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驻防部队官兵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及其与慢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周琳琳 刘春 +3 位作者 陈郁 蔡明春 黄庆愿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580,共5页
目的了解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军区连续驻高原6个月以上男性军人956名(高原组)及未驻守过高原的男性军人587名(对照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了解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军区连续驻高原6个月以上男性军人956名(高原组)及未驻守过高原的男性军人587名(对照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及CMS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最终高原组858人、对照组538人纳入统计分析。高原组焦虑、抑郁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中国常模(P<0.05)。高原组中,SAS问卷调查显示焦虑发生率为46.62%,SDS问卷调查显示抑郁发生率为75.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1%、3.34%,P<0.05)。相关分析显示,SAS、SDS分值与CMS评分、收缩压及脉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常驻高原部队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增高,不仅与高原工作生活的经历有关,还与CMS有关。对常驻高原军人的焦虑、抑郁问题实施心理干预时须加强CMS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高原病 军事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防部队官兵睡眠情况调查及其与慢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琳琳 刘春 +3 位作者 陈郁 蔡明春 黄庆愿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军区高原驻防部队中抽取956名连续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男性军人作为高原组,同时抽取该军区在平原地区驻防的587名未进驻过高原... 目的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军区高原驻防部队中抽取956名连续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男性军人作为高原组,同时抽取该军区在平原地区驻防的587名未进驻过高原的男性军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搜集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采用慢性高原病(CMS)症状问卷并结合生理学检查指标确定是否存在CMS以及CMS的程度。比较高原组整体及其两个亚组(健康亚组和CMS亚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生理指标和PSQI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高原组PSQI和CMS评分与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PSQI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与CM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高原组中3个CMS亚组(健康、轻度、中重度)间PSQI各项分值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高原组的收缩压、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原组PSQI各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MS亚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PSQI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睡眠时间分值与收缩压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分值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分值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CMS评分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红蛋白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PSQI各项评分与CM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高原组的3个亚组中,轻度和中重度CMS亚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健康亚组(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轻度、中重度CMS亚组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而中重度CMS亚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紊乱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和轻度CMS亚组(P<0.05)。结论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不仅与高原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与CMS相关。随着CMS症状的加重,睡眠质量不断下降,尤以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的下降为著。在改善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睡眠质量的同时须加强对CMS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慢性高原病 高原 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男性青年急进高原初期心脏功能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丽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 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 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 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 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室间隔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后壁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计算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minor axis decurtation,LVMAD,△D%)、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使用北京福田公司7101型心电图机,由同一人分别做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计算心率(heart rate,HR)。结果与平原相比较:进入高原1 d的HR、PAP、CO明显增高(P<0.05),SV则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周的HR、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时CO、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 d相比较:进入高原1周时HR、LVEF、△D%、SV、CO均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的PAP明显增高(P<0.05),HR、CO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周相比较:进入高原1个月的LVEF、△D%、SV、CO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后心脏功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变化在急进高原早期(1周内)较为明显,此期应注意对急性高原病及心血管意外的预防。1个月后,机体进入习服期,此时心脏功能仍明显异常者可能为罹患慢性高原病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心率 心排血量 每搏输出量 心室功能 肺楔压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部队官兵EQ-5D健康情况调查及其与慢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琳琳 刘春 +3 位作者 陈郁 蔡明春 黄庆愿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10-1413,1414,共5页
