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00 nm波段激发荧光珠的多光子性质
1
作者 严洁媚 张颖娴 +2 位作者 汤思佳 邱娉 王科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荧光珠在生物医学和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1700 nm这一适合深层生物组织成像的波段,目前缺乏有效的荧光珠多光子性质表征技术.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自建的1700 nm波段多光子成像系统,对普通商用荧光珠(Fluosphere)和聚苯乙烯量子点荧光... 荧光珠在生物医学和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1700 nm这一适合深层生物组织成像的波段,目前缺乏有效的荧光珠多光子性质表征技术.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自建的1700 nm波段多光子成像系统,对普通商用荧光珠(Fluosphere)和聚苯乙烯量子点荧光珠的多光子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多光子成像技术,判定荧光珠的多光子激发阶数和相对多光子作用截面,对比其多光子亮度;研究荧光珠的光漂白性质,评估其光稳定性;利用多光子成像进一步确定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结果表明,在1700 nm波段Fluosphere的相对作用截面和稳定性优于量子点荧光珠,且成像用多光子显微镜空间分辨率达到亚微米量级.该结果可为多光子成像中荧光珠的选取提供依据,并为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标定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荧光珠 多光子显微成像 作用截面 空间分辨率 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色转换显示的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2
作者 何航宇 冯志鹏 +6 位作者 庄国亮 叶方浩 刘斯扬 王明 邹贺潮 胡居广 李贵君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色转换显示技术是利用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将高能量的蓝光激发光通过色转换层得到红光和绿光,从而获得全彩色显示效果。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制造成本低等特性,是实现下一代超高... 色转换显示技术是利用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将高能量的蓝光激发光通过色转换层得到红光和绿光,从而获得全彩色显示效果。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制造成本低等特性,是实现下一代超高清广色域显示技术的关键材料。目前,绿光钙钛矿发光材料在荧光量子转换效率、半峰宽和稳定性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而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科学技术问题,尚待解决。鉴于此,本文从不同红光钙钛矿材料的实现途径出发,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在发光特性、稳定性和图案化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展望并讨论了红光钙钛矿产业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希望本综述能为研究人员开发应用于色转化显示技术的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转换显示 红光钙钛矿 发光特性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能量角度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对变像管条纹相机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顾礼 宗方轲 +3 位作者 李翔 张敬金 张驰 杨勤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3,共7页
基于飞秒条纹相机系统和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设计需求,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在阴栅加速区光电子能量、角度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对光电子时间弥散和能量弥散的影响。确定了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入射光电阴极时,光电子六种初始能量分布的... 基于飞秒条纹相机系统和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设计需求,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在阴栅加速区光电子能量、角度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对光电子时间弥散和能量弥散的影响。确定了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入射光电阴极时,光电子六种初始能量分布的时间弥散精确值。分析了光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加速电场和时间弥散的关系。发现了电子脉冲在加速区轴向速度的线性啁啾、能量弥散变化和在自由区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相机 能量分布 空间电荷效应 蒙特卡罗方法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阴极光电子发射特性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顾礼 李翔 +2 位作者 周军兰 杨勤劳 郭宝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9-543,共5页
光电阴极发射光电子的时间特性影响条纹相机和电子衍射系统等时间分析仪器的时间分辨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光电子的能量、角度分布模型的随机抽样方法,对能量的余弦、Maxwell分布给出了快速的乘抽样方法.计算了光电子的余弦、Maxw... 光电阴极发射光电子的时间特性影响条纹相机和电子衍射系统等时间分析仪器的时间分辨率.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光电子的能量、角度分布模型的随机抽样方法,对能量的余弦、Maxwell分布给出了快速的乘抽样方法.计算了光电子的余弦、Maxwell、Beta、Rayleigh、Henke分布等7种能量模型的时间弥散值.验证了时间弥散计算公式的弥散系数为2.643 kg^(1/2).A^(-1)·s^(-1),其与加速电场场强的指数关系为-0.996.该方法和结果在飞秒光电子传播动力学、飞秒条纹相机、飞秒电子衍射仪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时间弥散 能量分布 角度分布 蒙特卡罗方法 条纹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LIBS结合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检测物质成分分布(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祝铭 王梦涵 屈军乐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8-543,共6页
