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碳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2 位作者 杨川 陈帮乾 周兆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9,107,共10页
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结果表明:1)橡胶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是碳排放;全年除2月份为较弱的碳... 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结果表明:1)橡胶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是碳排放;全年除2月份为较弱的碳排放外,其余月份均为碳吸收,雨季各月NEE值较大,旱季各月NEE值较小,橡胶林碳吸收最强月份为6月,碳排放最强(吸收最弱)的月份为2月;因研究样地橡胶林树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固碳能力强大,橡胶林年NEE总量超过11.0t·hm-2·a-1,碳汇能力高于其他亚热带和热带人工林,也高于纬度接近的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2)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Re)日动态为单峰型曲线,全年Re均为正值,即为碳排放,白天Re量及变动幅度均明显大于夜间;全年Re日变化呈不规则曲线,全年雨季各月Re值均较大,旱季各月Re值相对较小,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最强月份为8月,呼吸最弱的月份为12月;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年呼吸总量巨大,年总量超过20.0t·hm-2·a-1,与同纬度的热带雨林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 生态系统呼吸(Re) 橡胶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样性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兰国玉 朱华 曹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54-1458,共5页
基于西双版纳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直径≥1cm的树种资料,分析了该样地树种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及其方差和变异系数在7个取样尺度(5m×5m、10m×10m、20m×20m、25m×25m、50m×50m、100m×100m... 基于西双版纳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直径≥1cm的树种资料,分析了该样地树种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及其方差和变异系数在7个取样尺度(5m×5m、10m×10m、20m×20m、25m×25m、50m×50m、100m×100m、200m×250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香农指数-面积曲线在尺度100m×100m有一个峰值,而辛普森指数-面积曲线在尺度为20m×20m有一个峰值。(2)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的方差随尺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香农指数的方差在尺度100m×100m上最小,辛普森指数在尺度20m×20m方差最小,表明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00m×100m的尺度上所获得的多样性信息比较可靠,而辛普森指数在20m×20m的尺度上所获得信息比较可靠。(3)多样性指数的方差和变异系数远大于随机模型拟合的数值,说明样地内树种不是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树种 多样性指数 空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种的区系组成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兰国玉 朱华 曹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07年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林中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0hm2的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记录了样地中所有...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07年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林中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0hm2的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记录了样地中所有树干胸径≥1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确定坐标位置。基于此资料分析了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并与马来西亚的热带季节雨林样地(Lambir和Pasoh)和泰国热带雨林样地(HKK)样地内优势科和优势种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中热带成分的科有51个,热带成分的属有186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2.87%和89.42%;温带成分的科和属各有3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4.29%和1.44%。反映了样地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热带性质,温带成分占有一部分比例,则体现了群落的温带性质。2)马来西亚和泰国热带雨林的一些优势科,如龙脑香科、藤黄科、肉豆蔻科,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在科的组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龙脑香科、野牡丹科、藤黄科、山榄科、橄榄科等一些科在马来西亚有大量的发展,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这些科的物种数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区系成分 热带季节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地区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月动态研究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祁栋灵 孙瑞 +5 位作者 陶忠良 陈帮乾 杨川 兰国玉 谢贵水 吴志祥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5期80-84,共5页