目的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军区驻高原部队956个样本及该军区驻平原587个对照样本,实施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 目的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军区驻高原部队956个样本及该军区驻平原587个对照样本,实施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5 dimensions,EQ-5D)和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检查。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线性相关、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原组行动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沮丧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Q直观模拟标度尺(EQ 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行动能力、自我照顾、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沮丧各维度与CMS呈显著正相关(P<0.05),EQ-VAS评分与CMS呈显著负相关(P<0.05);疼痛或不舒服与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EQVAS评分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原组中健康组、轻度CMS组、中重度CMS组各维度和EQ-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驻高原官兵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CMS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EQ-5D可以对高原官兵,尤其是CMS官兵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为高原卫勤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慢性高原病 高原 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莉 蒋春华 +5 位作者 刘福玉 廖卫公 周其全 崔建华 马勇 高钰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酚,300mg/d,30d)。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inte...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酚,300mg/d,30d)。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test,IVA-CPT)检测以上各组服用试验品前后的认知功能,通过前后比较评价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服用前比较,服用茶多酚后,听觉反应控制谨慎商数(auditory prudence quotient,PruA)明显升高(P<0.05);服用试验品后,茶多酚组Pru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茶多酚能提高移居高原人群部分视听觉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缺氧 移居高原人群 认知功能 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原缺氧对慢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孔耀 刘鲁川 +3 位作者 周霞 刘福玉 杨苏平 张海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常氧与缺氧条件下慢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变化,探讨MMP-2与高原牙周病的关系。方法模拟高原缺氧建立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缺氧... 目的研究常氧与缺氧条件下慢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变化,探讨MMP-2与高原牙周病的关系。方法模拟高原缺氧建立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大鼠血清中MMP-2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缺氧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血清中MMP-2浓度分别为(92.00±21.78)、(118.09±25.01)、(102.03±21.30)、(159.19±34.13)ng/ml,常氧牙周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与缺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缺氧牙周炎组与常氧牙周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缺氧牙周炎组血清中MMP-2浓度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缺氧上调血清中MMP-2的表达,进而促进大鼠牙周组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清 牙周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适应中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1 位作者 陈丽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9-359,375,共2页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是组织、细胞氧利用的关键场所。90%-95%机体耗能通过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获得。线粒体在细胞、组织和机体的低氧习服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DNA(mtDNA)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拷贝数 高原 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致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谷氨酰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定周 周其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3-1973,共1页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肠黏膜屏障 大鼠 功能损伤 鼠肠黏膜 低氧暴露 低氧环境 肠上皮细胞 细胞渗出 炎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居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导睡眠监测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兵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9-681,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 cythemia,HAPC)夜间睡眠呼吸及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0例患HAPC的汉族移居者为研究对象(HAPC组),并以20例健康的汉族移居者...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 cythemia,HAPC)夜间睡眠呼吸及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0例患HAPC的汉族移居者为研究对象(HAPC组),并以20例健康的汉族移居者作为对照组。2组在安静、舒适的睡眠监测室内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观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清醒SaO2(awakeSaO2,ASaO2)、睡眠平均SaO2(mean SaO2,MSaO2)、最低SaO2(lowest SaO2,LSaO2)、SaO2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reducedSaO2,A-M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4)、氧减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for ODI4,TODI4%)等指标。睡眠监测后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aematocrit,HCT)。结果 HAPC组RBC、HGB、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计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2组AHI、AI无显著差异(P>0.05),但HAPC组H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PC组ASaO2、MSaO2、L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A-MSaO2%、ODI4、TODI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APC患者夜间睡眠期间以低通气及SaO2水平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睡眠 多导睡眠监测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模拟高原低氧暴露下大鼠脑微血管渗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其全 巩沅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2-1972,共1页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脑微血管 低氧暴露 大鼠 脑含水量 血脑屏障通透性 镧颗粒 血管内皮细胞 早期干预组 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新生小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释放NO、ET-1和PGI_2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廖卫公 许蜀闽 +2 位作者 严俊 万强 谢增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 建立新生小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并观测其对NO、ET 1和PGI2 的分泌。