发展用于远程探测物质成分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和拉曼光谱复合检测系统,其能实现以2 mm的扫描精度对二维区域进行扫描,并在30 m的最大距离处检测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及其表面分布.通过二维扫... 发展用于远程探测物质成分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和拉曼光谱复合检测系统,其能实现以2 mm的扫描精度对二维区域进行扫描,并在30 m的最大距离处检测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及其表面分布.通过二维扫描系统分析30 m距离处硅灰石表面的Fe元素分布.根据LIBS与拉曼信号的时间差异,采用门控增强型CCD相机分别采集LIBS和拉曼光谱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对铝合金的分类识别,并可用于合金分选过程,从而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该系统还可用于远程矿物识别,矿物和岩石可以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得出分子信息,如C—O、S—O和Si—O的拉伸模式,从而区分出矿物和岩石的种类,即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拉曼光谱 远程检测 二维元素分布 矿石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纹管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理论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俊凯 邓萱 +6 位作者 杨恺知 罗秋燕 牛丽红 张敬金 刘进元 蔡厚智 向利娟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0,共6页
对基于压缩感知和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原始三维图像I(x-y-t)经数字微镜设备(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DMD)进行编码调制,然后传输至狭缝全开条纹变像管,经偏转电场作用后,多幅不同时间图像将叠加,并在CCD上输... 对基于压缩感知和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原始三维图像I(x-y-t)经数字微镜设备(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DMD)进行编码调制,然后传输至狭缝全开条纹变像管,经偏转电场作用后,多幅不同时间图像将叠加,并在CCD上输出最后积分图像。采用总变分还原算法将CCD积分图像重构出多幅原始图像I(x-y-t)。对压缩超快成像系统的图像采集过程及还原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获得了激光在空气介质中传输过程的8幅动态二维图像,每幅图像的曝光时间为12.5 ps,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相似度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诊断 条纹相机 压缩感知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藻自动检测系统研究
7
作者 向睿捷 刘浩 +5 位作者 路珍 肖泽宇 刘海鹏 王寅初 彭晓 严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9,共13页
目的 微藻养殖产业规模巨大,在养殖过程中微藻易受杂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微藻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生长情况。现有的光学显微成像法和光谱分析法对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及场地的要求较高,无法做到实时快速检测。为了实现实... 目的 微藻养殖产业规模巨大,在养殖过程中微藻易受杂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微藻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生长情况。现有的光学显微成像法和光谱分析法对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及场地的要求较高,无法做到实时快速检测。为了实现实时快速检测,需要一套检测要求低、速度快的实时微藻检测系统。方法 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藻检测系统,通过搭建一套基于明场成像的显微成像设备,使用采集的图像训练基于YOLOv3的神经网络,并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部署到微型计算机,从而实现了实时便携微藻检测。本文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改进,包括引入跨区域残差连接机制和注意力选择机制,另外还将优化器改为Adam优化器,使用多阶段多方法组合策略。结果 加载跨区域残差连接机制时最高平均精度(mAP)值为0.92。通过与人工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检测误差为2.47%。结论 该系统能够实现微藻实时便携检测,提供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可以应用于微藻养殖中的定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检测术 明场显微术 深度学习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超快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特性
8
作者 向利娟 姚方鼎 +2 位作者 叶增 刘进元 蔡厚智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5,共11页
根据压缩超快成像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模型,并基于MATLAB对其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模拟实验测量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重建图像可获得10 lp/mm的动态空间分辨率。通过用多种数据进... 根据压缩超快成像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模型,并基于MATLAB对其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模拟实验测量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重建图像可获得10 lp/mm的动态空间分辨率。通过用多种数据进行模拟成像,研究了不同帧数下编码采样率与成像质量的关系:在高帧数的条件下,较低的编码采样率获得的成像质量更优。对重建图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最大值的分布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不同帧数下成像质量的最佳编码采样率曲线。使用曲线给定的编码采样率能明显提高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诊断 压缩超快成像 压缩感知 空间分辨率 条纹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旋涡与轨道角动量光通信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小聪 贾平 +5 位作者 雷霆 张萌 闵长俊 李玉茹 李朝晖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1-346,共16页
