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材料ELID精密磨削加工机理及工艺实验研究
1
作者 关佳亮 张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不锈钢材料因其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及各类工具中。不锈钢材料在传统磨削加工中存在导热性差、韧性大、热强度和线膨胀系数高等问题,导致工件成品精度低、表面质量差且容易烧伤。本文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铁素... 不锈钢材料因其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及各类工具中。不锈钢材料在传统磨削加工中存在导热性差、韧性大、热强度和线膨胀系数高等问题,导致工件成品精度低、表面质量差且容易烧伤。本文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铁素体不锈钢材料进行精密磨削加工实验,通过正交实验探究加工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砂轮磨粒粒度1200#,砂轮进给量0.02mm/r,砂轮线速度2200r/min,电解电流4A)可实现不锈钢材料的ELID精密磨削加工,获得样件表面粗糙度Ra为0.165μm,比传统磨削粗糙度降低了64%,且加工表面无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材料 ELID磨削 表面粗糙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2
作者 初红艳 李宁 +2 位作者 李迎 陈文涛 赵永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0-38,共9页
精度保持性是制约国产数控机床走向高端的关键环节,精度保持性定量评价是数控机床综合性能提升的重要部分。针对现有评价方法不足,考虑机床精度指标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性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精度寿命... 精度保持性是制约国产数控机床走向高端的关键环节,精度保持性定量评价是数控机床综合性能提升的重要部分。针对现有评价方法不足,考虑机床精度指标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性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精度寿命、精度保持度、精度退化速率、精度波动度4个评价指标构建精度保持性多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初始权重,利用熵权法对初始权重进行修正,最终由组合赋权法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结合评价指标数据计算精度保持性综合评价指数。通过一组算例数据对精度保持性综合评价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某型立式加工中心精度指标进行长期监测,按照所提方法计算关键精度指标的精度保持性综合评价指数,对比得出精度保持性水平高低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利用4个指标对机床精度保持性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反映精度退化过程,实例分析某机床X向直线轴的Y向精度保持性高于Z向,与实际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精度保持性 多指标综合评价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相机的无标志物TMS机器人辅助定位方法
3
作者 程强 赵帅 +3 位作者 郝小龙 刘杰 许静静 李世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8-917,共10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神经调制方法,临床中凭借医生经验手动确定TMS线圈摆放位姿,导致线圈摆放位置和姿态不准确且重复定位精度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使用RGB相机...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神经调制方法,临床中凭借医生经验手动确定TMS线圈摆放位姿,导致线圈摆放位置和姿态不准确且重复定位精度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使用RGB相机替代导航系统中双目红外相机,采用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无标志物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方法。搭建神经网络实现相机空间线圈姿态到操作臂空间关节角度的映射,并通过仿真数据训练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架构适用于TMS线圈位姿摆放问题。随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表明训练的神经网络针对TMS线圈定位任务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最后,在笛卡儿空间的位姿验证结果显示TMS线圈三维位置平均误差为2.16 mm,总体姿态误差为0.055 rad,使用RGB相机的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在精度上达到了与其他使用双目红外相机的科研或商用系统相同的水平,满足TMS临床治疗要求,具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机器人辅助TMS系统 RGB相机 神经网络 位姿估计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同步平均的Circular图分析方法及齿轮故障智能诊断研究
4
作者 胥永刚 张翼飞 +1 位作者 孙国栋 张坤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共6页
齿轮Circular图是用于与时域同步平均(Time Synchronous Averaging,TSA)相结合的一种结果呈现方法,可以将TSA提取到的齿轮啮合振动波形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针对齿轮Circular图绘制参数设置和其缺少量化指标的问题,提出了用于波形边... 齿轮Circular图是用于与时域同步平均(Time Synchronous Averaging,TSA)相结合的一种结果呈现方法,可以将TSA提取到的齿轮啮合振动波形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针对齿轮Circular图绘制参数设置和其缺少量化指标的问题,提出了用于波形边缘识别的F_(i)指标和基于Hu氏不变矩的Y_(i)指标。首先,使用TSA算法提取出齿轮啮合振动信号,通过计算最小F_(i)指标确定振动信号波形的上、下边缘;其次,利用上、下边缘参数绘制齿轮Circular图;再次,将齿轮Circular图分割为4个部分,通过计算分割后图片的Hu氏不变矩得到齿轮Circular图的Y_(i)指标;最后,基于从齿轮Circular图中提取出的Y_(i)和F_(i)指标,使用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器对齿轮振动信号进行分类。仿真信号及齿轮断齿、裂纹故障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齿轮Circular图 特征指标 智能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役的复材螺纹连接松动特性及其表征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迎 李赫 +3 位作者 郭晋飞 王月珍 张月泽 刘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7-51,共5页
