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明种业域外种子质量体系建设及种源创新实践工作探析
1
作者 袁玲花 张闫娟 +2 位作者 万波 刘宜贵 杭民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3期58-58,61,共2页
种子是农业生产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种业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种业企业数量减少,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育种方法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种业企业的发展。而与此同时,市场集中度不高,种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发展,必须加强自有产权品种的... 种子是农业生产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种业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种业企业数量减少,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育种方法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种业企业的发展。而与此同时,市场集中度不高,种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发展,必须加强自有产权品种的合作与选育。本文对光明种业有限公司在域外种子质量体系建设及种源创新实践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探析,以期为发展中的种业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明种业 域外种子质量体系 种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铜污染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5年定位试验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江宁 王云霞 +2 位作者 沈春晓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73-2081,共9页
2006年选用清洁粘质壤土(对照,铜浓度32mg.kg-1)制备200mg.kg-1和400mg.kg-1铜污染土壤,在土培池群体栽培条件下,以"矮仔占"和"两优培九"为供试材料,进行持续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水稻产量的年度变化规律及其可... 2006年选用清洁粘质壤土(对照,铜浓度32mg.kg-1)制备200mg.kg-1和400mg.kg-1铜污染土壤,在土培池群体栽培条件下,以"矮仔占"和"两优培九"为供试材料,进行持续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水稻产量的年度变化规律及其可能原因。2007—2010年的测定结果表明:200、400mg.kg-1铜处理使前两年水稻成熟期平均分别推迟2~5d和6~7d,但后两年无明显变化。土壤铜污染抑制水稻分蘖的发生,抑制程度逐年减小,两品种趋势一致。200、400mg.kg-1铜处理使2007年水稻产量分别平均减少17%、24%,随着时间推移减产幅度明显下降,后两年处理间没有差异,两品种趋势一致。铜污染条件下水稻减产主要与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减少有关,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成熟期土壤可交换态铜浓度与铜胁迫下对应生长季水稻抽穗和成熟期推迟的天数以及茎蘖发生、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和产量的下降幅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土壤铜污染抑制水稻分蘖的发生和生长,使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下降进而使水稻减产;土壤铜污染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逐年减小,这可能与土壤中可交换态铜含量持续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铜污染 生长 产量 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外源铜形态的动态变化:5年定位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江宁 王云霞 +2 位作者 沈春晓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6-933,共8页
土壤铜污染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还与其在土壤中的形态有关。选用未受污染的粘质壤土,设置对照(32mg·kg-1)、200、400mg·kg-1铜处理模拟土壤铜污染,进行持续5年(2006—2010年)的稻/麦轮作土培试验。参照Tessier的方法测定... 土壤铜污染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还与其在土壤中的形态有关。选用未受污染的粘质壤土,设置对照(32mg·kg-1)、200、400mg·kg-1铜处理模拟土壤铜污染,进行持续5年(2006—2010年)的稻/麦轮作土培试验。参照Tessier的方法测定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中不同形态铜含量,研究耕作层土壤中各种形态铜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清洁土壤中总铜以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铜含量变化均很小,铜处理使上述参数均大幅增加。(2)污染土壤各形态铜含量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其中可交换态浓度持续下降最为显著,5年分别累计下降66%(200mg·kg-1)、67%(400mg·kg-1)。(3)土壤处于旱作条件有利于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铜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淹水条件下转化方向相反。(4)铜处理改变了土壤中铜元素的形态分布,清洁土壤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平均占57%),污染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合计平均占58%)。本研究表明,外源铜进入土壤后,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交换态浓度持续大幅降低,其他形态则因不同年度和不同耕作方式而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赋存形态 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大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化 被引量:114
4
作者 张述伟 宗营杰 +5 位作者 方春燕 黄赛华 李静 许建华 王亦菲 刘成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6-200,共5页
以大麦嫩苗鲜叶为试验材料,对经典蒽酮比色法反应体系中蒽酮及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时间以及叶片取样部位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蒽酮硫酸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后的条件为:最佳蒽酮用量为100μL、浓硫酸为1 00... 以大麦嫩苗鲜叶为试验材料,对经典蒽酮比色法反应体系中蒽酮及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时间以及叶片取样部位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蒽酮硫酸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后的条件为:最佳蒽酮用量为100μL、浓硫酸为1 000μL;显色反应温度为100℃,最佳反应时间7 min;样品提取时间以沸水浴10 min为宜;大麦叶片取样部位以倒二叶顶部较为合适。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实用性强,可为植物样品可溶性糖指标快速筛选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可溶性糖 蒽酮法 反应体系 微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立帆 许泽华 +1 位作者 万波 刘宜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1期18-18,21,共2页
目前,市场上水稻可选用的复合肥品种较多,为探讨不同复合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有机硅高塔复合肥与绿先机复合肥进行比较试验,并对水稻干物质重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硅高塔复合肥处理对水稻... 目前,市场上水稻可选用的复合肥品种较多,为探讨不同复合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有机硅高塔复合肥与绿先机复合肥进行比较试验,并对水稻干物质重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硅高塔复合肥处理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均有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说明有机硅高塔复合肥能促进水稻物质转化,增加了干物质运转量和运转率,提高了水稻收获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复合肥 产量 经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种植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双 《农技服务》 2012年第1期13-14,共2页
从选择适宜品种、隔离种植、种子处理、土壤选择、夏直播栽培、及时去蘖、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人工辅助授粉、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和适期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鲜食糯玉米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种植 隔离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国栋 万波 +1 位作者 肖伟 姚佳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96-196,共1页
比,可增加经济效益3万元/hm^2。本文总结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包括水稻种植技术和小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农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小龙虾 综合种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强 万波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1期23-24,共2页
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油菜的产量,需从各个方面出发,深入了解油菜高产栽培理论,落实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基于此,对油菜高产种植技术进行... 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油菜的产量,需从各个方面出发,深入了解油菜高产栽培理论,落实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基于此,对油菜高产种植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推广油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奠定坚实基础,为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产 综合配套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302超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钱双 《农技服务》 2012年第3期268-269,共2页
从培育壮秧、苗期管理、大田准备、移栽、大田管理和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籼型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302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Y两优302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