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压下柴油密度的变化
1
作者 陈萍 徐荣武 +3 位作者 刘振明 刘景斌 李丽婷 李梅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柴油密度是现代柴油机燃油系统设计和仿真中必须设置的重要参数.柴油密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密度的准确性是燃油系统设计和仿真正确性的重要保证.利用自行设计的燃油压力波传播速度测试台对国标0号柴油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波速进行测... 柴油密度是现代柴油机燃油系统设计和仿真中必须设置的重要参数.柴油密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密度的准确性是燃油系统设计和仿真正确性的重要保证.利用自行设计的燃油压力波传播速度测试台对国标0号柴油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波速进行测试,并推导计算出相应的柴油密度,获得柴油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柴油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压力对柴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在温度为300~360 K、压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K,密度平均下降0.004 043~0.006 038 g/mL,压力越高,密度随温度下降幅度越小;在压力为20~200 MPa、温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压力每增加10 MPa,密度平均增加0.003 844~0.004 509 g/mL,温度越高,密度随压力增加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油系统 柴油密度 压力波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边界条件下电控喷油器球阀空化试验与数值计算
2
作者 陈萍 刘振明 +2 位作者 刘景斌 李丽婷 李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电控喷油器球阀空化机理,首先设计搭建球阀动态可视化试验平台,进行了0.8MPa和15MPa条件下球阀动态可视化试验;然后,建立实际尺寸球阀三维几何模型,采用网格光顺和动态层铺方法进行了动网格划分和数值仿真计算,并利用可视化试验... 为探究电控喷油器球阀空化机理,首先设计搭建球阀动态可视化试验平台,进行了0.8MPa和15MPa条件下球阀动态可视化试验;然后,建立实际尺寸球阀三维几何模型,采用网格光顺和动态层铺方法进行了动网格划分和数值仿真计算,并利用可视化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了准确性和适用性验证;最后,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球阀开启、最大升程和关闭过程中,球阀关键区域纵截面上流体流速、速度矢量的分布情况,以及质量流量变化规律,为电控喷油器抑制空化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喷油器 球阀 空化 动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场结构特征识别的高膨胀比径流涡轮流动损失分析及参数化优化
3
作者 徐冬 刘瑞 +2 位作者 杨名洋 张慰 丁占铭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9,共9页
涡轮负荷增加会强化激波结构,进而致使涡轮内部流动损失显著增加。探明高膨胀比涡轮内部激波导致的流动损失机制和规律对涡轮性能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开展高膨胀比涡轮内部关键流动结构损失定量分析的熵产识别方法研究,并基于该方法探讨... 涡轮负荷增加会强化激波结构,进而致使涡轮内部流动损失显著增加。探明高膨胀比涡轮内部激波导致的流动损失机制和规律对涡轮性能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开展高膨胀比涡轮内部关键流动结构损失定量分析的熵产识别方法研究,并基于该方法探讨某型自主开发高效增压器的高膨胀比涡轮流动损失分布特征和流动机理。研究表明,设计点工况下喷嘴内激波诱导二次流损失占涡轮总损失的80%,其中泄漏流和其他主要二次流结构在各工况下均为主导损失。膨胀比从2.8增加至4.0,泄漏流损失降低至38%,但激波损失占比从0.4%急剧增加至12.4%。基于上述损失规律与机制,结合涡轮性能的响应面代理模型,构建了高膨胀比涡轮局部参数化模型并实现参数化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涡轮激波强度与诱导损失明显降低,涡轮效率相对提升了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膨胀比 径流涡轮 激波 损失分析 参数化优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粒两相流对船用离心泵叶片损伤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曹应佳 徐立 +3 位作者 霍晓萌 李丽婷 丁正强 胡靖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3-97,共5页
离心泵作为极地船舶主机辅助系统的关键组件,其工作状态对主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研究冰粒两相流对主机辅助系统中离心泵叶片损伤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欧拉-欧拉模型,其中冰粒体积分数范围为0~7%,冰粒直径范围为0~1.2 m... 离心泵作为极地船舶主机辅助系统的关键组件,其工作状态对主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研究冰粒两相流对主机辅助系统中离心泵叶片损伤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欧拉-欧拉模型,其中冰粒体积分数范围为0~7%,冰粒直径范围为0~1.2 mm。通过分析比较叶片表面冰粒分布、汽蚀系数及剪切应力等特征参数发现,在两相流条件下,叶片表面压力变化主要受冰粒分布特性影响;两相流中的冰粒与壁面之间的剧烈碰撞消耗了离心泵内部流场动能,从而降低了叶片表面的汽蚀系数和剪切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冰粒两相流 叶片 汽蚀系数 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
5
作者 李宝月 余永华 +3 位作者 叶剑平 曹炳鑫 尧阳烽 马炳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26,共6页
针对高压共轨喷油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特征识别困难、对诊断者专业要求较高以及缺乏故障机制分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统计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AMESim构建目标机型的高压共轨系统模型,并通过试验完成对... 针对高压共轨喷油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特征识别困难、对诊断者专业要求较高以及缺乏故障机制分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统计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AMESim构建目标机型的高压共轨系统模型,并通过试验完成对模型的标定和验证;仿真喷油器在不同故障状态下的轨压信号,结合3种不同故障程度的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轨压和脉宽下喷油速率、喷油量和喷油持续期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故障机制分析;最后,选取20个时域和频域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完成故障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喷孔堵塞、起阀压力降低及针阀磨损呈现差异化故障特征,基于20个时频特征+SVM的诊断模型多工况平均识别率均高于93.4%;而在100 MPa轨压、1 ms脉宽极端工况下,因特征区分度不足导致准确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喷油器 故障诊断 故障机制 时频域统计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黏塑性模型的缸盖变形失效分析