光学旋涡(optical vortices,OV)光束包含螺旋型相位因子,具有全新的自由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OAM本征值为l,且理论上拓扑荷l可取任意整数,这为光学旋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基础.目前有很多方法... 光学旋涡(optical vortices,OV)光束包含螺旋型相位因子,具有全新的自由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OAM本征值为l,且理论上拓扑荷l可取任意整数,这为光学旋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基础.目前有很多方法可用于光学旋涡的产生与检测,而光学旋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正是基于这些方法.OAM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机制可分为OAM键控(OAM状态作为调制方式)和OAM复用(OAM光束作为复用信道).针对这两种机制已展开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认为光学旋涡可为丰富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和增加传输容量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光学旋涡光束的OAM和角向位置的不确定性关系也为之带来了与生俱来的安全优势.光学旋涡的独有特性为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改善提供了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光学旋涡 轨道角动量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复用 调制 不确定原理 通信容量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可移动文物真实感成像的光学三维数字化仪(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阿蒙 彭翔 +1 位作者 殷永凯 刘晓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1-1429,共9页
计算机辅助光学三维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可应用于文物三维原真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修复.本文提出一种获取可移动文物高准确度彩色三维数字成像法,包括基于光束平差的标定技术和相位辅助的主动三维成像技术.报道了可移动文物三... 计算机辅助光学三维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可应用于文物三维原真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修复.本文提出一种获取可移动文物高准确度彩色三维数字成像法,包括基于光束平差的标定技术和相位辅助的主动三维成像技术.报道了可移动文物三维成像与建模的方法构建和实现过程,并利用该方法对典型薄壁结构的青铜器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真实感三维成像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一种用于可移动文物三维成像的仪器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投影轮廓术 真实感三维成像 计算机辅助光学测量 可移动文物 纹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微调非粘结光锥阵列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志刚 王茹 +3 位作者 雷耀虎 郭金川 杨勤劳 牛憨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6,共6页
光锥阵列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是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率数字X射线成像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通常采用粘结固定的方式实现光锥阵列各小端面与对应图像传感器芯片之间的耦合.为克服粘结耦合方式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微调的非粘结2×2光... 光锥阵列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是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率数字X射线成像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通常采用粘结固定的方式实现光锥阵列各小端面与对应图像传感器芯片之间的耦合.为克服粘结耦合方式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微调的非粘结2×2光锥阵列耦合数字X射线探测器.该方案能够在调节空间受光锥阵列结构和硬件电路板尺寸限制,特别是竖直方向板间距离仅40mm的情况下,通过独特设计的水平和竖直调节机构在同一个调节层上对四块数据采集板分别进行多维度调节.利用四块数据采集板与数据传输板相互分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ARM+4FPGA的嵌入式以太网多CMOS芯片传输数据采集系统,所实现的X射线探测器成像面积达100mm×100mm,能够完成可微调的非粘结耦合和多CMOS芯片的图像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器 光锥阵列 耦合 X射线成像 调节机构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拉曼散射显微及其活体成像最新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舒琦 骆国权 +3 位作者 陈钰 于斌 屈军乐 林丹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1808,共8页
