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雨林树种陆均松和青梅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欣 兰国玉 +2 位作者 舒常庆 魏亚情 许心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3-1571,共9页
[目的]探究热带雨林2种典型植物(陆均松和青梅)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组成差异,为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海南热带雨林陆均松和青梅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多... [目的]探究热带雨林2种典型植物(陆均松和青梅)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组成差异,为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海南热带雨林陆均松和青梅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根际不同生态位间的优势菌门。PCoA结果表明,与生态位相比,物种更能影响陆均松和青梅真菌群落结构,且对根际不同生态位的影响程度不同(根际:R=0.1983,P=0.007;根表:R=0.2622,P=0.004;根内:R=0.7342,P=0.001)。在OTU水平上陆均松和青梅真菌群落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同一树种的根表与根内真菌群落α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且与其它生态位相比,根内真菌群落α多样性最低。CCA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中pH、铵态氮(AN)是影响2个树种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外生菌根真菌-未定义腐生菌、外生菌根、未定义的腐生菌及寄生真菌-未定义的腐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且在不同树种中存在差异。[结论]植物种类显著影响根际真菌群落组成,但生态位是在小尺度区域上影响真菌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pH、AN是驱动陆均松和青梅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均松 青梅 根际土壤 生态位 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亏缺对橡胶-作物农林复合系统中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坚雄 潘剑 +2 位作者 周立军 袁淑娜 林位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0-689,共10页
为探明农林复合系统中光照亏缺对不同间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以橡胶-豆薯和橡胶-花生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测定光照强度、作物生物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研究光照亏缺对不同喜光间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系... 为探明农林复合系统中光照亏缺对不同间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以橡胶-豆薯和橡胶-花生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测定光照强度、作物生物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研究光照亏缺对不同喜光间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中间作区域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呈单峰型,间作区域平均光照强度为裸地对照的51.3%~59.0%。间作作物的产量显著低于相应单作处理(P<0.05);间作豆薯产量可达22.9 t×hm^-2,为单作处理的85.3%;而间作花生产量仅为单作处理的39.2%。光照亏缺环境对间作豆薯和花生不同位置叶片的RuBisCO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叶绿素(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P<0.05),其光合能力亦低于相应单作处理。复合系统中间作豆薯叶面积高于单作豆薯,而间作花生叶面积则较单作花生显著降低59.1%~88.4%(P<0.05)。综上所述,豆薯比花生更适合在橡胶-作物农林复合系统中进行间作,间作豆薯应该是通过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来捕获光能并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维持相对较高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模式 橡胶林 间作作物 光照亏缺 生物量 光竞争 光合生理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林物种组成及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兰国玉 王纪坤 +1 位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8-13,共6页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12年在海南儋州橡胶林中建立1 hm2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植被的野外调查,研究橡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1 hm2橡胶...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12年在海南儋州橡胶林中建立1 hm2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植被的野外调查,研究橡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1 hm2橡胶林样地内共有植物69科155属183种,群落较大的科(物种数量较多)有5个,分别为茜草科、大戟科、禾本科、菊科和桑科。与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相比,橡胶林群落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且盖度较大。2)橡胶林群落结构简单,可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与其他热带森林不同,橡胶林群落乔木层仅含1层,灌木层植物较少,草本层发达,无散生巨树、附生、寄生植物种类较少。3)橡胶林群落的叶级普以小型叶和中型叶为主(75.9%);叶型以单叶比例较高(75.6%),叶缘以全缘叶为主(65.0%);叶质以纸质为主(61.2%)。海南橡胶林群落的叶质、叶缘、叶型普与海南和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完全不同,具体表现为革质叶、全缘叶和小型叶比例较低,而纸质叶、非全缘叶和中大型叶比例较高,反应出海南橡胶林群落的湿润和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特征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周期胶园温光特性及其林下间作作物产量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淑娜 黄坚雄 +5 位作者 潘剑 郑定华 陈俊明 桂青 刘瑞 周立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9-15,共7页