螺纹连接预紧力的长期保持可保证飞行器的服役性能并减小油气泄漏的风险。然而,复材螺纹连接的预紧力受材料蠕变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发生预紧力松弛现象。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普通螺纹紧固件组成的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引... 螺纹连接预紧力的长期保持可保证飞行器的服役性能并减小油气泄漏的风险。然而,复材螺纹连接的预紧力受材料蠕变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发生预紧力松弛现象。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普通螺纹紧固件组成的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引入Maxwell和Kelvin串联结构,建立复材蠕变-预紧力松弛理论模型。其中,Maxwell结构由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串联构成,Kelvin结构由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并联组合。搭建试验系统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两者最大相对误差为4.35%。考虑到螺纹预紧力松弛工程化应用的高成本性和难实现性,提出一种利用动态性能退化表征螺纹连接松动的新思路。通过预紧力松弛、接触刚度计算与赋能,以及进行螺纹连接模态仿真与拟合,建立动态性能退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服役复材螺纹连接 松动失效 预紧力松弛 动态性能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的退化特征信息融合与剩余寿命预测
6
作者 张建宇 王留震 +1 位作者 肖勇 马雅楠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3-1561,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以滚动轴承全寿命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双曲变换的状态退化指标和频域谐波退化因子形成退化指标集,并利用SAE特征融... 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以滚动轴承全寿命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双曲变换的状态退化指标和频域谐波退化因子形成退化指标集,并利用SAE特征融合提取关键特征,消除冗余信息。同时,结合BiLSTM模型捕捉时序特征,实现全周期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支持向量回归、极限学习机、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预测误差更小,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编码器特征融合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模型 滚动轴承 反双曲特征指标 频域谐波退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定制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制造与舒适度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爱平 刘羲 +2 位作者 刘志峰 时政 贺方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5,共8页
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问题,研制一款由3D打印制成的脊柱侧弯矫形器并做出舒适度评价.该方法依据色努矫形原理,建立脊柱侧弯矫形器三维模型,并考虑躯干约束对矫形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最后进行模型的分块和3D打印,分析精... 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问题,研制一款由3D打印制成的脊柱侧弯矫形器并做出舒适度评价.该方法依据色努矫形原理,建立脊柱侧弯矫形器三维模型,并考虑躯干约束对矫形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最后进行模型的分块和3D打印,分析精度误差.依据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环境、材料、结构、运动4个方面的主观舒适度评价方法.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可实现定制脊柱侧弯矫形器的制造与生产,并在几何精度和穿戴舒适性上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脊柱侧弯 矫形器 有限元 脊柱建模 舒适度 逆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镗杆颤振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民 区炳显 +1 位作者 昝涛 费仁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介绍了镗杆颤振控制方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镗杆各种抑振手段的技术特点和近年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镗杆在颤振抑制方法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镗杆 颤振控制 金属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运动误差建模与测试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民 胡建忠 +1 位作者 昝涛 费仁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9,共7页
针对双轴旋转工作台五轴数控机床,运用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机床运动误差模型,并得到了相应的简化模型.为了测量双轴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双球杆仪的五轴机床运动误差分离方法.此方法通过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使机床的... 针对双轴旋转工作台五轴数控机床,运用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机床运动误差模型,并得到了相应的简化模型.为了测量双轴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双球杆仪的五轴机床运动误差分离方法.此方法通过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使机床的任意1个旋转轴与2个直线轴构成三轴联动而另外2个轴保持静止,据此设计了6种机床运动轨迹来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双球杆仪来测量主轴与工作台之间的相对距离,将所测特定位置处的长度值代入误差模型即可得出机床的运动误差.该方法大大简化了数学模型的计算和误差分离的整个过程.仿真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精确地分离出五轴数控机床的旋转工作台的所有8个运动误差,是一种非常有效而简便的五轴数控机床运动误差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建模 误差测量 五轴数控机床 双球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频激光干涉仪的DM1007数控铣床几何误差辨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建忠 王波雷 +2 位作者 王民 范晋伟 昝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对DM1007数控铣床几何误差进行了描述,采用九线辨识法对其进行误差辨识,并使用英国Ren-ishaw公司生产的ML10Gold型激光干涉仪进行了误差辨识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简单快捷且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
关键词 数控铣床 误差辨识 九线法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印机色墨转换实验及数据库开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初红艳 蔡力钢 +4 位作者 段亚军 秦合营 李小富 刘建 韩宏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4-1020,共7页