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方法 ,通过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和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的形态进行鉴别。用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ET 1、PG... 目的 建立新生小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并观测其对NO、ET 1和PGI2 的分泌。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方法 ,通过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和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的形态进行鉴别。用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ET 1、PGI2 、NO浓度。结果 新生小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在体外生长曲线呈“S”形 ,并能分泌ET 1、PGI2 和NO。结论 新生小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能够进行体外培养 ,并能分泌ET 1、PGI2 和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前列环素 NO ET-1 PG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维来司钠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抗损伤机制探讨
12
作者 周其全 马铁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4-1974,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颅脑创伤 大鼠 核固缩现象 组织病理变化 自由落体撞击法 出血灶 平原组 鼠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高原藏族、汉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iNOS和eNOS mRNA表达影响的比较
13
作者 高文祥 高钰琪 +4 位作者 李素芝 张国斌 宋玲 孙秉庸 史景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比较缺氧对世居高原藏族人和移居高原汉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UV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分为①世居高原藏族组和②... 目的比较缺氧对世居高原藏族人和移居高原汉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UV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分为①世居高原藏族组和②移居高原汉族组两组,每组包括常氧对照和缺氧(0.5%O2)2h、4h、12h和24h时点。分离细胞总RNA,分别用RT-PCR检测VEGF、iNOS和eNOSmRNA表达。结果缺氧可以诱导世居高原藏族人UVECs表达iNOS和VEGFmRNA表达增加,同时抑制eNOSmRNA表达。移居高原汉族人UVECs表达上述基因mRNA的特点与世居高原藏族人相似。结论缺氧时世居高原藏族人UVECsVEGF、iNOS和eNOSmRNA表达特点与移居高原汉族人相似,提示上述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缺氧反应机制的共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西藏 缺氧 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晓莉 高钰琪 +3 位作者 刘福玉 项德坤 蒋春华 黄庆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预防作用 ,为防治HPH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2 10 3± 2 8 7)g,随机分为 6组 :①平原对照组 (C) ;②慢性缺氧组 (H) ;③染料...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预防作用 ,为防治HPH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2 10 3± 2 8 7)g,随机分为 6组 :①平原对照组 (C) ;②慢性缺氧组 (H) ;③染料木黄酮低剂量组 (H +L) :给药剂量为 2 5mg·kg-1;④染料木黄酮中剂量组 (H +M)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⑤染料木黄酮高剂量组 (H +H) :给药剂量为 10 0mg·kg-1;⑥大豆苷元组 (H +D)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C组在平原环境 ,②~⑥组每天灌胃大鼠受试物或与受试物等容积的溶媒 ,置于减压舱 ,模拟海拔 5 0 0 0m高原 ,8h·d-1,持续 2 1d ,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右心室功能和右心室肥大指数。结果 慢性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增加 (P <0 0 1) ;与慢性缺氧组相比 ,染料木黄酮可以显著抑制慢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 (P <0 0 1) ;大豆苷元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 ,单纯缺氧组右心室肥大指数 [RV/ (LV +Sep) ]显著增加 (P <0 0 1) ;与单纯缺氧组比较 ,染料木黄酮各组右心室肥大指数从低剂量到高剂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40 5 3%±3 80 % ,P >0 0 5 ;39 0 7%± 3 6 9% ,P >0 0 5 ;33 73%±3 2 0 % ,P <0 0 1) ,高剂量组 (10 0mg·kg-1)差异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染料木黄酮 大豆苷元 缺氧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慢性缺氧性肺血管结构改建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莉 高钰琪 +3 位作者 刘福玉 蒋春华 项德坤 黄庆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结构改建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常氧对照组 (C)、慢性缺氧组 (H)和慢性缺氧 +染料木黄酮组 (H +G) ,对肺血管进行显微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结构改建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常氧对照组 (C)、慢性缺氧组 (H)和慢性缺氧 +染料木黄酮组 (H +G) ,对肺血管进行显微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相比 ,慢性缺氧组大鼠肺血管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 ,肌型动脉百分比显著增加 (P<0 .0 1) ;肺动脉平滑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加。与H组比较 ,H +G组大鼠肺动脉管壁增厚程度及血管腔狭窄程度显著减轻 ,肌型动脉百分比显著降低 (P <0 0 1) ;肺动脉平滑肌PC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 ,染料木黄酮可以显著抑制缺氧性肺血管结构改建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缺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血管结构改建 植物雌激素 染料木黄酮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对缺氧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春华 罗勇军 +1 位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腺病毒转染的人HepG2细胞常氧培养24h后分为4组:Ad-GFP转染常氧培养组(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Ad-HIF转染常氧培养组(Ad-HI...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腺病毒转染的人HepG2细胞常氧培养24h后分为4组:Ad-GFP转染常氧培养组(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Ad-HIF转染常氧培养组(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Ad-GFP转染低氧培养组(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和Ad-HIF转染低氧培养组(Ad-HIF transfected-hypoxia组)。观察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Ad-HIF转染的HepG2细胞可高效表达HIF-1α。