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换相电流源型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1
作者 张闻闻 魏晓光 +3 位作者 汤广福 陈龙龙 王以璇 齐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02-3119,I0021,共19页
采用全控器件构成的自换相电流源型换流器(self-commutated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SCC)具备高功率密度、功率因数可控、无换相失败的风险以及能够柔性接入电网等特点,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以工程需求为目标,... 采用全控器件构成的自换相电流源型换流器(self-commutated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SCC)具备高功率密度、功率因数可控、无换相失败的风险以及能够柔性接入电网等特点,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以工程需求为目标,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要求从拓扑结构、调制方法、控制策略、功率器件的筛选以及器件均压一致性等5个方面分析概括了自换相电流源型高压直流输电应解决的关键技术,指出上述5个关键技术研究的重点及与工程的契合性。最后对SCC后续研究的重点、应用的前景以及仍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策略 全控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交直流输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72
2
作者 汤广福 庞辉 贺之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0-1771,共12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能源供给和使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化新能源电力传输,能源供需广域平衡,大容量高效变流等新技术需求相继涌现,对传统的电力输送技术带来了深刻变革与挑战。先进交直流输电技术是在传统输电技术的基础上,通...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能源供给和使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化新能源电力传输,能源供需广域平衡,大容量高效变流等新技术需求相继涌现,对传统的电力输送技术带来了深刻变革与挑战。先进交直流输电技术是在传统输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技术来提升输送能力和效率,实现高效、智能、环保的电能传输。文中针对我国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先进交直流输电技术发展情况,总结灵活交流输电、特高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及直流电网等先进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并指出未来相关技术领域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输电技术 灵活交流输电 特高压直流输电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电网 直流断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H桥的混合潮流控制器及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杨用春 杜翔宇 +3 位作者 李旭东 杨鹏 董增波 马源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共9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替代传统火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潮流动态控制能力大幅降低,区域电网输电通道潮流分布不均匀情况加剧,部分输电通道和断面潮流过重、N-1过负荷情况突出,电网中输电断面瓶颈和线路输电能力闲置的情况并存,严重影响了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替代传统火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潮流动态控制能力大幅降低,区域电网输电通道潮流分布不均匀情况加剧,部分输电通道和断面潮流过重、N-1过负荷情况突出,电网中输电断面瓶颈和线路输电能力闲置的情况并存,严重影响了电网整体输供电能力发挥和安全可靠性水平。论文针对新能源潮流外送通道受阻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H桥的混合潮流控制器(HPFC),结合了无源的移相变压器(PST)和有源的级联H桥型换流器的优点,通过对线路阻抗幅值和相角大范围柔性化连续调节,可以实现对潮流的精准快速的控制;其次理论分析了PST的潮流调控方法和级联H桥的工作原理确定了HPFC的工作方式和运行范围,再次针对HPFC中有源和无源部分调节区域、调节速度之间的差异提出一种协同控制策略,最后基于220 kV电网双回线路应用场景,在PSCAD/EMTDC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级联H桥的混合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潮流控制器 移相变压器 级联H桥 潮流控制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与分子模拟法结合探究防老剂对天然橡胶热氧老化的防护机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强国 陈新 +3 位作者 张卓 郑玮 刘丽园 吴丝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1,118,共7页
研究了添加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20)或N-苯基-2-萘胺(防老剂D)/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抗热氧老化性能。使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别对纯NR、添加防老剂4020或添加防老剂D的复合材料在热氧... 研究了添加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20)或N-苯基-2-萘胺(防老剂D)/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抗热氧老化性能。使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别对纯NR、添加防老剂4020或添加防老剂D的复合材料在热氧老化箱内氧化不同天数后的样品进行结构剖析,同时对其力学性能参数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发现防老剂4020对NR的热氧老化防护作用优于防老剂D;采用全原子分子模拟法分别计算了防老剂4020、防老剂D以及NR的溶解度参数(CED),防老剂4020和防老剂D在NR中的均方位移(MSD),防老剂4020或防老剂D与NR高分子链的结合能。从微观结构角度论证了防老剂4020优于防老剂D的机理及原因,表明使用全原子分子模拟法对橡胶复合材料防老剂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全原子分子模拟 溶解度参数 均方位移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波长交流输电柔性调谐的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鑫 戴朝波 +3 位作者 李琳 赵国亮 孙谊媊 于永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09-116,共8页
