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兆丰华生物科技品牌公开亮相
1
作者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4期12-12,共1页
2020年1月7日上午,以“新品牌新战略新辉煌”为主题的兆丰华生物科技品牌发布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兆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植于大北农的疫苗产业,2019年12月28日由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牧... 2020年1月7日上午,以“新品牌新战略新辉煌”为主题的兆丰华生物科技品牌发布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兆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植于大北农的疫苗产业,2019年12月28日由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牧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这四家大北农旗下疫苗产业重组而成。本着做大做强大北农疫苗产业、扩大品牌影响力、更广泛的服务于社会的宗旨,该品牌的亮相开启了大北农疫苗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促进大北农疫苗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技 医学研究中心 疫苗产业 大北农 品牌影响力 江苏省南京市 做大做强 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试验
2
作者 刘青涛 卢凤英 +8 位作者 朱晓玮 周永银 闵兰 郝东敏 钟洪义 汪建华 杨婧 吴凤瑶 张小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58,共6页
为评估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对不同品种的25胚龄鸭胚进行胚内注射免疫鸭甲型肝炎活疫苗,分别在出壳后1日龄、3日龄、5日龄采用鸭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免疫的雏鸭对1型强毒的攻毒保... 为评估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对不同品种的25胚龄鸭胚进行胚内注射免疫鸭甲型肝炎活疫苗,分别在出壳后1日龄、3日龄、5日龄采用鸭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免疫的雏鸭对1型强毒的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3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免疫的雏鸭对3型强毒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1型和3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联合免疫的雏鸭对1型和3型强毒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此外,胚内免疫对出雏率无不良影响,雏鸭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正常,14日龄剖检肝脏无异常。研究表明,1型和3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鸭甲型肝炎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活疫苗 鸭胚 胚胎免疫 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3
作者 康浩然 黄雨薇 +7 位作者 宋程 高鹏 张永宁 周磊 盖新娜 韩军 郭鑫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因p46,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性的引物筛选设计了exo探针及其对应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AA)技术引物对,建立了Mhp实时荧光(real-time)RAA快速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并使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比检测临床样本。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猪格拉瑟氏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Mhp real-time RAA及其可视化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8和29 copies/μL(95%置信区间),敏感性强;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8.0%,重复性好;对108份猪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及其可视化方法与Mhp qPCR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8.15%和99.07%。本试验所建立Mhp real-time RAA方法可以通过便捷式蓝光仪器实现结果的可视化,更适用于资源匮乏的诊断实验室和基层现场,为MPS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猪肺炎支原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防控案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齐海涛 周小强 +3 位作者 范伟 何东旭 王友升 臧传蛟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8期93-94,共2页
猪肺炎支原体(M.hyo)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呼吸道病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猪群感染率超过70%,国内感染率高达80%以上,发病率为30%~50%。M.hyo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和... 猪肺炎支原体(M.hyo)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呼吸道病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猪群感染率超过70%,国内感染率高达80%以上,发病率为30%~50%。M.hyo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清除病原能力下降;呼吸道免疫力减弱后,极易引发巴氏杆菌等气溶胶传播病菌的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M.hyo 呼吸道病原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两种免疫方案效果比较
5