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P<0.05);Ad-HIF transfected-hypoxia组的细胞活力与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高于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P<0.05);Ad-HIF transfected-hypoxia细胞内ROS含量与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或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和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细胞内NO含量和iNOS活力均显著高于Ad-GFP transfected-normoxia组(P<0.05);Ad-HIFtransfected-hypoxia组细胞内NO含量和iNOS活力与Ad-GFP transfected-hypoxia组和Ad-HIF transfected-nor-mox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基础性HIF-1高表达可显著减轻缺氧时HepG2细胞的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HIF-1高表达提高HIF-1调控的缺氧相关基因的基础表达水平和其产物含量有关;也可能与HIF-1高表达防止缺氧时ROS的过度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基因转染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STIM1表达对低氧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后显华 陈建 +6 位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杨晓红 袁志兵 徐刚 陈德伟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e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基因表达,探讨STIM1表达抑制后对PASMCs缺氧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肺动脉平...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e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基因表达,探讨STIM1表达抑制后对PASMCs缺氧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设对照组、阴性siRNA组(SiNT)及阳性siRNA组(SiSTIM1),低氧(3%O2)培养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PASMCs中STIM1基因表达变化,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PASMCs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SiSTIM1组STIM1蛋白相对灰度值为(0.355±0.008),显著低于对照组(0.624±0.017)和SiNT组(0.618±0.021)(P<0.05)。MTT比色实验及[3H]-TdR掺入实验显示低氧培养24 h后,对照组和SiNT组PASMCs较常氧组增殖显著(P<0.05),而SiSTIM1组PASMCs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和SiNT组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低氧培养24 h后,对照组和SiNT组PASMCs G0/G1期细胞比例较常氧组显著降低(P<0.05),而SiSTIM1组G0/G1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NT组(P<0.05)。结论 RNA干扰介导STIM1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低氧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交感分子1 RNA干扰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 缺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加重氰化钠对大鼠离体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国守 刘福玉 +3 位作者 高钰琪 杨晓红 罗勇军 高文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8-90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NaCN对模拟高原急性低氧大鼠离体肝脏线粒体呼吸氧耗、膜电位和复合酶Ⅳ活性的影响,探讨急性低氧条件下氰化物中毒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特点。方法16只SD大鼠按简单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平原照组和急性低氧组,...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NaCN对模拟高原急性低氧大鼠离体肝脏线粒体呼吸氧耗、膜电位和复合酶Ⅳ活性的影响,探讨急性低氧条件下氰化物中毒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特点。方法16只SD大鼠按简单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平原照组和急性低氧组,急性低氧组大鼠暴露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5000m高原,23h/d,连续3d;对照组大鼠于常压和常氧环境中同时喂养。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肝线粒体,分别在0、0.01、0.1、0.25mmol/L NaCN条件下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氧耗和复合酶Ⅳ活性并计算Ⅲ态呼吸(state3respiration,ST3)、Ⅳ态呼吸(state4respiration,ST4)、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e,RCR)、氧化磷酸化效率(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PR)和复合酶Ⅳ耗氧率,用Rhodamine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结果0.01、0.1、0.25mmol/L NaCN均可显著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相应NaCN浓度的对照组比较,急性低氧组线粒体功能受抑制程度显著增加。结论急性低氧加重NaCN对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急性缺氧大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呼吸链复合体Ⅳ功能降低及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N 低氧 线粒体呼吸氧耗 膜电位 复合酶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选择剪接异构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小玲 高钰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选择剪接是"一个基因-mRNA组-蛋白质组"的新概念,由一个基因产生的多种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家族成员的内在联系是后基因组学的重要内容。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诱导与缺氧应激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最有效的转录因子,是缺氧信号转... 选择剪接是"一个基因-mRNA组-蛋白质组"的新概念,由一个基因产生的多种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家族成员的内在联系是后基因组学的重要内容。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诱导与缺氧应激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最有效的转录因子,是缺氧信号转导的整合平台。HIF-1α是HIF-1功能调节的核心。目前多种HIF-1α选择剪接异构体被克隆,它们对HIF-1α功能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是大多数HIF-1α选择剪接异构体的主要特点,提示了一种HIF-1活性的新的调控机制,也为缺氧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剪接 异构体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钢 高钰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慢性缺氧对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趋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技术,从单细胞角度研究在血清趋化作用下不同缺氧状态PMNs伪足生长的变化。结果:自身血清作趋化剂,急性、慢性缺氧组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200&#... 目的:研究急、慢性缺氧对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趋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技术,从单细胞角度研究在血清趋化作用下不同缺氧状态PMNs伪足生长的变化。结果:自身血清作趋化剂,急性、慢性缺氧组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200±0.178)μm和(1.094±0.164)μm,显著大于常氧对照组(0.914±0.156)μm(P<0.05);常氧、急性缺氧和慢性缺氧血清作用于常氧PMNs时,急、慢性缺氧血清作用下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059±0.179)μm和(1.041±0.175)μm,显著大于常氧血清作用(P<0.05);常氧血清作用于常氧、急性和慢性缺氧PMNs时,急性、慢性缺氧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058±0.163)μm和(1.118±0.126)μm,显著大于常氧对照组(P<0.05)。结论:急、慢性缺氧促进了大鼠PMNs趋化能力,缺氧后血液微环境的变化和PMNs响应能力的变化是其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趋化作用 中性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