在胶印机色彩检测与控制系统中,色墨转换实验数据对色墨转换算法的研究及色彩控制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式色墨转换工艺数据库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新的色墨转换数据,提高色彩检测与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及控制精度.在确定色墨... 在胶印机色彩检测与控制系统中,色墨转换实验数据对色墨转换算法的研究及色彩控制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式色墨转换工艺数据库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新的色墨转换数据,提高色彩检测与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及控制精度.在确定色墨转换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在北人集团的对开四色胶印机上进行了色墨转换实验;综合考虑影响色墨转换实验的各因素,设计了色墨转换工艺数据库;并采用Visual C++及MySQL开发了开放式色墨转换工艺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查询、添加、删除及修改等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印机 色彩 油墨 实验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油墨预置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昝涛 王民 +1 位作者 崔孝广 费仁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660,共4页
针对当前油墨预置技术存在的预置精度低且易受印刷参数和印刷条件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智能油墨预置新技术.以实际合格印品为学习样本,将印刷条件参数和网点面积率参数作为输入特征量,实际的墨键开度值作为网络输出,选... 针对当前油墨预置技术存在的预置精度低且易受印刷参数和印刷条件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智能油墨预置新技术.以实际合格印品为学习样本,将印刷条件参数和网点面积率参数作为输入特征量,实际的墨键开度值作为网络输出,选择3层BP网络构建印品图文数字信息与墨键控制参数间的映射关系,实现数字化印刷流程中快速、准确的油墨预置.多色胶印机印刷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缩短开机调整时间,提高印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预置 人工神经网络 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 多色胶印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筋板布局的机床基础件立柱的多目标拓扑优化
13
作者 牛鹏 程强 +1 位作者 杨聪彬 刘志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9,共9页
为提高机床关键基础大件立柱的综合性能,通过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开展不同方向上某机床立柱的敲击测试实验,以得到其全部模态。在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向筋板布局的立柱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整并... 为提高机床关键基础大件立柱的综合性能,通过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开展不同方向上某机床立柱的敲击测试实验,以得到其全部模态。在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向筋板布局的立柱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整并重构新的立柱筋板布局。优化前后立柱有限元分析对比显示,其质量减轻10.09%,最大变形量减少5%,固有频率亦有一定程度提升。优化结果表明所进行的工作,既减轻了立柱整体质量,节省了立柱工程用料,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机床立柱 筋板布局 多目标优化 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强化温度场的理论解析与实验论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宇 高立新 +3 位作者 崔玲丽 吴迪平 杨久霞 王会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工件表面的激光强化效果直接取决于扫描过程中的热循环规律,为获得理想的淬硬层深及显微硬度分布,必须对激光作用的温度分布形态做出精确解析。采用有限单元法可以对各种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激光强化温度场的影响加以探讨,并辅以红外测温... 工件表面的激光强化效果直接取决于扫描过程中的热循环规律,为获得理想的淬硬层深及显微硬度分布,必须对激光作用的温度分布形态做出精确解析。采用有限单元法可以对各种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激光强化温度场的影响加以探讨,并辅以红外测温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强化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性能,而工艺参数的改变对于热循环规律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强化 热循环 温度场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中的油墨预置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民 刘新星 +1 位作者 昝涛 崔孝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了使JDF(job definition format)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中油墨预置更加准确,根据胶印机中的油墨转移,对墨键开度和印张实地密度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油墨预置试验,拟合出墨键开度与印版网点面积率的关系曲线;在流程中用程序语... 为了使JDF(job definition format)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中油墨预置更加准确,根据胶印机中的油墨转移,对墨键开度和印张实地密度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油墨预置试验,拟合出墨键开度与印版网点面积率的关系曲线;在流程中用程序语言实现该关系的算法,从而实现油墨预置.结果表明,与传统油墨控制技术相比,该技术缩短了胶印机开机后的调整时间,量化了油墨预置数据,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预置 活件定义格式 工作流程 可扩展标记语言 胶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据处理的我国机床技术差距评价体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铮 李丽 +3 位作者 许静静 刘炳业 刘志峰 杨聪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91,共8页
