙离子载体诱导法和咖啡因诱导法进行精子不同获能时间的处理,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法(chlortetracycline,CTC)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肝素上游法孵育40 min处理后,精子的获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说明肝素上游法可以较好地诱发猪精子在体外获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体外获能 金霉素(CTC)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生产中杂种优势利用探讨
3
作者 贾兰萍 邓晓彬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杂种优势利用 杂交模式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方水牛品种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起源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齐国强 昝林森 +3 位作者 张桂香 王志刚 王均辉 韩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对我国10个地方水牛品种11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序列(930 bp左右)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0种单倍型,10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895 2±0.024 0,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π)为0.020 ... 对我国10个地方水牛品种11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序列(930 bp左右)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0种单倍型,10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895 2±0.024 0,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π)为0.020 0±0.005 6,平均核苷酸差异(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k)为18.445 0,表明我国水牛的遗传多态性丰富。构建的NJ进化树显示这10个品种的水牛主要有两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水牛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昆 孙东晓 +2 位作者 徐如海 王志刚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基因上游共检测到15种DQB URR序列。这些序列中均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W box 、X box、Y box、CCAAT box以及类TATA box调控元件,且遵循严格的空间顺序。其中W box 、X box 、Y box及类TATA box是多态的,CCAAT box是保守的,在这些调控元件之间也存在多态座位。这些多态座位的存在有可能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调控区 B基因 多态性研究 等位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box 调控元件 多态座位 PCR扩增 同源性比较 克隆测序 结构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和IGF-I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裂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丑生 陆会宁 +3 位作者 张利平 王志刚 赵俊金 孟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8-593,共6页
本文研究了EGFI、GF-I以及EGF和IGF-I联合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裂的影响,以确立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50 ng/mL的EGF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1.2%和45.5%,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20、304、0 ng/mL组(P<0.05)... 本文研究了EGFI、GF-I以及EGF和IGF-I联合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裂的影响,以确立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50 ng/mL的EGF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1.2%和45.5%,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20、304、0 ng/mL组(P<0.05),当EGF浓度达到100 ng/mL时,成熟率和卵裂率最高,分别为72.9%和45.7%;40 ng/mL IGF-1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0.7%和58.5%,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20、60、80、100ng/mL组(P<0.05),当IGF-I的浓度为100 ng/mL时,成熟率和卵裂率最低,分别为38.8%和20.0%,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50 ng/mL EGF和40 ng/mL IGF-I联合使用,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5.6%和61.0%,同对照组和50 ng/mL EGF组4、0 ng/mL IGF-I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卵裂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樊睿 王志刚 +5 位作者 刘丑生 罗军 张桂香 韩旭 胡志帅 徐丽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数据库中选取的16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9个地...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数据库中选取的16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Fst值为89.5%,说明89.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内,而10.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间;依据Da遗传距离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表明波尔山羊分开独自聚为一类,9个地方山羊品种分为两类;采用Structure软件对10个山羊品种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4组。所得到的群体关系同聚类图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山羊品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亮 刘丑生 +3 位作者 王新庄 赵俊金 李天达 孟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4,共5页
试验以滩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构建了35个滩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微生物检测和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3)基因转染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 试验以滩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构建了35个滩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微生物检测和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3)基因转染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h,细胞冻存后活力为95.8%,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n=54)占主体,镜检细胞的百分比约为97.5%。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该细胞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成纤维细胞系 基因转染 生物学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苜蓿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Ⅱ.RAPD标记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拥军 苏加楷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46-53,共8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了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56,以1.5 的遗传距离进...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了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56,以1.5 的遗传距离进行划分可将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分为7 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北美9 个苜蓿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68,聚类分析结果再次证明,M. sativa ssp. sativa 和M. sati-va ssp. varia 两个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别相对较小,而M. sativa ssp. falcata 亚种与前两个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与北美9 个苜蓿品种相比,我国苜蓿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原因是我国苜蓿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相对较窄,品种间基因交流的机会较多,品种的遗传组成趋同。