作者 张丹 李书勋 +6 位作者 朱晓玮 丁美娟 周开华 汪爱芬 尹秀凤 何召庆 张海涛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评价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两种免疫方案的效果,以活菌浓度3×106 CCU/羽份的F36株鸡毒支原体活疫苗点眼免疫2日龄SPF鸡,采用全部鸡群分别免疫1羽份、1/4羽份、1/10羽份和1/40羽份,以及仅有1/2、1/4、1/6比例的鸡免疫1羽份、其... 为评价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两种免疫方案的效果,以活菌浓度3×106 CCU/羽份的F36株鸡毒支原体活疫苗点眼免疫2日龄SPF鸡,采用全部鸡群分别免疫1羽份、1/4羽份、1/10羽份和1/40羽份,以及仅有1/2、1/4、1/6比例的鸡免疫1羽份、其余鸡同居饲养两种方案,全群免疫或同居免疫30 d后攻毒,攻毒14 d后剖检,观察气囊病变,各组免疫后30 d内每周测定F36株定植率。另外,对商品鸡群也采用两种方案免疫鸡毒支原体活疫苗,分为全群免疫(剂量为1/2羽份)和同居免疫(1/2鸡群免疫1羽份,1/2鸡群同居饲养),分别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F36株鸡毒支原体的定植率,并统计生产数据。结果显示,SPF鸡全群免疫鸡毒支原体(F36株)活疫苗1/10羽份可以达到60%以上的保护;同居免疫时,1/2鸡群免疫1羽份疫苗,另外1/2鸡群同居,其全群保护率低于60%,随着同居鸡比例的增加,其保护率逐渐下降。商品鸡全群免疫1/2羽份鸡毒支原体F36株活疫苗组的定植率、平均出栏体重优于1/2鸡群免疫1羽份疫苗、另外1/2同居鸡群组。结果表明,对鸡群进行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株)免疫时,全群免疫方案优于同居免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活疫苗 保护率 定植率 全群免疫 同居免疫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丹娜 乌兰 李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了制备、筛选和评价治疗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的中和抗体,本试验克隆DTMUV E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提取质粒,鉴定重组质粒pET30-E,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 为了制备、筛选和评价治疗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的中和抗体,本试验克隆DTMUV E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提取质粒,鉴定重组质粒pET30-E,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E蛋白表达,使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E蛋白,将E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3次后,取小鼠脾脏,分离脾细胞,在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筛选分泌抗E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进行单克隆抗体鉴定,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TMUV,病毒中和试验评价单克隆抗体中和DTMUV感染的能力,并评价单克隆抗体治疗DTMUV感染小鼠的能力。结果显示,含质粒pET30-E的E.coli BL21经诱导后可在裂解的沉淀物中表达E蛋白;制备的E蛋白单克隆抗体4A1可以与E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不与鸭A型肝炎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细小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交叉反应;4A1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对DTMUV具有中和活性,且能够很好地识别DTMUV并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可完全清除感染小鼠血液中的DTMUV。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4A1在应对DTMUV感染方面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单克隆抗体 中和活性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H贴壁细胞悬浮驯化及其在新城疫病毒培养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邵营格 晁锦 +4 位作者 朱晓玮 周永银 汪爱芬 尹秀凤 何召庆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
为建立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在LMH细胞上的全悬浮培养工艺,以获得高滴度的新城疫疫苗抗原,采用LMH贴壁细胞悬浮培养驯化方法,获得了形态良好、能稳定传代的LMH悬浮细胞株;以LMH悬浮细胞在摇瓶培养NDV La Sota株为基础,对接毒细胞密度... 为建立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在LMH细胞上的全悬浮培养工艺,以获得高滴度的新城疫疫苗抗原,采用LMH贴壁细胞悬浮培养驯化方法,获得了形态良好、能稳定传代的LMH悬浮细胞株;以LMH悬浮细胞在摇瓶培养NDV La Sota株为基础,对接毒细胞密度、接毒剂量、胰酶添加浓度、收获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摸索和优化,并在14 L生物反应器中进一步进行3个批次的培养验证。结果显示:LMH悬浮细胞以初始密度1.5×10^(6)/mL左右接种,培养72 h可增殖到8.0×10^(6)~9.0×10^(6)/mL,细胞活率达97%以上。确定NDV La Sota株在LMH悬浮细胞株上的培养工艺:LMH细胞悬浮培养至不低于4.5×10^(6)/mL按照感染复数不低于0.2接种病毒,并添加终浓度为5μg/mL的胰酶,于37℃培养72 h左右,细胞活率在30%左右收获病毒液,NDV HA均可达1∶2048~1∶4096,病毒含量≥10^(7.63)EID50/0.1 mL。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LMH细胞全悬浮培养工艺,并能在生物反应器扩大培养,为ND相关疫苗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H悬浮细胞 新城疫病毒 生物反应器 悬浮培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因素
8
作者 何东旭 范伟 +3 位作者 王婷 朱晓玮 何召庆 王辉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8期50-51,共2页
猪肺炎支原体(M.hyo)感染猪能够引起猪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具有传染性。全球超过70%猪群感染M.hyo,国内感染率达75%以上,发病率30%~50%。M.hyo感染黏附于呼吸道纤毛,繁殖释放有害代谢产物使纤毛脱落、黏膜受损,纤毛清除异物功能丧失,... 猪肺炎支原体(M.hyo)感染猪能够引起猪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具有传染性。全球超过70%猪群感染M.hyo,国内感染率达75%以上,发病率30%~50%。M.hyo感染黏附于呼吸道纤毛,繁殖释放有害代谢产物使纤毛脱落、黏膜受损,纤毛清除异物功能丧失,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等气源性病菌长驱直入,引起继发感染。M.hyo感染还会导致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细胞免疫能力及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消除病原能力下降,而抑制性T细胞的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呼吸道免疫力减弱,使继发感染变得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继发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 细胞免疫 巴氏杆菌 肺泡巨噬细胞 链球菌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抗原定量方法及其应用
9