半波长交流输电要求线路送受端的电气距离接近半个工频波长。当线路的电气长度不足半个波长时,需要进行人工调谐以确保线路呈现半波长特性。针对现有无源型调谐网络的不足,提出了π型半波长输电柔性调谐装置,包括两组并联调谐器和一组... 半波长交流输电要求线路送受端的电气距离接近半个工频波长。当线路的电气长度不足半个波长时,需要进行人工调谐以确保线路呈现半波长特性。针对现有无源型调谐网络的不足,提出了π型半波长输电柔性调谐装置,包括两组并联调谐器和一组串联调谐器。结合并联调谐器和串联调谐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了适用于半波长柔性调谐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π型柔性调谐装置的可行性。通过适当的控制策略,柔性调谐装置可实现功率因数补偿这一附加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实施功率因数补偿后,避免了无功功率经过半波长线路,减小了半波长线路沿线电压、电流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柔性调谐 功率因数补偿 并联调谐器 串联调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换相换流阀可控关断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冲 盛财旺 +3 位作者 王蒲瑞 杨俊 李景波 贺之渊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8-416,I0120,共10页
高压直流可控换相换流(controllable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CLCC)阀采用晶闸管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混联的方式,形成主、辅两条支路并联结构,主支路起正常通流作用,发生交流故障时由辅... 高压直流可控换相换流(controllable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CLCC)阀采用晶闸管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混联的方式,形成主、辅两条支路并联结构,主支路起正常通流作用,发生交流故障时由辅助支路承接主支路电流,待主支路恢复阻断后主动关断实现强迫换相,从根本上解决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难题,适用于我国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为等效复现可控换相换流阀稳态运行下电热应力以及交流故障期间连续强迫换相过程产生的瞬变高电压、大电流及脉冲能量,需开展阀组件可控关断试验方法研究,验证CLCC换流阀抵御换相失败能力。依托葛南直流改造工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了逆变侧单相接地故障下各子阀瞬变高压、大电流应力水平,提取实际工况下各子阀关键应力指标;其次,提出了多频谐振电流源、稳态高压源周期性复合试验方法,完成故障电流连续分断试验装置参数设计,实现无外部负向电压施加时桥臂可控阻断恢复能力的模拟。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等效性,为后续不同电流等级可控换相换流阀可控关断试验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换相换流阀 合成试验平台 LC多谐波振荡回路 可控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半波长交流输电潜供电流主动抑制措施及其原理性验证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志伟 戴朝波 +4 位作者 袁敞 邓占锋 赵国亮 孙谊媊 于永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0-245,共6页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因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然而潜供电流的问题限制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潜供电流产生的机理,对现有的中性点并联小电抗法和沿线加装高速接地开关法在半波长交流输电系...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因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然而潜供电流的问题限制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潜供电流产生的机理,对现有的中性点并联小电抗法和沿线加装高速接地开关法在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方案均存在不足。研究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潜供电流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潜供电流的主动抑制措施。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对主动抑制措施的原理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半波长交流输电的潜供电流,加快熄弧速度,提高系统的故障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潜供电流 主动抑制措施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冲击暂态均压措施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杰 汤广福 +3 位作者 查鲲鹏 高冲 贺之渊 纪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8-1835,共8页
冲击暂态工况下,实现各级晶闸管电压分布均匀是换流阀设计的重要工作。随着晶闸管串联级数的增加,电位分布不均匀的累积效应更为突出,需要研究可靠性更高的均压措施。该文提出换流阀冲击暂态建模方法,分析影响换流阀冲击电压分布特性的... 冲击暂态工况下,实现各级晶闸管电压分布均匀是换流阀设计的重要工作。随着晶闸管串联级数的增加,电位分布不均匀的累积效应更为突出,需要研究可靠性更高的均压措施。该文提出换流阀冲击暂态建模方法,分析影响换流阀冲击电压分布特性的机理,提出配置屏蔽电容、分散式屏蔽系统、饱和电抗器集中布置等均压措施,分析各项均压措施的可行性。在真型阀塔中,构造出饱和电抗器分散、集中两种布局形式,在相同激励下,分别测试多串联单元的电压分布,验证了均压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 分布电容 均压电容 屏蔽系统 饱和电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电解制氢系统压力抗干扰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宋洁 宗正 +6 位作者 梁丹曦 徐桂芝 俎焱敏 梁立晓 李根蒂 郜捷 徐超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42,共12页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高纯度氢气制备方法,其压力控制对系统效率、寿命和安全至关重要。