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谋县潜在碳汇林业资源调查及低碳消耗利用的策略措施
1
作者 李青华 赵培仙 《绿色科技》 2014年第8期53-56,共4页
指出了经过对元谋县潜在碳汇林业资源的调查以及对低碳资源消耗利用的分析研究,借助国家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以及长江水土保持林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机遇,加速了区内造林进度,增加了有... 指出了经过对元谋县潜在碳汇林业资源的调查以及对低碳资源消耗利用的分析研究,借助国家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以及长江水土保持林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机遇,加速了区内造林进度,增加了有林面积,提高了森林林分质量,增加了碳汇林业的储存量。提出了碳汇林业资源的保护措施,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循环再利用代替薪材,科学推广青饲料发酵生喂,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节柴改造,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果树的秸秆修剪再生利用,减少了薪柴能源的消耗,迅速消灭森林消长赤字、促进长大于消,以减轻农村劳动强度,提高山区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变当地的生活环境,加快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推广创建碳汇林业资源,保护碳汇林业资源提供科学策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碳汇林业 低碳消耗 现状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区节水农业与林业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平 王道杰 +3 位作者 杨忠 张信宝 严俊华 起加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73,共5页
干旱缺水是提高干热河谷旱坡地粮食产量和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进行了旱坡地“地下地膜隔水墙”节水农业 (节水造林 )技术及果树节水灌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旱坡地粮食增产 6.5%~ 2 0 .2 % ,... 干旱缺水是提高干热河谷旱坡地粮食产量和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进行了旱坡地“地下地膜隔水墙”节水农业 (节水造林 )技术及果树节水灌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旱坡地粮食增产 6.5%~ 2 0 .2 % ,造林成活率提高 2 0 %~ 30 % ,果树栽培节水率 60 %~ 80 % ,且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 节水农业 节水林业 地下地膜节水墙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海拔印楝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永忠 李昆 +1 位作者 李从富 赵志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调查了从海拔1000 m到1500 m之间种植退耕地和荒山上的印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退耕地生长较好,荒山造林除部分土质较好的地点生长较好外,其余均出现落叶枯梢、病虫危害、生长缓慢、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等现象。
关键词 元谋 干热河谷 印楝 病虫危害 成活率 保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薪炭林树种定量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蛟 王长福 +1 位作者 张明友 杨成源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49-258,共10页
以元谋为试验基地,布置了11个树种的裂区试验,用定量的方法选择出刺槐、赤桉、窿缘桉、圣诞、黑荆、念珠相思等适合该地区的薪炭林树种。这些树种产量高,燃烧值高,萌发力强,耐砍、耐烧,能促进元谋地区营造薪炭林。
关键词 薪炭林 综合选择指标 定量选择指标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营造林技术推广应用——以元谋县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培仙 孔维喜 何璐 《绿色科技》 2014年第7期76-79,共4页
通过在元谋干热河谷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开展了耐旱性树种选择研究和引进树种驯化适应性种植,推广使用良种壮苗、封山育林造林技术措施、营林造林配套技术应用,提高了造林预整地质量。着力推出保水剂技术应用,探... 通过在元谋干热河谷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开展了耐旱性树种选择研究和引进树种驯化适应性种植,推广使用良种壮苗、封山育林造林技术措施、营林造林配套技术应用,提高了造林预整地质量。着力推出保水剂技术应用,探讨了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总结了元谋干热河谷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中的经验,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退耕还林 技术措施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干热河谷引种植物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和琼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A02期137-138,共2页
2004-2005年以“三个效益”为标准,对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引种栽培的树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认为引种是成功的,以用材为主的生态林树种为:加勒比松、赤桉、柠檬桉、尾叶桉、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大叶相思;以林果为主的经济林树种... 2004-2005年以“三个效益”为标准,对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引种栽培的树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认为引种是成功的,以用材为主的生态林树种为:加勒比松、赤桉、柠檬桉、尾叶桉、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大叶相思;以林果为主的经济林树种为:毛叶枣、龙眼、芒果、甜酸角。木豆和山毛豆可作为木本饲料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植物 评价 干热河谷 元谋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干热河谷台湾相思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和琼 王利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59-161,共3页
介绍了台湾相思树的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以为在生态环境脆弱带元谋干热河谷培育台湾相思壮苗和提高台湾相思人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台湾相思树 育苗 造林技术 干热河谷 云南元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青枣引种栽培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永刚 杨朝凤 《绿色科技》 2016年第7期117-119,共3页
指出了青枣在元谋县具有较长的引种和栽培历史,它生快长,适应性强,可当年种植当年结果,产量高、效益好,是目前较为早产的木本果树之一,元谋县干热河谷地区的部分群众通过引种青枣增加了收入。通过多年来的引种栽培,青枣可以采用品种改... 指出了青枣在元谋县具有较长的引种和栽培历史,它生快长,适应性强,可当年种植当年结果,产量高、效益好,是目前较为早产的木本果树之一,元谋县干热河谷地区的部分群众通过引种青枣增加了收入。通过多年来的引种栽培,青枣可以采用品种改良、园地选择、合理栽培、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提高产量和果品质量,从而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枣 引种 栽培技术 元谋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森林防火初探
9