天然橡胶是我国四大战略物资之一,因近年胶价下跌,单一栽培模式的植胶业受冲击严重。通过胶园林下间作稳定和提高胶园产值是重要的应对途径之一,对全周期模式胶园的温光特性和2014—2016年10种不同作物在全周期模式胶园林下间作的产量... 天然橡胶是我国四大战略物资之一,因近年胶价下跌,单一栽培模式的植胶业受冲击严重。通过胶园林下间作稳定和提高胶园产值是重要的应对途径之一,对全周期模式胶园的温光特性和2014—2016年10种不同作物在全周期模式胶园林下间作的产量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周期模式胶园林下光照强度相对常规胶园有较大改善,夏季(7月)全周期胶园间作区中间位置和间作区全天光照强度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胶园,分别为裸地对照的72.3%和50%,而常规胶园光照强度为裸地对照的11%。全周期胶园/蔬菜间作模式中,胭脂萝卜、豌豆、生姜能正常生长,且产量优势明显;全周期胶园/粮食作物间作模式以凉薯表现最优,产量为12.7t/hm^2,与裸地对照单作凉薯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全周期胶园/中药材间作模式中,玫瑰茄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新鲜花萼产量与裸地对照比降低57%,花萼总黄酮含量降低28.2%。全周期胶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常规胶园存在的光资源竞争问题,可基本满足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周期胶园 间作 温光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龄胶园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娟 林位夫 +4 位作者 周立军 郑定华 陈俊明 黄坚雄 潘剑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5-11,共7页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 胶园间作 豆科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胶园简易扦插育苗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娟 林位夫 +4 位作者 周立军 黄坚雄 潘剑 陈俊明 郑定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了简化五指毛桃的扦插育苗法,本试验研究在荫蔽度高达90%的胶园中进行扦插育苗,并比较了扦插苗与种子苗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胶园扦插育苗法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达100%;沙地种子育苗法的出苗率为82.8%,成活率为100%。与种子苗相比,扦... 为了简化五指毛桃的扦插育苗法,本试验研究在荫蔽度高达90%的胶园中进行扦插育苗,并比较了扦插苗与种子苗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胶园扦插育苗法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达100%;沙地种子育苗法的出苗率为82.8%,成活率为100%。与种子苗相比,扦插苗生长发育进程要快一点,表现为已经结果,而且结果数较多;叶片形态进一步分化为3叶形、4叶形和5叶形等叶片形态;株高、茎粗、根长、根粗、根条数和叶片数均有增加。另外,扦插苗子根部颜色要深一点,气味要淡很多。本试验研究简化了五指毛桃的育苗技术,提供了2种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成本低廉、出苗率与成活率均高的育苗技术,以期为五指毛桃的扩大种植提供优质苗木,也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胶园林下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扦插育苗法 种子育苗法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龄胶园间作不同禾本科作物对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娟 林位夫 周立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6,11,共7页
研究成龄胶园条件下间作不同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影响,为成龄胶园禾本科作物间作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间作3种禾本科作物的胶园为处理,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 研究成龄胶园条件下间作不同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影响,为成龄胶园禾本科作物间作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间作3种禾本科作物的胶园为处理,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结果表明:间作的3种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显著降低了全磷、速效磷含量、p H值、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除坚尼草外)、速效钾及土壤蔗糖酶活性(除旱稻外)。这些结果说明,间作禾本科作物能提高土壤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能提高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间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维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龄胶园间作 禾本科作物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14”肥料试验对橡胶树/五指毛桃间作系统中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娟 林位夫 周立军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探讨橡胶树/五指毛桃间作系统中施肥对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本实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系统地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成龄胶园间作五指毛桃施肥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14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橡胶树... 为探讨橡胶树/五指毛桃间作系统中施肥对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本实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系统地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成龄胶园间作五指毛桃施肥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14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橡胶树胶乳产量、乳胶干含、干胶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14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干胶产量的月份变化趋势是一致的。N、P、K施肥量三因素对橡胶树胶乳产量效应依次为N肥>K肥>P肥。"3414"肥料试验的14个处理对橡胶树胶乳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成龄胶园间作五指毛桃时,应优先考虑五指毛桃的最佳需肥规律,选择最合适五指毛桃生长的施肥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3414”肥料试验 成龄胶园间作 胶乳产量 最佳施肥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树晴 康立 +3 位作者 兰国玉 陈伟 杨川 吴志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31-2338,共8页
