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90-91,共2页
随着男性学研究工作的不断开拓,评价男性生育力的各项检测手段日益更新,精液分析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精液常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人员知识老化、设备过时等因素,对一些现象如精子密度≥60×109... 随着男性学研究工作的不断开拓,评价男性生育力的各项检测手段日益更新,精液分析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精液常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人员知识老化、设备过时等因素,对一些现象如精子密度≥60×109/L妻子不能怀孕;而精子密度≤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密度 精液检验 精原细胞 精子运动轨迹 精子细胞 精液分析 精液常规 临床医学检验 初级精母细胞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巴坦单剂及舒巴坦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39
2
作者 谈华 邵海枫 +2 位作者 王锦娜 王卫萍 李珍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比较舒巴坦(SB)单剂和舒巴坦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舒巴坦在联合制剂中的实际作用。方法从临床分离的表型为对头孢哌酮(CPZ)、头孢他啶(CAZ)和头孢噻肟(CTX)3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中1种以上耐药或中介的5... 目的比较舒巴坦(SB)单剂和舒巴坦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舒巴坦在联合制剂中的实际作用。方法从临床分离的表型为对头孢哌酮(CPZ)、头孢他啶(CAZ)和头孢噻肟(CTX)3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中1种以上耐药或中介的56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3组。A组(27株)对上述2种以上药物耐药;B组(11株)仅对CPZ耐药;C组(18株)仅对CPZ或CTX中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SB单剂以及SB分别联合上述3种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和耐药折点浓度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采用CPZ三维酶提取和抑制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并选择对CPZ中介(A株)和耐药(B株)进行杀菌曲线试验。结果SB对B组和C组菌的MICs≤1μg/ml;SB对A组菌的MICs范围在4~64μg/ml之间,并且与CPZ、CAZ或CTX任一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折点浓度联合,均不能使联合后SB的MICs低于单剂SB的MICs。在三维β-内酰胺酶抑制试验中,酶活性不能被SB抑制的菌株,其SB的MICs值高于酶活性能被SB抑制的菌株。杀菌曲线显示在SB和CPZ之间无协同作用。结论SB单剂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这些菌株对联合制剂的敏感可能主要是SB在发挥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巴坦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平衡易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崔英霞 商学军 +2 位作者 王咏梅 潘淑娟 张锡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0,共2页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平衡易位的临床应用崔英霞商学军王咏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210002)潘淑娟张锡然(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210097)ClinicalApplicationofFl...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平衡易位的临床应用崔英霞商学军王咏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210002)潘淑娟张锡然(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210097)ClinicalApplicationofFluorescenceinsitu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平衡易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分子诊断中假基因干扰的排除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梁浒 郑德柱 +2 位作者 曾健 辛娜 兰风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在基因组DNA水平 ,应用基因突变分析的方法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进行分子诊断十分重要 .由于人体内存在多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假基因的拷贝 ,应用PCR RFL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等常规方法难以检测一部分的基因突变 .为了排除基因组DN... 在基因组DNA水平 ,应用基因突变分析的方法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进行分子诊断十分重要 .由于人体内存在多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假基因的拷贝 ,应用PCR RFL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等常规方法难以检测一部分的基因突变 .为了排除基因组DNA中假基因的干扰 ,利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成功地分析了一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R6 17G突变 )家系成员的基因型 .结果表明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是排除假基因干扰的有效方法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分子诊断 ABCD1基因 假基因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钙调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晓军 武建国 +2 位作者 郭大文 徐建平 孙海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714-718,共5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经PCR扩增获得的人钙调素基因(hCaMcDNA)插入质粒pBV220,构建重组表达载体hCaM/pBV220,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温度诱导可高效表达CaM蛋白,经15%SDS-PAGE分析,可观察...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经PCR扩增获得的人钙调素基因(hCaMcDNA)插入质粒pBV220,构建重组表达载体hCaM/pBV220,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温度诱导可高效表达CaM蛋白,经15%SDS-PAGE分析,可观察到一与CaM分子量相符(约17kD)的诱导表达条带,其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20%,并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blot结果证实,17kD的表达条带可与标准鼠抗人CaM单克隆抗体起特异反应.用Pheny1-SepharoseCL-4B疏水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菌超声上清表达产物,每1L菌液可获CaM纯品3~4mg.重组人CaM(rhCaM)与牛脑CaM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提示,rhCaM具有激活NAD激酶的活性,其激活程度与标准人脑CaM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基因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精子蛋白1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芳秋 杨爱龙 +3 位作者 缪家文 张春华 吴波 张新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40,共3页