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对电解制氢系统的压力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压力动态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随后,...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高纯度氢气制备方法,其压力控制对系统效率、寿命和安全至关重要。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对电解制氢系统的压力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压力动态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随后,采用了比例-积分-微分(PID)、回路整形、前置滤波、超前-滞后等策略设计了氢氧压力控制器。最后,通过对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的最优参数配置。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控制策略能够使系统在波动功率下仍有效地维持氢氧压力稳定,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可以精确控制氢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电解制氢 质子交换膜 压力控制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半波长交流输电潜供电流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志伟 戴朝波 +3 位作者 袁敞 邓占锋 孙谊媊 于永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06-113,127,共9页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因其自身的特点在远距离输电场景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然而潜供电流的问题限制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有的潜供电流抑制方案在半波长输电系统中应用时均存在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了潜供电流的...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因其自身的特点在远距离输电场景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然而潜供电流的问题限制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有的潜供电流抑制方案在半波长输电系统中应用时均存在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了潜供电流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潜供电流抑制措施,并进行了控制策略的设计以及参数的选取。此外,提出了分相投切无源元件来配合MMC工作从而减少MMC容量的方案。最后,在仿真平台对所提抑制措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半波长交流输电的潜供电流,加快熄弧速度,提高系统的故障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潜供电流 主动抑制措施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应力对取向硅钢片综合磁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小军 张凌云 +2 位作者 刘洋 董立春 仪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776-5787,共12页
变压器铁心在运行时长期承受外施应力和高频激励的影响,由此导致的振动噪声和铁损问题日益严峻。为深入研究取向硅钢片在不同频率和应力下的综合磁性能,该文搭建了软磁材料综合磁性能测量平台,首先利用单片磁特性测量装置和应力施加装置... 变压器铁心在运行时长期承受外施应力和高频激励的影响,由此导致的振动噪声和铁损问题日益严峻。为深入研究取向硅钢片在不同频率和应力下的综合磁性能,该文搭建了软磁材料综合磁性能测量平台,首先利用单片磁特性测量装置和应力施加装置,得到了工频下拉应力和压应力对取向硅钢片磁致伸缩、磁滞回线及铁损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应力和不同激励共同影响下硅钢片综合磁性能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不同激励、应力对取向硅钢片磁特性、磁致伸缩特性及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测量结果及其分析表明,拉应力对硅钢片的磁性能影响相对较小,而压应力对其影响较大;在压应力作用下,随着频率的升高取向硅钢片的磁致伸缩量有所减小,但频率、谐波含量、谐波次数和压应力的增大均导致取向硅钢片噪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损 磁致伸缩 机械应力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于二元普鲁士蓝催化剂氧析出反应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杜婷 王辉 +3 位作者 白会涛 王博 薛晴 李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含有大量过渡金属活性位点,并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多孔结构,常被用作高效的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本实验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于二元PBAs的析氧反应(OER)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规律:Na_(x)Co[Fe(CN)_...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含有大量过渡金属活性位点,并且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控的多孔结构,常被用作高效的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本实验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组成和热处理温度对于二元PBAs的析氧反应(OER)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规律:Na_(x)Co[Fe(CN)_(6)]、Na_(x)Ni[Fe(CN)_(6)]、K_(x)Ni[Co(CN)_(6)]的OER催化活性依次降低;相同测试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Na_(x)Co[Fe(CN)_(6)]的OER催化活性逐渐降低,Na_(x)Ni[Fe(CN)_(6)]的OER催化活性先降后升,K_(x)Ni[Co(CN)_(6)]的OER催化活性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析氧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气体下石墨烯增强CuW80合金抗高能电弧烧蚀行为研究