【目的】研究热带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生物量,为海南地区橡胶林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海南地区分别选取5个橡胶林(儋州、琼中、乐东、万宁和海口)和5个热带雨林(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鹦哥岭)... 【目的】研究热带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生物量,为海南地区橡胶林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海南地区分别选取5个橡胶林(儋州、琼中、乐东、万宁和海口)和5个热带雨林(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鹦哥岭)的样地,每个样地选择13个取样点,旱季和雨季总计260个样本,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采用稀释平板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特征及其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结果】比较橡胶林与热带雨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二者仅pH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他理化性质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各样地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差异,鹦哥岭与其他样地pH差异显著;儋州与琼中、海口与吊罗山的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儋州与五指山,琼中与乐东,吊罗山与鹦哥岭的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乐东与霸王岭、琼中与尖峰岭的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样地的土壤全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差异显著。样地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占微生物总量为95.46%~97.60%;在细菌和真菌数量上为热带雨林>橡胶林;放线菌数量上橡胶林>热带雨林。可见,橡胶林与热带雨林三大微生物类群差异均显著。土壤微生物总量上热带雨林>橡胶林;橡胶林各样地中微生物总量排序为乐东>琼中>儋州>万宁>海口,热带雨林各样地中微生物总量排序为鹦哥岭>霸王岭>吊罗山>尖峰岭>五指山。橡胶林和热带雨林中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旱季到雨季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细菌和真菌与pH无显著相关性,放线菌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和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仅放线菌数量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季节变化对微生物数量造成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的不同均会对微生物数量产生影响,热带雨林能为细菌和真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长条件,橡胶林环境则有利于放线菌生长。要有足够的肥料施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相辅,以促进微生物活动将养分转化后供橡胶树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区系 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生物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全飞 李君 +2 位作者 兰国玉 吴志祥 陈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34,149,共9页
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季雨林、次生林和种植15a(中龄林)的橡胶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功能进行研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同时测定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氨化作用和... 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季雨林、次生林和种植15a(中龄林)的橡胶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功能进行研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同时测定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氨化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145.01-231.81mg/kg之间,橡胶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低于次生林和季雨林,土壤质量存在一定的下降。次生林和季雨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旱季和雨季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橡胶林则无显著性差异。生物量碳含量与6种土壤养分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均不显著。从旱季进入雨季,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强度逐渐增强,其中中龄橡胶林和次生林下的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在不同季节有显著性差异;3种林型的硝化作用均先增强后减弱;中龄橡胶林和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固氮作用均逐渐减弱;3种林型的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均逐渐减弱;呼吸作用强度随季节逐渐增强,中龄橡胶林和次生林差异显著。西双版纳季雨林除硝化和氨化作用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微生物功能无显著差异,说明季雨林比橡胶林和次生林更加稳定。西双版纳地区5种土壤微生物功能的相关性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和热带雨林下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和呼吸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美 全飞 +5 位作者 孙树晴 陈莉 兰国玉 杨川 张先 吴志祥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5-12,共8页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功能研究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橡胶林和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对海南地区5个橡胶林和吊罗山、霸王岭、尖峰岭、鹦哥岭、五指山共5个热带雨林的土...