探讨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随月份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低割龄橡胶树生态管理和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对7割龄橡胶树品种热研7—20—59的茎粗生长进行定期、定株观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茎粗生长月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 探讨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随月份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低割龄橡胶树生态管理和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对7割龄橡胶树品种热研7—20—59的茎粗生长进行定期、定株观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茎粗生长月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量一年可达到2.76 cm;茎粗累积生长动态呈线性变化趋势,茎粗一年中月度增粗量呈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构建了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的回归模型Y=0.307X+61.307;根据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橡胶树生长特点可将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过程划分为速生前期(1—3月)、速生期(4—9月)和速生后期(10—12月);4—9月是低割龄橡胶树热研7—20—59茎粗生长关键时期,此时加强光热水和土肥等生态管理,可增加橡胶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进一步提高橡胶林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热研7-20-59 茎粗生长 月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祁栋灵 孙瑞 +3 位作者 杨川 兰国玉 谢贵水 吴志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505-7508,共4页
为持续加强热带森林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2016年8月12—14日在海口举行了以"做实生态学基础,服务美丽热区建设"为主题的第七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有18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做了学术报... 为持续加强热带森林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2016年8月12—14日在海口举行了以"做实生态学基础,服务美丽热区建设"为主题的第七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有18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热带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环境对热带森林物质能量循环的影响、海南岛植物区系与海南岛的起源、热带植物种类资源调查分析、热带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热带人工林生态及科学发展、以及热带森林生态学野外观测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热带森林 合作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叶面积指数月动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帮乾 吴志祥 +7 位作者 杨川 祁栋灵 李香萍 兰国玉 谢贵水 陶忠良 孙瑞 肖向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6,11,共7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分析橡胶光合潜力、预测产量和评估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I-2000获得了海南儋州两院地区30个橡胶林连续2年半的LAI月动态。结果表明:(1)橡胶林LAI最小值...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分析橡胶光合潜力、预测产量和评估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I-2000获得了海南儋州两院地区30个橡胶林连续2年半的LAI月动态。结果表明:(1)橡胶林LAI最小值出现在1~2月的落叶季,最小值为(0.54±0.14)m^2/m^2;随后的第一篷叶抽叶期(3~4月),LAI快速增长,4月底平均值增至3以上[最大观测值为(4.48±0.82)m^2/m^2],平均占全年最大LAI的77.75%;之后增长趋于缓慢,至9月底达到年度最大值,最大观测值为(5.27±0.79)m^2/m^2。(2)LAI年际差异较大,平均LAI相差可达1以上,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际物候差和台风灾害等;(3)不同年龄的橡胶林之间LAI存在差异,在第一篷叶期间,平均LAI为老龄橡胶林(>20龄)>幼龄及初开割林(≤10龄)>中龄橡胶林(11~20龄),而在之后至落叶前期,平均LAI次序为幼龄及初开割林>老龄橡胶林>中龄橡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月动态 橡胶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益智复合生态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7
作者 刘家男 杨川 +4 位作者 祁栋灵 吴志祥 陈仁强 张盈盈 符庆茂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橡胶园行间具有丰富的生态、生物及土地资源,其有效利用可提高橡胶园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橡胶农林复合模式有效实现了橡胶园“一地、双收、多效”,并在稳定保障橡胶园面积规模,增加橡胶园种植经营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农... 橡胶园行间具有丰富的生态、生物及土地资源,其有效利用可提高橡胶园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橡胶农林复合模式有效实现了橡胶园“一地、双收、多效”,并在稳定保障橡胶园面积规模,增加橡胶园种植经营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系统总结了橡胶—益智复合生态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益智产品开发前景,深入分析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梳理并指出了该模式存在益智适宜荫蔽度仍不明确、益智成花成果和落花落果机制有待揭示、物种组成种间关系仍不清楚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如应围绕倡导橡胶园林下规范化种植益智、加强益智在橡胶园里成花成果及落花落果的机制研究、系统开展该模式的多功能评价和深入开展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研究,尤其是水分养分循环、反馈与调控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益智 间作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作物收获后胶园土壤肥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金龙 吴志祥 +1 位作者 杨川 赖华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1-7,16,共8页
通过对比法研究收获幼龄胶园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除速效N含量上升外,收获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全K、全P、全N、有机质、速效K和速效P年平均含量相比空白对照均出现下降,尤以速效磷、速效钾下降最为明显。收... 通过对比法研究收获幼龄胶园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除速效N含量上升外,收获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全K、全P、全N、有机质、速效K和速效P年平均含量相比空白对照均出现下降,尤以速效磷、速效钾下降最为明显。收获香蕉后土壤p H值和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而收获葛藤后,土壤含水量和p H值均出现下降。这说明,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被收获后易导致土壤N、P、K等养分流失,土壤肥力明显下降,为防止土壤肥力退化,应做好胶园水土保持、保留地表植被、收获间作作物后及时施加有机肥和氮磷钾等无机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胶园 收获 香蕉 葛藤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昊楠 兰国玉 +2 位作者 吴志祥 陈伟 杨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0-849,共10页