RAPD标记聚类结果与种子贮藏蛋白标记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情况,其原因是这两种标记反映了苜蓿基因组中不同基因位点的变异情况,而不同品种间在这些不同的基因位点可能存在不同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方品种 RAPD标记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苜蓿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Ⅰ 种子贮藏蛋白标记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拥军 苏加楷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1-41,共11页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20 粒单粒种子贮藏蛋白及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泳分析结果计算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20 粒单粒种子贮藏蛋白及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泳分析结果计算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种内种子贮藏蛋白带谱差异较小,同属不同种间的差异明显,而属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种间。在聚类分析中,以3.61 的遗传距离划分时,14 份材料被分为4 组,分属于4 个属,这与分类上是一致的。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7,以0.5 的遗传距离进行划分时,18 个品种可分为7 组,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品种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北美9 个苜蓿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9,聚类结果表明,杂花苜蓿(Medicagosativa ssp. varia)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sp. sativa)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而与黄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sp. falcata)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与北美9 个苜蓿品种相比,我国苜蓿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这与我国苜蓿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相对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方品种 种子贮藏 蛋白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线粒体COII、ATPase8和3个t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物种鉴别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静 宗卉 +4 位作者 刘丑生 张利平 范万红 吴建平 杨联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4期52-56,共5页
线粒体DNA是真核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其结构简单,发生变异的机率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系统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物种鉴别的研究中。为了挖掘禽类(源性成分)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线粒体不同基因发育信息及鉴别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本... 线粒体DNA是真核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其结构简单,发生变异的机率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系统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物种鉴别的研究中。为了挖掘禽类(源性成分)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线粒体不同基因发育信息及鉴别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扩增鹧鸪线粒体基因组中COⅡ、ATPase8区域,克隆出1138 bp片段,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在所克隆的片段中,含有COⅠ基因部分序列、tRNASer基因、tRNAAsp基因、COⅡ基因、tRNALeu基因、ATPase8基因全序列和ATPase6基因部分序列。分析COⅡ、ATPase8和tRNA基因显示其与鹌鹑、鸡、火鸡、鹅、鸵鸟5种禽类的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它们用MEGA3.1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它们所含的信息量及在鹧鸪和其它禽类鉴别方面的应用潜力,发现COⅡ比AT-Pase8和tRNA基因含有更多的鉴别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 线粒体DNA 克隆 序列分析 物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法结合体外受精比较不同方法对绵羊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烈琴 刘丑生 +4 位作者 郭勇 倪和民 张宏 杨飞鸽 刘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8期31-34,共4页
为比较不同获能方法对绵羊精子的获能效果,新鲜绵羊精液分别经肝素上游法(swim-up)、钙离子载体(IA,A23187)诱导法、Percoll离心法和Percoll离心后肝素孵育法进行精子获能的诱导后与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利用金霉素荧... 为比较不同获能方法对绵羊精子的获能效果,新鲜绵羊精液分别经肝素上游法(swim-up)、钙离子载体(IA,A23187)诱导法、Percoll离心法和Percoll离心后肝素孵育法进行精子获能的诱导后与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chlortetracycline,CTC)法结合各自相应的体外受精结果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上游法处理后精子的获能比例和受精后的卵裂率均高于其它组,说明肝素上游法可以较好的诱导绵羊精子获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精子 获能 CTC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优化法建立沙打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志宏 黄琳凯 +1 位作者 张新全 王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980-2982,共3页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原理,设计了探索性正交试验和细调性正交试验来确定沙打旺ISSR-PCR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得到既稳定又能扩出最多条带的适合沙打旺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1×buffer,dNTP 0.2 mmol/L,Taq...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原理,设计了探索性正交试验和细调性正交试验来确定沙打旺ISSR-PCR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得到既稳定又能扩出最多条带的适合沙打旺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1×buffer,dNTP 0.2 mmol/L,Taq酶1.0 U,引物0.3μmol/L,Mg2+2.5 mmol/L,DNA模板2.5 ng/μl。然后对沙打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试验,得到这条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1℃。这一最佳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沙打旺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标准化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 ISSR 正交优化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松弛素B对绵羊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佰成 王志刚 +3 位作者 刘丑生 赵有璋 赵俊金 孟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47-49,共3页
本试验通过玻璃化冷冻前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来分析CB对绵羊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分别从细胞毒性检测、冷冻检测和CB不同浓度(6.0、7.5和9.0μg/ml)处理3个方面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毒性检验中CB处理组和... 本试验通过玻璃化冷冻前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来分析CB对绵羊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分别从细胞毒性检测、冷冻检测和CB不同浓度(6.0、7.5和9.0μg/ml)处理3个方面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毒性检验中CB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玻璃化冷冻后,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低于未冷冻组(P<0.05),玻璃化冷冻CB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成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CB浓度处理后9.0μg/ml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细胞松弛素B 绵羊 GV期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德黑裘皮羊耳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会宁 刘丑生 +3 位作者 王志刚 张利平 赵俊金 孟飞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2期3-6,共4页