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功能研究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橡胶林和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对海南地区5个橡胶林和吊罗山、霸王岭、尖峰岭、鹦哥岭、五指山共5个热带雨林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从旱季到雨季,橡胶林的纤维素分解作用增强,呼吸作用逐渐降低;热带雨林的纤维素分解作用逐渐降低,呼吸作用逐渐降低。结果显示: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于橡胶林,纤维素分解作用低于橡胶林。本研究结果为了解橡胶林和热带雨林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及土壤微生物在橡胶林和热带雨林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橡胶林 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对五指毛桃植株生物量分配及营养成分组成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淑娜 潘剑 +4 位作者 黄坚雄 桂青 郑定华 蔡海滨 王秀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1-1650,共10页
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5个遮光率处理(0、30%、50%、70%、90%),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五指毛桃生物量指标的分配规律及各部分矿质元素组成特征、营养成分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五指毛桃生物量指标可塑性指数平均值为0.81,茎生物量占比受遮光影... 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5个遮光率处理(0、30%、50%、70%、90%),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五指毛桃生物量指标的分配规律及各部分矿质元素组成特征、营养成分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五指毛桃生物量指标可塑性指数平均值为0.81,茎生物量占比受遮光影响较小,果生物量及其占比受遮光影响较大,90%遮光率处理一年生五指毛桃植株不结果;50%遮光率处理五指毛桃植株果生物量占比最高;遮光会增加五指毛桃植株常量元素中氮和钾的含量,降低钙和磷的含量;五指毛桃植株钙磷比变化范围为1.65~6.32,果实钙磷比较低,叶片钙磷比较高;微量元素中,铁含量受遮光影响最大;70%和90%遮光率处理五指毛桃叶片、茎秆和果实中铁含量较对照降低65%以上;遮光处理五指毛桃叶片粗蛋白含量范围为13.91%~16.82%,果实粗蛋白含量范围为12.22%~16.46%;叶片和果实粗纤维平均含量分别为13.73%和17.33%;全光照种植五指毛桃果实中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3.30%;遮阴显著降低五指毛桃叶片、茎秆和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但五指毛桃叶片和果实中的多酚含量在30%遮光率处理下达到最高。综上,以采收种子进行种苗繁育为主的生产不适宜在荫蔽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可以用50%遮光种植,以提高结实率。同时遮阴会改变五指毛桃各部位养分积累和组成比例,在用其叶片、茎秆和果实作饲料原料时应注意五指毛桃种植环境对其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合理进行各养分比例调整。而利用其叶片作为饮料原料时,以种植在30%遮光率环境中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遮阴 生物量分配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间作珠芽魔芋生长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13
作者 李娟 涂寒奇 +1 位作者 薛欣欣 王秀全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0,共6页
为探索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方法,对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珠芽魔芋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T1)、当地习惯化肥氮用量(N 450kg/hm^(2))(T2)、80%习惯化肥氮用量+... 为探索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方法,对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对珠芽魔芋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T1)、当地习惯化肥氮用量(N 450kg/hm^(2))(T2)、80%习惯化肥氮用量+20%有机肥氮用量(T3)、80%习惯化肥氮用量(T4)、60%习惯化肥氮用量+20%有机肥氮用量(T5)、30%习惯化肥氮用量+50%有机肥氮用量(T6)。成熟期测定珠芽魔芋叶片形态指标、叶面球茎数量及倒伏株数、地下球茎产量、可溶性糖、淀粉、葡甘聚糖含量、氮磷钾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氮相比,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珠芽魔芋株高、茎粗、叶面球茎数量、繁殖系数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强,提高了地下球茎氮肥利用率、产量、单株鲜重、膨大系数及氮、磷、钾吸收量。胶园间作珠芽魔芋的合理施氮模式为80%化肥氮+20%有机肥氮或者30%化肥氮+50%有机肥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园间作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无机肥氮 生理特性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方法VII.遮阴率的筛选
14
作者 周珺 陈健 +2 位作者 黄坚 王新燕 王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为了解不同遮阴环境下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大筒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明确大筒苗生长的适宜光照环境,以小苗芽接苗和组培苗为胚苗的橡胶树大筒苗为材料,设置5个遮阴处理:CK(全光照),S60、S70、S80和S90(分别为60%、70%、80%、90%... 为了解不同遮阴环境下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大筒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明确大筒苗生长的适宜光照环境,以小苗芽接苗和组培苗为胚苗的橡胶树大筒苗为材料,设置5个遮阴处理:CK(全光照),S60、S70、S80和S90(分别为60%、70%、80%、90%遮阴率),观测其出圃时的生长指标和光合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遮阴率对橡胶树大筒苗的生长、光合参数及出圃时顶蓬叶的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且2种胚苗间差异显著。大筒苗的壮苗指数随遮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与全光照相比,遮阴显著影响大筒苗的出圃率,但对定植成活率的影响较小;胚苗类型与遮阴处理的交互作用明显。全光照和过度遮阴(S90)均会明显抑制大筒苗的生长,不同胚苗的大筒苗最适遮阴率不同,小苗芽接苗大筒苗在S60、组培大筒苗在S80下的生长表现最好。因此,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时应根据不同的胚苗类型选择适宜的遮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大筒苗 遮阴 生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橡胶园间作对竹芋生产力、经济效益和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5