【目的】明确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和功能结构,为海南地区热带雨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海南五大热带雨林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土壤进行采样,... 【目的】明确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和功能结构,为海南地区热带雨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海南五大热带雨林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土壤进行采样,每个样地采集13份样本,分旱、雨两季,共130份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样本微生物中的细菌组成与多样性随空间位置和季节的变化,应用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土壤细菌功能。【结果】OTU分类统计显示,旱季的细菌OTU数目为10958,雨季的细菌OTU数目为11533,两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细菌门水平,热带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两个季节间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丰度差异极显著性((P<0.01,下同)。在细菌纲水平,热带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纲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和斯巴托菌纲(Spartobacteria);两个季节间的浮霉菌纲、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纤线杆菌纲(Ktedonobacteria)和放线菌纲丰度差异极显著。冗余分析(RDA)表明pH和全钾对土壤中细菌的贡献度较高,解释率分别为5.03%和4.28%。ANOSIM和Adonis分析显示不同季节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明显,不同地点细菌多样性差异明显。KEGG通路显示吊罗山样本中的细菌功能丰度较其他4个样点少。【结论】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在不同地理位置(取样点)的多样性差异明显,季节变换对土壤细菌的组成影响不明显,pH和全钾是土壤中细菌旱、雨季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时空分布 热带雨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耿思文 吴志祥 杨川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5,共9页
运用涡度相关观测技术对海南儋州地区的橡胶人工林(简称橡胶林)进行长期观测,研究了2017-2018年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并结合该地区的梯度系统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汽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同时根据降雨量和蒸散量对该生态系统的... 运用涡度相关观测技术对海南儋州地区的橡胶人工林(简称橡胶林)进行长期观测,研究了2017-2018年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并结合该地区的梯度系统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汽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同时根据降雨量和蒸散量对该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情况进行探讨,以揭示橡胶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能力。结果表明:1)2017-2018年橡胶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为正值,即水汽通过生态系统向大气散发,表现为水汽源;水汽通量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形,在11:00-13:00达到最大值,雨季日间的水汽通量约为旱季的3倍,全年夜间水汽通量保持平稳且接近于0,水汽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5-10月)最高,旱季(1-4月)次之,11-12月最低;2)2017、2018年度总降雨量分别为1687.6、2264.7 mm,蒸散总量为962.24、1209.29 mm,分别占降雨的57.02%、53.40%;旱季蒸散量约为降雨的2倍,雨季6-10月常出现当月降雨量远大于蒸散的情况,且年蒸散量和降雨量均集中在6-9月;3)影响水汽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净辐射、气温、饱和水汽压差、风速、土壤热通量、土壤含水量等,其中净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水汽通量的最主要因素,尤其在水分充沛的雨季相关性最高。4)海南儋州橡胶林的蒸散量略高于热带雨林,但其蒸散率属于正常水平,不是导致植胶区缺水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人工橡胶林 涡度相关 水汽通量 蒸散 净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橡胶林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耿思文 吴志祥 杨川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1-18,共8页
通过分析气象环境要素对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特征以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揭示人工橡胶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为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产业经营提供理论数据参考。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两年间... 通过分析气象环境要素对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特征以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揭示人工橡胶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为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产业经营提供理论数据参考。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两年间对海南西部儋州橡胶林的土壤水分及局部气象因子的连续定位观测,收集土壤水分以及相关气象数据,针对海南岛西部气候特点探讨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橡胶林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7~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5月、10月至翌年1月次之,2~4月最低。不同土层深度的水分年尺度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层土壤波动程度更加剧烈。土壤含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主要受风速、地表温度、降水、土壤热通量、净辐射的影响,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旱季时(11月至翌年4月)土壤水分主要受到风速的影响,雨季时(5~10月)地表温度和土壤热通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表层土壤的波动频率和幅度都较深层的变化更为剧烈。