作者 何召庆 徐晨 +4 位作者 汪爱芬 尹秀凤 南祥祝 邵营格 晁锦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43-44,共2页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可以给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当前,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在很多猪场仍有很高的比例,给猪场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有效的疫苗免疫有利于猪抵抗病毒,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和缩短带毒时...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可以给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当前,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在很多猪场仍有很高的比例,给猪场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有效的疫苗免疫有利于猪抵抗病毒,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和缩短带毒时间,因此,疫苗免疫仍是猪场控制PCV2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场管理 病毒血症 PCV2 疫苗免疫 抗原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免疫抗应激类虾饲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杨秀华 王婷 韩健宝 《科学养鱼》 2024年第8期74-75,共2页
虾、蟹等水产动物基本不具备完整的免疫系统,其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提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吞噬、包囊等来完成。虾、蟹从饲料中获取营养物质,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增强免疫抗应激类虾饲料采用... 虾、蟹等水产动物基本不具备完整的免疫系统,其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提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吞噬、包囊等来完成。虾、蟹从饲料中获取营养物质,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增强免疫抗应激类虾饲料采用了天然发酵产物,组成免疫营养包,按照质量份额计为:肽核酸4~7份、壳寡糖3~6份、益生菌9~10份、有机硒2.5~3.5份、酵母细胞壁15~22份、鸡肉水解蛋白56~56.8份。饲料原料组成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免疫力 酵母细胞壁 抗应激 传染性疾病 免疫营养 有机硒 水产动物 虾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脾转移因子提高LaSota株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率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磊 钟佳莲 +8 位作者 余勋信 刘毅发 黄瑜 刘小龙 赖隆永 闫丽萍 许秀梅 宋素泉 张渊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78-3587,共10页
旨在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新城疫病毒(NDV)弱毒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效果及机制。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10^(-2)、10^(-3)、10^(-4)、10^(-5)羽份)LaSota疫苗株单独(单独免疫组)、LaSota疫苗株与TF联合(联合免疫组)免疫SPF鸡,14 ... 旨在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新城疫病毒(NDV)弱毒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效果及机制。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10^(-2)、10^(-3)、10^(-4)、10^(-5)羽份)LaSota疫苗株单独(单独免疫组)、LaSota疫苗株与TF联合(联合免疫组)免疫SPF鸡,14 d后以NDV F 48 E 9强毒攻毒,同时设立对照组(非免疫攻毒)和空白组(非免疫非攻毒),并采用ELISA方法与蛋白质芯片技术分别测定外周血IL-4、IFN-γ与IL-12 P40浓度。结果显示,鸡免疫10^(-2)、10^(-3)、10^(-4)、10^(-5)羽份时疫苗攻毒保护率和半数保护量(PD_(50))如下:单独免疫组分别为100%、55%、0%、0%和0.0008羽份,联合免疫组分别为100%、75%、0%、0%和0.0005羽份,对照组和空白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0%。免疫10^(-3)羽份疫苗后,联合免疫组IL-4和IFN-γ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并于第7、14天差异极显著(P<0.01);攻毒后,联合免疫组IL-4、IFN-γ和IL-12 P40含量均高于其他组,IL-4于第1、14天,IFN-γ于第1、3天,IL-12 P40于第1天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表明,TF可增强IFN-γ、IL-12介导的细胞免疫和IL-4介导的体液免疫,提高LaSota株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率,降低疫苗PD_(50);在抵抗NDV F 48 E 9强毒攻击时,联合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单独免疫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脾转移因子 鸡新城疫弱毒LaSota株 鸡新城疫强毒F_(48)E_(9)株 免疫保护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的进化与致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洁 廖均乐 +7 位作者 钱鹏 陈亚磊 刘玉秀 习向峰 范伟 张渊魁 张许科 田克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5,共4页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猫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原之一,对宠物猫的生命和野生猫科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目前FCV仅有1个血清型,该病毒RNA依赖RNA聚合酶的低保真度和高错误率使FCV在复制中有较高的基因可塑性,在免...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猫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原之一,对宠物猫的生命和野生猫科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目前FCV仅有1个血清型,该病毒RNA依赖RNA聚合酶的低保真度和高错误率使FCV在复制中有较高的基因可塑性,在免疫压力下能较快发生突变,由此造成的免疫逃避是引起猫杯状病毒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50多年,猫杯状病毒在免疫压力下随着时间推移突变出多种可引起猫不同临床特征的新毒株,从传统的引起口腔溃疡和上呼吸道症状的毒株,逐渐突变出现引起猫严重下呼吸道症状如肺炎的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猫跛行的毒株和引起猫毒性系统性疾病的毒株等。FCV基因型众多,对临床诊断和预防带来全新挑战。本文对FCV病原学、病毒进化和致病机理等研究进行综述,对临床多变的FCV的诊断和预防进行思考,以期为FCV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上呼吸道疾病 免疫逃避 宠物猫 致病性研究 主要病原 血清型 猫科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保护剂提高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保存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青涛 卢凤英 +7 位作者 汪爱芬 尹秀凤 朱秀同 何平有 赵玉龙 朱晓玮 薛家宾 张小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2-157,共6页