6
作者 梁刚 张华兵 +3 位作者 巫立民 李丽婷 张国勇 崔毅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3,共9页
为了探索船用柴油机缸盖在长期服役下因渐进变形而导致的高温排气侧水冷阀座密封失效机理,提出了考虑温度历史效应的缸盖热黏塑性有限元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Chaboche非线性混合硬化方程和Norton-Bailey蠕变方程,分别描述了热疲劳和蠕变... 为了探索船用柴油机缸盖在长期服役下因渐进变形而导致的高温排气侧水冷阀座密封失效机理,提出了考虑温度历史效应的缸盖热黏塑性有限元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Chaboche非线性混合硬化方程和Norton-Bailey蠕变方程,分别描述了热疲劳和蠕变产生的非线性变形,并研究了二者的耦合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载荷衰减度分析了蠕变疲劳加载对结构刚度退化的影响,并解释了阀座密封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缸盖阀座孔变形的平均误差约为16%,计算精度比现有方法提高了19%;此外,阀座孔密封载荷衰减度最大达到75%,导致密封失效,引起漏水;渐进变形主要受热循环中升温和降温阶段的塑性应变控制,并受到高温保持阶段蠕变增强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长期服役下渐进的塑性变形是导致阀座密封失效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缸盖 热黏塑性 热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轴瓦摩擦学和动力学耦合分析
7
作者 伍勇 马炳杰 +1 位作者 王志刚 谢亦晨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0,120,共9页
针对柴油机曲轴动力特性和轴瓦摩擦特性强耦合问题,基于润滑、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建立了柴油机曲轴-轴瓦摩擦学和动力学耦合计算模型。通过耦合计算,对比分析了润滑和无润滑状态下曲轴扭振和纵振位移、主轴承载荷及轴心轨迹差异,同时... 针对柴油机曲轴动力特性和轴瓦摩擦特性强耦合问题,基于润滑、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建立了柴油机曲轴-轴瓦摩擦学和动力学耦合计算模型。通过耦合计算,对比分析了润滑和无润滑状态下曲轴扭振和纵振位移、主轴承载荷及轴心轨迹差异,同时计算分析了轴承宽度和间隙、轴瓦油槽宽度和轴颈油孔直径对轴瓦摩擦损失功和曲轴自由端扭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膜润滑作用下,曲轴自由端最大扭角降低2.12%,轴心轨迹重合度更高,偏心更小;当轴瓦间隙由0.100 mm增加至0.150 mm时,摩擦损失降低12.56%,曲轴自由端扭角增加0.92%。当轴瓦油槽宽度由10 mm增加至15 mm时,摩擦损失减少1.01%,自由端扭角几乎不变;当轴颈油孔直径由10 mm增加至30 mm时,摩擦损失增加1.53%,曲轴自由端扭角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曲轴 轴瓦 动力学 摩擦学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装体局域共振超材料封板抑振特性研究
8
作者 王帅 马炳杰 +2 位作者 童宗鹏 殷长春 张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5,共8页
为有效解决箱装体200 Hz以下低频振动控制难题,提升箱装体底架的抑振性能,以箱装体底架封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箱装体底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底架振动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布洛赫定理与平面波展开法建立了局域共振胞元理论模型,提出了局... 为有效解决箱装体200 Hz以下低频振动控制难题,提升箱装体底架的抑振性能,以箱装体底架封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箱装体底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底架振动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布洛赫定理与平面波展开法建立了局域共振胞元理论模型,提出了局域共振超材料封板设计方法,计算了箱装体底架封板振动响应,评估了局域共振型箱装体底架振动抑制性能,实现了200 Hz以下频段内窄带振动的有效控制。箱装体局域共振超材料封板设计方法的提出丰富了箱装体底架振动控制技术,为后续局域共振超材料技术在船舶振动控制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装体 低频 振动特性 局域共振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平面法的试验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9
作者 邢雪 朱贺 +2 位作者 马炳杰 夏兆旺 陈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对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以标准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临界平面法,结合随机过程谱矩理论以及Min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为对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以标准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临界平面法,结合随机过程谱矩理论以及Min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开展了试验件模态试验以及随机振动疲劳试验,得到了试验件在平直谱频段范围均为70~150 Hz,峰值分别为0.15、0.25、0.35 g^(2)/Hz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试验件在3种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分别为1.83倍、1.70倍、1.89倍,均在2.5倍误差带以内,说明了该预测模型在试验件悬臂梁安装形式随机振动工况下寿命预测的可行性,对处于多轴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平面法 随机振动 悬臂梁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应急柴油机冗余式控制系统自主设计及国产化研究
10