作者 韩清 《热带林业》 2014年第1期50-52,共3页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维持生态平衡的公益性事业。搞好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林区和出入林区所有人员的光荣义务。本文通过系统分...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维持生态平衡的公益性事业。搞好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林区和出入林区所有人员的光荣义务。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元谋县森林火灾发生的成因,总结历年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建议及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火灾原因剖析 预防措施 元谋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县膏桐病虫种类及防控对策
10
作者 冯永刚 李有国 毕加勋 《绿色科技》 2016年第5期36-39,共4页
指出了膏桐病虫害是影响膏桐生长和膏桐产量以及制约膏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元谋县膏桐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查清了元谋县6种膏桐主要病害、13种膏桐主要虫害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为建... 指出了膏桐病虫害是影响膏桐生长和膏桐产量以及制约膏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元谋县膏桐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查清了元谋县6种膏桐主要病害、13种膏桐主要虫害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为建立膏桐病虫害预警体系和预防控制膏桐病虫害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桐 病虫种类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人工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彭兴民 赖永祺 +2 位作者 张燕平 赵保荣 赵培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印楝幼树生长 1a抽 3次梢 ,即春梢 (2  4月 )、夏梢 (6  8月 )和秋梢 (10月 )。幼林树高、地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栽后第 1a最大 ,第 2a最小 ,以后各年较一致。 1a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 3个时期 ,即滞生期 (1  3月和 11  12月 ) ,生长... 印楝幼树生长 1a抽 3次梢 ,即春梢 (2  4月 )、夏梢 (6  8月 )和秋梢 (10月 )。幼林树高、地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栽后第 1a最大 ,第 2a最小 ,以后各年较一致。 1a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 3个时期 ,即滞生期 (1  3月和 11  12月 ) ,生长量较小或生长停缓 ;生长期 (4  10月 ) ,生长量明显 ;快速生长期 (5  8月 ) ,树高的生长高峰出现在 7、8两月 ,占全年生长量的 6 2 1% ,地径的生长高峰开始比树高生长高峰早 ,结束得晚。月平均温度对当月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 ;月平均降水对当月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也达显著程度 ,但对当月地径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月平均温度对树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较月平均降水量的大。造林保存率较高 ;定植后第 2a结果株率为 5 3 3% ,到第4a为 9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林 印楝 人工林 生长节律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被引量:19
12
作者 彭兴民 张燕平 +2 位作者 赖永祺 赵保荣 赵培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0,共6页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引种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声熙 张春华 +2 位作者 李立 李文良 赵培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地区可选择抗寒力稍强的IND95003种源先行试验性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引种 种源试验 抗寒能力 组织褐变法 电导法 低温寒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振寅 苏建荣 +2 位作者 李从富 王云 李正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5,共6页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Alatalo均匀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比较了元谋干热河谷10个主要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测定了不同群落...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Alatalo均匀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比较了元谋干热河谷10个主要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S、H、D值分别为3.923~19.583、0.913~2.000和0.178~0.510,且人工植物群落的S值明显低于自然植物群落,具优势种乔木群落的H值较高,人工植物群落E值大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2)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分析表明,按S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按H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按D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3)自然植物群落对立地土壤的维持明显高于人工植物群落,前者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明显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自然群落 人工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地方式对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谷丽萍 裴艳辉 +5 位作者 郑科 孔继君 郭永清 张明友 李光华 赵和琼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71-76,共6页
以元谋县干热河谷区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整地方式对其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既能有效地缩短土壤水分亏缺期,又能显著增加土壤含水率,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重要措施。旱季0-50cm土层,全面整地土壤平均... 以元谋县干热河谷区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整地方式对其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既能有效地缩短土壤水分亏缺期,又能显著增加土壤含水率,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重要措施。旱季0-50cm土层,全面整地土壤平均含水率是带状整地的1.76倍,是自然坡地的2.16倍,带状整地土壤平均含水率是自然坡地的1.23倍。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加,全面整地与带状整地和自然坡地土壤含水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带状整地与自然坡地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坡位对不同整地方式土壤含水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整地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印楝幼林施肥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益兴 刘秀贤 +2 位作者 杨朝风 郑国荣 张燕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幼林经22个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综合N、P、K肥各水平对幼林生长的反应,N150P150K50是印楝幼林比较优越的施肥配方,该处理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 9倍和2 7倍;施肥处...