目的:制备抗精子蛋白17(Sp17)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克隆人Sp17cDNA,表达带有6His标记的重组Sp17,用纯化的重组Sp17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用ELISA筛选抗体阳性的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阻断试验鉴定mAb的特异性... 目的:制备抗精子蛋白17(Sp17)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克隆人Sp17cDNA,表达带有6His标记的重组Sp17,用纯化的重组Sp17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用ELISA筛选抗体阳性的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阻断试验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系3C12和3D6,其分泌的mAb的Ig亚类(型)分别为IgG1和IgM(κ),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64和1∶32;腹水mAb的效价分别为1∶1×105和1∶5×104。用人和大鼠睾丸组织以及人精液精子免疫组化染色及阻断试验证明,抗Sp17mAb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Sp17mAb也可识别卵巢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Sp17。结论:成功地制备特异性的抗Sp17mAb,为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天然分布及异常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重组猪囊尾蚴抗原cC1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湘越 兰小鹏 +2 位作者 颜宏利 陈蕊雯 孙树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3,253,共4页
目的 研究毕赤酵母重组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的特征变化。方法 对表达产物行SDS -PAGE ,FPLC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 ,等电聚焦 ,脱磷酸反应 ,N端氨基酸测序 ,小鼠免疫接种。结果 毕赤酵母重组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的分子量较原核的大 ,... 目的 研究毕赤酵母重组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的特征变化。方法 对表达产物行SDS -PAGE ,FPLC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 ,等电聚焦 ,脱磷酸反应 ,N端氨基酸测序 ,小鼠免疫接种。结果 毕赤酵母重组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的分子量较原核的大 ,易于纯化 ,等电点较理论值低 ,重组cC1已被磷酸化 ,N端携带了来自载体的 4个氨基酸 ,免疫原性较原核的明显增强。结论 毕赤酵母重组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的特征较原核的有了明显变化 ,尤其是蛋白易于纯化及免疫原性的增强 ,表明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非常适合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生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cCl 特征 猪囊尾蚴 巴斯德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结合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环孢素 A 血药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芳秋 张中书 +3 位作者 许瑞吉 储小曼 周燕 武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建立了测定全血中环孢素 A( Cs A) 浓度的受体结合法,并与荧光偏振免疫法( F P I A) 进行比较。用环孢素 A 的重组受体亲环素 A 作为结合蛋白,3 H Cs A 作示踪剂,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测定结... 建立了测定全血中环孢素 A( Cs A) 浓度的受体结合法,并与荧光偏振免疫法( F P I A) 进行比较。用环孢素 A 的重组受体亲环素 A 作为结合蛋白,3 H Cs A 作示踪剂,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测定结合相的放射性。测定了30 例肾移植患者 Cs A 血药浓度并与 F P I A 的结果进行比较。受体结合法的有效测定范围为501600 ngml ,变异系数批内为8 .2 % ( n = 8) ,批间为10 .6 % ( n = 6) ,测定结果与 F P I A 法相关( r= 0 .96 ; P<0 .001) 。测定 Cs A 的受体结合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测定结果与 F P I A 法相关,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亲环素A 受体结合法 FPIA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和耐药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冯福英 胡望平 +4 位作者 杨湘越 张亚彬 兰小鹏 胡辛兰 郭容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5年3月分离自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476医院、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155株耐头孢西丁无重复革兰阴性杆菌,采用酶...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5年3月分离自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476医院、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155株耐头孢西丁无重复革兰阴性杆菌,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API药敏试验板和K-B法测定高产AmpC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PCR通用引物扩增AmpC酶与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在155株菌中有36株高产AmpC酶,高产AmpC酶发生率23.2%,分布在13种菌种中,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9.3%、13.9%、6/10、2/6。