作者 张金柱 杨永文 +3 位作者 王昌庆 闫宇 韩琳 张玲琪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中国核电应急柴油机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自主研制了智能数字控制单元(smart digital control-nuclear,SDC-N)冗余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别针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双冗余设计,具备起动控制、调速控制、相继增压控制、... 为了解决中国核电应急柴油机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自主研制了智能数字控制单元(smart digital control-nuclear,SDC-N)冗余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别针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双冗余设计,具备起动控制、调速控制、相继增压控制、故障诊断及冗余切换控制等功能。在核电站应急柴油机上进行了调速、冗余切换等试验验证,在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上进行了极端的故障切换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调速时转速波动率小于±1%,冗余切换时转速波动小于标定转速的7%,冗余切换稳定时间小于2 s。试验结果满足各项功能和指标要求,提高了容错能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应急柴油机 调速控制 冗余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尺度变换的多谐波自适应前馈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宁远 范文焜 +3 位作者 宋怡欣 刘博 童宗鹏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0-309,共10页
螺旋桨脉动力会产生与轴频、叶频及倍频相关的周期激励信号,在频谱中表现为多个低频窄带线谱。此外,激励幅值、频率及相位会随着轴系转速、油膜润滑等条件的变化而产生未知波动,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该文针对船舶动力系统的时变多谐波... 螺旋桨脉动力会产生与轴频、叶频及倍频相关的周期激励信号,在频谱中表现为多个低频窄带线谱。此外,激励幅值、频率及相位会随着轴系转速、油膜润滑等条件的变化而产生未知波动,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该文针对船舶动力系统的时变多谐波线谱振动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尺度变换的自适应前馈主动控制方法。基于多跨多支承推进轴系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多谐波自适应前馈算法仿真验证,实现了对多个未知窄带干扰的有效衰减。考虑通道耦合响应关系,建立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策略,开展了多通道交叉耦合谐波振动控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基于参数尺度变换的自适应前馈主动控制方法对多跨多支承推进轴系的时变多线谱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前馈控制 自适应算法 线谱振动 尺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diesel engine air path system via sliding mode surface
12
作者 WU Wen-jie ZHANG Yi-xin +4 位作者 WANG Xing-jian WANG Shao-ping ZHANG Jian ZHENG Wei TAO Mo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25年第8期1570-1577,共8页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the diesel engine air path system is complex and may be affected by external random disturbances.Potentially leading to faults.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ault-tolerant control problem of th...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the diesel engine air path system is complex and may be affected by external random disturbances.Potentially leading to faults.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ault-tolerant control problem of the diesel engine air path system,assuming that the system may simultaneously be affected by actuator faults and external random disturbances,a disturbance observer-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designed.Through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technique for solving observer and controller gains,optimal gain matrices can be obtained,eliminating the manual adjustment process of controller parameters and reducing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sliding mode surface.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el engine air path fault-tolerant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disturbance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相继增压柴油机增压模式切换试验
13
作者 陈天宇 陈旭 +3 位作者 秦慈伟 程江华 石磊 邓康耀 《内燃机学报》 2025年第4期289-296,共8页
针对两级相继增压(TSST)柴油机增压模式切换过程的性能恶化问题,基于改造的两级相继增压柴油机试验平台,开展了增压模式切换试验,探明了负荷与进气切换阀(ISV)延迟开启时间对切换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级相继增压系统可在全工况范... 针对两级相继增压(TSST)柴油机增压模式切换过程的性能恶化问题,基于改造的两级相继增压柴油机试验平台,开展了增压模式切换试验,探明了负荷与进气切换阀(ISV)延迟开启时间对切换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级相继增压系统可在全工况范围降低燃油消耗率,以经济最优为目标制定不同增压模式切换边界为65%负荷,并在考虑排放与切换冗余的基础上进行拓宽;随着负荷升高,切换过程中增压压力波动的幅度增大,排气压力突变程度加大,导致更严重的柴油机转速波动;切入分支高压级压气机出口端的进气切换阀延迟开启可减小切换过程的性能波动.不同负荷下存在对应的最优进气切换阀延迟开启时间,为压气机无倒流时的阀门前、后压力相等时间,随着负荷升高,该最优值缩短;在最佳的阀门延迟控制下,压气机喘振和倒流现象基本消失,转速波动抑制率可达82.47%,实现增压模式的平顺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两级相继增压系统 增压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