为提高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耐热性能,根据前期研究设计了3个耐热保护剂配方,比较不同配方对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温度耐受性和保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保护剂TS11、TS37、TS51所制备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均在0.5 lg以下,... 为提高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耐热性能,根据前期研究设计了3个耐热保护剂配方,比较不同配方对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温度耐受性和保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保护剂TS11、TS37、TS51所制备疫苗的抗原冻干损失均在0.5 lg以下,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但TS37所制备疫苗在37℃和45℃耐受后的抗原效价下降滴度明显低于TS11和TS51,这说明TS37具有更好的耐热保护效果。另外,25℃、2~8℃保存试验显示,配方TS37可使疫苗在室温下至少能保存1个月、冷藏条件下至少保存27个月而抗原含量和攻毒保护仍能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因此,本试验研制成功针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耐热保护剂TS37,该保护剂可使疫苗实现2~8℃下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保护剂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 保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导向型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金龙 阮国荣 徐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96,共3页
为探索以"创业型畜牧生产实训"为特征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体系,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导向型实践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行的10多年教学探索,提出了创业实践体系、校内课程实践体系、教学实践实习体系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共4种实践体... 为探索以"创业型畜牧生产实训"为特征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体系,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导向型实践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行的10多年教学探索,提出了创业实践体系、校内课程实践体系、教学实践实习体系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共4种实践体系并运用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效果,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专业 创业导向 实践体系 构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异常毒性检查研究
15
作者 徐磊 游开铿 +11 位作者 郑青 林祚贵 郜飞燕 胡小榕 傅光华 施少华 刘小龙 许秀梅 杜君 廖惠珍 黄瑜 张渊魁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6期8-10,共3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脾转移因子(TF)的异常毒性检查方法,并对本发明专利TF制造技术进行工艺验证,按照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中“异常毒性检查法”,通过小鼠动物模型建立异常毒性检查方法,对本课题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3批TF进...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脾转移因子(TF)的异常毒性检查方法,并对本发明专利TF制造技术进行工艺验证,按照现行《中国兽药典》附录中“异常毒性检查法”,通过小鼠动物模型建立异常毒性检查方法,对本课题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3批TF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将TF以0.5 mL/只剂量经腹腔注入小鼠,3组共15只小鼠于腹腔注射后48 h内均健活,均未出现异常情况。结果显示,3批TF无异常毒性且异常毒性检查结果均符合现行《中国兽药典》规定。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TF制造技术对异常毒性的控制效果良好,对TF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 专利制造工艺 异常毒性检查 小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2020年我国部分城市宠物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洪超 丁航天 +8 位作者 卢旭 王洁 廖均乐 霍宁宁 范伟 张渊魁 习向锋 刘玉秀 田克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宠物犬的布鲁氏菌感染情况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于2018年-2020年,从我国16个城市收集1 368份宠物犬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城市、月份、宠物犬性别和饲养条件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宠物犬血... 为了解宠物犬的布鲁氏菌感染情况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于2018年-2020年,从我国16个城市收集1 368份宠物犬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城市、月份、宠物犬性别和饲养条件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宠物犬血清中既检测到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又检测到粗糙型布鲁氏菌抗体,抗体阳性血清样品数分别为5份和9份,阳性率分别为0.36%和0.66%,距离牧区较近的成都市、重庆市和昆明市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城市,3月份和5月份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数量最多,宠物医院和农户的宠物犬感染布鲁氏菌的几率高于犬场。