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幼林经22个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幼林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综合N、P、K肥各水平对幼林生长的反应,N150P150K50是印楝幼林比较优越的施肥配方,该处理的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 9倍和2 7倍;施肥处理的肥效指数达到2 86~14 17,树高、胸径生长对P、N肥反应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N、P、K肥与幼林各生长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但只有N、P肥对幼林生长相关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施肥效应 干热河谷 元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昆 李巧 +3 位作者 陈又清 周兴银 陈彦林 赵培先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9-774,共6页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低,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种为扁平虹臭蚁Iridomyrmex anceps;曾经过度放牧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最贫乏,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最低;长期存在一定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经受或存在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林下以刺吸类昆虫占优势,地表以迈氏小家蚁Monomorium mayri占优势。过度放牧导致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群落趋于不稳定,栖息环境出现退化。放牧干扰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比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干热河谷 放牧 生物多样性 植物群落 节肢动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兴民 吴疆翀 +4 位作者 郑益兴 罗彰 赵保荣 赵培仙 张燕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928,共8页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方法,并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方法]以印楝药用优树和平均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完全谱系设计建立无性系品比试验,采用重复力估算法在表型水平上对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方法,并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方法]以印楝药用优树和平均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完全谱系设计建立无性系品比试验,采用重复力估算法在表型水平上对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提出"农药型印楝"的概念和标准,根据该标准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结果]无性系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随优树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都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同一无性系各分株间的印楝素B变异(5.26%37.55%)较印楝素A变异(6.06%15.80%)和印楝素AB变异(2.95%16.14%)大,印楝素B和印楝素AB几乎呈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而印楝素A则既有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又有超母遗传倾向;无性系间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性状具有异质性(P<0.01)。无性系印楝素A重复力(0.78)、印楝素B重复力(0.81)和印楝素AB重复力(0.83)均较高,表明无性系间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效应和一般环境效应造成的,受特殊环境效应影响较小。按农药型印楝标准,评定LD0505、WW0401、AT0515三个无性系为"农药型印楝品种",LD0505和WW0421是"农药型印楝亲本"。[结论]重复力估算法适用于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优树种子农药品质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强,无性系能保持优树农药品质的优良特性;评定LD0505、WW0401、AT0515为农药型印楝品种,LD0505和WW0421还可作为农药型印楝亲本,其余优树无性系不宜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型印楝 无性系 种子农药品质 方差分析 重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象甲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3 位作者 李从富 冯永刚 李庆元 赵志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7,141,共6页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震落法对10种植被类型的象甲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云南松-栎林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丰富、狭栖种最多、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而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物种较贫乏、无...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震落法对10种植被类型的象甲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云南松-栎林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丰富、狭栖种最多、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而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物种较贫乏、无狭栖种、多样性较低;7种类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石榴林象甲个体数量较多、物种较丰富、狭栖种较多、优势度较低、均匀度较高,是多样性最高的人工生态系统;木亡果林次之,云南松林物种丰富度低于石榴林及木亡果林,高于其他恢复时间较短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处于退化的牛筋条-黄荆林和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同时具有较多的狭栖种;印楝-明油子林、木豆-余甘子林和印楝-久树林在恢复过程中尚未形成多样性较高的象甲群落;龙眼林木、亡果林和石榴林,农药使用频繁,其象甲群落主要建立在林下的草本及地被物层。象甲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植被恢复时间长短、恢复措施和经营措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甲总科 物种多样性 相似性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嫁接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勇 曹亚首 +2 位作者 殷瑶 王玉玲 陈喜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6,共3页
为解决麻疯树嫁接的关键技术,采用不同嫁接时间、方法及不同接穗处理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最佳嫁接时间在2—4月份,4月份成活率可高达98.3%,接穗采后放置3~5d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劈接、切接、插皮接成活率较高,... 为解决麻疯树嫁接的关键技术,采用不同嫁接时间、方法及不同接穗处理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最佳嫁接时间在2—4月份,4月份成活率可高达98.3%,接穗采后放置3~5d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劈接、切接、插皮接成活率较高,芽接法成活率低。麻疯树嫁接后接穗的生长与砧木的茎粗有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6.415+40.874x(P〈0.01)。嫁接后接穗生长良好,不改变原植株的生长规律,且遗传性状表现良好。该结果为麻疯树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技术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能源植物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