以贵德黑裘皮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技术成功构建了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观察、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h,冻存前细... 以贵德黑裘皮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技术成功构建了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观察、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h,冻存前细胞活力为96.2%,以DMEM/F-12+20%FBS中添加10%DMSO冻存成纤维细胞,解冻后细胞活力为93.6%,24h后的贴壁率为85%。在传代10次之前,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n=54)占主体,约为82%~90%,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为阴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使贵德黑裘皮羊这一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保存下来,也为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德黑裘皮羊 成纤维细胞系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驴冷冻精液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维斌 王艳萍 +1 位作者 刘丑生 李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新疆驴冷冻精液的最佳稀释保护液与处理方法。以假阴道采集新疆驴精液,并用5种不同稀释保护液稀释冷冻后,选取其中较为理想的稀释液作为对照组,再通过分别添加4%、5%、6%、8%甘油处理试验,最后再选用添加甘油后冷冻效果最... 试验旨在探究新疆驴冷冻精液的最佳稀释保护液与处理方法。以假阴道采集新疆驴精液,并用5种不同稀释保护液稀释冷冻后,选取其中较为理想的稀释液作为对照组,再通过分别添加4%、5%、6%、8%甘油处理试验,最后再选用添加甘油后冷冻效果最优的稀释液为对照来进行离心浓缩试验。结果表明:①5号稀释液冷冻—解冻精液后,其活力、顶体完整率要显著高于其他4种稀释液(P<0.05);②以5号稀释液为对照组,添加6%甘油(7号稀释液)冷冻后,精子的活力、顶体完整率要显著高于添加4%、5%、8%甘油组(P<0.05);③以7号稀释液为对照组,通过离心浓缩,精液在冷冻后其活力和精子顶体完整率都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将驴精液用6%葡萄糖、2%乳糖、6%甘油为主的稀释液稀释,并经500 r/min离心浓缩10 min处理后,其冷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精液 冷冻 甘油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微卫星和血清蛋白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志刚 陈伟生 +8 位作者 张桂香 徐桂芳 杨红杰 孙飞舟 李拥军 赵小丽 孔学民 赵俊金 孙军 《猪业科学》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DNA标记和8个常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标记对55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3个引入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F-统计量、Hardy-Weinber... 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DNA标记和8个常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标记对55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3个引入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F-统计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和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其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关系。以两种标记的联合聚类结果为基础,将55个中国地方猪种分为9类,探讨了各猪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为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猪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DNA标记 血清蛋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精囊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芳贤 李景柱 +5 位作者 孙广坤 杨志勇 王世超 张聚忠 郝建国 鲁増荣 《北方牧业》 2010年第21期22-22,共1页
1发病情况 近年来笔者共诊治牛精囊腺炎病例急性的6例,慢性的3例,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2临床症状 患有轻度精囊腺炎的公牛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时,出现发烧、站立时弓背、不愿走动;在排粪或射精时表现出疼痛感,有的后... 1发病情况 近年来笔者共诊治牛精囊腺炎病例急性的6例,慢性的3例,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2临床症状 患有轻度精囊腺炎的公牛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时,出现发烧、站立时弓背、不愿走动;在排粪或射精时表现出疼痛感,有的后躯肌肉痉挛。患急性精囊炎的公牛,发热、寒战、浑身不适,有时会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射精痛、血精、精液带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牛 诊治 临床症状 发病情况 归纳总结 肌肉痉挛 感染症状 泌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冻和解冻方法对绵羊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刘丑生 周佰成 +3 位作者 王志刚 赵有璋 赵俊金 孟飞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60-162,共3页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具有广泛而潜在的应用价值.试验主要分析了不同冷冻及解冻方法对绵羊GV期和MII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的影响.GV期卵母细胞程序化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54.8%)以及体外培养成熟率(14.7%)均显著低于细管玻璃化(71.8%,29.5%;P<...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具有广泛而潜在的应用价值.试验主要分析了不同冷冻及解冻方法对绵羊GV期和MII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的影响.GV期卵母细胞程序化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54.8%)以及体外培养成熟率(14.7%)均显著低于细管玻璃化(71.8%,29.5%;P<0.05)和OPS玻璃化(78.3%、35.4%;P<0.05),卵裂率OPS玻璃化高于细管玻璃化,但差异不显著(26.1%,16.7%;P>0.05);MII期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程序化冷冻显著低于细管玻璃化和OPS玻璃化冷冻(67.2%,77.6%,84.8%;P<0.05),卵裂率OPS玻璃化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法(31.3%,10.3%;P<0.05);3种不同方法冷冻不同发育时期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解冻后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三步与五步解冻法极显著高于一步解冻法(85.9%,82.7%,63.1%; P<0.01);成熟率为三步法和五步法显著高于一步法(10.8%,26.9%,25.3%;P<0.05);卵裂率三步法和五步法高于一步法,但没有差异显著性(14.3%,23.9%,21.1%; 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冷冻 解冻 发育能力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绵羊品种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娄渊根 刘丑生 +2 位作者 刘建学 刘刚 韩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采用FAO-ISGA联合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标记PCR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地方绵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3064~13.7632之间,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和观察杂合度为0.5395~0.... 采用FAO-ISGA联合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标记PCR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地方绵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3064~13.7632之间,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和观察杂合度为0.5395~0.8559和0.3972~0.8475,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42~0.149之间。Structure遗传结构关系、DA/UPGMA聚类图、MVSP聚类分析图三者的结论基本相吻合,与绵羊的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地理分布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