活体成像技术具有革命性意义,能够在生物体内实现实时观测,提供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态信息,对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评估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相干拉曼散射(CRS)显微成像技术无需引入可能干扰生物分子正常功能的荧光标记物,... 活体成像技术具有革命性意义,能够在生物体内实现实时观测,提供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态信息,对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评估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相干拉曼散射(CRS)显微成像技术无需引入可能干扰生物分子正常功能的荧光标记物,可直接对生物样品中特定分子进行特异性成像,在活体成像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于活体成像时,CRS显微技术仍面临光损伤、成像深度受限和运动伪影等挑战。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CRS显微成像在克服光损伤难题、突破成像深度限制、消除或减少运动伪影以及实现多模态融合成像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并成功应用于人体皮肤以及实验动物模型的大脑、脊柱等部位和体内肿瘤的实时成像监测,有力推动了该技术在活体成像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发展。本文全面综述了CRS显微技术在活体成像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和相应解决方案,旨在为该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克服光损伤的常用方法是通过限制激光功率和积分时间来减少激光在样品中引起的热效应和化学反应;突破成像深度限制的方案包括对皮肤或皮肤附近部位进行成像、结合光学窗口或直接对微创手术暴露的深层组织或器官进行成像、采用AO技术兼顾深度和无创成像以及采用内窥成像技术等;消除或减少运动伪影首先需要以适当的麻醉和固定方式保持生物体静止或减少运动,其次可应用光学窗口和实时运动矫正算法进一步隔绝麻醉样品因呼吸和心跳等生理活动引起的抖动影响,还可以通过设法提高成像速度来减少运动伪影;此外,结合双光子激发荧光和二次谐波产生等多种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实现CRS多模态融合成像,能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增强对活体生物样品的分析能力,助力对生物学信息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 受激拉曼散射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入射时CsI光阴极的光电发射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翔 顾礼 +1 位作者 宗方轲 杨勤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模型,研究Cs I光阴极在高能X射线照射时的光电发射特性,得到X射线条纹相机中Cs I光阴极在高能X射线入射时的性能参数.计算Cs I光阴极厚度为100-1 000 nm,入射X射线能量为1-30 ke V时Cs I光阴极的量子产额、出射二...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模型,研究Cs I光阴极在高能X射线照射时的光电发射特性,得到X射线条纹相机中Cs I光阴极在高能X射线入射时的性能参数.计算Cs I光阴极厚度为100-1 000 nm,入射X射线能量为1-30 ke V时Cs I光阴极的量子产额、出射二次电子的角度分布、位置分布以及能量分布.结果显示,Cs I光阴极在高能X射线入射时的极限空间分辨率约为7-9 nm,可满足X射线条纹相机对高时空分辨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 CsI光阴极 惯性约束聚变 X射线条纹相机 高能X射线 蒙特卡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微分相衬成像系统莫尔条纹对比度的改善(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耀虎 黄建衡 +3 位作者 刘鑫 李冀 郭金川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6-510,共5页
为制作高质量的铋吸收光栅以提高X射线微分相衬成像系统性能,针对表面改性环节对微铸造技术进行改进,以Bi2O_3取代Si O_2作为改进的浸润层.在周期为3μm、深度为150μm的分析光栅结构上制作了具有高填充率的分析光栅,获得了该光栅的扫... 为制作高质量的铋吸收光栅以提高X射线微分相衬成像系统性能,针对表面改性环节对微铸造技术进行改进,以Bi2O_3取代Si O_2作为改进的浸润层.在周期为3μm、深度为150μm的分析光栅结构上制作了具有高填充率的分析光栅,获得了该光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为进一步表明改进微铸造技术制作分析光栅的优越性,与改进前的分析光栅进行对比.将两种光栅先后置于X射线微分干涉相衬成像系统中,分别获取了系统莫尔条纹.从最终的条纹对比度上判断,改进后的微铸造技术制作的分析光栅填充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X射线 相衬 吸收光栅 微铸造 莫尔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原型装置自瞄准X射线扫描相机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华 杨勤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7,共4页
根据神光Ⅲ原型装置的特点,配套研制一种通用X射线扫描相机.相机既可用于高时间分辨的实验诊断,也可用于神光Ⅲ原型装置各束激光同步性能的检验.该相机在结构上,具备二维摆动调节和轴向进给调节的运动功能,实现了高精度自行瞄准,XY指向... 根据神光Ⅲ原型装置的特点,配套研制一种通用X射线扫描相机.相机既可用于高时间分辨的实验诊断,也可用于神光Ⅲ原型装置各束激光同步性能的检验.该相机在结构上,具备二维摆动调节和轴向进给调节的运动功能,实现了高精度自行瞄准,XY指向误差≤25 mm,轴向定位误差≤10 mm;在控制上,实现了全部高压的远程控制;在性能指标上,尤其是动态范围,也有较大的提高.动态测试表明,该系统时间分辨率<31 ps,动态范围>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诊断技术 扫描变像管 自行瞄准 高压远程控制 X射线扫描相机 时间分辨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直的单个DNA分子的全内反射荧光实时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丹樱 刘晓晨 +1 位作者 王鹏飞 马万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6-1270,共5页
全内反射荧光(TIRF)成像技术利用穿透深度仅200nm左右的隐失波来激发诱导荧光,探测灵敏度和图像信噪比大大提高,成为单分子研究的有力工具。分子梳技术利用DNA末端与固体表面的结合力和周围流体流动产生的侧向力将DNA分子拉伸并平铺在... 全内反射荧光(TIRF)成像技术利用穿透深度仅200nm左右的隐失波来激发诱导荧光,探测灵敏度和图像信噪比大大提高,成为单分子研究的有力工具。分子梳技术利用DNA末端与固体表面的结合力和周围流体流动产生的侧向力将DNA分子拉伸并平铺在表面上。结合这两种技术,对分子梳拉直的单个DNA分子进行了清晰的实时荧光成像,发现TIRF成像条件下DNA分子与荧光探针YOYO-1组成的复合体可自然避免发生光敏断裂现象;实时监测了单个DNA-YOYO-1复合体的光漂白过程,通过对激发光照射时间与探测器曝光时间进行同步控制,可大幅降低光漂白程度,为拉直的单个DNA分子的长时间实时观察和成像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为实时、可视化地研究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荧光(TIRF) 实时 单分子 DNA 分子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敏化多层壳纳米结构的增强型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丹 薛彬 +4 位作者 涂浪平 张友林 宋军 屈军乐 孔祥贵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8-430,共13页