13
作者 丁一 高美金 +3 位作者 黄江倩 陈铮 韩钰 张乔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9,共8页
随着电网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以及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对断路器核心部件电触头的耐电弧烧蚀能力提出了更加苛刻的需求。文中采用熔渗烧结工艺,在CuW80合金中引入微量石墨烯,研究添加石墨烯前后CuW80合金在SF_(6)气氛环境下抗高能电弧行... 随着电网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以及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对断路器核心部件电触头的耐电弧烧蚀能力提出了更加苛刻的需求。文中采用熔渗烧结工艺,在CuW80合金中引入微量石墨烯,研究添加石墨烯前后CuW80合金在SF_(6)气氛环境下抗高能电弧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及其与W颗粒碳化生成碳化钨陶瓷颗粒的优异力学性能,使得CuW80-Gr合金的电导率和硬度相比CuW80合金均得到提升;高压下SF_(6)容易电离产生气体离子维持电弧燃烧,CuW80合金首次击穿即发生明显烧蚀,且30次击穿过程中平均耐电压强度显著低于真空环境击穿时的耐电压强度。添加石墨烯之后,由于石墨烯对熔融Cu液粘度的改善效果以及碳化生成陶瓷颗粒分散电弧的作用,CuW80-Gr合金的耐电弧烧蚀性能相比CuW80合金得到改善,烧蚀质量损失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触头 CuW80合金 高能电弧烧蚀 SF_(6)气体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缆护套过电压仿真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毅 张轶 +1 位作者 贺之渊 尚康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28-3533,共6页
直流电缆可靠性是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的关键,电缆本体故障特性分析能够为今后直流电缆设计和柔直输电系统的保护提供依据。因此依托于厦门柔直输电示范工程,基于分布参数的π型陆缆结构,建立了RLC分布参数的γ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平... 直流电缆可靠性是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的关键,电缆本体故障特性分析能够为今后直流电缆设计和柔直输电系统的保护提供依据。因此依托于厦门柔直输电示范工程,基于分布参数的π型陆缆结构,建立了RLC分布参数的γ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陆缆主绝缘故障后系统故障特性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金属护套上电流和电压的故障特性与主绝缘故障位置有关,故障点距离单侧换流站越近,故障电流峰值越大,且分布在直流电缆故障端和换流站端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越大;此外,主绝缘在距离换流站不同距离处发生故障后,护套单端接地系统与护套两端接地系统中各单元感应过电压的分布趋势大致相同,金属护套上每m感应电压介于数百V至数千V之间,由护套单端接地模型可以近似分析两端接地模型中系统的故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直流电缆 绝缘故障 故障特性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容器专用聚丙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15
作者 苏尧天 张翀 +3 位作者 张兴辉 郭少玮 刘炬阳 邢照亮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液体核磁(^(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国内外3种不同耐温等级的直流电容器专用聚丙烯树脂,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对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规指数、分子链间缺陷分布和分子量特征共同影响聚丙... 本文采用高温液体核磁(^(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国内外3种不同耐温等级的直流电容器专用聚丙烯树脂,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对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规指数、分子链间缺陷分布和分子量特征共同影响聚丙烯的结晶特性,进而影响材料最终的高温介电性能。进口聚丙烯树脂的5单元等规指数大于97%,分子链间立构缺陷分布窄(I=1.075),重均分子量较高且分子量分布指数较大(PDI>5.6),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绝缘性能(电气强度α=533 kV/mm)。而国产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窄(PDI<5),重均分子量较低,5单元等规指数小于97%以及分子链间立构缺陷分布较宽(I=1.106),进而导致其高温绝缘性能较差,电气强度较低(α=497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容器 聚丙烯 等规指数 立构缺陷分布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温度对铁硅软磁粉芯微结构与低频磁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朱旭 吴鹏 +5 位作者 刘洋 韩钰 高洁 邹中秋 张学斌 苏海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1,共7页
本实验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铁硅软磁粉芯,研究了热压温度的改变对铁硅软磁粉芯微结构及低频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压没有明显破坏磁粉表面的绝缘层,热压温度的升高使得粉芯的密度和最大磁导率升高,而体电阻率和粉芯损耗呈现出相... 本实验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铁硅软磁粉芯,研究了热压温度的改变对铁硅软磁粉芯微结构及低频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压没有明显破坏磁粉表面的绝缘层,热压温度的升高使得粉芯的密度和最大磁导率升高,而体电阻率和粉芯损耗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是由于磁粉颗粒在高热压温度下更易发生塑性形变,有助于实现粉芯密度的大幅提升,有效减弱结构退磁场,同时高温低压强制备有助于降低粉芯内部的内应力,从而显著改善粉芯的最大磁导率与磁滞损耗。