在36株高产AmpC酶菌株中检测出DHA-1型2株(肺炎克雷伯菌)、CMY-2型4株(大肠埃希菌),新发现基因CMY-22型1株(大肠埃希菌,GenBank登录号:DQ256079),5株携带CMY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分别同时带有TEM-1型广谱酶,TEM-144(新发现基因,GenBank登录号:DQ256080)、CTX-M-27、和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高产AmpC酶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87%。结论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较高,菌种分布较宽,耐药性强,治疗相关菌造成的感染应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首选药物。福州地区临床分离株发现产DHA-1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产CMY-2型和CMY-22型AmpC酶大肠埃希菌。CMY-2型和CTX-M-27型为中国大陆首次报告,CMY-22型和TEM-144型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酶 革兰阴性杆菌 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钙调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晓军 武建国 +1 位作者 郭大文 徐建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构建人钙调素(CaM)基因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人CaM蛋白。方法:用PCR方法获得人钙调素基因Ⅲ(hCaMⅢcDNA),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BV22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hCaMⅢ/pBV220,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结果:阳... 目的:构建人钙调素(CaM)基因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人CaM蛋白。方法:用PCR方法获得人钙调素基因Ⅲ(hCaMⅢcDNA),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BV22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hCaMⅢ/pBV220,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结果: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温度诱导可高效表达CaM蛋白,经15%SDSPAGE分析,可观察到一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约17kD)的诱导表达条带,其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进一步分析表达产物的性质表明,CaM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blot结果证实,17kD的表达条带可与标准鼠抗CaMMcAb起特异反应。结论: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CaM,为进一步研究CaM的生物学功能及研制抗CaM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DH5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染色体重排的女性携带者与她健康的女儿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英霞 王咏梅 +1 位作者 姚兵 黄宇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2-614,共3页
一例新生复杂染色体重排的女性携带者(complexchromosomerearrangement,CCR),易位涉及1号、5号和12号染色体。病人因2次自然流产而要求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核型分析。最初G显带核型疑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 一例新生复杂染色体重排的女性携带者(complexchromosomerearrangement,CCR),易位涉及1号、5号和12号染色体。病人因2次自然流产而要求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核型分析。最初G显带核型疑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证实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3::12q22→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2::1q23→1q25::5p11→5pter).7年后病人再次妊娠,并拒绝产前诊断。女婴足月分娩,生长发育正常。核型为46,XX。比较以前报告的女性复杂易位携带者与我们报告的病例可以认为,CCR并不总是表现为自然流产或分娩畸形儿,仍有机会生出正常的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染色体易位 女性携带者 健康 女儿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p22phox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盖晓波 黄明方 +6 位作者 何家科 张志钢 侯建萍 陈哲明 林毅 杨湘越 郑卫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p22phox基因C242T和-930A/G位点多态性与发生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合并心房颤动者作为AF组,在753例窦性心律患者中,根据年龄、性别、左室重量...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p22phox基因C242T和-930A/G位点多态性与发生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合并心房颤动者作为AF组,在753例窦性心律患者中,根据年龄、性别、左室重量指数等临床资料与AF组进行1∶2配比,选择256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检测p22phox基因C242T和-930A/G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AF组p22phox基因C242T多态位点的TT和C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460,P=0.019;χ2=4.414,P=0.0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左房直径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TT+CT)发生房颤的风险约为CC型纯合子的0.5倍(OR=0.516,95%CI0.312~0.925,P=0.025)。p22phox基因-930A/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F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22phox基因C242T位点的多态性与高血压LVH患者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T等位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保护性作用,而-930A/G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房颤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心房颤动 基因 P22PHOX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中穿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芳秋 方蓉 +1 位作者 章金春 孟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 (PF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了解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杀伤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抗人PFP、抗人CD3和抗人CD5 6单克隆抗体 (mAb...