结果表明,宠物犬感染布鲁氏菌的情况较为复杂,布鲁氏菌感染率在时间、空间和饲养条件方面存在差异,调查结果为提高大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敲响警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犬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静 王许刚 +3 位作者 卢佳慧 李龙飞 张瑞华 徐彤 《北方牧业》 2022年第15期23-25,共3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由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PRSV)引起猪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和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断奶前后的仔猪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由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PRSV)引起猪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和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断奶前后的仔猪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妊娠后期母猪繁殖障碍,该病自1987年首次报道以来,尤其是2006年变异性高致病性PPRSV的出现,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非洲猪瘟在我国的发生对生猪养殖业导致严重经济损失,但是在常态化非洲猪瘟防控下如何做好以繁殖呼吸综合征等重要疾病对于提高生猪养殖业提质增效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非洲猪瘟 生猪养殖业 繁殖障碍 呼吸系统疾病 蓝耳病 传染性疾病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增强剂对杆状病毒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汤波 刘奇 +7 位作者 吕帅阳 石磊 王建华 徐慧敏 于萍萍 刘飞 石艳丽 孙石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6-53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PCV2-Cap)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非免疫对照组(Control组),Cap蛋白免疫对照组(Cap组),佐剂疫苗免疫对照组(15A组),以及佐剂组(IL-2组、Poly I:C组、R84... 为了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PCV2-Cap)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非免疫对照组(Control组),Cap蛋白免疫对照组(Cap组),佐剂疫苗免疫对照组(15A组),以及佐剂组(IL-2组、Poly I:C组、R848组、QuilA组、QS21组、MPLA组)、商品疫苗免疫对照组(Con-V组),选择6种不同的免疫增强剂(IL-2、PolyI:C、R848、Quil-A、QS21、MPLA)分别与等量PCV2-Cap蛋白(15μg/只)混合制备疫苗,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定期采血,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PCV2抗体和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4、IL-6、IL-12水平;免疫28 d,对所有小鼠以0.5 mL/只剂量腹腔注射PCV2 SX-07株(1×106.0TCID50/mL),攻毒后21 d采集全血,利用PCR方法检测PCV2病毒血症。结果显示,各佐剂疫苗免疫后对小鼠存在短暂的刺激,但能快速恢复正常,对小鼠安全性优于对照商品疫苗;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首免后21 d,IL-2组、QuilA组和MPLA组小鼠抗体水平高于其他佐剂组,IL-2组、QuilA组均高于Cap组和15A组,且差异极显著(P<0.05),IL-2组、QuilA组和MPLA组高于Con-V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首免后28 d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L-2组、QuilA组、QS21组和MPLA组小鼠抗体水平高于Con-V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所有佐剂组和Con-V组均高于Cap组,且差异均显著(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MPLA组小鼠的IFN-γ、IL-2、IL-4、IL-6、IL-12等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QS21组TNF-α的表达水平最高;MPLA、QS21、IL-2、R848诱导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能力高于商品佐剂和商品疫苗;病毒血症检测结果显示,Control组中小鼠PCV2攻毒后均为PCV2病毒血症阳性,Cap蛋白组中33.3%小鼠为阳性,15A组中16.7%为阳性,其他组均为阴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首次表明,在6种选用的增强剂中,MPLA、IL-2和QS21既能够提高PCV2 Cap蛋白疫苗免疫后机体的抗体水平,又能显著提高免疫后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为PCV2亚单位疫苗的新型佐剂后期开发和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免疫效果 PCV2 CAP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5型)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南祥祝 徐晨 +2 位作者 王辉 丁美娟 何召庆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2期46-47,共2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猪的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以出血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任何年龄的猪均可发生,可引起猪的急性死亡,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猪的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以出血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任何年龄的猪均可发生,可引起猪的急性死亡,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慢性和无症状感染是暴发流行的潜在因素,因此,早期诊断是防治该病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呼吸道传染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坏死性 养猪业 无症状感染 急性死亡 潜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南祥祝 徐晨 +2 位作者 王辉 丁美娟 何召庆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7期97-98,共2页
浙江某猪场2022年9月出现疫情,猪场兽医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了初步诊断,疑似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为了进一步确诊,本实验室人员协同猪场兽医在进行病理剖检的同时,无菌采集... 浙江某猪场2022年9月出现疫情,猪场兽医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了初步诊断,疑似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为了进一步确诊,本实验室人员协同猪场兽医在进行病理剖检的同时,无菌采集扁桃体和肺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在病料样本中分离到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APP)。实验室利用PCR技术进行分型鉴定,分离菌株属于生物学Ⅰ型血清学5型APP。对APP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得知,该菌株对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等6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双方兽医联合制定了综合防控方案,经敏感药物治疗、预后康复方案等措施的实施,猪群逐步转阴,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药物敏感试验 实验室诊断 防控方案 血清学 分离菌株 初步诊断 分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