高温热压制备的铁硅软磁粉芯,最大磁导率可超过130,1 kHz/500 mT下的损耗最低仅为26.8 W/kg,均明显优于常规冷压工艺制备的铁硅粉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硅粉芯 热压温度 密度 最大磁导率 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与风电场并网谐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谈萌 彭祥华 +3 位作者 王同勋 杨洪耕 于孜清 陈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了探讨大规模新能源与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HWACTS)中并网系统(GCS)的谐振特性,以风电场的典型拓扑结构为基础,结合较精确的半波长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谐波模型,建立了大规模风电场与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并网的拓扑模型及其等效分... 为了探讨大规模新能源与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HWACTS)中并网系统(GCS)的谐振特性,以风电场的典型拓扑结构为基础,结合较精确的半波长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谐波模型,建立了大规模风电场与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并网的拓扑模型及其等效分析电路。运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并网系统的谐振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网系统各节点的谐振参与因子及其元件的归一化灵敏度值,确定并网系统的谐振中心。最后,考察不同线路长度和逆变器参数变化及运行工况对并网系统谐振特性的影响,总结出不同参数对应的谐振频率范围,并给出不同运行工况相对于理想工况的谐振点频率偏差。仿真结果表明:35kV母线是并网系统的谐振中心,半波长输电线路长度变化对并网系统的谐振影响主要集中在低频(间)谐波。此外,低压等级线路的长度变化、逆变器的网侧电感、滤波电容和外环比例系数以及特高压交流电网的短路容量对并网系统的谐振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场 半波长交流输电线 并网系统 模态分析 谐波谐振 元件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柔性并网装置的半波长输电线路多结构并网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闵晓晴 冯琳 +3 位作者 李国杰 孙谊媊 于永军 刘宗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1-38,共8页
考虑到并网偏差过大可能给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带来的隐患以及由于半波长线路的超长距离无法实现线路两端电网对并网参数的实时调节,同时考虑了未来半波长系统并网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了三种典型半波长输电线路的并网结构,将柔性并网装置... 考虑到并网偏差过大可能给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带来的隐患以及由于半波长线路的超长距离无法实现线路两端电网对并网参数的实时调节,同时考虑了未来半波长系统并网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了三种典型半波长输电线路的并网结构,将柔性并网装置应用于多结构的半波长线路并网调节中。然后分析接入UPFC的半波长输电系统等效电路,研究了该柔性并网装置的适用性。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柔性并网装置适用于多种并网结构的半波长输电线路,能够大幅改善并网特性。该结果可为未来半波长输电工程的多结构并网控制提供相应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 输电线路 柔性并网 柔性装置 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磁通作用下变压器铁心模型损耗的实验研究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洋 杨富尧 +3 位作者 范亚娜 马光 韩钰 陈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
对畸变磁通条件下产品级变压器铁心模型的损耗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谐波相位差变化对铁心损耗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能够考虑畸变磁通条件下铁心损耗的工程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考虑局部磁滞回环对铁心损耗的影响。结合MagNet电磁分析... 对畸变磁通条件下产品级变压器铁心模型的损耗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谐波相位差变化对铁心损耗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能够考虑畸变磁通条件下铁心损耗的工程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考虑局部磁滞回环对铁心损耗的影响。结合MagNet电磁分析软件,计算了产品级变压器铁心模型的铁心损耗,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磁通 铁心损耗 磁滞回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半波长交流输电变频调谐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攀 汪大洋 +3 位作者 戴朝波 荆平 赵成勇 伋玉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5,共7页
为解决半波长输电线路的调谐问题,提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变频柔性调谐装置来获得不同的运行频率,使得输电线路具有半波长交流输电的特性。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变频调谐等值系统模型并设计了柔性调谐装置的控制策略... 为解决半波长输电线路的调谐问题,提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变频柔性调谐装置来获得不同的运行频率,使得输电线路具有半波长交流输电的特性。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变频调谐等值系统模型并设计了柔性调谐装置的控制策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提出基于变频调谐技术的半波长交流输电在洲际间应用的初步方案,并对特定的情景进行了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MMC的变频调谐方法可以将长度为6000km的输电线路调谐成运行频率为24.484Hz半波长线路,且可以实现补偿交流系统功率因数的功能。与传统调谐方法相比,提出的变频调谐方法性能更优,尤其适用于超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调谐,为解决半波长输电线路的调谐问题提供了新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变频原理 柔性调谐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全球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