橡胶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具有储量大、流失快等特点,可以通过经营丛林式胶园等方式,以涵养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护橡胶林水文环境,提高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橡胶林 土壤水分 气象因子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胶园间种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3 位作者 杨川 陈帮乾 陈俊明 赖华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胶园 间种 土壤微生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特性与有机碳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金龙 吴志祥 +2 位作者 杨川 管利民 赖华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8-705,共8页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1.59%和33.89%。(2)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系数为1.376 2~1.608 8,平均值为1.498 2,大小顺序为6 a〉12 a〉18 a〉28 a,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43、0.45、0.47、0.50 a和1.86、1.96、2.03、2.18 a。(3)林龄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初始N含量、P含量、木质素/N比、C/P比与木质素/P比,但对C含量、木质素含量及C/N比影响不明显。(4)初始C/N比极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分解速率,而初始P含量对凋落物分解影响不显著(5)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浓度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研究结束时,4组林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分别释放了77.58%、79.41%、75.89%和75.02%,其动态变化过程显著符合一元多项式模型,决定系数(R2)在0.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不同林龄 凋落物 分解速率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志祥 陶忠良 +3 位作者 兰国玉 王纪坤 谢贵水 周兆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9-2108,共10页
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 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曲线,白天均为碳吸收(NEE为负值),夜间均为碳排放(NEE为正值);全年各月除2月外,NEE月总值均为负值,吸收碳,雨季4~10月各月NEE值均较大,旱季1~3月、11~12月,各月NEE值均较小;橡胶林年固碳能力强大,超过11.0 t C/(hm2·a).(2)橡胶林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内大气平均温度(Ta)、地下5 cm土壤温度(T_-5 cm)和饱和水汽压差(VPD)及地下5 cm土壤含水量(VWC-5 cm)等均负相关,但影响强度不同,其中PAR影响最为显著;另外NEE还与橡胶林本身林分状况及周围大气环境CO2浓度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影响因子 橡胶林生态系统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水质状况及其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瑞 吴志祥 +3 位作者 杨川 陈青 祁栋灵 陈帮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植胶区水质监测与评价是开展热带地区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作者于2019年5月-2020年3月对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无遮挡雨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河水、池塘水、湖水和井水等样品进行采集与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水体的化... 植胶区水质监测与评价是开展热带地区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作者于2019年5月-2020年3月对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无遮挡雨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河水、池塘水、湖水和井水等样品进行采集与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水体的化学特征,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水质现状及主要污染物,并初步探讨了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界面层和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体pH的季节特征整体表现为雨旱交替期<雨季<旱季,电导率和TDS为雨季<旱季<雨旱交替期。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界面层对水质的影响明显:穿透雨、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化学类型分别为HCO_(3)^(-)-Ca^(2+)、HCO_(3)^(-)-K^(+)和HCO_(3)^(-)-Ca^(2+)-K^(+),河水以HCO_(3)^(-)-Ca^(2+)为主,池塘水和湖水分别为HCO_(3)^(-)-Ca^(2+)-Na^(+)和HCO_(3)^(-)-Ca^(2+),4处井水分别为HCO_(3)^(-)-NO_(3)^(-)-Ca^(2+)、HCO_(3)^(-)-Ca^(2+)-Na^(+)、HCO_(3)^(-)-Cl^(-)-NO_(3)^(-)-Ca^(2+)-Na^(+)和HCO_(3)^(-)-Cl^(-)-SO_(4)^(2-)-Ca^(2+)-Na^(+)。目前,雨水及全部地表水为Ⅰ~Ⅱ级水质,水体清洁;井水为Ⅲ级或Ⅴ级水质,pH、Mn、F^(-)、NO_(3)^(-)和NO_(2)^(-)是主要污染物。究其原因,酸性岩石和土壤是造成研究区地下水酸化以及Mn和F^(-)等超标的直接原因,而施用化肥和农药等人类活动会使NO_(3)^(-)和NO_(2)^(-)等浓度累积进而加剧地下水酸化。因此,必须控制植胶区农业面源污染、完善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同时做好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类型 污染物 内梅罗污染指数 橡胶林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春燕 陈秋波 +3 位作者 袁坤 李光明 杨礼富 王真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4-982,共9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4 a、12 a和19 a橡胶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凋落物呼吸)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探索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全天观测...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4 a、12 a和19 a橡胶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凋落物呼吸)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探索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全天观测期间,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刻有很大差异,但在9:00-11:00时刻的测定值均接近日均值;在不同树龄橡胶林中各组分呼吸速率日变化大小虽不一致,但均表现为凋落物呼吸速率最小。4 a、12 a和19 a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月变化,月均值分别是2.45、2.63和2.96 μmol m-2 s-1;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和3月;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相互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最高(为43.6%),根系呼吸次之(为36.1%),凋落物呼吸较小(为20.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但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从而得知海南橡胶林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速率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垦525橡胶树茎粗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祁栋灵 谢贵水 +2 位作者 孙瑞 杨川 吴志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2-1448,共7页