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 (PF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了解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杀伤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抗人PFP、抗人CD3和抗人CD5 6单克隆抗体 (mAb) ,采用单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PFP的表达。采用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上述细胞表面标志CD3或CD5 6的表达和细胞内PFP的表达。结果 儿童组、成人组及老年组PBL中表达PFP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 ) ,分别为 (2 6 .4± 2 .7) % ,(2 1.6± 3.2 ) %和 (13.4± 2 .0 ) % ,老年组明显下降 ,与其他两组相比较P <0 .0 0 1。 3个年龄组CD3+ T细胞表达PFP的阳性率 (% ) ,分别为 (30 .1± 4 .8) %、(2 1.4± 7.3) %和 (18.8± 4 .2 ) % ,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3个年龄组CD5 6 +NK细胞PFP的表达差别不显著。结论 健康人PBL中PFP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CD3+ T细胞亚群PFP表达水平的下降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穿孔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ACE和Chymase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建萍 黄明方 +5 位作者 罗助荣 张慧敏 章文莉 张志刚 兰小鹏 盖晓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Chymase基因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8年5月在福州总医院住院的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AF患者作为AF组,按年龄、...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Chymase基因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8年5月在福州总医院住院的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AF患者作为AF组,按年龄、性别、左心室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进行1∶2配比,选择256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hymase基因的CMA/B多态性。结果ACE基因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在AF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1.020,P=0.004;χ2=9.327,P=0.00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Ⅱ型纯合子相比,DD型纯合子使高血压LVH患者发生AF的风险增加2.6倍(OR=2.649,95%CI:1.47~5.31)。Chymase基因CMA/B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AF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AF的发生显著相关,DD基因型增加AF发生的风险。Chymase基因CMA/B多态与高血压LVH患者AF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肥大 左心室 肽基二肽酶A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室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邱朝 武建国 +3 位作者 刘琦 黄宇烽 庄恭南 顾秋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6-207,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室研究及其临床意义210002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黄邱朝,武建国,刘琦,黄宇烽,庄恭南,顾秋善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与女性不育密切相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已引起...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室研究及其临床意义210002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黄邱朝,武建国,刘琦,黄宇烽,庄恭南,顾秋善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与女性不育密切相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已引起广泛关注。EMT的发病机制尚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示踪剂用于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信号检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虞伟 顾宁 +2 位作者 武建国 葛存旺 廖建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氧化型琼脂糖凝胶膜为基片 ,制作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 ,建立了检测固相人IgG、游离IgG和自身抗体分子的免疫学测定模式 ,分别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二氨基联苯胺双氧水 (HRP DAB H2 O2 )和胶体金硝酸银对苯二酚 2种示踪系统作为蛋白质... 以氧化型琼脂糖凝胶膜为基片 ,制作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 ,建立了检测固相人IgG、游离IgG和自身抗体分子的免疫学测定模式 ,分别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二氨基联苯胺双氧水 (HRP DAB H2 O2 )和胶体金硝酸银对苯二酚 2种示踪系统作为蛋白质与抗原分子微阵列信号显示剂 ,并对其作用的原理与特点进行讨论 .检测结果发现基于胶体金的免疫金银染色法 (IGSS)比固相酶免疫测定法(EIA)敏感 .2种示踪系统对固相人IgG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 0 .0 5ng和 0 .5ng;而对血清游离IgG的最低检出量IGSS法比EIA法至少高出 1 0倍 .两法用于自身抗体的测定亦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 ,在 1 4例HCV感染者中 ,自身抗体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 3 8.6%和 3 1 .4% ,结果具有显著的同步性 .故同时辅以 2种示踪剂并用于阵列芯片的联合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抗原分子微阵列 信号检测 对比研究 酶免疫测定法 免疫金银染色法 蛋白质 示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急性发作后内皮功能生物学标志的改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卫星 黄明方 +5 位作者 盖晓波 徐周一 林衔亮 陈娟 侯建萍 兰小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0-973,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后其内皮功能生物学标志的改变。