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由于稀土离子吸收截面小、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发光强度受限。最近,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连接近红外染料分子敏化发光,被证实是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有效策略。然而,将染料分子连接经典的稀土Yb掺杂... 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由于稀土离子吸收截面小、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发光强度受限。最近,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连接近红外染料分子敏化发光,被证实是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有效策略。然而,将染料分子连接经典的稀土Yb掺杂纳米粒子,并不能有效利用染料分子的敏化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高温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Nd^(3+)敏化的核/壳/壳(NaYF_(4):Yb/Er(20/2%)@NaYF_(4):Yb(10%)@NaYF_(4):Nd(80%))纳米结构,与经典的IR-806敏化的NaYF_(4):Yb/Er纳米结构相比,IR-806敏化的Nd^(3+)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500~700 nm)强度增强了约38倍。通过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分析证实,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源于Nd的吸收与近红外染料分子的有效交叠,以及壳层结构对发光中心的保护作用(Er^(3+)(^(4)S_(3/2)→^(4)I_(15/2))的寿命延长了1.7倍)。另外,研究发现纳米壳层结构中最外层掺杂的Yb^(3+)离子将导致染料敏化发光减弱。进一步,这种IR-806敏化的Nd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可实现增强发光中心为Ho及Tm的上转换发光。本文研究为提高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及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稀土离子 染料敏化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X射线分析光栅铋填充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耀虎 刘鑫 +2 位作者 郭金川 李冀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改进的微铸造技术利用Bi2O3代替Si O2作为浸润层,以提升X射线吸收光栅中铋的填充率.通过源光栅发现,铋填充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浸润材料Bi(NO3)3的覆盖程度.提出使用超声的方法,使丙酮携带Bi(NO3)3进入高深宽比分析光栅结构内部,并... 改进的微铸造技术利用Bi2O3代替Si O2作为浸润层,以提升X射线吸收光栅中铋的填充率.通过源光栅发现,铋填充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浸润材料Bi(NO3)3的覆盖程度.提出使用超声的方法,使丙酮携带Bi(NO3)3进入高深宽比分析光栅结构内部,并覆盖在侧壁表面,待Bi(NO3)3高温分解为Bi2O3后,利用Bi2O3与铋的浸润性使铋完全进入分析光栅结构内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使用和使用频率如40、120及170 k Hz的超声,80 k Hz的超声更有助于提高铋的填充率,同时还表明超声具备向高深宽比结构内辅助填充物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X射线 相衬 分析光栅 微铸造 表面改性 浸润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标定X射线条纹相机的时间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礼 宗方轲 +3 位作者 李翔 周军兰 杨勤劳 郭宝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8-362,共5页
受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诊断需求,为神光Ⅲ研制了一台工程化X射线条纹相机系统。使用130 fs钛宝石激光器搭建了X射线条纹相机的动态测试系统,标定了条纹相机的时间性能。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条纹相机的时间晃动13.7 ps,四个挡位的固有延时为26... 受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诊断需求,为神光Ⅲ研制了一台工程化X射线条纹相机系统。使用130 fs钛宝石激光器搭建了X射线条纹相机的动态测试系统,标定了条纹相机的时间性能。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条纹相机的时间晃动13.7 ps,四个挡位的固有延时为26.3 ns、31.5ns、41.2 ns、68.6 ns,全屏时间为1.9 ns、3.9 ns、7.9 ns、14.5 ns。相机的四个时间量程跨度一个数量级,且具有近似的2次方关系,可以兼顾不同超快脉冲测量和对比。该相机时间性能优良,可以满足目前我国激光聚变诊断研究对X射线条纹相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探测器 条纹相机 固有延时 时间量程 时间晃动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增强Ho^3+单带上转换红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丹 薛彬 +4 位作者 涂浪平 张友林 宋军 屈军乐 孔祥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4-1121,共8页
单带上转换红光发射在高分辨生物标记及三维彩色显示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针对Ho^3+/Ce^3+共掺杂纳米体系单带上转换红光较弱的问题,设计制备了染料(IR-806)敏化的NaYF4∶Yb/Ho/Ce(20%/2%/10%)@NaYF4∶Nd(20%)纳米晶,显著增强了上转... 单带上转换红光发射在高分辨生物标记及三维彩色显示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针对Ho^3+/Ce^3+共掺杂纳米体系单带上转换红光较弱的问题,设计制备了染料(IR-806)敏化的NaYF4∶Yb/Ho/Ce(20%/2%/10%)@NaYF4∶Nd(20%)纳米晶,显著增强了上转换红光发射。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均匀的上转换纳米粒子,通过调控核内部Ce^3+离子掺杂浓度比例(0~10%)逐步获得单带上转换红光发射。在此基础上,通过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连接近红外IR-806染料分子,808 nm激发下其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了约22倍,特别地,红绿荧光强度比从4.8增至8.4。结果表明,染料敏化可用于增强上转换单带红光发射,并提高红光色纯度,这有利于高清晰的生物成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单带红光发射 染料敏化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