作者 黄坚雄 魏元姁 +2 位作者 董天站 潘剑 王秀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6,共8页
【目的】构建和发展橡胶农林复合模式提高综合产出和生态效益,为保障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淀粉作物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为对象,在幼龄常规胶园(6龄)、幼龄(6龄)和成龄(20龄)的全周期胶园中进行... 【目的】构建和发展橡胶农林复合模式提高综合产出和生态效益,为保障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淀粉作物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为对象,在幼龄常规胶园(6龄)、幼龄(6龄)和成龄(20龄)的全周期胶园中进行间作,从光照、土壤养分、生产力、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综合分析竹芋在不同类型胶园中的适宜性。【结果】幼龄常规胶园间作的光照条件最差,间作竹芋产量仅4750 kg/hm^(2),而幼龄和成龄全周期胶园中间作区域的光照条件较好,产量分别为27470和11190 kg/hm^(2),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间作处理竹芋的生物量亦呈相同趋势。不同处理竹芋的营养成分(淀粉、粗蛋白和可溶性糖)总体上无显著变化。幼龄和成龄全周期胶园间作竹芋的经济效益分别为86185和9285元/hm^(2),而在幼龄常规胶园中间作则为-21415元/hm^(2)。从净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看,仅幼龄全周期胶园间作竹芋处理为温室气体的汇(368 kg/hm^(2)),而其他两种处理则为温室气体的源。【结论】幼龄的全周期胶园间作竹芋具有最佳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兼顾一定的生态效益,是海南省适宜的橡胶农林复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农林复合模式 竹芋 生产力 经济和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橡胶树根际细菌多样性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通 李玉武 +2 位作者 兰国玉 魏亚情 许心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1,共8页
【目的】分析橡胶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及环境驱动因素,为优化橡胶林种植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不同生态位视角分析橡胶树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环境因素。【结果】在物种组成方面,... 【目的】分析橡胶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及环境驱动因素,为优化橡胶林种植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不同生态位视角分析橡胶树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环境因素。【结果】在物种组成方面,共检测到细菌150个门,240个纲,414个目,809个科,3284个属和26710个种,橡胶树根际细菌主要富集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9.91%)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6.18%),用主坐标分析法可视化呈现群落分布情况,发现根际与土壤样本聚集,根表细菌与土壤和根际细菌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也验证了该点;在多样性方面,橡胶树根际不同部位细菌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土壤>根际>根表,α多样性Shannon指数在土壤和根表中差异较显著(P<0.01),其中根际和根表差异极显著(P<0.001),但土壤与根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根表细菌α多样性与另外两个生态位隔室具有显著差异;在驱动因素方面,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知,细菌α多样性与pH、速效钾(AK)呈显著负相关(pH:R^(2)=0.53,P<0.001;AK:R^(2)=0.20,P=0.005),与温度(Temperature)、降水(Precipitation)、硝态氮(NN)呈正相关,所有环境因子中pH是影响细菌α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RDA分析发现,pH和季节对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细菌β多样性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季节、pH、全钾、全磷、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钾与橡胶林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橡胶树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存在显著的生态位差异,pH和季节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细菌 群落组成 多样性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五指毛桃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娟 安锋 +5 位作者 林位夫 周立军 陈俊明 潘剑 黄坚雄 郑定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200,共8页