方法高血压患者房颤急性发作者37例,在发作时间小于48h内复律,未给予抗凝治疗,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1个月以上。根据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后其内皮功能生物学标志的改变。方法高血压患者房颤急性发作者37例,在发作时间小于48h内复律,未给予抗凝治疗,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1个月以上。根据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分为两组:急性房颤1组(使用ACEI/ARB,n=17)和急性房颤2组(未使用ACEI/ARB,n=20),选择20例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急性房颤患者分别于复律前,复律后1、7、14和30天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个急性房颤组房颤急性发作时ET、vWF和E-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急性房颤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复律后ET在急性房颤1组于第7天降至对照组水平,急性房颤2组于第30天降至对照组水平;NO、vWF水平在急性房颤1组于第14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急性房颤2组于第30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两组急性房颤患者E-选择素均于复律后第1天迅速上升,于第7天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高血压患者房颤急性发作时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复律后其内皮功能障碍可持续相当一段时间,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其内皮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血压 电抗休克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百坤 徐东刚 +4 位作者 王嘉玺 彭善云 李莉 王利红 邹民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通过RT 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白细胞扩增血管生成素 (Ang)cDNA .在计算机分子结构模建的基础上 ,通过柔性连接臂构建了Ang与Gfp融合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32 %.融合蛋白经初步纯化后 ,在紫... 通过RT 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白细胞扩增血管生成素 (Ang)cDNA .在计算机分子结构模建的基础上 ,通过柔性连接臂构建了Ang与Gfp融合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32 %.融合蛋白经初步纯化后 ,在紫外线激发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 ,同时能够显著地促进鸡胚尿囊膜毛细血管的新生 ,而且所获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这种双功能融合蛋白的表达为阐明Ang的核转位过程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基因 构建 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载脂蛋白A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百坤 郭利利 +1 位作者 方蓉 徐东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To identify, clone ,sequence and highly express the mature peptide gene of ApoA Ⅰ, total RNA was prepared from human fetal liver tissu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human ApoA Ⅰ was amplified by RT-PCR using specific pri... To identify, clone ,sequence and highly express the mature peptide gene of ApoA Ⅰ, total RNA was prepared from human fetal liver tissu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human ApoA Ⅰ was amplified by RT-PCR using specific primers, and then was inserted in pGEM-T vector. DNA sequencing indicates that the fragment is 729 base pairs in length and has 100% nucleotide homology with that of reported ApoA Ⅰ cDNA gene previously. The ApoA Ⅰ gene was cloned into pGEX 5X-1.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coli DH5α, purified by glutathione-Sepharose 4B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confirmed by SDS-PAGE. It was shown that the recombinant ApoA Ⅰ was expressed in E.coli, and the target protein amounted to 36% of total bacteria proteins.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ApoA Ⅰ was capable of promoting transfer of CE from HDL to LDL.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could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anti-ApoA Ⅰ antibo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克隆表达 EXPRESS Western total human 基因 was with the CLONE and cDNA The in RNA VEC 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受纤维蛋白溶酶原干扰的脂蛋白(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俊军 庄一义 +1 位作者 朱建民 许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实验证实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溶酶原之间具有免疫同源性,据此建立了不受Pg干扰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p(a)。a.根据Lp(a)含有apo(a)、apoB两种抗原位点,设计了抗apo(a)-Lp(a)-酶标抗apoB法;b.抗apo(a)经Pg亲和层析柱吸附处理后的... 实验证实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溶酶原之间具有免疫同源性,据此建立了不受Pg干扰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p(a)。a.根据Lp(a)含有apo(a)、apoB两种抗原位点,设计了抗apo(a)-Lp(a)-酶标抗apoB法;b.抗apo(a)经Pg亲和层析柱吸附处理后的抗apo(a)-Lp(a)-酶标抗apo(a)法。同时以火箭电泳为参考,经比较后,方法间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纤维蛋白酶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