【目的】探讨橡胶树品种热垦525茎粗生长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为科学制定胶木兼优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龄橡胶树品种热垦525的茎粗生长进行定期、定株观测,利用Logistic、Morgan Mercer Fl... 【目的】探讨橡胶树品种热垦525茎粗生长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为科学制定胶木兼优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龄橡胶树品种热垦525的茎粗生长进行定期、定株观测,利用Logistic、Morgan Mercer Florin、Bertanlanffy、Jonson Schumacher、Weibull、指数函数曲线和修正指数函数曲线理论生长方程对其茎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选出较优理论生长方程,并对茎粗生长量与相关气象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热垦525橡胶树1年内的茎粗生长呈慢—快—慢节律变化;除Logistic对茎粗生长过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偏离明显外,其余理论生长方程的拟合度均超过0.8000,其中Morgan Mercer Florin拟合度最高;经聚类分析并结合橡胶树生长特点,可将热垦525橡胶树茎粗生长过程划分为缓慢生长初期(1-5月)、快速生长期(6-10月)和缓慢生长后期(11-12月),快速生长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热垦525橡胶树茎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结论】热垦525茎粗生长全年没有停止期,速生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结合其树粗生长变化节律科学制定栽培管理技术策略,合理安排田间抚育等农事活动,可实现胶木兼优品系橡胶树的速生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热垦525 茎粗生长 季节变化规律 理论生长方程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述评 被引量:7
18
作者 祁栋灵 兰国玉 +3 位作者 陈帮乾 孙瑞 谢贵水 吴志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工作组”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实际,重点综述和分析了橡胶林生态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橡胶林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工作组”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实际,重点综述和分析了橡胶林生态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橡胶林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且能长期地为人类和环境带来益处。今后对橡胶林生态系统研究应探索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和建立一门橡胶林生态系统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生态补偿 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生长及产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定华 袁淑娜 +4 位作者 陈俊明 黄坚雄 潘剑 李娟 周立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1-144,共4页
为初步了解广金钱草在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以广金钱草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不同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主要生长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叶片长度和宽度相对稳定外,广金钱草的自然高、主茎长、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 为初步了解广金钱草在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以广金钱草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不同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主要生长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叶片长度和宽度相对稳定外,广金钱草的自然高、主茎长、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地上部产量整体上表现为:露地栽培CK>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中幼林间作>传统成龄胶园间作;其中自然高、主茎长、分枝数两两间的正相关均达0.01水平显著,且三者分别与单位面积地上部产量、叶产量、茎产量间的正相关也均达到0.01水平显著。说明广金钱草虽可耐受较大的阴蔽但喜阳,光照不足会显著影响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生长及产量,其在海南进行露地栽培较具潜力,也可作为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的备选间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金钱草 橡胶林 间作 备选作物 光照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滴灌对橡胶树小筒苗接穗部及根部生长与叶片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珺 林位夫 +1 位作者 王军 蔡明道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7,共4页
采用不同的肥料类型、滴灌定额、滴灌时间、滴灌频次对橡胶树小筒苗进行水肥滴灌,结果表明:(1)固体肥难稀释,滴灌不均匀易产生肥害;液体肥易稀释,不堵塞滴管,营养均衡,安全可靠。(2)筛选出2组橡胶树小筒苗水肥滴灌处理:A、液体肥适量频... 采用不同的肥料类型、滴灌定额、滴灌时间、滴灌频次对橡胶树小筒苗进行水肥滴灌,结果表明:(1)固体肥难稀释,滴灌不均匀易产生肥害;液体肥易稀释,不堵塞滴管,营养均衡,安全可靠。(2)筛选出2组橡胶树小筒苗水肥滴灌处理:A、液体肥适量频施,即每3 d用45 m L农家沼液肥控制在60 min内滴灌于每株小筒苗;B、固体肥少量适施,即每6 d用0.5 g常规复合肥溶解稀释后控制在60 min内滴灌于每株小筒苗。(3)综合苗木接穗部的增长量、根部表现及叶片养分状况来看,农家沼液肥有较佳的水肥滴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小筒苗 水肥滴灌 接穗部 根部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