长期以来,我国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技术差距缺乏量化测度研究,导致无法用客观的表征方法来衡量和评价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水平。针对以上问题,从共性技术、典型主机产品、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4个方向出发进行技术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技术差距缺乏量化测度研究,导致无法用客观的表征方法来衡量和评价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水平。针对以上问题,从共性技术、典型主机产品、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4个方向出发进行技术要素项细分,构建了对标世界先进领先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差距评价体系;提出我国机床技术水平与国际(地区)先进水平的年代差距量化表征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数据处理的分项技术水平评价模型、共性技术产品水平评价模型和产品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基于该体系进行了大样本数据调研,基于评价模型进行了机床技术年代差距量化分析,评价结果可为政府科学决策及行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技术差距 评价体系 差距量化表征 模糊数据处理 技术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置锥台的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预测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民 胡建忠 +1 位作者 昝涛 李德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9-1304,共6页
为缩短基于斜置锥台评价五轴联动加工精度的时间和降低评价的费用,用多轴机床误差理论研究了基于锥台的五轴机床联动加工精度预测,提出了一种新的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斜置锥台的五轴加工运动误... 为缩短基于斜置锥台评价五轴联动加工精度的时间和降低评价的费用,用多轴机床误差理论研究了基于锥台的五轴机床联动加工精度预测,提出了一种新的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斜置锥台的五轴加工运动误差模型,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上进行斜置锥台的仿真加工得到斜置锥台刀侧铣削的数控(NC)代码,并利用运动误差模型和NC代码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计算出锥台侧面的圆度误差,据此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进行预测。对所提出的五轴加工精度预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用于五轴联动加工精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加工精度预测 斜置锥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UA的数控机床制造数字化车间信息交互模型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民 曹鹏军 +3 位作者 宋铠钰 朱葛龙 张维 赵钦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0-1046,共7页
为了实现数控机床制造数字化车间的信息互联互通,针对数控机床数字化制造过程中相关生产信息在各层级之间的网络化信息传递,提出了一种基于OPC统一架构(unified architecture,UA)的信息交互工单定义格式(worksheet definition format,W... 为了实现数控机床制造数字化车间的信息互联互通,针对数控机床数字化制造过程中相关生产信息在各层级之间的网络化信息传递,提出了一种基于OPC统一架构(unified architecture,UA)的信息交互工单定义格式(worksheet definition format,WDF)文件模型,对其文件结构和功能节点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定义,给出了建模示例,并对WDF的信息交互机制进行了说明.基于提出的WDF文件模型,可以实现数控机床制造数字化车间内各层级间信息交互的开放式共享,解决信息异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数字化制造 OPC UA WDF信息交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针轴承工作温度场仿真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跃明 周天宇 +1 位作者 纪姝婷 张皓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6-159,163,共5页
为分析滚针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热特性对RV减速器精度的影响,根据实际工况建立了RV减速器滚针轴承的有限元热分析模型,研究摩擦生热量的计算方法和对流换热系数的选取,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滚针轴承进行稳态热分析,得到了实际工况下的... 为分析滚针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热特性对RV减速器精度的影响,根据实际工况建立了RV减速器滚针轴承的有限元热分析模型,研究摩擦生热量的计算方法和对流换热系数的选取,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滚针轴承进行稳态热分析,得到了实际工况下的轴承的温度场分布,并分析不同转速和负载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滚针轴承运行时,内滚道温度最高,滚针次之,外圈温度最低;径向力和转速都会影响滚针轴承的温度场,且转速影响更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5%以内,可以有效预测滚针轴承的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滚针轴承 稳态温度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泄漏光学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苗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2-330,共19页
国际上把能源技术革命作为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全球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碳中和计划,氢能具有来源多样、能量密度高、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多重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能源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 国际上把能源技术革命作为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全球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碳中和计划,氢能具有来源多样、能量密度高、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多重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能源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用于氢气泄漏检测的光学传感技术,包括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和钯基光纤传感技术.可调谐吸收光谱技术中介绍了半导体激光波长扫描和调制、光谱吸收、二次谐波信号获取及气体浓度测量的基本原理;以H_(2)检测技术为例,讨论了环境背景吸收谱的影响、目标气体指纹谱的选择原则及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选择原则;给出了自己研制的智能型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浓度检测仪的样机结构、模块单元、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钯基光纤传感技术中简述了金属Pd的对H_(2)的传感机理和传感材料的热力学特性;介绍了各种位相调制型、强度调制型和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结构、测量原理、测量结果及性能参数;讨论了各类钯基光纤传感器的发展过程;简单分析了传感器宏观性能与微观机理的关系.光学检测属非接触检测,符合氢检测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氢能源 安全监测 泄漏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 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