为探讨在"3414"肥料试验中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的精确度,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SPAD叶绿素仪和酒精-丙酮浸提法对五指毛桃不同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 为探讨在"3414"肥料试验中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的精确度,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SPAD叶绿素仪和酒精-丙酮浸提法对五指毛桃不同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3片叶片的SPAD值,倒1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倒2叶的叶绿素a以及倒3叶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倒2叶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倒3叶的叶绿素a影响显著。氮、磷、钾肥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效应依次为N肥>P肥>K肥。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从倒1叶至倒3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因施肥处理不同而不同。倒1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呈负相关;倒2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3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而与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3414"肥料试验中倒2叶的SPAD值更能准确地预测其叶绿素的绝对含量。该研究为叶绿素仪在五指毛桃生理实验中正确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五指毛桃在成龄胶园间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3414”肥料试验 成龄胶园间作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橡胶木屑为主要基质栽培的大球盖菇与香菇、平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差异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坚雄 袁淑娜 +5 位作者 潘剑 郑定华 陈俊明 李娟 桂青 周立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5-1629,共5页
本研究将以橡胶木屑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与常见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以期从营养的角度为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提供依据。以常见的香菇和平菇为对照,比较大球盖菇的三大类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与香菇和平... 本研究将以橡胶木屑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与常见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以期从营养的角度为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提供依据。以常见的香菇和平菇为对照,比较大球盖菇的三大类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与香菇和平菇的养分差异。结果表明,与香菇和平菇相比,大球盖菇中占比最大的粗蛋白、总糖、氨基酸总量分别比香菇和平菇高35.4%和30.3%,52.7%和21.3%,58.3%和45.6%;占比较小的粗脂肪、粗多糖、总黄酮、粗纤维、矿质元素则总体持平或略低。综上所述,以橡胶木屑栽培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的营养总体上较丰富,是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的有利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橡胶-食用菌模式 大球盖菇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的功能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进 安锋 +3 位作者 蔡秀清 邹智 张薇 林位夫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5,共7页
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进行功能鉴定,发现HbPIP1具有快速水分传输功能而HbPIP2不具该功能。推测HbPIP1基因表达可能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有关。因此,选择对乙烯利较敏感的橡胶树PR107品种,利... 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进行功能鉴定,发现HbPIP1具有快速水分传输功能而HbPIP2不具该功能。推测HbPIP1基因表达可能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有关。因此,选择对乙烯利较敏感的橡胶树PR107品种,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bPIP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乙烯利刺激后橡胶树排胶体积、排胶时间、干含和总固形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HbPIP1在树皮、胶乳和次生木质部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胶乳中HbPIP1的表达量随乙烯利刺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树皮中HbPIP1的表达量则呈降低的趋势;乙烯利通过调节HbPIP1的基因表达促进水分向乳管细胞的运输,从而降低胶乳干含和总固形物,延迟排胶时间,增加排胶体积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水通道蛋白 功能鉴定 表达分析 组织特异性表达 乙烯利刺激 胶乳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间作豆薯的产量及其抗逆生理的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坚雄 潘剑 +4 位作者 周立军 陈俊明 李娟 郑定华 林位夫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9-644,共6页
研究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间作的豆薯产量及其抗逆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间作豆薯小区的橡胶株产与常规种植胶园的没有显著差异;间作豆薯的产量为12.7 t/hm2,与单作豆薯的产量(13.5 t/hm2)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位置间作的豆薯产量... 研究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间作的豆薯产量及其抗逆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间作豆薯小区的橡胶株产与常规种植胶园的没有显著差异;间作豆薯的产量为12.7 t/hm2,与单作豆薯的产量(13.5 t/hm2)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位置间作的豆薯产量间存在差异,以大行中间至少6 m宽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靠近橡胶树两边的豆薯产量(p<0.05);不同位置间作豆薯叶片的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单作对照总体上无显著性变化(除E4和M的SOD活性以及E1的Pro含量显著低于单作外)(p<0.05)。表明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间作豆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 橡胶 凉薯 产量 抗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